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知识点

hs****ma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9.56KB
约4页
文档ID:414893836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知识点_第1页
1/4

六年级冀教版语文下知识点1、《维也纳森林的故事》是一篇游记散文,作者冯骥才,选自《维也纳情感》全文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作者借文字,抒发了自己对异域风情的赞美全文写了森林景色美、面积广、作用大的特点作者用丰富的材料向我们证实:美好的环境、和谐的家园,需要我 们共同创建2、移步换景:是游记的常用写法,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3、《楼兰的忧郁》作者梅洁,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我国西部环境逐渐恶化的现状,并对之表现出了 极大的忧郁楼兰的悲剧指的是(由于自然环境被破坏,楼兰古国被沙漠湮没了这个悲剧是因为(人们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造成的4、和楼兰有关的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出自王昌龄的《从军行》5、《鸟是树的花朵》是一篇散文,作者吴忌文章突出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文章向我们揭示了鸟是树的花朵,树是鸟的天堂鸟因树而生动,树因鸟而美丽同时向我们揭示花花鸟鸟, 树树草草都是我们身边的美,只要有美的心情,处处就是美景6、“鸟是树的花朵”有怎样的表达效果?“鸟是树的花朵”是一个奇妙的比喻不仅揭示了鸟和花朵的形态、色彩相似,更形象生动的赞美了鸟儿们为冬天增添了一份生机、一抹色彩,一种美感表 达了对小鸟的喜爱与赞美。

7、“我想,一年四季的树木会感谢一年四季的鸟”,这种拟人含蓄的表达了作者对鸟儿在一年四季中给人类带来美丽和欢乐的由衷的赞美与感激8、本文写鸟,为什么开头却描写冬天的树?文章开头写冬天的树,落光了叶子的树显得寂寞、沉闷,实则为后文的抒情做好了铺垫,借此突出鸟给树带来的活力,带来的美丽9、为什么说“树枝上的鸟比真实的花朵还要美丽呢”?因为树枝上的鸟不仅有花一样美丽的形象, 还再造了冬天的生机10、《我和大猩猩握了手》作者戴安・福茜抓住我和大猩猩在交往交流中的动作词句来感受大猩猩 的可爱,体会我对大猩猩的喜爱、对研究工作的热爱,感受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美好意境11、《一个人和一幅画》作者丁肃清向我们讲述了一位独自在荒山克服生活条件的艰辛和精神上的孤苦,几十年如一日的默默耕耘的植树老人的故事12、老人生活上的艰辛从两方面体现:一是我和老人的对话,直接让我们知道老人吃的是又黑又硬 的窝头,住的是一间石头砌成,冬天冷,夏天蝎装的房子;另一方面是通过对老人外貌和手的细致描 写间接写老人的艰苦劳作13、老人精神上的孤独是通过老人的语言和画在石屋外墙上的粉笔画而传递给我们的那幅画中的“两个小人儿”更让我们的强烈的感受到老人的孤独,表达出老人希望有人陪他、和他一起植树造林的强烈愿望。

14、一个(勤劳、善良、淳朴、执着、只愿付出,不求回报)的人 一幅()的画文中对老人外貌描写的语句通过(黑油油、密集、像两块石头、血痕)等词语体会出老人(艰苦的生活、辛勤的劳作)15、《早晨》作者是苏联作家高尔基,文章运用拟人的手法赞美了充满生机的早晨高尔基的主要作 品《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母亲》等16、一天的诞生成为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是因为:太阳的升起;所有的事物都能在阳光下尽情得到 各自的享受;还因为“美丽的东西永远是美丽的,即使在它凋谢的时候;我们所爱的东西我们永远爱 着,即使在我们死去的时候 ??”作者想告诉我们,这个世界的美丽,除了早晨的愉快与生机,还有永 恒世界因美丽而永恒,因爱而永恒17、 《葵花之最》作者毕淑敏,选自她的散文集《我的故事》 课文借物喻人,借葵花讴歌了守卫在昆仑山的边防战士为了祖国和人民,在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不屈不挠,乐观顽强的精神18、 “我不知道它是不是世界上最小的葵花,但我知道,它是世界上最高的葵花 ”这里的“最高”一方面指海拔最高, 这棵葵花依然在生命的禁区傲然开放, 另一方面实说这棵葵花的精神是最让人敬仰的 ?结尾这句话抒发了作者强烈的情感:这高原上不向严寒屈服,不向狂风低头,一往情深地看着太阳的葵花正是边防战士的象征。

