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综合测试卷八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后面小题(甲)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节选自朱自清《春》(乙)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节选自史铁生《秋天的怀念》1 . 甲选段两处□中,应填入的标点分别是2 . 一切景语皆情语甲选段划线句子,通过对“树花色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缤纷艳丽、生机勃勃的赞叹之情乙选段划线句子,对“菊花色彩”的描绘,又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感情呢?请谈谈你的理解二、现代文阅读春天的麦子安宁立春一过,便是雨水和惊蛰,雷声轰隆隆传来,蛰伏了一整个冬天的人们,好像忽然间想起了田间地头的麦子,于是纷纷扛起锄头,去田里锄草。
如果整个春天都没有贵如油的雨水,那么连草都长得灰头土脸的这时,女人们会将自家的男人骂出去,抢水浇地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女人们常常不再顾及颜面,只要能排上号浇地,哪怕脸上被别的女人抓上几道,破了相,也没什么关系村主任这时候便派上了用场,他一边给自己家的麦子先浇上水或者排上号,一边调解快要打起来的男人女人们有时候打得厉害了,男人们会在自家女人的怂恿下,夜里爬起来,搬了石头扔进机井里,堵住井,让谁家都浇不成地当然,很多时候,这样的阴谋并不能得逞,因为正浇地的那家会派人日夜守护在机井旁边,还拿着手电筒,防范一切试图靠近机井的可疑人士这时,我们小孩子也不能靠近机井那里原本是我们的乐园,我们会捡起小石子,投到机井里去,听石子落入深不可测的井底时激起的沉郁的水声我们还怀疑有生下来不想要的小孩子被扔进了井里,于是趴在井沿上,看那一小片落在里面的模糊的蓝天但在干旱的春天里,我们被焦渴的麦子和焦灼的大人们驱逐出了这片乐园夜里醒来,常常听见父母在谈论浇地引发的种种事故不外乎是谁家跟谁家又打起来了,动了石头和锄头,还惊动了乡派出所的人父母没有后门可走,排号遥遥无期,而在轮到我们家浇地之前,又不能眼看着田里的麦子枯死。
于是母亲便和父亲从家里的压水机里压出水,然后倒入大桶里,用地排车拉着水去田里一勺一勺地浇灌麦子只是那些水浇到地里,麦子好像还来不及喝一口,就被干裂的大地吸光了,或者被头顶上炙烤着的太阳蒸发掉了春天看起来不再那么美好,每一天都让人煎熬,至于谁家的女人被砸破了脑袋,谁家的男人追着正浇地的那家人要拼个你死我活,在躁动的春天里,已不再是能引得人们兴奋的新闻了好在这样的时日不会持续太久有时候每户还没轮上浇一遍地,老天爷就开了眼,降下一场大雨,放松了全村人绷了太久的神经每当这时,母亲就坐在院门下面,一边做着针线活,一边看着这场不疾不徐似乎要下许久的春雨有时候我看母亲在发呆,就会问她:“娘,你在想什么?”母亲笑一笑,像是回答我,又像是自言自语:“这雨,下得正好,麦子能喝个饱了我也抬起头来,看向天空细密的雨从天空中飘落下来,一阵风过,把雨吹到我和母亲的身上雨水有些凉,但我的心里是暖的我喜欢春天的雨,柔软、缠绵就连平日里好为琐事争吵的父母,也因为这场雨变得对彼此温柔起来,好像他们是相敬如宾的新婚夫妻院子里的一切都是安静的,只有雨滴在屋檐下滴滴答答地敲击着,那是世间最单调又最美好的音乐我好像听见了麦田里的麦子在咕嘟咕嘟地饮水,这声音一定也在父母的耳畔响着,所以他们做什么都轻手轻脚的,似乎怕打扰了麦子们的幸福。
