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13728828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精品文档.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2010 一、钢筋的连接方式及执行标准情况1.绑扎搭接接头 有关要求及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 及验收规范GB 50204-2002第5.4.6条。2.钢筋焊接接头 现行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2003 标准正在进行修订,修订的主要内容有: 增加了术语和符号; 根据国家现行标准,特别是GB1499.2-2007钢 筋混凝土用钢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中细 晶粒钢筋的出现,做了细晶粒钢筋各种焊接方 法的试验后,增加了适用于焊接的钢筋牌号和 规格

2、; 对用于钢筋电渣压力焊的钢筋下限直径,从 14mm 延伸至12mm; 在焊接工艺方法方面,将箍筋闪光对焊从 原来“钢筋闪光对焊”中列出,增补内容, 单独成节; 在钢筋电弧焊中,增加了CO2气体保护电 弧焊的内容; 在钢筋气压焊方面,增加了半自动钢筋固 态气压焊和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的 内容; 在预埋件T 形接头焊接中增加了钢筋埋弧 螺柱焊。 钢筋氧液化石油气熔态气压焊:钢筋气压焊的 基本原理是采用氧-燃料气体火焰将两钢筋对接 处进行加热,使其达到塑性温度(约1250)或熔化 温度(1540以上)加压完成的一种压焊方法。达 到塑性温度的称为固态气压焊,即闭式气压焊;达 到熔化温度的称为熔

3、态气压焊,即开式气压焊。 螺柱焊:将螺柱一端与板件(或管件)表面接 触并通电引弧,待接触面熔化后,给螺柱一 定压力完成焊接的方法。 钢筋埋弧螺柱焊:它是将螺柱焊与埋弧焊很 好结合,经试验研究而发明的一种新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采用螺柱焊焊枪将钢筋夹紧, 顶压在钢板上,利用螺柱焊机输出强电流,熔 化钢筋和钢板在焊剂层下形成熔池,加压完 成一种压焊接头。3.钢筋机械接头 新标准编号: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JGJ 107-2010 实施时间:2010年10月1日 标准性质:行业标准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 1、是在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程 JGJ107-2003的基础上修订的,将原行业标准 带

4、肋钢筋套筒挤压连接技术规程JGJ 108 96、钢筋锥螺纹接头技术规程JGJ 109 - 96 中有关接头的加工与安装等专门要求纳入本规 程,同时纳入了镦粗直螺纹钢筋接头和滚轧直 螺纹钢筋接头的现场加工和安装要求; 2、修改了不同等级钢筋机械接头的性能要求 及其应用范围; 3、用残余变形代替非弹性变形作为接头的 变形性能指标; 4、补充了型式检验报告的时效规定和型式 检验中对接头试件的制作要求; 5、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了测定接头残余变 形的要求,修改了抗拉强度检验的合格标准; 6、增加了型式检验与现场检验试验方法的 耍求; 7、修改了接头疲劳性能相关要求。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验收规范对钢筋连

5、接的有关规定 1、绑扎搭接 同一构件中相邻纵向受力钢筋的绑扎搭接 接头宜相互错开。绑扎搭接接头中钢筋的横 向净距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且不应小于25mm。 钢筋绑扎搭接接头连接区段的长度为1.3ll (ll为搭接长度)。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 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 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 25%; 2) 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3) 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 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 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2、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 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 设置在同一构件

6、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 纵向受力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及焊接接头 连接区段的长度为35倍d(d为纵向受力钢筋 的较大直径)且不小于500mm。 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 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 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 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2 ) 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 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 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 50%; 3 )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 采用焊接接头;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 应大于50%。 三、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 (一)总则 1、为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使用钢筋机械连 接做到安全适用、技术

7、先进、经济合理、确 保质量,制定本规程。 规程制定的目的是:对房屋建筑和一般构筑 物中钢筋的各种机械连接接头的设计原则、 性能等级、质量要求、应用范围以及检验评 定方法作出统一规定,与混凝土结构设计 规范GB50010配套应用。 2、本规程适用于房屋建筑与一般构筑物中 各类钢筋机械连接接头(以下简称接头)的 设计、应用与验收。 构筑物指:电视塔、烟囟等高耸结构、容器 及市政公用基础设施等; 公路和铁路桥梁、大坝、核电站等其他工程 可参考使用。 3、用于机械连接的钢筋应符合现行国家标 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 筋GB1499.2的规定。 新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 轧带

8、肋钢筋GB1499.2列入了HRB500级钢筋 和晶粒细化钢筋,对上述钢筋采用钢筋机械 连接尚无很多实践经验,但只要满足接头强 度和变形性能要求即可应用,采用什么接头 形式需要在工程实践和市场中优胜劣汰。 4、钢筋机械连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 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二)术语 1、钢筋机械连接 通过钢筋与连接件的机械咬合作用或钢筋 端面的承压作用,将一根钢筋中的力传递至 另一根钢筋的连接方法。 机械连接接头的类型主要有:套筒挤压接头:通过挤压力使连接件钢套 筒塑性变形与带肋钢筋紧密咬台形成的接头; 锥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特制的锥形螺 纹和连接件锥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镦粗直螺纹接头:通过钢

9、筋端头镦粗后 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咬合形成的接头; 滚轧直螺纹接头:通过钢筋端头直接滚 轧或剥肋后滚轧制作的直螺纹和连接件螺纹 咬合形成的接头; 熔融金属充填接头:由高热剂反应产生 熔融金属充填在钢筋与连接件套筒间形成的 接头;水泥灌浆充填接头;用特制的水泥浆充填 在钢筋与连接件套筒间硬化后形成的接头。2、接头抗拉强度 接头试件在拉伸试验过程中所达到的最大 拉应力值。3、接头残余变形 接头试件按规定的加载制度加载并卸载后, 在规定标距内所测得的变形。 测量仪表应在钢筋两侧对称布置,取钢筋两 侧仪表读数的平均值计算残余变形值。 变形测量标距 L1= L+4d 式中:L1变形测量标距 L机械接

