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14041807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7.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计划(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主题阅读”研讨,构建“三位一体”语文课程结构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语文组工作计划一、 指导思想根据万佳小学三年发展规划学校计划和教科室计划布署,以“三位一体”的学科课程和结构为指导,以主题阅读为主要工作思路,本年度继续以“美好课堂和美好课程”的全面建设为主题,取得新的突破,促使语文教学工作稳步发展,学生语文综合素养全面提高。二、取得成果及存在问题(一)教师方面:在上学期语文“美好课程”和“美好课堂”构建过程中,老师们敢于挑战、敢于实践,教育思想和行为有了很大转变,在语文美好课堂建设中初有收获。在单元整合教学、学生预学、助学单研制、互文应用、读写互促、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的开发和使用

2、上,积累了实践操作和应用的经验,很大一部分教师能够操作实践,并且在实践中收到了实效。创编了晨诵课程内容,并且进行操作实施。集体备课、教研组活动,积极研讨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形成有效教研的良好局面。学生书写:通过全体语文老师的潜心研讨和实践,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课内外整体阅读的数量和质量明显增加。学生书写水平、课堂参与程度明显变化。(二)理念层面:教科室对语文美好课堂的整体思路仍需梳理、要更加明确地对教师加强美好教育理念的高位引领;在课程的生活化、生本化开发和实施方面,需要进一步深入,;在课程和课堂的整合发展中,还需增加实践能力。操作层面:单元主题整合仍需继续深

3、入研讨推进;课内外阅读数量、质量及有机整合需继续研讨实践;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需继续强化实践、有效引导提高学生学习能力;通过实践解决课外阅读拓展、读写互促、生字指导时间不能落实的实际问题;解决互文内容资料的充实效果问题等。三、工作目标和重点(一)夯实教学常规,创新常规工作方法,提高常规工作实效。(二)深化美好课堂构建,明晰美好课堂理念和模式。(三)继续推进有效教研,整合美好课程与美好课堂同步发展,实现以研代训、科研兴校。(四)创新教师培训工作,继续以 “项目推进”为手段,实现教师分层提高。四、具体工作措施(一)夯实教学常规,创新常规工作方法,提高常规工作实效。1.夯实教学常规。 以新课标理

4、念和美好课程、美好课堂的教育教学为指导,对备、讲、批、辅、考实行常态、有效跟踪管理,做到要求明确、落实到位、反馈及时,指导有效,以严格的管理保证严谨的教学,以严谨的教学保证学生扎实的基础,从而保证学校基础教育教学质量。全体教师手写教案、及时反馈,集体备课教案要增加个性化修改。本学期,仍要求正式上课前备课组长检查本组教师教案,备写合格者组长签字;青年教师每课教案由结对师傅检查指导,合格后方可上课。充分发挥级部主任、备课组长对本年级本组教师教案作业的指导与督促检查和负责职能。教科室通过形式灵活的方式对全体教师的教案作业进行检查,如定期与不定期抽查、组内自查、备课组间互查、推门课后检查、联系领导抽查

5、等方式。各种要求、检查和反馈,都要体现新课标的理念,及美好教育的教学要求,具有理念引领作用。负责人要在个工作日内做反馈;备课组互查可以以教案作业展评的方式开展,配合家长会等活动;每次推门课后讲课教师要主动在下课后将所带班的作业与教案提供给听课领导,听课领导要认真检查并及时给出指导意见。在教科室每月常规检查中,要根据检查情况,对于需要提高的班级在本月内增加作业回查和指导。问题反馈和回查要做到三级管理和强化、反馈,分别为备课组、级部,联系领导、分管领导。在回查中要注意有效帮扶和指导。要跟进班级进行帮扶,提高常规检查的针对性,实现发现问题,并真正解决问题,实现常规检查即常规有效指导的目的,解决教师中

