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概 况为完成水利系实训基地的勘测设计任务,需完成1:50、1:100、1:200带状地形图测绘工作整个测图过程从2012年9月10日到9月17日共一周时间一、 测区概况测区位于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羊马校区一号实训楼背后地形图测绘具体范围:建工实训基地西面至实训楼1之间位置二、 测区地貌测区地势平坦,以草地为主,地面附着物以教学建筑为主,测区交通便利作业时间为9月,因夏季炎热多雨,给测绘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测区地形困难类别定为一般地区I类 第二章 编制方案的技术依据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7929-1995(以下简称《图式》)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 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测量规范》GJJ8-99(以下简称《规范》)第三章 已有测绘资料的利用方案一、平面控制点资料测区附近有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施测的已知测站点经踏勘检查,标志完好成果可供利用二、高程控制点资料在测区附近有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施测的已知测站点四等水准成果经踏勘检核无误成果可作为本次测量起算成果第四章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一、平面坐标系统采用天水市城建坐标系。
二、 高程系统采用85国家高程基准 第五章 地形图的比例及成图方法本测区成图比例尺为1:50、1:100、1:200,基本等高距0.5m野外采用带有内存的全站仪进行施测,内业用计算机数字化成图第六章 采用的软件系统本测区数字化成图采用南方公司的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软件系统的运行环境:①Windows XP professional操作系统②Autocad软件2006版本第七章 平面控制测量一、以城建二级为起算点,使用南方NTS662全站仪测设图根导线,以测区内TE11(城建二级)和TE12(城建二级)图根点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5㎝ 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大于15cm二、控制点的命名、编号 图根点编号为TE211、TE212、TE221、TE222、…等命名规则为TE为图根,数字第一位为班级号,第二位为小组序号,第三位为图根点序号三、控制点的设置 控制点应选在符合观测条件,通视良好,便于长期保存以及便于以后扩展的地方,在硬性路面宜埋石的点,打入铁钉(桩顶直径1.5㎝以上)作标志,在铁钉顶用小钉凿出小眼,并在路面上用红漆圈示四、野外数据采集野外观测采用南方公司的NTS662全站仪。
经省测绘专用仪器计量站年检合格 第八章 高程控制测量以测区西侧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的四等水准点TE11为起算点闭合至本点测站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的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5cm 第九章 地形测量与成图一、 地形测量 (一)、地形图绘制1.基本地形图绘制 (1) 内图廓线长度误差不大于图上0.2mm,对角线误差不大于图上0.3mm (2) 图廓点、控制点和坐标网的展点误差不大于图上0.1mm,其它解析坐标点展点误差不大于图上0.2mm (3) 地籍图采用CASS7.1软件,根据测区内的图幅信息,自动进行分幅后,叠加图廓,使用喷墨绘图仪绘制出标准分幅的地形纸图 (4) 图廓整饰及图内注记使用的各种字体的注记大小均按《规程》执行,图廓西南角测绘机关注记测图单位2.地形图测绘方法 碎部点数据采集采用NTS662型全站仪在测站上直接采集碎部点坐标,存储在仪器内,现场实时绘制测站草图,供数字化成图时参考 碎部点数据采集主要技术要求如下: 角度读数至 1〃,距离读数至 1mm,测站定向角检核 ≤1′,固定方向归零检查 ≤1′,仪器对中误差 2mm (1) 地形测图时,每一测站上的文件以当天日期命名。
仪器架设在测站上,以较远的一点定向,用其它点进行检核,其角度检测与原角值之差不应大于1′检测值超限时,应查明原因,在记录手薄上应写明每站定向和检核后,可选远处目标固定明显、成像清晰的尖状构筑物(如电视塔顶、避雷针等)或房角为固定方向,测图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固定方向,固定方向归零差不应大于1′定向点、检核点方向值以及每次固定方向检查值应存进测站文件中当固定方向归零差超限时,应将固定方向值配置至原来方向值碎部点测量从上一次固定方向归零检查处重测2) 测站点至碎部点的距离一般不得大于定向边长度,特殊情况不得大于定向边长2倍3) 测量地物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它们轮廓明显点坐标;测量地形点时,应尽量多采集地形特征点坐标4)测量碎部点时,棱镜应尽量放置在所测点最近处,仪器应照准碎部点,测取碎部点坐标;对树以及近处的地物点进行偏心观测3. 地物、地貌要素测绘及《图式》运用地物、地貌的各项要素的表示方法和取舍原则按《图式》规定执行4. 测量控制点图根点用《图式》3.1.8表示5.植被(1)沿道路、沟渠等成行排列的树林以行树符号表示2)一年内分几季种植不同作物的耕地,应以夏季主要作物为准配置符号表示;其它旱地、水生经济作物以及园地均按《图式》规定表示。