10、头长度; d钢筋公称直径 4、接头试件的最大力总伸长率 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的 总伸长率。 “最大力总伸长率”的含义与国家标准钢 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 GB1499.2中钢筋最大力总伸长率的含义相同, 代表接头试件在最大力下在规定标距内测得 的弹塑性应变总和。5、机械连接接头长度 接头连接件长度加连接件两端钢筋横截面 变化区段的长度。 “接头长度”定义明确了各类钢筋机械连接 接头的长度,对于接头试件断于钢筋母材或 断于接头提供了判别依据。按照定义, 对带肋钢筋套筒挤压接头,其接头长度即为 套筒长度; 对锥螺纹或滚轧直螺纹接头,接头长度则为 套筒长度加两端外露丝扣长

11、度; 对镦粗直螺纹接头,接头长度则为套筒长度 加两端镦粗过渡段长度。6、丝头 钢筋端部的螺纹区段。 (三)接头的设计原则和性能等级1、接头的设计应满足强度及变形性能的要求。 强度指接头的抗拉强度; 变形性能主要有单向拉伸、高应力反复拉压、 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 2、接头连接件的屈服承载力和受拉承载力的 标准值不应小于被连接钢筋的屈服承载力和受 拉承载力标准值的1. 10倍。 设计接头的连接件时,应留有余量,其屈服 承载力标准值(套筒横截面面积乘套筒材料 的屈服强度标准值)及受拉承载力标准值 (套筒横截面面积乘套筒材料的抗拉强度标 准值)均应不小于被连接钢筋相应值的1 10 倍,以确保接头可靠的

12、传力性能。(主要指 套筒的截面设计值)3、接头应根据其性能等级和应用场合,对 单向拉伸性能、高应力反复拉压、大变形反 复拉压、抗疲劳等各项性能确定相应的检验 项目。 接头单向拉伸时的强度和变形是接头的基 本性能。 高应力反复拉压性能反映接头在风荷裁及 小地震情况下承受高应力反复拉压的能力。 大变形反复拉压性能则反映结构在强烈地 震情况下钢筋进入塑性变形阶段接头的受力 性能。 上述三项性能是进行接头型式检验时必须 进行的检验项目。而抗疲劳性能则是根据接 头应用场合有选择性的试验项目。 4、接头根据抗拉强度、残余变形以及高应 力和大变形条件下反复拉压性能的差异,分 为下列三个性能等级: 级 接头抗

13、拉强度等于被连接钢筋的实 际拉断强度或不小于1.10倍钢筋抗拉强度标 准值,残余变形小并具有高延性及反复拉压 性能。 级 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抗 拉强度标准值,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高延性 及反复拉压性能。 级 接头抗拉强度不小于被连接钢筋屈服 强度标准值的1.25倍,残余变形较小并具有 一定的延性及反复拉压性能。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的型式较多,受力性能也 有差异,根据接头的受力性能将其分级,有 利于按结构的重要性、接头在结构中所处位 置、接头百分率等不同的应用场合合理选用 接头类型。 例如,在混凝结高应力部位的同一连接区段 内必须实施1OO%钢筋接头的连接时,应采 用级接头;实施50%钢筋

14、接头的连接时, 宜优先采用级接头;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应 力较高但对接头延性要求不高的部位,可采 用级接头。分级后也有利于降低套筒材料 消耗和接头成本,取得更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分级后还有利于施工现场接头抽检不合格时, 可按不同等级接头的应用部位和接头百分率 限制确定是否降级处理。 5 、 级、级、级接头的抗拉强度必须 符合下表的规定。 f f 0 mst 0 mst f f stk stk 本条规定了各级接头的抗拉强度。抗拉强度 是接头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性能,本条为必 须严格遵守的强制性条文。 6 、 级、级、级接头应能经受规定的 高应力和大变形反复拉压循环,且在经历拉 压循环后,其抗拉强度仍应

15、符合本规程表 3.0.5的规定。 接头在经受高应力反复拉压和大变形反复拉 压后仍应满足最基本的抗拉强度要求,这是 结构延性得以发挥的重要保证。7 、 级、级、级接头的变形性能应符 合下表的规定。 注:当频遇荷载组合下,构件中钢筋应力明 显高于0.6fyk时,设计部门可对单向拉伸残 余变形uo的加载峰值提出调整要求。 钢筋机械连接接头在拉抻和反复拉压时会产 生附加的塑性变形,卸载后形成不可恢复的 残余变形(国外也称滑移),对混凝土结构的 裂缝宽度有不利影响,因此有必要控制接头 的变形性能。原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 程JGJ 107 -2003中,单向拉伸时用非弹性 单向拉伸时用非弹性 变形, 变形,反复拉压时用残余变形作为变形控制 指标, 指标, 本规程修订时统一改用残余变形作为控制 指标。修改后更有利于施工现场工艺检验中 对接头试件单向拉伸的变形性能进行检验。 本规程规定了施工现场工艺检验中增加接头 单向拉伸残余变形的检验要求,从而较好地 解决了型式检验与现场接头质量严重脱节的 弊端,对提高接头质量有重要价值;但另一 方面,如果残余变形指标过于严格,现场检 验不合格率过高,会明显影响施工进度和工 程验收, 在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并参考编制组近年来完 成的6根带钢筋接头梁和整筋梁的对比试验 结果后,制定了表3.0.7中的单向拉伸残余变 形指标,级接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