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长江隧道简介武汉长江隧道位干武汉长江大桥和武汉长江二桥之间, 是万里长江上的第一条穿江隧道,又称"万里长江第一隧”隧道起于汉口大智路铭新街平交口,止干武昌友谊 大道东侧,与规划的沙湖路衔接,并在汉口端设胜利街右进隧道匝道、天津路右出隧 道匝道,在武昌端设友谊大道南北方向右进匝道和右出匝道各两条该隧道总建筑长 度 3630 米,分左、右两条隧洞,其中东线隧道长 3295 米,西线隧道长 3303.6 米, 每线各设 2 车道,宽 7 米,车道净高 4.5 米 ,设计车速 50 公里/小时武汉长江隧道 2004 年 11 月 28 日开工 2006 年 3 月开始采用盾构设备掘进, 日掘进 8 -10 米,到武昌江边时入地深度可达 30 -40 米 2008 年 4 月 19 日,武汉 长江隧道双线成功贯通 2008 年 12 月 28 日进行试通车,调试运行期 3 个月,每天 运行 18 个小时, 2009 年 3 月至 2010 年 3 月为试运行期, 2010 年 4 月正式通车 长江隧道通车后,预计将分流武汉市中心城区 20%左右的过江交通,将缓解长江一桥、 二桥的交通压力大事记1988 年,铁道部第四勘察设计院(下简称 “铁四院 ”)曾提出在今长江二桥处建设江 底隧道。
1993年,国家准备建设京沪高速铁路,由于跨江地区距长江大桥仅 1.7公里,若再修桥会对长江航运带来影响因此,国内隧道专家、设计大师陈应先提出 “以隧道方式过江”虽然最终未能变成现实,但产生了强烈反响1995 年,武汉市科委组织铁四院等单位展开 “武汉地铁重大技术经济问题研究 ” 地铁和轻轨的课题名列其中同年,武汉地铁办成立前期领导小组1996 年,铁四院自费开始对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工程进行预可性研究1999年,武汉地铁办正式委托铁四院从事地铁研究同年 11月,中国工程院水利土木部和地下及隧道实验研究中心曾联合举办沉管隧道技术研讨会2001 年,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正式上报国家计委2002 年,过江隧道(含地铁项目)方案获国家计委初审通过2003年10月,武汉过江隧道“预可研”报告通过专家评审,单建双向 4车道的公 路隧道提上议事日程2004 年 4 月,过江隧道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评审2004 年 11 月,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获国家批准当月 28 日,武汉过江隧道动 工2008 年 4 月 19 日,武汉长江隧道双线成功贯通2008年12月28日,湖北省省长李鸿忠宣布武汉长江隧道试通车。
施工难度武汉长江隧道是目前中国地质条件最复杂、工程技术含量最高、施工难度最 大的江底隧道工程中国工程技术人员在开挖这一江底隧道的过程中,成功攻克了五 大世界性施工技术难题长江武汉段江底地质条件复杂,有黏土」土、粉细砂、卵石,还有岩层等 13 种围岩,其上软下硬的地层结构,是隧道挖掘施工的 “天敌”他说,开挖武汉长江隧 道的每一个施工阶段,几乎都伴随着世界级技术难题的攻关武汉长江隧道的建设施工必须在防洪设施密集、城市建筑众多的中心城区进行, 这也决定了这些难题的世界性这五大难题一是姿态控制,盾构机穿越软硬不均的地 质,掘进姿态难以控制;二是高水压,隧道从水面到底部深 57 米,江水的压力极大, 防止隧道透水是最大难点;三是超浅埋,部分地段盾构机离地面只有 5至 6米,要不 “惊动”地面建筑,穿越长江大堤等,难度极大;四是强透水,隧道两岸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 一旦透水, 后果不堪设想; 五是长距离掘进, 由于地质变化大 盾构机必须一次性成功穿越 2500 多米盾构机在地底下挖掘,容易引发土壤沉降,造成建筑坍塌中铁隧道联合体在施 工的过程中,采用 “气垫式泥水平衡技术 ”,使盾构机掘进时波动很小,保持水压平衡, 水土沉降控制在 3 厘米以内;针对长江武汉段江底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防渗水成为 长江隧道施工的又一大难点,中铁隧道联合体采用最新的防水接缝技术,注浆采用高 分子聚合物新材料,为江底隧道的施工开创先河。
