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和千克的认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14041820 上传时间:2023-09-2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克和千克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克和千克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克和千克的认识(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克和千克的认识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质量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的意识。 教学重点: 建立克和千克的质量观念。 掌握质量单位:克、千克。 教学难点: 掌握克和千克的换算关系:1千克=1000克。 教学过程; 一、游戏:背一背 (一)小朋友们,体育课里有一种跑步比赛比较特别,就是必须让每人背上一个同学再跑。如果是你参加比赛,你打算选我们班的哪个同学来背?为什么? (二)小结:(你所说的重量其实准确的应该叫做质量。)看来我们小朋友的质量

2、有轻有重,那我们怎样才能准确的知道他们的质量呢?(可以用秤称) 二、认识秤:揭示课题克和千克 (一)是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你都认识吗?(课件出示:常见的秤) 咱们来认一认看: 同学们真是有心人,平时生活中肯定很会注意观察!(二)用秤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那你知道的质量单位有哪些?(三)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克和千克”。(板书:克与千克)国际上克一般用字母g表示,千克用字母kg表示。三、感知体验,形成质量观念。(一)认识克。现在咱们先来认识克:1感受1克重的物体,每两个同学中就放一个分硬币,请大家把它放在手掌心仔细掂一掂,感觉一下1个分硬币有多重?同桌轮流掂一掂看。(1个2分硬币)告诉大家,这

3、个2分硬币的质量就是1克。板书:1克(=1g)2估计克重的物体,记住1克的重了吗?你能根据这个2分硬币的质量,在学具中找一找,掂一掂,还有哪些物体的质量大约也是1克重?然后小组内互相交流一下。(学具:小正方体2个,回形针2个、1元硬币1个;橡皮块)1块)【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事物入手,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通过掂一掂,称一称,找 小学二年级全科目课件教案习题汇总语文 数学 英语 一找等学生兴趣的活动,让学生充分认识了克。 全班交流并小结:小朋友各有各的说法,其实,1克的物体太轻了,靠我们的感觉很难判断准确,想一想,如果要判断准确,可以用哪一种秤来称呢?(天平一般用来称比较轻的物体的质量,常用

4、“克”作单位。)课前老师已经把大家估计的这几样物体称了一称,2个小正方体大约重1克,2枚回形针也大约重1克,而1元硬币和橡皮相对比较重,大约有6到7克,刚才你估计准确了吗? 3感知几克。 1我们已经知道:1个2分硬币重1克,2个分硬币重几克?10个2分硬币重几克?30个2分硬币有多重?老师没有30个2分硬币,但有30克的果冻,猜我是怎么知道它的质量的? 真聪明,是的,为了方便顾客购买,超市里很多商品上一般都标明了它的质量。瞧,30颗果冻上面就写着30g,知道就表示是多少克吗?就是30克。在学具袋中还有好多是老师从超市采购来的食品,你能在上面找到他们的质量吗?读一读看。【设计意图】:借此告知学生

5、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 (二)认识千克。1感知1千克师:我们知道1袋米重1千克,(实物)板书:1千克)这是我们看出来的。能不能称一下呢?知道该用什么秤称吗?(出示台秤)2台秤可以称相对重一些的物体,一般以千克为单位。把东西放到盘子上,观察针对着几,对着1就是千克。 3把这袋米放在手上,轮流掂一掂,仔细感觉一下1千克。 师:掂过了1千克重的物体,你觉得1千克怎样,有什么感觉? 2克和千克之间的关系 师:这袋米是1000克,称出来是1千克,1000克和1千克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该用什么符号连接呢?板书:1千克1000克。 这两个1千克的单位一样吗? 2怎样读它们比较好呢? 3根据它们关系,我们来抢答:1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2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5千克里面有几个1克? 3000克就是几千克?8000克就是几千克? 3. 写出体重。四、巩固应用:1. 学了这么久,相信大家都知道克和千克是两个不同的质量单位,说说什么时候用克 做单位比较合适?什么时候用千克做单位比较合适? 2.很能干,看来大家已经和克与千克交上了好朋友,放松一下五、小结:今天我们掂了那么多物体,也估了很多质量,同学们学到了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