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论“给”字

pu****.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7.51KB
约4页
文档ID:414020235
浅论“给”字_第1页
1/4

浅论“给”字内容摘要:在现代汉语中,“给”字有多种词性,它可以充当动词、介词、助词等,而且它的用法也多种多样,表示的语义关系也有些复杂随着语言的发展,“给”字的使用也更加趋于多样化,本文将结合一些具体的句子对其词性和用法作一初步的分析,纵览一下“给”字的丰富涵义关键词:给 词性 用法 语义关系动词“给”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动词“给”的解释为“使对方得到某些东西或某些遭遇”简单地说,就是“给予、付出”的意思,它是一个及物动词作为动词,“给”字的用法有以下几种情况1.“给”单独作谓语,后面经常带双宾语例如:①.叔叔给他一支笔②.队长给他一封信这种句子的格式为:主语+谓语(即“给”)+近宾语+远宾语有些时候,宾语不全出现,可以省略近宾语或远宾语例如:③.你不是要钱吗?好,给你!(省略远宾语“钱”)④.你快给子弹,我等急了省略近宾语“我”)也有些时候甚至把两个宾语全都省略,这一般在对话中出现例如:⑤.她这么喜欢这本书,你为什么不给呢?须要指出的是,宾语省略的前提是未出现的宾语是很清楚的,在听者(或读者)接触到这一句子时能立刻补出来,而不会产生错误的理解下面再看两个句子:⑥.爹给了我五块钱。

⑦.他刚才给了我一封信我们发现,⑥和⑦这两个例句中,给“字”后面都加上了动词词尾“了”,表示“给”这一动作的完成,同样地,“给”字后面也可以加上“过”,它也说明“给”的动作已经发生了2.第二种用法是“给”字型的兼语句,它是在第一种句子格式的双宾语后面再出现谓语动词而形成的兼语式,这个谓语动词与“给”的近宾语构成主谓关系句子格式为:主语+谓语Ⅰ(即“给”)+近宾语(兼语)+远宾语+谓语Ⅱ例如:①. 孔乙己便给他们茴香豆吃②. 学校给他一套新房子住在这些句子中,‘给’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既引出交付的对象,又指明所交付的事物,同时它也引发出后续谓词Ⅱ陈述那个交付对象晋家泉《简论“给”字型兼语句》)同样地,在这种句式里也可以省略宾语,在这里就不一一举例了3.动词“给”的前面还有谓语动词,一般形成连动式①.他送书给我们②.你借书给他吧!这类句子的格式为:主语+谓语Ⅰ+宾语Ⅰ+谓语Ⅱ(给)+宾语Ⅱ宾语Ⅱ是“给”的近宾语,而它的远宾语(即宾语Ⅰ)现在则成了谓语Ⅰ的宾语4.动词“给”前后都有谓语动词,形成比较复杂的连动兼语交错式①.她借一百元钱给我花②.工人盖房子给我们住③.他送衣服给我们穿句子格式为:主语+谓语Ⅰ+宾语Ⅰ+谓语Ⅱ(给)+兼语(宾语Ⅱ)+谓语。

动词词素“给”之所以要把“给”称作动词词素,是因为这里的“给”字是附加在动词后边且与动词结合得十分紧密的,它们中间一般不再插入其他词,它不同于上面所讲的动词“给”例如:①. 现在他请人把信翻译出来寄给我了②. 玉翠什么也没说,就把一条洗得干干净净的毛巾还给昌林了③. 他盘算着今年最少要卖给国家一千斤以上句子中的“寄”、“还”、“卖”若去掉,各个句子还是通顺的,从语法角度上看还是对的,但句子的意思会有变化,与原句会有出入寄”、“还”、“卖”是“给”的一种方式,明确了“给”的形式,而删去的话,就只给我们一个笼统的“付出”的概念这里的‘给’的作用在于把事物的行为或动作介绍给受事者,介绍给实体词因而在‘给’的后面必须是实体词钱隆林《略论现代汉语中的“给”字》)介词“给”介词“给”按其所表示的关系分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1. 受事关系 此时,“给”表示对介词后的名词的某种处置,相当于介词“把、将、管”例如:①. 你该给这碗粥搅一搅,不然要糊了2.施事关系 介绍出动作的主动者,相当于介词“被、叫、让”.例如:②. 羊给狼吃了③. 他给敌人打伤了3.对象关系介绍出服务的对象,相当于介词“替、向、为”。

例如:④.老师给孩子们讲了个故事⑤.他给我们看病⑥.我给你念一段文字助词“给” “给”字除了上面的几种用法以外,还有一种用法是它直接附在动词前面,它的作用是加强语气,在此把它看作助词例如:①. 憋在人心里的那股气,一下子给爆发了②. 他自己的事一天就给干完了这类“给”字,在句子中不充当任何成分,不影响我们对句子的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保持不变另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就是助词“给”字与“把”或“被”连用例如:③. 他一会儿就把自己的稿件给抄完了④. 这人的诡计被小李给识破了⑤. 他活活地被还乡团给杀害了看了上面所有的句子,我们还可以发现每个句子最后都加上了一个“了”字,如果没有的话,句子是不通顺的这是满足句子表意通顺完整的需要上面粗略地罗列了“给”字在现代汉语中的用法,通过分析,我们对“给“字有了更多的了解小小一个“给”字里面蕴涵了这么大的学问,它的用法如此灵活,变化又这么复杂,因而在使用过程中要格外小心参考文献:⑴. 高更生.汉语语法问题试说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⑵. 朱德熙.与动词“给“相关的句法问题J.商务印书馆,1999.⑶. 朱德熙.包含动词“给”的复杂句式J.中国语文.1983.⑷. 太田辰夫.说“给”J.语法论集(三)C.商务印书馆.⑸. 徐丹.北京话中的语法标记词“给”J.⑹. 齐沪扬.有关介词“给”的支配成分省略的问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5年第4期.⑺. 王健.“给”字句表处置的来源J.语文研究,2004年第4期.- 4 -。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