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15144861 上传时间:2022-10-20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9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这是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是优秀的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 长们参考学习。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1 篇教学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在朗读中学会停顿,初步掌握诵读文言文的基本方法。理解部分文言字词的意思,初步感受文言的精致与典雅。教学重点:选择自己喜欢的诵读方式,反复诵读,熟读成诵。教具准备: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温故引新李白诗歌,比赛诵读。同学们,大诗人李白的诗,大家背了不少吧,你最喜欢哪一首,背给大家 听一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与李白有着的小古文,请看课题。(PPT 出示:17、铁杵磨针)揭示课题,理解铁杵。读一读指

2、名读,读后评议。(读得很正确,很流利,可是中间无停无顿。跟老师来读铁杵/磨 针,这样来读,有什么感觉?对,有了节奏,感觉很有味道,别人听了,会认为你 是一个很有学问的人。)猜一猜看看部首,“杵”可能是什么意思?那么“铁杵”呢?(理解汉字,要看偏旁部首,看“杵”字,是木字旁,就要猜这个字与木 有关,“杵”是什么呢?是木头,是木棒?对,是一头粗一头细的木棒。那么“铁 杵”呢?看一看请看图片,这就是铁杵,一头粗一头细的圆铁棒,要把它磨成一根针,不 容易啊。文中写了谁要把铁杵磨成针呢?我们来看课文。二、初读文本出示文本,标好停顿。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 溪

3、,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yu):“欲作针。”白/笑其拙 (zhu)。老妪(y)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hun)/卒 (z)业。学生自读,读准字音。教师引领,慢慢诵读。(重点指导读好下面两句话:相同语句,不同断句。在/眉州象耳山下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标出停顿,自由朗读。同位互读,互帮互辅。三、检查自读读读词语,重点正音。示词语,指名朗读下面词语:磨针溪眉州弃去 y zhu hun zcho y 欲作针笑其拙还卒业铁杵老媪老妪教师领读,读出节奏,读得连贯。学生齐读,读得整齐,读得响亮。看看部首,猜猜字义。老媪老妪(看“媪”

4、“妪”的部首,跟“女”有关,联系前面的“老”,可以想到 “老媪”“老妪”指的就是老奶奶或老婆婆。指名朗读,纠正断句。(指名朗读全文,重点纠正断句。)学生齐诵,诵得整齐。四、细读感悟观察字形,说说“曰”字。找一找,“曰”字在文中出现了几次?读一读带有“曰”字的语句。 联系文中语句,观察“曰”字字形,说说“曰”的意思。(外框是个口字,里面一横代表舌头,表示舌头在动,在说话,所以 “曰”就是说的意思。)读一读带有“曰”的语句。人物称呼,不断变幻。文中是怎样称呼李白的?找一找。(李太白白太白)辩一辩:为什么不都称呼李太白?这样称呼有什么好处?(避免重复,表达更简洁。)读一读带有上面人称的语句。联系语句

5、,说说“其”字。出示句子:白笑其拙。太白感其意。议一议:李白笑谁笨拙?太白感受到了谁话中的意思?(老媪、老妪,所以,“其”在这里指老妪、老媪。)读一读带有“其”字的语句。听听故事,组组词语。教师讲述。在眉州这个地方有一座山,山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象耳山。山下有一条 小溪,小溪叫磨针溪。磨针溪这外名字是怎么来的呢?世间传说,大诗人李白曾经 在这座山中读书听出来了吗?这里的“世”就是?对,世间、世上;“传” 呢?对,传说。你们发现了吧,古文中的一个字,如果用现代的话来说,就是一个 词。你们来看看,“过小溪”的“过”,组个词,“路过”可以,“经过”也很 好,“跃过”,也可以,“趟过”,这个词最好了;

6、“笑其拙”的“拙”呢?笨 拙;功到自然成,功?功夫;成?成功。古时一个字,现在一个词,所以说古文语 言简洁、凝练。)调调顺序,感受句式。看,下面这三句话,读一读,说一说,意思相同吗?表达的顺序有什么 变化?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世传李太白山中读书世传李太白在山中读书(意思一样,可是表达的顺序不一样,第一句强调的是“山中”,第二句 强调的是“读书”,第三句多了一个字,是现在的说法,感觉是大白话,语言不简 练了。)读一读书中的语句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猜猜“之”字,一字一句。之,指的是问谁,问什么?(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之=问谁?问什么?老婆婆,你磨铁杵做什么?读一读带有“之”字的语句。五、变幻朗读变

