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14387083 上传时间:2023-09-18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04.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注射用替加环素注射用替加环素,适应症为本品适用于 18岁以上患者 在下列情况下由特定细菌的敏感 菌株所致感染的治疗:1 .社区获得性肺炎2 .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一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仅限于万古霉素敏感菌株)、 金黄色葡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菌株)、无乳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族(包括咽峡炎 链球菌、中间型链球菌和 S. constellatus )、化脓性链球菌和脆弱拟杆菌等所致者。3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一一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 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仅限于万古霉素敏感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限于甲氧 西林敏感菌株)、咽峡炎链球菌族(包括咽峡炎链

2、球菌、 中间型链球菌和 S. constellatus )、 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微小消化链球菌等所致者。为了分离、鉴定病原菌并明确其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应该留取合适标本进行细菌学 检测。在尚未获知这些试验结果之前,可采用本品作为经验性单药治疗。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并维持本品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本品应该仅用于治疗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所致的感染。一旦获知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该据之选择或调整抗菌药物治疗。缺乏此类资料时,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敏感性模式选用经验性治疗药物。警示语在3、4期临床试验中观察到,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比对照组患者的全因死亡率

3、增加。增加的原因尚未明确。但在治疗选择时应考虑全因死亡率的增加。已有替加环素的过敏反应/类过敏反应的报告,并且可能威胁生命。已知四环素过敏的患者 使用时应慎重。已有使用替加环素后出现肝功能障碍和肝衰竭的报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患者使用替加环素后观察到较低治愈率和更高死亡率。已有使用替加环素后出现胰腺炎,包括死亡的报告。如果使用替加环素后怀疑引发胰腺炎,应考虑停止给予替加环素。给予怀孕妇女替加环素可能会导致胎儿受损。在牙齿发育阶段,替加环素的使用可能导致永久性牙齿变色。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当出现腹泻应进行评估。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替加环素,其化学名称为:(4S, 4aS, 5aR, 12aS)-9

4、-(2-叔丁基氨基乙酰氨基 )-4, 7-双二甲氨基-1, 4, 4a, 5, 5a, 6, 11 , 12a-八氢-3, 10, 12, 12a-四羟基-1, 11-二氧代-2-并四苯甲酰胺其结构式为:分子式:C29H39N5O8分子量:585.65性状本品为橙色冻干块状物或粉末。适应症本品适用于18岁以上患者在下列情况下由特定细菌的敏感菌株所致感染的治疗: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一一大肠埃希菌、粪肠球菌(仅限于万古霉素敏感菌株)、金黄色葡 萄球菌(甲氧西林敏感及耐药菌株)、无乳链球菌、咽峡炎链球菌族(包括咽峡炎链球菌、中间型链球菌和 S. constellatus )、化脓性链球菌和脆弱拟杆菌

5、等所致者。复杂性腹腔内感染一一弗劳地柠檬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产酸克雷伯菌、肺炎克雷伯菌、粪肠球菌(仅限于万古霉素敏感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仅限于甲氧西林敏感菌株)、咽峡炎链球菌族(包括咽峡炎链球菌、中间型链球菌和S. constellatus )、脆弱拟杆菌、多形拟杆菌、单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产气荚膜梭菌和微小消化链球菌等所致者。为了分离、鉴定病原菌并明确其对替加环素的敏感性,应该留取合适标本进行细菌学检测。 在尚未获知这些试验结果之前,可采用本品作为经验性单药治疗。为了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并维持本品及其他抗菌药物的有效性,本品应该仅用于治疗确诊或高度怀疑细菌所致的感染。一旦获知

6、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应该据之选择或调整抗菌药物治 疗。缺乏此类资料时,可根据当地流行病学和敏感性模式选用经验性治疗药物。规格50mg用法用品替加环素的推荐给药方案为首剂100 mg ,然后,每12小时50 mg。替加环素的静脉输注(IV)时间应该每12小时给药一次,每次约 3060 min。本品治疗复杂性皮肤软组织感染或复杂性腹腔内感染的推荐疗程为514天。治疗疗程应该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及部位、患者的临床和细菌学进展情况而定。本品无需根据年龄、性别或种族调整剂量。(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和注意事项-老年患者中的应用)肾功能损伤患者用药肾功能损伤或接受血液透析患者无需调整替加环素的剂量。(见 药

7、代动力学-特殊人群- 肾功能损伤患者)。肝功能损伤患者用药轻至中度肝功能损伤(Child Pugh分级A和B级)患者无需调整剂量。根据重度肝功能损 伤患者(Child Pugh分级C级)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替加环素的剂量应调整为100mg ,然后每12小时25mg维持。重度肝功能损伤患者应慎用本品并监测治疗反应。(见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肝功能损伤患者和注意事项-肝功能损伤患者用药)儿童用药本品在年龄低于18周岁的儿科患者中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见注意事项-警告)因此本品不推荐用于年龄低于18周岁的患者。药品配制与处理每瓶本品应该采用 5.3 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溶解

8、,溶解后的替加环素 溶液浓度为10 mg/ml。(注意:每瓶超量 6%,因此5 ml溶液相当于50 mg药物。)轻晃 药瓶直至药物溶解。立刻从药瓶中抽取5 ml溶液加入含100 ml液体的静脉输液袋中(100mg剂量溶解2瓶,50 mg剂量溶解1瓶)。静脉输液袋中药物的最高浓度为1 mg/ml。溶解后的溶液呈黄色或橙色,颜色变化的溶液应丢弃不用。注射用药物在给药之前应该肉眼检查是否存在颗粒物和变色(如绿色或黑色)。本品可以在注射溶液包装袋中室温保存达6小时,或28C (36 46 F)冷藏达24小时。本品应该经专用输液管线或 Y型管线静脉给药。如果同一输液管线继续用于输注多种药物, 应该在输注

