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14387148 上传时间:2023-02-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3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省高一上学期地理期末综合检测试卷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62分)1. (4分) (2017高一上奉新月考)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当晨昏线处在CD位置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赤道上昼夜平分B . 北半球各地昼长达最大值C .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D . 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2) 当晨昏线从CD移向AB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B . 北半球各地夜渐短昼渐长C . 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D . 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渐小2. (2分) (2016高三下天水模拟) 2014第三届翼装飞行世界锦标赛

2、于2014年10月1419日在张家界天门山(海拔1518.6米)举行,翼装飞行指挑战者身着翼装,从山顶、悬崖等高处跳下,借助翼装的翼膜构造,进行无动力飞行,最后借助降落伞着陆。读图,下列日期中天门山正午太阳高度与比赛开始当天正午太阳高度几乎相同的是( ) A . 2月28日B . 4月1日C . 10月1日D . 12月22日3. (4分) (2013高一上高阳月考) 读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回答下题(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地正午太阳高度为一年中的最大值B . 地正午日影朝南C . 地比地的自转角速度大D . 此时地球公转速度最快(2) 图中地所在经线的度数是( )A . 90W

3、B . 45EC . 90ED . 135E4. (2分) 有关大气活动中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 海陆热力差异是其形成的根源B . 是指冬夏季节在陆地上形成的高低气压中心C . 南半球更普遍存在D . 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重要影响5. (2分) 有关岩石圈叙述正确的是( )A . 岩石圈由岩石构成,属于地壳的一部分B . 岩石圈属于上地幔的一部分C . 岩石圈与生物圈关系密切D . 岩石圈的上部是软流层6. (4分) (2013高一上淮北期中) 读“热力环流示意图”(a、b表示等压面),完成下题(1) 图中、四点的气压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2)

4、图中、四点的空气运动方向,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7. (4分) (2017高二上漳州期末) 2014年,巴西圣保罗遭遇了一个世纪以来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科学家认为,一种叫做“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改变了南美洲风的正常路径。如图示意此次南美洲大气运动受阻塞前后“正常路径与大气阻塞路径”,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当出现“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时,控制巴西东南部的天气系统为( ) A . 高压系统B . 低压系统C . 冷锋D . 暖锋(2) “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以及对南美洲造成的影响是( )图中气流为来自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巴西东南部涝灾严重亚马孙河上游地区的降水量大幅减少南美

5、洲“大气阻塞”的风动现象对热带地区的影响较大A . B . C . D . 8. (4分) (2016高一上长春期末) 读“某海域洋流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1) 对图中洋流形成起重要作用的风带( ) A . 北半球信风带B . 南半球信风带C . 北半球西风带D . 南半球西风带(2) 关于四个洋流对陆地环境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 . 在洋流影响下,沿岸热带沙漠气候所跨经度范围广B . 在洋流影响下,大陆沿岸地区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 . 受洋流影响,大陆东部降水增加D . 洋流有利于北海渔场的形成9. (4分) 下图中横坐标为某日正午太阳高度,读图完成题。(1) 自转线速度相比( )A

6、. dbacB . cdbaC . bdcaD . adbc(2) 图中a、b、c、d四个地点昼长时间相比( )A . bcdaB . adcbC . dcabD . abcd10. (8分) (2019高一上大港期中) 雾霾天气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混浊现象。近年来全国多地雾霾频发,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空气质量问题备受关注。 结合所学知识,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图中各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能量最强部分是紫外波段B . 表示大气辐射C . 是近地面大气的直接热源D . 表示地面辐射(2) 雾霾笼罩时,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7、增强。下列数字所示环节与大气保温作用直接相关的有( ) A . B . C . D . (3) 人类活动引起温室效应增强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A . 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B .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C .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 .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4)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唐刘禹锡)。“夜来霜”的形成原因是( ) A . 增强B . 增强C . 减弱D . 增强11. (4分) (2015高一上济宁期中) 如图表示我国北方的一条河流,图中阴影部分代表泥沙淤积而成的沙岛读图完成下题(1) 该沙岛最后将与河的哪岸连接在一起( )A . M岸B