6、存在的困惑。2.开展教师体验作业和优秀教案、作业展评,提高常规质量。教研中心要求,全体教师要设立自己的作业本或作业集,教研中心要求将所留作业全部自己先做一遍。格式与学生相同,标注作业的课题、时间及预计完成作业时间、教师完成作业时间,易错题目等内容。我校要求教师完成助学单和单元测试卷,作业提前布置,提前完成,标明预计完成作业时间、教师实际完成作业时间,易错题目三项内容。教师要把自己的作业整理为作业集。教师作业集在教学常规检查中一并检查。提高布置作业的质量,实现精练、减负。本学期要在学期中期开展优秀班级作业展评和优秀学生作业展评。为作业优秀师生提供平台,让他们的做法得到宣传和推广,提高布置作业和写

7、作业、批改作业的质量。同时继续在智育文化墙专设优秀作业展评版块,由五年级级部布置。3. 提高课前三分钟的训练实效、丰富单项能力测查内容,全面促进教学质量。 课前三分钟说话,能够全面、有效提高学生表达、倾听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本学期要进行各科课前三分钟说话的推广,请各组、各班要根据学段提前做好课前三分钟内容安排和展示形式的提前计划,以保证质量。如:袁杏英、雷佳鹏、牛丽红老师等班级。要善于学习、积极实践。本学年教研中心将丰富1-3年级语数英的单项能力测查内容,并加大测查分值。根据教研中心安排,结合我校美好教育质量观,本学期校内语文能力测查四次。九月份低年级测查识字、中高年级测查看拼音写

8、词语;十月份低年级测查看拼音写词语、高年级测查阅读;十一月份测查口头作文,十二月份测查古诗积累。单项能力测查教科室要提前准备,提高出题质量。教师要根据安排,提前对学生能力进行训练,提高测查实效,提升学生自信。各备课组要在测查后的教研组活动中安排质量分析,提出提高训练策略,以达到全面提高学生素养的目的。4.完善万佳质量监控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学期初的教材分析、学期中的单元自测成绩分析和学情分析、学期末的学科对比分析形成常态并充分发挥教学干部、骨干教师的指导、引领作用,缩小班级差距,实现整体提高。5.关注学困生,重视平时的转化过程。做好5:20课堂的辅差工作,教科室要加强辅差管理和指导,并分学

9、科进行如何辅导学困生的主题教研,提高效率,避免磨洋工耗时无效。提高辅差质量。对于存在60分以下分数的班级,教科室将跟踪听课、指导,跟踪学困生作业的查评,力争让每个学生达标、合格。6进一步强化“随堂听课”制度。各处室、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定期、不定期深入课堂第一线,通过推门课、考核课等形式了解教师教学的真实情况,并且组织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推门课要有一定的针对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年轻教师的教学指导,联系领导与学科组备课组要重点关注重点指导,可以通过连续跟进的方式“急训式”促其成长。(二)以研促教、丰富美好课程、深化美好课堂构建。1. 在上学期语文美好课堂建设的成果上,以“三位一体”的学科课程和结

10、构为指导,明晰本学期的方向和理念。“三位一体”的学科课程即学科基础课程、阅读拓展课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三方面的有机整合。促进学生知识、全面能力的综合提升。2.语文美好课堂:以“主题阅读”为方向,树立“大单元教学法”的理念,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学习模式,引导教师在深入解读教材的基础上,站在单元整体的高度去确定学习重点,采用“以文代文”、“读写互促”等策略方法,研磨可借鉴的课型结构。单元导读课型、整体识字课型、以文代文课型、读写互促课型、专业阅读课型、基础训练课型、综合实践课型。14课时大单元教学目标与流程课次课型内容说明第1课时单元导读单元导读+1精读+1略读单元导读+单元文章的浏览总起、定向

11、第2-4课时整体识字4篇课文中的生字+“两翼”教材的部分生字一年级4节;二年级3节;升一个年级递减1节;高年级不开。第5-9课时以文带文每节2-3篇,学10-15篇核心课型也是常用课型第10-11课时读写互促每课时读1篇+写1片段低段2节;中段3节;高段4节。第12课时自主阅读每节4-5篇,共4-15篇;也可以读整本的书。中低段1-2节,高段2-3节。第13课时基础训练教材中要求掌握的最基础的字词句段篇的知识内容前置;任务驱动;目标激励。第14课时综合实践展示和复习本单元积累的诗文只展示结果。七种课型可以根据老师的教学风格和单元主题内容有所侧重。3.全面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课程。基础课程:构建主

