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

上传人:没有****飞上 文档编号:413730422 上传时间:2024-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学校: 教师姓名: 考试成绩: 一、判断题(每题2分,共40分) 1、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 ( ) 2、必修课程要突出课程的基础性和均衡性。 ( ) 3、选修课程不应该体现基础性,应该致力于让学生有选择的的学习,促进学生有个性的发展。 ( ) 4、必修课程包含“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两个方面的目标,组成“语文1”至“语文5”五个模块。 ( )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注重个性化的要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

2、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 ) 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与鉴赏中指出:高中学生要能阅读较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 ( ) 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45分钟能写800字左右的文章。 ( ) 8、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中指出:用历史眼光和现代观念审视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并给予恰当的评价。 ( ) 9、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诗歌与散文中指出:学习鉴赏诗歌、散文的基本方法,初步把握中外诗歌、散文各自的艺术特性,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

3、 ) 10、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选修课程小说与戏剧中指出:尝试对感兴趣的古今中外小说、戏剧进行比较研究或专题研究。 ( ) 11、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和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 ) 12、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 ( ) 13、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全体学生而非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 ( ) 14、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不同类型文本的阅读指导应该相同。 ( ) 15、普通高中

4、语文课程标准实施建议指出:选修课的教学,因其拓展性要求可以不按照课程目标教学。 ( ) 16、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 ) 17、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评价建议指出:“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 ( ) 18、社会的发展对我国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适应时代的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和目标 ,变革 学习方式和评价方式 ,构建具有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高中语文课程,是基础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 ) 19、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 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资源的利用与开发。 ( ) 20、普通高中语文

5、课程标准在表达与交流中指出:注意口语的特点,能根据不同 的交际场合和交际目的,恰当的进行表达。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和 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2、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 、 、 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 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 3、高中语文课程包括 和 两个部分。必修和选修课程均按模块组织学习内容,每个模块 学时, 学分。每个学期分 段,每一学段约 周完成一个模块的学习。 4、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在以下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 、 、 、 。 5

6、、教学建议:全面发挥语文课程的功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针对高中语文课程的特点实施教学,积极倡导 的学习方式。教师和语文课程同步发展。教师是学习活动的 。 6、评价建议: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 ;评价应充分发挥诊断、 和发展的功能。 三、简答题(20分)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的基本理念的阐述包括哪些内容?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检测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二、填空题 1、工具性、人文性 2、知识和能力 过程和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

7、值观 3、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36 两 10周 两 10周 4、积累整合 感受鉴赏 思考领悟 应用拓展 发现创新 5、自主、合作、探究 组织者和引导者 6、全体学生 激励 三、简答题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2、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 3、遵循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构建开放、有序的语文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承载着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思想,规定了教育目标和教育内容,是国家意志在教育领域的直接体现,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2013年,教育部启动了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

8、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课程改革,着力提升课程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系统性、指导性,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修订基本原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反映时代要求,坚持科学论证,坚持继承发展。语言文字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运用,包括生活、工作和学习中的听说读写活动以及文学活动,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祖国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

9、语经验,把握祖国语言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加深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理解与热爱,培养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程基本理念有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加强实践性,促进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转变;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坚持加强语文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发挥应有的功能。通过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语文实践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语

10、文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与构建起来,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能力及其品质;是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体现。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思维发展与提升是指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通过语言运用,获得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发展。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方面是一个整体。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重要的思维工具;语言的发展与思维的发展相互依存,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

11、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语言文字作品是人类重要的审美对象,语文学习也是学生审美能力和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从祖国语文的特点和高中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出发,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纲,以学生的语文实践为主线,设计“语文学习任务群”。学习任务群以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凸显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途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当代文化参与、跨媒介阅读与交流在选择性必修和选修阶段不设学分,穿插在其他学习任务群中。普通高中

12、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中学分设置最高的是文学阅读与写作,分值为2.5学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结构及学分设置中,必修为8学分,选择性必修为6学分。本任务群旨在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本任务群的学习贯串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个阶段。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古今中外诗歌、散文、小说、剧本等不同体裁的优秀文学作品,使学生在感受形象、品味语言、体验感情的过程中提升文学欣赏能力,并尝试文学写作,撰写文学评论,借以提高审美鉴赏能力和表达交流能力。课内阅读篇目中中国古代优秀作品应占1/2。写作次数不少于8次(不含读书笔记

13、和提要)。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为1.5学分,27课时。写作3篇以上,专题讨论与辩论不少于3次。至少选读10位现当代代表性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方面的作品,大体了解现当代文学的发展概貌。中国革命传统作品专题研讨任务群中,精读一部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诗文专集,精读一部反映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历程的长篇文学作品。学术著作专题研讨任务群(第18个任务群)中建议学术著作选读为22课时,学术专题研讨为8课时,学术性小论文写作为6课时。必修阶段各类文本的阅读量不低于150万字。45分钟能写600字左右的文章。课外练笔不少于2万字。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学

14、业质量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本标准将学生的学习结果划分为五个级别的水平。水平一和水平二是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三和水平四是选择性必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五是选修课程学习的要求。水平二是语文学科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依据,水平四是高校考试招生录取的依据,水平五则是为对语文课程更有兴趣的学生所设的较高要求,修习情况可供高校或用人单位参考。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通过主题阅读、比较阅读、专题学习、项目学习等方式,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合,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也要打破唯技术至上的

15、观念,把握好技术与语文的关系,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在信息化环境下,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流程、资源支持、教学支持、学习评估等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要素所发生的新变化,积极探索信息化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过程即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围绕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在具体的语文学习情境和活动任务中,全面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语文课程评价要综合发挥检查、诊断、反馈、激励、甄别、选拔等多种功能,不宜片面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整合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终结性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考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情况。可采用纸笔测试、现场观察、对话交流、小组分享、自我反思等多种评价方式,提高评价效率,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必修课程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选择性必修和选修课程评价突出差异性和层次性;选择性必修的评价应该更关注学生语文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