他们默默守卫着祖国的边防线,承受着恶劣环境的考验,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也勇往直前、乐观向上她们是盛开在昆仑雪山上的青春之花,英雄之花19、 《三人行》是王愿坚的一篇短篇小说以红军长征过草地为背景,描写了三维受伤的战士互相救助,艰难前进的一段情景 “三人”指:指导员王吉文、通讯员小周和黄元庆全文以“行”为线索,在故事中表现了红军战士为了救助战友、为了革命的胜利无所畏惧,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 ?20、文章结尾处“南飞的雁群”正是革命战团结友爱、共同前进、永不分离的象征21、《报苗助长》选自《孟子・公孙丑上》,告诉人们:任何事情都有它们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这些规律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人们只能认识它, 利用它, 不能违背他, 改变它 违反了客观规律,光凭自己的主观意愿去办事,尽管用心是好的,但结果必然碰壁,把事情办坏这则故事中(闵其苗之不长)一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 (苗则槁矣)则交代了故事的结局 ?22、《刻舟求剑》选自《吕氏春秋•察今》 ,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事物,总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应当考虑到这种变化,适合于这种变化的需要) 讽刺了那些办事拘泥固执,不知变通的人。

23、 《还有人活着吗》作者张丽钧,以倒叙的方式,记叙了唐山大地震时三个感人故事,表现了遇难者对生命的渴望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 赞扬了救援人员为抢救他人, 全然不顾自己安危的高贵品质 ?24、农谚 :瑞雪兆丰年;枣芽发,种棉花;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25、指导人生的谚语: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到无时想有时 ?26、关于读书学习的谚语: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绣花针;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蜂采百花酿甜蜜,人读群书明真理 ?27、歇后语:打开天窗—说亮话;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窗户边吹喇叭——名声在外、泥菩萨过河 自身难保、泼出去的水 收不回????????骑驴看唱本 走着瞧、千里送鹅毛 礼轻情意重、肉包子打狗 有去无回 ?28、惯用语:侃大山:吹牛,说笑语,没有目的的聊天铁公鸡:比喻吝啬钱财的人唱高调:说不切实际的漂亮话,说的好听而不去行动炒鱿鱼:比喻解雇、撤职开绿灯:比喻为做某事提供方便唱主角:比喻担负主要人物或在某方面起主导作用上台阶:比喻取得新的更大的成就。

满堂红:比喻全面胜利或兴旺发达高姿态:指对别人宽容、谅解不管三七二十一:不顾一切,不问是非情由当面锣对面鼓:比喻面对面的谈判或交换意见29、感悟生活的名言:?见综合二采蜜集?30、老舍的母亲是一个(勤俭诚实) (做事认真) (待人真诚) (善良坚韧)的人 ?31、在我的记忆中,她的手终年是鲜红微肿的 “终年”突出了(母亲一年到头的劳累) , “鲜红微肿”展示了(母亲辛劳的程度 ) ?32、 “每逢接到家信,??怕有不祥的消息四个“怕”字表现了老舍(内心的恐惧,写出了对母亲的挚爱深情 “ ?33、作者为什么说母亲给他的是“生命的教育“?(母亲通过她的身教,在习惯、性格、为人处事等方面给予我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因此作者说这事生命的教育 )?34、《济南的冬天》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了 (济南冬天的天气 )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 通过和 (?北平 )、(伦敦 )(热带)的对比,写出了济南冬天天气( ?温晴)的特点35、第二段开始, “设若单单是有太阳,那也算不了出奇”这是一个(?过渡)句36、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安静不动地低声的??”用(小摇篮)比喻(小山围城的地理环境) ,用(看护者)比喻( (四周的小山) ,加上温存体贴的抚慰,写出了这一圈小山的(特别可爱) 。

