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15258490 上传时间:2024-02-0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3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川省宜宾市武汉市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 (2017高二上武邑期中) 已知C2H4(g)和C2H5OH(l)的燃烧热分别是1411.0kJ/mol和1366.8 kJ/mol,则由C2H4(g)和H2O(l)反应生成C2H5OH(l)的H为( )A . 44.2kJ/molB . +44.2kJ/molC . 330kJ/molD . +330kJ/mol2. (2分) 在1 100,一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FeO(s)+CO(g)Fe(s)+CO2(g)H=a kJ/mol(a0),该温度下K=0.263,

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生成1 mol Fe,则吸收的热量小于akJB . 若要提高CO的转化率,则应该加入适当的过量FeOC . 若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变化,则可以判断该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 . 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时,若c(CO)=0100 mol/L,则c(CO2)=00263 mol/L3. (2分) (2015高一下番禺期中) 常温下,0.2molL1的盐酸30mL分别加适量水与下列Na2CO3溶液混合后,总体积均为100mL,其中最初产生CO2的速率最快的是( ) A . 20mL0.3 molL1Na2CO3B . 10mL0.4 molL1Na2CO3C .

3、25mL0.4 molL1Na2CO3D . 15mL0.5 molL1Na2CO34. (2分) 有一可逆反应:2A(g)+3B(g)xC(g)+4D(g),若按下列两种配比在同温同体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达到平衡后压强相等,C的质量分数相等,则方程式中x值为( )(1)0.8 mol A,1.2 mol B,1.2 mol C,2.4 mol D;(2)1.4 mol A,2.1 mol B,0.6 mol C,1.2 mol DA . 1B . 2C . 3D . 45. (2分) (2016高二上湖南期中)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碳酸氢钠加热可以分解,因为升高温度利于熵增

4、的方向自发进行B . 在温度、压强一定的条件下,自发反应总是向G=HTS0的方向进行C . 水结冰的过程不能自发进行的原因是熵减的过程,改变条件也不可能自发进行D . 混乱度减小的吸热反应一定不能自发进行6. (2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在某容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有下列可逆反应:A(g)+B(g)xC(g)H未知,如图所示的反应曲线,试判断对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T表示温度,P表示压强,C%表示C的体积分数)( ) A . P3P4 , y轴表示A的转化率B . P3P4 , y轴表示B的体积分数C . P3P4 , 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密度D . P3P4 , y轴表示混合气体的平均摩

5、尔质量7. (2分) (2018高二下陆川月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某温度下纯水pH6,则在该条件下pH4的醋酸和pH10的NaOH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B . NH4Cl溶于D2O的离子方程式:NH4+D2O NH3D2OHC . 已知S的燃烧热为Q kJmol1 , 则S(s) O2(g)=SO3(g) HQ kJmol1D . 水的自偶电离方程式:2H2O H3OOH , 则液氨自偶电离方程式:2NH3 NH4+NH2-二、 填空题 (共6题;共54分)8. (6分) (2017高二上西湖期中) 某实验小组用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进行中和热

6、的测定配制0.50mol/L NaOH溶液(1) 若实验中大约要使用245mL NaOH溶液,至少需要称量NaOH固体_g (2) 从图中选择称量NaOH固体所需要的仪器是(填字母):_名称托盘天平(带砝码)小烧杯坩埚钳玻璃棒药匙量筒仪器序号abcdef(3) 测定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中和热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和热为57.3kJ/mol):_(4) 取50mL NaOH溶液和30mL硫酸溶液进行实验,实验数据如下表请填写下表中的空白:温度实验次数起始温度t1/终止温度t2/温度差平均值(t2t1)/H2SO4NaOH平均值26.226.026.130.1_27.027.