房前屋后植被符号按“品”字型标注,间距应均匀3)教学建筑物后的水泥场地面积大于图上1C㎡的用地类界表示其范围,并加注“水泥”,有线状地物的其范围以线状地物代替6. 碎部点高程测注(1)高程注记点应尽量分布均匀,高程注记点间距15-23m2)对于房角、道路交叉转折点、地形起伏变化处等地形特征点应优先测注高程,双线道路12. 地理名称和注记(1)所有名称应使用国务院批准的简化字,方言字、地方字应注出拼音字母和汉字谐音2)注记字体要清晰易读,指向明确13. 避让原则地形图上各种要素配合表示,采用次要地物避让重要地物的方法,应符合下列规定:(1)当房屋等建筑物边线与陡坎、斜坡、围墙等边线重合时,应以房屋等建筑物为准,其它地物可避让,位移0.3mm(图上,下同)表示2)当两个地物中心重合或接近,难以准确表示时,可将重要的地物准确表示,次要地物移位0.3mm或缩小1/3表示3)房屋、围墙等高出地面的建筑物与道路(双线路边线、单线路中心线)重合时,以建筑物边线为准,道路可移位0.3mm4)独立性地物与道路、水系等其它地物重物时,可中断其它符号,间隔0.3mm,将独立性地物完整绘出5)双线路边与双线沟边重合时, 双线沟边移位0.2mm表示;双线路边与单线沟边重合时,单线沟移位0.3mm表示;单线路边与双线沟边、单线沟边重合时,单线路移位0.3mm表示。
6)地类界与地面上有实物的线状符号(如道路、河渠、围墙等)重合,可省略不绘;与地面无实物的线状符号(如境界、电力线、通线线等)重合时,可将地类界移位绘出,不得省略;当植被为线状符号分割时,应在每块被分割的范围内至少绘出一个能说明植被属性的相应符号 二、 数据、图形编辑 1. 测量数据编辑野外采集数据存储在全站仪内,应及时传输到计算机中,数据传输软件采用南方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对野外采集的原始数据,不得作任何删改计算机中所存传输进的野外数据文件名,应与全站仪内所存文件名相同,各天所采集数据以前一天点号+1向后延续或在展点号后以不同色彩加以区别,以便于数字地形图的编辑2. 数字化地形图成图2.1 数字化地形图成图采用南方CASS7.0数字化地形地籍成图软件2.2 地形图分层,按下表执行地形要素分层及各层主要内容层 名 主 要 内 容:坐标控制点、平面控制点、高程控制点GCD 碎部高程注记点GXYZ 电力线、电杆、变压器、通信线、通信杆、路灯等DLSS 公路、小路等ZBTZ 绿化带、行树、地类界等TK 图廓、坐标格网线、图廓外注记ZJ 地名、单位名、道路名、各种说明、注记等ZDH 展点号0 其它未列入上述图层的要素2.3 数字化成图的线条、注记应清晰美观,线型、线宽以及注记的规格、字体、字向、字距、字列按《图式》12.1-12.5规定执行。
2.4 全站仪作业的具体操作:1设站:对中整平,量仪器高;输入气温、气压、棱镜常数;建立(选择)文件名;输入测站坐标、高程及仪器高;输入后视点坐标(或方位角),瞄准后视目标后确定2检查:测量1个已知坐标的点的坐标并与已知坐标对照(限差为图上0.1mm);测量1个已知高程的点的高程并与已知高程比较(限差为1/10基本等高距);如果前两项检查都在限差范围内,便可开始测量,否则检查原因重新设站3立镜:依比例尺地物轮廓线折点,半依比例尺或不依比例尺地物的中心位置和定位点4观测:在建筑物的外角点、地界点、地形点上竖棱镜,回报镜高;全站仪跟踪棱镜,输入点号和改变的棱镜高,在坐标测量状态下按测量键,显示测量数据后,输入测点类型代码后存储数据继续下一个点的观测 5皮尺量距:对于那些本站需要测量而仪器无法看见的点,可用皮尺量距来确定点位;半径大于0.5m的点状地物,如不能直接测定中心位置,应测量偏心距,并在草图上注明偏心方向;丈量的距离应标注在草图上6绘草图:现场绘制地形草图,标上立镜点的点号和丈量的距离,房屋结构、层次,道路铺材,植被,地名,管线走向、类别等草图是内业编绘工作的依据之一,应尽量详细。
7检查:测量过程中每测量30点左右及收站前,应检查后视方向,也可以在其它控制点上进行方位角或坐标、高程检查8数据传输:连接全站仪与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传输电缆;设置超级中端的通讯参数与全站仪的通讯参数一致;全站仪中选择要传输的文件和传输格式后按发送命令;计算机接收数据后以文本文件的形式存盘9数据转换:通过软件将测量数据转换为成图软件识别的格式10编绘:在专业软件平台下进行地形图编绘,具体操作依照软件使用说明进行6.11建立测区图库,图幅接边,必要时输出成图2.7测量人员组成2.8器保养和使用制度(1)、仪器实行专人负责制,建立仪器管理台账,由专人保管、填写2)、所有仪器必须每年鉴定一次,并经常进行自检3)、仪器必须置于专业仪器柜内,仪器柜必须干燥、无尘土4)、仪器使用完毕后,必须进行擦试,并填写使用情况表格5)、仪器在运输过程中,必须手提、抱等,禁置于有振动的车上6)、仪器再场使用时,可仪员不得离开仪器第十章 检查验收一、对本工程各项成果实行小组自查互校基础上的指导老师检查一级检查制度二、作业小组对所做成果必须要全面地进行自查,确认无误后方可上交指导教师检查三、实习生产期间,作业组必须加强过程检查,指导教师严格把住质量关,保证成果的质量。
四、对成果质量检查的比例是:作业小组必须达到100%;指导教师室内检查100%,室外不低于20%的检查;检查验收室外检查应达到10% 第十一章 提交资料 成果提交 1、1:50、1:100、1:200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地形图各一份;2、 外业观测数据;3、 平面控制点图一张;4、 平差报告一份;5 、技术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