安全设计武汉长江隧道可抗击6级地震和300年一遇洪水侵袭隧道内设置了专门的地下逃 生通道,安装了 102个摄像头进行全方位实时监控,以及大型通风换气设备保障空气 流通此外,隧道两端都设置有防淹门,倘若遭遇战争破坏、恐怖袭击以及自然灾害, 该门将关闭,防止江水进入隧道涌入城区幕后故事武汉地质条件复杂,有粘土、粉土、粉细砂、卵石,还有岩层上软下硬的地层, 是隧道挖掘的 “大敌 ” “在武汉这种地质条件,搞大断面施工,在世界上都算是难题, 但难题还是被我们攻克了 ”万姜林说,武汉长江隧道是长江上施工难度最大的一条 过江隧道,施工中始终面临五大难题 一是姿态控制,盾构机穿越软硬不均的地质, 掘进姿态难以控制,搞不好就走偏了,难以到达指定的位置;二是高水压,隧道从水 面到底部深 57 米,江水的压力极大,防止隧道透水是最大难点;三是超浅埋,部分 地段盾构机离地面只有 5 至 6 米,要不 “惊动 ”地面建筑, 穿越长江大堤等, 难度极大 四是强透水,隧道两岸大部分为粉细砂地层,一旦透水,后果不堪设想;五是长距离 掘进,由于地质变化大,盾构机要尽可能一次穿越 2500 多米2007 年5月,被列入“863”计划的“高抗渗长寿命大管径隧道管片材料结构设计与 工程应用 ”课题,通过国家科技部验收。
这种隧道管片,是专门为武汉过江隧道而研 制的,可使用 100 年,从而确保了长江隧道的寿命与上海、南京长江隧道相比,武汉地质情况最复杂,砂石多,水压最高,地面建 筑多,技术难度最大但从 2004 年 11 月动工至今,武汉过江隧道运用各种先进技 术,解决了一系列意外状况,没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可按预定工期完成武汉过江 隧道在施工中,也出现过几次紧张时刻首次遇险是在江南竖井开工时,由于地下水多,压力大,深 21.5 米的市政基坑 武汉以前没有过基坑挖到底部时,突然出现管涌,由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险情很 快排除最惊心动魄的一次遇险,是在长江江底当时,盾构机要拐弯,没想到隧道 壁上的管片,有一角出现裂缝,水和土极容易渗透进来,导致重大风险幸亏之前有 预案, 2 个小时紧张抢险后,险情被排除最后怕的一次险情,是当盾构机在江底掘 进时,居然碰到了炸弹,是日本侵略时丢到江底的当时,施工人员只是感觉到盾构 机碰到了异物,但并没有发现炸弹,直到盾构机在汉口出洞后,人们清理盾构机前面 的杂物,才发现一枚 50 厘米长的炸弹最紧张的一次险情,是今年 1 月盾构机到汉 口后,准备破洞贯通,这个时候极容易出危险。
这时,弄不好会出现塌陷,造成周围建筑物垮塌,甚至把盾构机埋进去施工单位对洞口进行加固处理,确保盾构机安全 “爬”出洞最让人担心的一次是 “高压进舱 ”盾构机在江底掘进时,周围的压力很大, 而工程潜水员必须进入盾构机前面的重压机舱里了解情况,这就是 “高压进舱 ”潜水员一般能承受 3 公斤的压力,而此时需要承受 4.5 公斤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施工 方请了海军工程大学的专家来培训,采用了新技术当技术人员第一次进去时,大家 都捏了一把汗,出来时,大家才松了一口气盾构机穿越江南的武九铁路时,施工人 员绷紧了神经, 24 小时巡视,火车随时都可能经过,最后没有出现任何异常位处 汉口的 116 年鲁兹故居,是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离江北的竖井南侧仅 20 米, 保护难度极大鲁兹故居是一栋西式两层砖木结构楼房,盾构机从它下面经过时,距 离上面房屋只有 6 米,该处地质条件差,容易下陷施工方控制掘进参数,科学防护 监测,盾构机经过后,房屋下陷不超过 1 厘米,建筑完好无损相关介绍1、武汉长江隧道有几个出入口 ?答:武汉长江隧道共有 2 个进出主通道和 6 个进出匝道分别为大智路主进出通 道、汉口天津路右出匝道、胜利街右进匝道、武昌友谊大道 1个主进出通道、 2个右 进匝道和 2 个右出匝道。
