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13728642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福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物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平直公路上并排停放着两辆马车,一段时间后,坐在甲车上的小师妹感觉乙车向北运动,关于两辆马车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以地面为参照物,甲车一定是向南运动B以地面为参照物,乙车一定向北运动C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一定向南运动D以甲车为参照物,地面一定是静止的2 . 下列对自然现象成因的解释错误的是:A早春黄河中渐渐消融的冰凌熔化B夏天的清晨草坪上附着的露水液化C深秋的霜冻凝华D冬天空中飘落的雪花凝固3 . 如图为一束入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且,若,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ABCD4 . 关于

2、普通中学生,下列数据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正常体温是39B质量约为500kgC身高约为170mD走路速度约为l.lm/s5 . 关于物理测量仪器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零刻度线缺失的刻度尺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B使用天平测质量时,一定要等指针静止并在分度盘的中央时横梁才算平衡C所有液体温度计都不能拿离人体读数D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尺进行测量,那么由此将可能引起测量结果偏小6 . 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漫反射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色光的三原色是红、黄、蓝C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一定发生偏折D太阳灶对光线有会聚作用二、填空题7 . 温度是表示_的物理量。用温度计测量罗布泊沙漠中

3、某一天的最高和最低气温如图所示,则当天的温度差为_A温度计上的符号C表示采用的是摄氏温标,它规定_温度为100C。世界上第一只温度计是_发明的。8 . 物理课本从郑州快递到灵宝,质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同种物质制成的甲、乙两实心正方体的边长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质量之比为_。9 .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物理知识(1)如图所示,是视力存在缺陷眼睛的模型示意图图中的_眼是近视眼(选填“甲”或“乙”),需配戴_透镜矫正(2)如图所示,太阳光穿过树林,形成光柱是光的_现象;雨过天晴,远处的天空出现美丽的彩虹是光的_现象(3)在北方严寒的冬天,需要排尽汽车水箱里的水并注入防冻剂与水

4、相比,防冻剂不易冰冻,这是因为防冻剂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选填“高”或“低”)10 . 兴趣小组利用透明橡皮膜、注射器、乳胶管、止水夹等器材制成凸起程度可改变的水透镜。通过注射器向橡皮膜注水或抽水,可以改变水透镜的凸起程度。如图所示,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像,则该像是倒立、_的_像;向左移动蜡烛,保持光屏和水透镜位置不动,为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像,应通过注射器_。(选填“注水”或“抽水”)11 . 清晨,小明在湖边看到自己的两个影子,一个是地面上的“影子”,另一个是在平静的湖水中的“倒影”,前者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小明举起左手时发现自己的“倒影”举起_(选填“左”或“右”

5、)手。12 . 暑假高温天气在海边游泳时,会发现沙子被晒得发烫,而水温却不高,这是因为水的_比砂石更大的缘故;上岸后海风一吹会感觉冷,这是因为身上的水_吸热的缘故。13 . 小明在家里吹奏笛子,悠扬的笛声是由空气柱_产生的,小明抬起不同的手指,就会 改变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笛声通过_传到妈妈的耳朵里14 . 如图所示,小勇同学用示波器、钢锯条和台钳研究声音的响度他将钢锯条的下端夹紧在台钳上,上端用手扳动一下,使钢锯条振动发声实验中,他进行了两次实验. 第一次锯条发出的声音响,第二次锯条发出的声音轻,他同时观察到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幅度分别如图b、c所

6、示,则他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图d、e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是乐音的波形15 . 如甲图所示,测得铅笔笔长度为_cm,图乙温度计读数为_三、实验题16 . 小刚在测量大米密度的实验中,先用天平测得空烧杯的质量为50 g,再测得装入适量大米时烧杯和大米的总质量为131.9 g将烧杯中大米倒入空量筒,压实抹平,测得其体积为90 mL,计算得到大米的密度为_kg/m3.小刚测得大米的密度比真实值_(填“大”或“小”),其原因是:_17 . 如图所示的甲、乙两图分别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将点燃的蜡烛A整立在玻璃板前

7、面,再拿一支跟它完全相同的未点燃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跟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_,同时也证明了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调整蜡烛、透镜和光屏到图乙所示位置时,光屏上出现清晰的烛焰的像,此时甲、乙两图中平面镜与凸透镜所成像的不同点是_,此时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逐渐向凸透镜的焦点靠近,要想在光屏上观察到清晰的烛焰的像,则光屏应从图乙的位置向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所成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8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图甲,平行光正对凸透镜照射,光屏上出现一个

8、最小最亮的光斑,则凸透镜的焦距f=_cm(2)如图乙,光屏上呈现清晰的像,此像的性质是倒立、_的实像(3)小明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某处,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中心只能看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圆形光斑,你认为可能出现的原因应该是_(4)小华在用同样的器材进行实验时,发现光屏上出现的像只有中间清晰,两侧却较模糊,小明只对凸透镜进行了调整,就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他的调整是_(5)用“F”光源替换蜡烛放在10cm刻度处,其大小如丙中的图(a)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25cm刻度线上如果用遮光罩将凸透镜的上半部分罩住,则光屏正面上所成的像为图(b)的_(6)图丁中,点燃蜡烛,经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清晰的、

9、倒立缩小的实像然后,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放一副远视眼镜,发现光屏上的像变模糊了远视眼镜的镜片为_(选填“凹”或“凸”)透镜不改变眼镜和透镜的位置,要使光屏上再次呈现清晰的像,可以进行的操作是:_或_(均以透镜为参照物)19 . 如图是给某种晶体加热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由图象可以看出:此晶体的熔点是_;在25min这段时间内晶体处于_状态四、计算题20 . 如图所示,放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拉力F的作用,拉力F的大小与作用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求:(1)物体各阶段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2)物体在6s内通过的总路程(加速运动时的平均速度的大小等于

10、该运动阶段速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一半)21 . 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挂着一块矿石,当矿石逐渐浸入装满水的烧杯的过程中,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g=10N/kg)求:(1)矿石的质量;(2)矿石浸没水中时受到的浮力;(3)矿石的密度。五、作图题22 . 如图,请作出物体AB平面镜中所成的像;(_)23 . 如图所示,由A点发出的一束光在液面MN上的0点发生反射,反射光线在B点形成小光斑(图中PQ与MN平行)。由于液面高度的变化,反射光斑由B点移到B点,试作出液面变化的高度h,并判断水面的变化情况。六、简答题24 . 海尔兄弟在北极探险,他们想生火做饭,可是他们没有火柴和打火机,海尔兄弟利用冰块、羽绒服里的绒毛、太阳就生出火了,你知道他们是怎么做的吗?25 . 我县东韶乡最产野生灵芝,灵芝炖汤更是深受人们喜爱,把灵芝和水置于炖盅内,炖盅浸在大锅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炖盅与锅底隔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大锅内的水沸腾了,而炖盅里的水却始终不沸腾,这是什么原因?(2)当大锅内的水沸腾时,锅盖与锅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它是如何产生的?(3)当水沸腾一段时间后,虽继续加热,但“白气”明显减少了许多,这又是什么原因?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