9、本品前后应用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糖注射液灌洗管线。经此普通管线 给药应该采用与替加环素及其它任何药物相容的注射溶液。相容性相容的静脉输注溶液包括 0.9%氯化钠注射液(USP)、5%葡萄糖注射液(USP)和乳酸 林格氏注射液(USP )。当使用0.9%氯化钠注射液(USP)或5%葡萄糖注射液(USP)通过Y型管给药时,本品 与下列药物或稀释液相容:阿米卡星、多巴酚丁胺、盐酸多巴胺、庆大霉素、氟哌咤醇、乳酸林格氏溶液、盐酸利多卡因、甲氧氯普胺、吗啡、去甲肾上腺素、哌拉西林/三陛巴坦(EDTA 制剂)、氯化钾、异丙酚、盐酸雷尼替丁、茶碱和妥布霉素。不相容性下列药物不应通过同一 Y型管与

10、替加环素同时给药:两性霉素B、两性霉素B脂质体复合物、地西泮、艾美拉嚏和奥美拉嚏。不良反应临床试验经验由于临床研究是在各种条件下进行的,一种药物临床研究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能直接与另一种药物临床研究所观察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而且也不能反映实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在多个临床研究中,共有 2514例患者接受了替加环素治疗,其中7%患者因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而中止替加环素治疗,而所有对照组患者中6%因治疗中出现不良反应而中止治疗。表1所列为到疗效检验访视为止,治疗中出现的发生率2%勺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表1.到疗效检验访视为止,临床研究接受治疗的患者中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 2%)44U

11、ik1”ft*, ikJi-ibW MVM 停工ItV*|4京IIa.万古霉素/氨曲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左氧氟沙星和利奈口坐胺。b.替加环素治疗组患者的LFT异常情况更常见于治疗期后,而对照组患者更常见于治疗中。对全部13个设有对照组的III期和IV期临床研究进行分析,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患者死亡率为4.0% (150/3788 ),接受对照抗生素的死亡率为3.0% (110/3646)。在对这些研究的汇总分析中,基于按研究权重分层的随机效应模型,替加环素和对照药物之间校正后的全因死亡率风险差异为 0.6% (95% CI 0.1, 1.2)(见表2)。导致这种不平衡的原因未明,一般而 言,

12、死亡是感染或基础疾病的恶化或并发症的结果。CAP =社区获得f肺炎;cIAI =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SSSI =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 HAP =医院获得性肺炎;VAP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RP=耐药菌;DFI=糖尿病足感染。*替加环素治疗组和对照药治疗组中患者死亡百分比的差异。采用不伴有连续性校正的正态 近似法计算各种感染类型的95%CI。*校正的总体(基于按研究权重分层的随机效应模型)风险差异及相应95%CI。a这些为医院获得性肺炎(HAP)人群中的亚组。注:临床试验包括 300、305、900 (cSSSI) , 301、306、315、316、400 (cIAI) , 308 和

13、313 (CAP) , 311 (HAP) , 307在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MRSA )或万古霉 素耐药肠球菌(VRE )感染患者中进行的革兰氏阳性耐药菌试验和319 (伴或不伴骨髓炎的糖尿病足感染)。在对照临床研究中,替加环素治疗组患者感染相关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分别为7%和6%。替加环素治疗组脓毒血症 /感染性休克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分 别为2%和1%。因为治疗组间此亚组患者存在基线差异,所以结果与治疗的关系不能明确。治疗中出现的最常见不良反应为恶心、呕吐,通常发生于治疗的第12天。大多数与替加环素和对照药物相关的恶心及呕吐的严重程度为轻至中度。替加环素治

14、疗组患者恶心的发生率为26% (轻度占17%,中度占8%,重度占1%),呕吐的发生率为 18% (轻度占11%, 中度占6% ,重度占1%)。复杂性皮肤和皮肤软组织感染(cSSSI )患者中,替加环素治疗组和万古霉素/氨曲南治疗组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35%和9 %,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 20%和4%。复杂性腹腔内感染(cIAI )患者中,替加环素治疗组和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治疗组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5%和21% ,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 20%和15%。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肺炎(CABP)患者中,替加 环素治疗组和左氧氟沙星治疗组恶心的发生率分别为24%和8% ,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16% 和 6%。替加环素

15、治疗组与中止治疗相关的最常见原因为恶心(1%)和呕吐(1%)。对照组与中止治疗相关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1%)。下列不良反应在接受替加环素治疗的临床试验患者中并不常见(2%):全身性不良事件:注射部位炎症,注射部位疼痛,注射部位反应,感染性休克,过敏反应,寒战,注射部位水肿,注射部位静脉炎心血管系统:血栓性静脉炎消化系统: 食欲减退,黄疸,排便异常代谢/营养系统:肌酎水平升高,低钙血症,低血糖症神经系统:嗜睡特殊感觉:味觉倒错血液淋巴系统: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国际标准化比率(INR)升高,血小板减少 皮肤及其附属结构:瘙痒泌尿生殖系统:阴道念珠菌病,阴道炎,白带过多上市后经验下述为替加环素上市后使用过程中出现的不良反应,由于这些不良反应属于自发性报告,而且人群数量难以确定, 所以不太可能可靠地评估它们的发生率,或者建立与药物暴露的因果关系。但敏反应/类过敏反应7a性胰腺炎?肝脏胆汁瘀积和黄疸?严重皮肤反应,包括 Stevens-Johnson 综合征越己心、禁用于已知对替加环素过敏的患者。注意事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