12、题阅读教学模式和七种课型。阅读拓展课程:经典诵读。继续做好万佳小学诵读课程,创编主题阅读系列读本-经典诵读。结合“主题阅读”,结合教师选编的语文互文内容,及配套自读课本等内容创编主题阅读系列读本-主题读写。主题阅读下的整书阅读课程的课堂推进。语文综合实践课程。A.开展好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高年级口头作文、低年级看图说话训练课。每周用一节课,专时专用,前三周高年级为口头作文、低年级为看图说话训练课;第四周统一为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语文课。教师要提前准备,认真组织,教科室要加强实践研讨和指导,保证实践课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养。B.结合主题阅读和新教育实验,构建语文学科学生传统活动项目:本学期十一月份进

13、行二年级课本剧、三年级童话剧、六年级辩论赛;下学期一年级课本剧、四年级童话剧、五年级辩论赛。结合主题阅读进行每月1节的语文综合实践课和每月3节的低年级看图说话和高年级口头作文课。C.有计划地开展好课前三分钟,训练学生表达能力。每天的第一节语文课,备课组要根据教材内容、当前时事或积累内容,于学期初安排课前三分钟说话内容,内容要丰富、适合学生学生年龄特点、安排专门学生负责,让学生提前准备,人人登台,训练学生表达能力。实现以识记为中心的悦纳课程;以读写为中心的互动课程;以实践为中心的转化课程,有机构建和互相促进,实现以课堂为主体的课外阅读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整合,实现语文积累课程、读书课程、综合

14、实践课程和课堂的同步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4.以研促教、课题推进。单周进行集体备课,双周进行校本教研的原则,着力引导教师树立工作即研究,问题即课题的理念,积极营造美好课堂、美好课程的研讨氛围。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注重交流分享,让教师带着问题来,带着策略走。让美好教研真正为课堂建设服务,真正与课程建设结合,实现以研代训。每单元一次集体备课、每次公开课之前的集体备课、之后的集体评课等,备课组要在备课组计划内做好人员分工保证落实。每次活动指定专人负责,负责教师要提前三天将一备教案和课件、互文内容纷发到联系领导和组内教师处,以备提前思考,提高集体备课的质量。做好检查落实

15、,各分管领导、各年级组联系领导每次深入各组参与、指导活动,值周领导检查各组活动情况,以此保证我校教研活动有效、高效进行,发挥教研在提升教学质量,推动学校发展的巨大力量。本学期继续以美好课堂为中心,设立“语文美好课堂评价标准”、“美好课堂构建策略”、“美好课堂目标研讨”、“美好课堂之小组合作”、“美好课堂之学生评价”、“美好课堂助学单研制、”“美好课堂学生有效预学的指导”等内容为课题,组内自选一个课题,作为重点研究,实现课题促进课堂和课程建设。(四)创新教师培训工作,继续以 “项目推进”为手段,实现教师分层提高。1.名师讲堂、名师课堂、师徒结对、校长导学,为教师专业成长导航。 名师讲堂。本着构建

16、美好教育理念,全面提升美好课堂和美好课程建设的原则安排名师讲堂。讲堂实现教师需要什么讲什么切实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增加互动环节,现场答疑解惑。名师课堂。以主题阅读的7种课型为研讨、展示内容。展示名师风采,激发教师积极进取、努力成为名师的内驱力,同时对名师来说也是挑战和提升。要求体现课型特点、体现课标要求、体现学段特点、体现一定的模式,让青年教师可学、可仿,进而达到可创。为了促进名师的再提升,也为名师和要求进步的年青教师提供展示平台,本学期各种示范课、研讨课、讲座,教科室都将提前通知,教师自己申请,请老师们关注申请通知,展示专业魅力。师徒结对。本学期将按照万佳小学骨干教师管理办法明确每位骨干教师承担任务并按每人承担的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