7、427.233.325.925.925.929.826.426.226.330.4近似认为0.50mol/L NaOH溶液和0.50mol/L硫酸溶液的密度都是1g/cm3,中和后生成溶液的比热容c=4.18J/(g)则中和热H=_(取小数点后一位)上述实验数值结果与57.3kJ/mol有偏差,产生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填字母)_a实验装置保温、隔热效果差b量取NaOH溶液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盛有硫酸的小烧杯中d用温度计测定NaOH溶液起始温度后直接测定H2SO4溶液的温度9. (12分) (2018高二下南宁月考) 电离平衡常数(用Ka表示)的大小可以判断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8、25时,有关物质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所示:化学式HFH2CO3H2S电离平衡常数(Ka)7.210-4K1=4.410-7K2=4.710-11K19.1108K21.11012(1) 已知25时,HF(aq)+OH(aq)F(aq)+H2O(l)H67.7kJ/mol,H+(aq)+OH(aq)H2O(l)H57.3kJ/mol,氢氟酸电离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2) 将浓度为0.1 mol/L HF溶液加水稀释一倍(假设温度不变),下列各量增大的是_。 A . c(H+)B . c(H+)c(OH)C . D . (3) 向Na2CO3溶液通入过量H2S,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 (4) 25

9、时,在20mL 0.1mol/L氢氟酸中加入VmL 0.1mol/L NaOH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 . pH3的HF溶液和pH11的NaF溶液中, 由水电离出的c(OH-)相等B . 点时pH6,此时溶液中, c(F)c(Na+)9.910-7mol/LC . 点时,溶液中的c(F)c(Na+)D . 点时V20mL,此时溶液中c(F)c(Na+)0.1mol/L(5) Na2CO3溶液显碱性是因为CO32水解的缘故,请设计简单的实验证明之:_。 (6) 长期以来,一直认为氟的含氧酸不存在。1971年美国科学家用氟气通过细冰末时获得HFO,其结构式为

10、H-O-F。HFO与水反应得到HF和化合物A,每生成1mol HF转移_mol电子。 (7) 已知BiCl3水解产物中有 BiOCl生成。写出水解反应方程式_,为防止其水解,如何配制 BiCl3溶液?_。 10. (14分) (2017高二上曲靖期末)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是生产铵盐、尿素等原料,工业合成氨的反应如下: N2(g)+3H2(g)2NH3(g)H=一92.4KJmol1(1) 已知H2(g)的燃烧热为285KJ/mol,写出NH3(g)在纯氧中燃烧生成无毒、无害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 (2) 25时,将a mol (NH4)2SO4溶于水,向该溶液中滴加V L稀氨水后溶液呈中性

11、,则滴加氨水的过程中水的电离平衡将_(填“正向”、“不”或“逆向”)移动,所滴加稀氨水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1(25时,NH3H2O的电离平衡常数Kb2105) (3) 工业上常通过如下反应合成尿素CO(NH2)2: CO2(g)+2NH3(g)CO(NH2)2(l)+H2O(g)H0,t时,向容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10molCO2和0.40molNH3反应中CO2( g)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表所示:时间/min0307080100n(CO2)/mol0.100.0600.0400.0400.04020min时,正(CO2 )_80min时逆(H2O)(填“”、“=”或“”)

12、在t时,该反应额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_;在100min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再向容器中充入0.050mo1CO2和0.20molNH3,重新建立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与原平衡相比将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上述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保留二位小数)根据表中数据在图甲中绘制出在t下NH3的转化率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保持其它条件不变;则(t+10)下正确的图象可能是_(填图甲中的“A”或“B”) 图乙所示装置(阴、阳极均为惰性电极)可用于电解尿素CO(NH2)2的碱性溶液制取氢气该装置中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两极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则消耗的尿素为_g(忽略气体的溶解)11. (

13、7分) 下列反应在210达到平衡: PCl5(g)PCl3(g)+Cl2(g)H0K=1 CO(g)+Cl2(g)COCl2(g)H0K=5104COCl2(g)CO(g)+Cl2(g)H0(1) 化学平衡常数K表示可逆反应的进行程度,K值越大,表示_,K值大小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升高,K值_(填一定增大、一定减小、或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 (2) 根据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表达式,平衡时,下列等式必定成立的是_;Ac(PCl5)=c(PCl3)=c(Cl2)=1Bc(PCl5)=c(PCl3)c(Cl2)=1Cc(PCl5)=c(PCl3)c(Cl2)反应和反应的K值表达式_(填“相同”或“不同”)(3) 降低Cl2浓度,反应的K值_(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 要使反应和反应的K值相等,应采取的措施是 A . 反应、反应同时升高温度B . 反应、反应同时降低温度C . 反应降低温度,反应维持21012. (7分) 根据问题填空: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