37、“一个老成,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用(晒、睡、醒)一连串的相关动词,烘托出(舒适温暖的环境) 38、 《祥子买车》中的祥子是一个(?身材高大、身强力壮、省吃俭用、不怕吃苦、坚持不懈)的人39、 《养花》 1、本文通过养花的过程,告诉我们养花的乐趣: (有喜有忧,有笑有泪,有花有果,有香有色,继续劳动又长见识?) ?40、从《养花》中你对老舍有了什么了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探求知识,积极奋斗) ?41、 《母鸡》一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无病呻吟) (欺软怕硬) (拼命炫耀) ,再现了(轻薄、媚俗)的母鸡形象后半部分则描写了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 ,塑造了一位(伟大母亲的形象) 作者对母鸡的情感由(讨厌)转变为(尊敬) 作者运用先贬后褒的方式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之情) ?42、 老舍, 原名舒庆春的, 字舍予 中国现代着名作家, 杰出的语言大师, 人民艺术家 长篇小说 《骆驼祥子》 、 《四世同堂》等,对旧社会进行了接露和批判话剧《茶馆》 , 《龙须沟》 他是一位(慈爱、开朗、幽默)的父亲,是(兴趣广泛的杂家) 。

43、《金翅雀》作者米・托尔加讲述了一个爱的故事孩子给父母讲述自己发现金翅雀窝最后放回孵出的金翅雀的经历,生动刻画了父母对孩子安全的担心,对孩子爱心和好奇心的呵护文章以“金翅雀”为线索,以父母和孩子心境的不同变化为主线进行叙述,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44、 《秋天的怀念》作者史铁生, 文章讲述了一位重病缠身的母亲, 体贴入微地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鼓励儿子要好好活下去的故事, 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 借助四件小事①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②母亲为我隐瞒病情③母亲央求我看花④母亲临终嘱托表达了母子之间的似海深情45、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表面上在写菊花,实际是表达作者对母亲的怀念,菊花中有母亲的音容笑貌,菊花中有母亲的殷切嘱托: “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活儿??”46、 《勇气》一文题目中的“勇气”体现在两个人身上:美国伞兵因智慧而产生勇气;法国妇女的勇敢、镇定、坚强和她心中对和平的崇高信仰而产生的勇气47、 《再见了,亲人》作者魏巍,原名魏鸿杰,曾用笔名红杨树代表作长篇小说《东方》 ,通讯集《谁是最可爱的人》 ,散文《我的老师》 。

?48、 《再见了, 亲人》 记叙了 1958 年最后一批志愿军离开朝鲜回国时, 在车站同朝鲜人民告别的情景,全文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 透出了志愿军和朝鲜人民依依惜别、 难舍难分之情,表达了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深厚情谊 文章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特点: 一是借助典型事例来体现两国人民的真挚情谊;二是采用多种句式,祈使句、反问句、感叹句、疑问句 ?49、 《桥梁远景图》是我国着名桥梁专家茅以升撰写的科普散文总体采用了“总分”结构 ?50、 《黄河象》是一片科普散文,介绍了北京博物馆里陈列的一具黄河象骨骼化石以及科学家对其来历的假想和这具化石被发掘的相关情况51、 《儿童与发明》中提到的和儿童有关的发明有:口琴、隐形眼镜、一次性成像照相机、脚踏车、听诊器、带刺的铁丝网、护耳套、望远镜等 ?52、在日常生活中,到处都孕育着发明与创造只要你拥有一颗敏锐的心和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你也能成为一个小发明家53、“科学幻想之父”指的是儒勒・凡尔纳。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