7、成诗歌,更加醒目。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妪曰:“功到/自然成耳。”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打着节拍,开心诵读。娓娓道来,如讲故事。教师讲述:磨针溪呀,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哪,李太白读书山中,未 成,弃去,嗨就这样,娓娓道来,谁来接着讲?学生讲述,讲后评议。(一个故事大王诞生了,一个未来的会讲故事的爸爸诞生了) 抑扬顿挫,像说评书。(教师引领,一句一句说评书。话说,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教师吟诵,音韵悠悠。(这篇小古文,语言凝练,语句像诗一样,不但可以读,而且还可以唱。

8、如果有古琴来伴奏,那就更好了,你听(教师吟诵)总结归纳,提炼方法。一篇小古文,可以慢读,可以打着节拍读,可以讲述,可以说评书,还可 以唱上一曲,手舞足蹈,形式多样,读得开心,读得陶醉!六、尝试背诵看着填空,尝试背诵。出示内容。磨针溪,在。世传,未成。过,逢老媪,问之,曰:“。”白。老妪曰: “。”太白,。自由背诵。乐于展示,我来背诵。眉飞色舞,齐声背诵。七、拓展延伸出示谚语,大家诵读。这个故事,可以浓缩成两句谚语,看: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指名朗读,齐声诵读。八、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篇小古文,初步学会了如何断句,如何理解字词,如 何开开心心地诵读,俗话说,只要工

9、夫深,铁杵磨成针。愿大家多多诵读小古文, 喜欢上小古文!下课。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第 2 篇人教部编版语文公开课优秀教案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与反思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正确朗读铁杵成针,认读“卒”,会写“逢 卒”2 个字。 2.结合注释理解文章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3.学习养成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则文言文囊萤夜读,了解了关于“热 爱读书”的一段佳话。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二则文言文铁杵成针。(板书课 题:铁杵成针)齐读课题。2.释题:“铁杵”是什么意思?“铁杵成针”又是什么意思呢?(“铁杵”,

10、是 “用来舂米或捣衣的铁棒”的意思。“铁杵成针”就是把铁棒磨成绣花针的意思。【课件出示 13】李太白就是唐代诗人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 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谪仙人”。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 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 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成,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越女词早发白帝城等多首。3.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出示:【课件出示 14】(1)是谁把铁棒磨成针?(2)为什么把铁棒磨成针?(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4.课前同学们已

11、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铁杵成针这个故事? 鼓励学生质疑,训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爱动脑筋的习惯。新课教学( )分钟 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1.初读课文,学习字词。【出示课件 15】自由读文,有生字的地方,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1)注意读准平舌音“卒”,后鼻音“逢”。(2)指导书写重点指导“逢 卒”。“逢”半包围结构,先写辶上面的部分。:辶书写顺序:点 横折折撇 捺。“卒”独体字结构,注意下面的横写得长一些,基本压在横中线上,竖压住竖 中线。2.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 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3.读后学生评价,【出示课件 16】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

12、文的要点:一是读的 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可以对学生朗读有所 帮助。4.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5.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6.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 为止。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内容,遇有困 难教师及时帮助。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 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弃”是“放弃”的意思,“之”在文 中指“老婆婆”;“还”是回去,到学校去的意思。3.学生对照注释,

13、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 点。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内容。出示课文大意:【出示课件 17】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 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问她在干什 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板书:李太白放弃学业 老婆婆铁杵成针)四、联系生活,深化认识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出示课件 18】(要把铁杵磨成细针,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只要我们拥有这样的 精神,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让学生联系生活、学习中的经历充分发言,认识 到不能轻言放弃,要坚持就会成功。) (板书:不轻言放弃,坚持就会成功)3.“铁杵磨针”带给我们什么启示?【出示课件 19】(1)只要坚持不懈,就算是铁杵也能磨成针。(2)一个人,认准了一个目标,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创出佳绩。(3)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美 好的理想。(4)如果有了目标就不能中止,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实现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