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政第二部分案例分析(一)将案例内容分为 4点:1)运作方式:不同, P49 页; 2)统一法令:不同; 3)地方自主权:我国是中央 ,省两级,以省为主; 4)不同 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美国强调自主,我国注重自主加统一案例分析(二) 题目中:比如:1)周课时同,中学只要求一门专业 2)培训和进修同 3)档案记载 我国有成绩 4)同 5)不同, 自己的认识和看法:德国注重严谨,我国注重正规和以人为本第三部分 实践学习实践学习情况记录表(一)主题: 1 题访问情况概述: 1.)学校不是政府机关的附庸,它不仅有遵守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的义务,而且有 独立办学的权利首先,学校是实体这里的实体,我认为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含义,即学校 是教育实体,文化实体和精神实体学校不仅是民族文化传承和发扬的核心渠 道,也是前瞻世界文化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园地,更是不同社会阶层总体社会道 德精神的发祥地在此基础上,我们的推论是为了扶持一所中学而不惜牺牲全 县的基础教育的做法是错误的,为了高考而牺牲学生的多元智能和个性发展是 不足取的其次,学校和政府是法律而非行政关系学校属于非营利单位,其经济来源主要靠政府财政支持长期以来,形成 了这样一个误区:学校是政府职能部门的组成部分。
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 “国家实行教育督导制和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学校有权“管理、 适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 涉”这就意味着政府和学校之间不是上下级的隶属关系和服从关系,而是权利 和义务上的法律关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有“依法接受监督”,“贯彻国家的 教育方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保证教育教学质量的义务”,同时也应具备 “有符合规定的教育场所及设施、设备等”,“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济 来源”的权利这种法律关系,是对权力和义务的配置关系,而非行政的指令 性从属关系所以,学校的办学独立性和自主性,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社会 的尊重你的看法:2.) 依法改制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根本保证A:政校职权分离当前,我国的学校以政府举办为主,在教育领域内,政 府也要体现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灵活性原则,真正关注教育的“灵魂”,即 教育思想和方针,并应用督导和评估的方法,使党和政府先进的教育理念变成现 实B:废除校内行政级别学校是事业单位,这与企业以业绩评价职员一样, 事业单位赖以服人的是员工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知识C:引入专家治校理念学校毕竟是专业化很强的机构,必然要求这种专门 化职业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必须具备高深教育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专家型人才。
当 然,我们并不能苛求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成为教授或博士,故这个专家应该是懂 得现代驾驭力和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人D:实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实行校长竞争上岗知识教育创新的必然要求,也 是实行教育民主化的最核心的环节为了真正把“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选拔 上来,我们应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科学和合理的竞争中,依靠完 善的法律程序把真正有能力肯干事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教育领导岗位E:完善督 导和评价制度,实现政府放权后的教育宏观控制在政校职责分开的机制下,应 加强政府的督查评估能力,使其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学校或教育实体,以 保证校长在法律规定的权限内依法治校你的看法: 引入专家治校理念当然,我们不能苛求所有的中小学教师都成 为教授或博士,故这个专家应该是懂得现代驾驭力和具有先进教育思想和教育方 法的具有较高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校长就是校长,它的伟大之处在于灵魂的深度,而不是管制的大小从精神 和铸就灵魂的角度讲,任何一个小学的校长并逊色或低于一所大学的校长实行校长竞争上岗 ,选拔原则应该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督导委员会受政府、社会的委托,对学校的评价做到从校风到学风;从道德 伦理到知识能力;从校长到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评价,把倡导创新和提高素质的 教育理念引入评价体系,促进教育生产力的发展。
注:2 题选做一题)实践学习情况记录表(二)1.开发校本课程开发中的问题,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确立了研究课题,设置了许多校 本课程,对校本课程开发开展研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然而,因为客观或主观条件的 制约,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有:(1) 校本课程开发的目的与价值不明确校本课程开发是课程决策权的下放,从而使学校课程结构调整、变化;另一方面,校本课 程开发过程是平等、自由、个性、开放课程观与学生观的内在要求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不仅有利于形成学校特色,形成教师个性,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充分 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优势,促进学生的个性全面与和谐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 对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与程序缺乏认识与学习校本课程开发一般可以分为分析环境、设置目标、组织课程、实施课程与评价课程五个 环节有的在设置目标之前加上指定方案,在评价课程后加上完善课程环节,差异不大 由此可见,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复杂的过程许多教师在实施校本课程开发中喜 欢”头脑发热”,课程确立没有制度,实施混乱,评价缺乏科学性等3) 对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形式与比例的错误认识在校本课程的设置、课程计划中,许多学校开设了选修课、活动课,把选修课与活动课 等同于校本课程开发。
首先,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综合、广泛的概念,不能归结为一种简单 的课程类型校本课程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的样式,可以是活动课,也可以是选修课,更加可 以是必修课;其次,校本课程开发与选修课、活动棵的设置理念有很大的区别校本课程开 发不仅是一个新名词,更是一种新思想,它是一种崭新的课程理念,倡导的是一种课程研制 和改革模式,和基于这种模式的教师角色转换你的看法: 在实际校本课程开发中,许多中小学校、教师,把校本课程开发看成了”例行公 事”的课改或一般教研活动,摆不正学校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课程的关系,忽略的 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对校本课程开发中的目的不明确,造成校长、教师、学生的积极性不 高,效果不明显,甚至容易早策划能够学校科研的恶性循环2、对课程行政中选修课设置的看法(1) 拓展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必修课的数量与内容总是有限的,它在知识的深度与广度上受到一定的限制,而选修课则可以弥补 必修课的不足,它一方面可以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另一方面,又可以发展学生的技能、特长 它扩展了学校课程的种类与范围,使学校课程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强化了学校课程与知识世界的动态联 系2) 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培养学生的个性由于遗传、环境、教育与个体主观努力程度不同,学生个体之间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学校 教育应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赋予每个学生选择性发展的权利,引导和促进学生个性的生动发展。
因此, 我们必须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僵化格局,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开设丰富多样富于弹性的选 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3) 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选修课的开设,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挑战,同时也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 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它改变了教师的传统角色和固定不变的职能分工,要求教师更新课程意识、教 学观念,掌握课程开发所必备的知识、技术和能力,吸收当代知识研究的新成果4) 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由于必修课数量、内容、范围有限,在必修课一统天下的格局之下,不可能实现办学模式的多样化, 只有选修课才可能既在科目设置上有很大的灵活性,又在科目的组合与内容拓展上有很大的自由度.我的认识和看法:(1)选修课管理制度教育行政与管理部门应设置专门的机构,有专职人员对选修课进行管理,发布 有关文件,专人负责、检查、督导、评估,进行导向、指导,定期组织教研活动,研讨选修课的问题,协 助解决选修课实施中的困难,促进选修课的完善2)选修课指导制度学校要有选课指导的机构和指导教师,有进行选课指导的方法步骤和制度例 如,指导教师要了解学生的情况条件、学习成绩、兴趣爱好和特长,帮助学生明确自己的优势、兴趣所在 并与家长联系,共同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自己喜欢的课程,形成个性化的课程修习计划。
学校应该有 选课指导的资料,内容包括选课制度和各门选修课的简介,以供教师、学生和家长了解情况,作为选修课 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