其中,由于沙湖大桥还未建, 友谊大道主通道暂时无法使用, 而出天津路匝道明日也不能通车2、隧道内行车速度为多少 ?答:隧道内安装有测速装置,全程限制行车速度为 50 公里 /小时3、发生小型事故怎么办 ?答:在隧道内发生小型交通事故时 (车子轻微擦碰等 ),如您的车还能发动,请遵 循“快速撤离 ”的原则,迅速离开事故现场隧道内全方位实时摄像系统会将隧道内整 个行车情况进行记录,隧道监控人员会及时通知隧道出口交警,请您在隧道出口处等 待交警为您处理4、发生火灾怎么办 ? 答:将车尽量往右边靠,车钥匙留在车内,便于隧道人员处理,井然有序的按照 广播和我们工作人员的指引迅速离开事故现场,进入地下逃生通道火灾的消防工作 将由专人进行事故之后隧道工作人员会及时和车主联系5、在隧道内如何逃生 ? 答:当隧道内发生紧急情况时,您应该在广播系统提示下或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迅 速打开驾驶员左侧的 “疏散口 ”,通过疏散口内的逃生滑梯快速滑下,进入地下安全通 道地下逃生通道内有声光信号提示逃生路线,您可以有选择的沿地下安全通道到达 江南或江北6、在隧道内抛锚怎么办 ? 答:请您不要离开车辆,将车停在原位,隧道内的事故牵引车将在最短时间内为 您服务,将抛锚车和事故车牵引出隧道。
7、在隧道内发生大事故怎么办 ?答:当隧道内发生撞车、追尾等大型交通事故时,能发动的车辆尽快驶离隧道, 在隧道出口处等待交警处理,以免阻塞交通不能发动的车辆在原地等待隧道牵引车 的牵引当出现人员伤亡事故时,隧道工作人员会立即通知救护人员和执勤交警在 隧道出口处交警会给予处理8、在隧道内如何打开疏散口 ?答:隧道内每隔 80 米设置了一个 “疏散口 ”,可以通过滑滑梯直接进入路面下的 安全通道 “疏散口”设置在驾驶员的左手侧,外观为黑色大门,门上有两个把手 “疏 散口 ”设有电控自动盖,平时关闭,灾害时有三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隧道公司中控 室远程控制,自动打开 ;一种是当隧道内没有断电的情况下,可采用 “疏散口 ”旁的电动 控制按钮 (绿色)控制;还有一种是隧道内断电的情况下,可采用手动方式,将 “疏散口”上的把手用力往上提9、隧道有何消防设施 ?答:隧道内每间隔 45 米设置了一个红色的消防箱消防箱内有消防水带和干粉 灭火器10、在隧道内如何求救 ?答:在每隔 45 米的消防箱旁边有一个红色的应急箱您只需要打开箱门, 对准喊话器按下按钮就可与隧道的中控室直接通话求助11、车在隧道漏油怎么办 ?答:严禁车况不好的车辆驶入隧道,车辆在隧道内漏油、扔垃圾或其他破坏隧道 内设备设施行为,都将被摄像头拍下来,隧道公司将在交管部门的主持下,由车辆单 位或驾驶员按照物价局的规定赔偿。
12、摩托车能否走隧道 ?答:隧道内 24 小时严禁行人、货车、摩托车以及非机动车辆进入13、进入隧道车辆限高多少 ?答:隧道进口处设有超高检测装置,进入的车辆车高不得超过 4.5 米14、隧道内能否超车 ?答:司机在隧道内应与前方车辆保持安全距离,不要超车、倒车和停车,紧急情 况除外15、隧道内能否变道 ?答:隧道内均设有监控器,严禁车辆变道行驶但如果前方出现交通事故等异常 情况,该车道的信号灯转变为禁行红灯时,事故车后面的车辆可临时变道一旦隧道 入口出车道信号灯变为红灯后,该车道严禁行车16、隧道内如何监控 ?答:隧道内外共设置了 102 个摄像头,确保隧道内无监控死角, 24 小时不间断 摄像17、能否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答:进入隧道车辆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 隧道是一个封闭空间, 通风条件较差 易燃易爆物品一旦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