8、 . N岸C . 沙岛将保持原来的位置不变D . 不能确定(2) 地球上由低纬度向高纬度作水平运动的物体偏移的方向均是( )A . 向东B . 向西C . 向南D . 向北12. (2分) (2016高一下安庆期中) 2011年日本核泄漏事件是否会对中国产生影响呢?据专家分析,基本上没有太大影响整个东亚的洋流流向总体上是自南向北,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读“亚洲东部部分海域洋流流向示意图”,回答材料中提到的“即使在极端状况下,污染强烈到能够扩散到整个太平洋,顺大洋环流又流回中国沿海的几率也非常微小”中的大洋环流是指( )A .

9、顺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B . 顺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C . 逆时针流动的中低纬度大洋环流D . 逆时针流动的中高纬度大洋环流13. (4分) (2018高三上如皋模拟) 下图示意我国某山地北坡气温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 该山地月平均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的最大值出现在( ) A . 1月的山麓B . 1月的山顶C . 7月的山麓D . 7月的山顶(2) 导致该山地1 500 m以下1月气温垂直变化小的主要原因是( ) A . 正午太阳高度角小B . 近地面大气逆辐射强C . 大气吸收太阳辐射少D . 近地面受冷空气影响14. (2分) 北半球近地面大气中,

10、高压中心附近的空气按( )A . 逆时针方向旋转辐散B . 顺时针方向旋转辐合C . 顺时针方向旋转辐散D . 逆时针方向旋转辐合15. (2分) 下列关于水资源叙述正确的是( )A . 水资源的质量会影响到一地经济活动规模的大小B . 人类较容易利用的水资源主要是淡水湖泊水,深层地下水和河流水C . 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规律是东南多,西北少D .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水资源的丰歉程度常用多年平均径流总量16. (2分) (2013高一上安新月考) 当东半球全部为黑夜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北半球昼长夜短B . 太阳直射南回归线C . 适逢我国的冬季D . 适逢我国的秋(春)分日17.

11、 (2分) (2013高一上隆回月考) 下列我国地区的地表形态,主要由于受流水侵蚀作用而形成的是( )A . 黄土高原上千沟万壑B . 河西走廊中辽阔的戈壁C . 青藏高原上林立的雪峰D . 太湖平原上稠密的河网18. (6分) (2017高三上中山模拟) 霜是近地面空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并且地面温度低于0,在物体上直接凝华而成的白色冰晶。每年秋季第一次出现的霜叫初霜,翌年春季最后一次出现的霜叫终霜,霜冻对农作物的影响较大。右图是邯郸某地理学习小组通过长期收听天气预报绘制的我国东部地区的平均初霜、终霜日期曲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初霜、终霜出现时间差异很大, 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因素是:

12、( )A . 作物品种B . 海陆位置C . 纬度位置D . 地形因素(2) 利于霜冻发生的条件是:( )A . 昼夜温差小B . 夜间多云C . 强风D . 大气逆辐射弱(3) 为了探究霜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小组成员在得到有霜冻的天气预报后给棉花试验田浇湿与喷水。与不浇湿喷水的麦田相比:( ) A . 霜冻发生机率增加B . 霜冻发生机率减少C . 花期不变D . 花期滞后二、 综合题 (共2题;共29分)19. (19分) (2018高二下宁阳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甲、乙、丙三地的地质构造和地形,分别是:地形:甲是_,乙是_。地质构造:甲是_,丙是_。(2) 简要分析甲地地形的形成原因。 (3) 简要说明判定乙地质构造的依据。 (4) 由于交通建设的需要,甲、乙、丙三处建设东西向隧道,简要分析为什么不能选择乙和丙两地建设隧道的原因。 20. (10分) (2017高二下武邑月考) 读“我国冬季某时的气压分布图(左图)和甲区域地理事物分布图(右图),完成下列问题。(1) 从气流状况看A是_(天气系统),受锋面天气影响北京将出现大风、_、雨雪的天气状况。(2) C处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