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焦化厂及煤化工配煤炼焦技术方案

m****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70.24KB
约6页
文档ID:413426064
焦化厂及煤化工配煤炼焦技术方案_第1页
1/6

焦化厂及煤化工配煤炼焦技术方案一、胶质层重叠原理要求配合煤中各单种煤的胶质体的软化区间和温度间隔能较 好地搭接,这样可使配合煤在炼焦过程中,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 内处于塑性状态,从而改善粘结过程,并保证焦炭的结构均匀 其中典型的方法是“ J法”配煤技术J法”配煤技术是一种快速、准确、简单、经济、随机确 定各种最佳(实用)配煤方案的新技术,以“煤的粘结能力测定 法”为基础,以煤与焦相互统一变化规律为依据,准确预测焦炭 强度,按Jb-Vdaf “米”字形配煤图及其原则进行操作,评估煤 质,确定“主导煤”,辨明“添加剂煤”和“填充剂煤”,用简 易“优选法”确定配煤比,定出配煤方案二、 互换性配煤原理焦炭质量取决于炼焦煤中的活性组分、惰性组分含量及炼焦 操作条件单种煤的变质程度决定其活性组分的质量,镜质组平均组最 大反射率是反映单种煤的变质程度的最佳指标目前应用煤岩学指导配煤,很多焦化厂都有自己的配煤方 案,但一般都是镜质组平均随机反射率、反射率直方图及镜惰比 三个参数作为煤岩学配煤参数根据互换性配煤原理,当配煤有较强粘结性时,加入一定量 焦粉或无烟煤有利于焦炭质量提髙,回配 3%〜5%的焦粉代替瘦 煤炼焦,技术上是可行的,但在同样煤质情况下不添加粘结剂, 要保证焦炭质量,焦粉的细度至关重要。

三、 共炭化原理煤中加入非煤粘结剂进行炭化,称为共炭化共炭化研究为 采用低变质程度弱粘结煤炼焦时选用合适的粘结剂提供了理论依 据,也为加入有机渣油、塑料类、橡胶类、沥青等与煤共炭化提 供了可能性,并且为解决当前世界的环境污染问题做出了很大的 贡献国外在4001下将废塑料与煤焦油沥青共热解,收集热解油 和气体产物,反应所得的残余物与弱粘结煤共焦化能提髙其结焦 性;国外研究工作则是利用配煤同塑脂废料共焦化,由于芳香结 构的有机物对配煤的结焦性具有良好的影响,所得焦炭强度得以 提髙,并获得贵重的化学产品国内利用10g固定床反应器研究 废塑料与煤共焦化特性试验结果表明,当废塑料添加量不超过 5%时,煤气产率增 加,焦油收率提髙,焦油中脂肪烃和甲基化芳香化合物明显增 加,而半焦性质基本不受影响研究认为,废塑料与煤共焦化技 术可行曾对几种沥青与XXX焦化渣用Corbett法进行了组成分析, 研究表明,减压渣油和丙烷脱沥青饱和烃含量较髙,沥青质很 少,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差热裂化渣油和乙烯焦油含有相当髙的芳烃与沥青,QI少, 因此作为改质剂性能较好煤焦油沥青具有较髙的芳香性能,因此溶剂性能较好,但 QI含量髙,对焦油过程中间相发展不利。

四、焦炭质量预测1、 焦炭灰分、硫分预测;在生产状况稳定的条件下,焦炭的灰分、硫分与配合煤的灰 分、硫分存在较好的线性关系一般预测模型为:Y=aX+b ;应用数理统计中最小二乘法确定方程中的回归系数 a,b, 并以此控制配合煤的灰分、硫分,以及调整单种煤使用的比例和 为选择煤源提供参考2、 焦炭冷态强度预测;焦炭冷态强度(指M40、M10 )预测所采用的指标一般为煤 化度指标和粘结性指标预测方法基本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以煤的工艺指标为参数,女口 Vdaf与C.I.、MF、G、y 的组合,一般常用Vdaf与G的组合,因为这两个因素对焦炭质 量起决定性作用一般Vdaf为28%~32%,G为88%~72%或y为 14~18mm配煤的挥发分升髙,焦炭裂纹增多,强度下降,特别 是M40,配煤挥发分每变化土 1%,M40变化土 2.0%,M10变化土 0.2%;第二类是以煤岩指标为参数进行预测;第三类在考虑配合煤指标的同时,也考虑炼焦煤准备和炼焦 工艺条件3、热态性质预测法;焦炭的热态性质通常采用焦炭的反应性指数(CRI )和反应 后强度(CSR)来表示预测方法有三种:(1) 焦炭冷态指标预测法:这类方法主要基于焦炭冷态性 质指标,如焦炭强度(M40、M10)、气孔率与气孔分布、光学组 织等来预测。

2) 配合煤指标预测法:该方法依据配合煤反射率、粘结 性、惰性物含量以及配合煤其他性质,如灰分、挥发分、灰组成 等进行预测多数预测模型仅限于生产实践数据或实验数据的统 计分析,适用范围也局限于各自炼焦煤种3)单种煤性质预测法:冯安祖等从单种煤性质入手,研 究了不同单种煤的煤化度指标(挥发分、镜质组最大反射率)、 粘结性指标、灰组成与其焦炭热性质的关系认为煤的挥发分与 焦炭的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挥发分位于22%~26%以及Rmax为1.1~1.2左右,单种焦的 热性质最佳单种煤的粘结指数(G)、胶质层厚度(y)、全膨胀 (a+b)、基氏流动度(lgMF)与焦炭热反应性和反应后强度之 间存在基本一致的规律性五、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应用配煤专家系统,该系统由煤资源信息系统、单种煤信息系 统、配合煤信息系统、焦炭质量预测系统及生产控制系统构成包括了单种煤到配合煤、由配合煤到焦炭的正向推理过程和 对应的反向推理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包含确定性的关系和领域专 家的经验该研究的配煤系统主要由优化控制子系统、信息管理子系统 和故障诊断子系统组成优化控制子系统主要完成焦炭质量预测、配煤比计算和专家 自学习三大功能。

因为混合煤的煤质特性与各组成单煤之间不是简单的线性关 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所以采用了神经网络建立焦炭质量 模型计算配煤比需要应用规则模型自学习是根据检测到的实际值与计算出来的各种中间结果, 自动地修改数学模型或形成新的规则模型信息管理子系统包括单种煤的性质参数、配合煤及焦炭的质 量目标、配煤工艺的设计参数、系统优化参数、数学模型的计算 参数等;故障诊断子系统组成由锁控制、实时监控、故障诊断与 报警处理、参数调节、远程监控五模块构成目标是使该系统可任意查询、提取、组合、比较、打印各种 指标,并可绘制趋势图,文件能区分各种权限进行相互交流和传 递,具备查询及留有其他接口,供其他部门连接。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