有时候忍不住了,父亲或者母亲还会冒着雨跑到田里,看看自家的麦子在雨中有着怎样喜人的长势这时的父亲更像是诗人,他站在地头上一言不发,就那样深情地望着脚下大片的绿色的麦田整个村子都笼罩在迷蒙的烟雨之中,只听得到雨声沙沙,像蚕在食桑叶一样在麦子还没有长成麦浪之前,我能想到的村庄最美的时刻,大约就是春天里这样的下雨天了摘自《读者文摘原创版》2019第2期)3 . 在儿时的作者眼中,“春天看起来不再那么美好”有哪些原因?4 . 品味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1)这是一场残酷的战争词语角度)(2)我好像听见了麦田里的麦子在咕嘟咕嘟地饮水,这声音一定也在父母的耳畔响着,所以他们做什么都轻手轻脚的,似乎怕打扰了麦子们的幸福修辞角度)5 . 本文运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作用6 . 文章结尾写道,“在麦子还没有长成麦浪之前,我能想到的村庄最美的时刻,大约就是春天里这样的下雨天了村庄春天的美,除了天降甘霖时的喜悦与憧憬外,你还能在前文寻找到一些足迹吗?试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2017届中考湖南娄底卷)品读经典,聆听高处的声音白 龙①站在不同高度的书籍上,人们看到的风景各异;从低处的一叶障目到高处的霞光万丈,阅读的厚度,决定了人生格局与眼界心胸。
如果把人类文明比做一座山峰,那么雄踞高山之巅的,就是历经世代淘洗而筛选出的经典文本②阅读经典,如同聆听山巅之城的智者们穿越时空的遥远回响经典作品代表着人类精神的复杂性,标志着我们共同的先辈曾经抵达过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它对人心的理解和体恤,犹如一双越过时空的温暖臂膀,环住一个个困在冰冷湖面的灵魂它以锐利的穿透力,让那些只知和现实讨价还价的人们,懂得什么叫对这个世界爱得深沉、情之激越,什么叫思想的力道和思考的痛感③然而,在纷纭万状的信息社会,进入经典文本所构成的精神世界是困难的,也是奢侈的那似乎是一个和我们厕身其间的世界相平行的空间,独立、缥缈而易碎,一个或者的侵扰,就能迅速把我们拉回现实古人说,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而现在,对于奔波忙碌的现代人来说,仅仅闭门恐怕是不够的,只有在静谧无声的夜晚,待一天的工作结束,关上,才能翻开泛黄的书页,小心翼翼地捕捉来自遥远时空的细弱声响那个高处的世界并不许诺我们具体的好处,但入得其门,自然会感受宗庙之美、百官之富,产生一种“只有高贵纯洁心灵能够感受的欢愉”④正如登山需要阶梯,进入经典作品的世界同样需要拾阶而上有时,理解经典作品的主题是困难的,需要借助思想的阶梯。
理解经典作品中的主题,一般历千载而不变,充满泛着古老铜绿的端庄大词,重如千钧、庄严肃穆诸如民族和命运、历史与兴衰等等有时,通过一部经典去理解另一部经典,方能参透义理之精妙,醉心于云蒸霞蔚的经典意象,比如国学上“以传注经”的传统就是如此有时,理解经典也需要人生的准备正如陈年老茶需要用沸水才能浇出厚重余味,理解经典也需要我们用老水手般的人生阅历,用经久不息的温热内心,浇开经典作品中只属于独特个体的专属气息惟其如此,方能找到每个人心中的哈姆雷特,让经典的鉴赏者代代不绝⑤经典只会让人变得谦逊,因为见识了大海而更懂得什么叫沉潜往复,登上了群山之巅而更能体会山花的璀璨只若指间流沙而愈了解人类精神的由来和思想的系谱,人们才会愈发认清自己在这个世界所处的位置,从而拥抱真正属于自己的未来,写下属于我们时代的经典7 . 选文第③段的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8 . 在选文第⑤段中,作者认为应该怎样去理解经典?9 . 在互联网+时代,有不少同学热衷于网络小说、动漫作品,觉得这些比经典作品要通俗、有趣、刺激结合选文,说说你对这种现象的看法三、对比阅读阅读下面语段,回答下列小题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仲,弗之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途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项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候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选自《送东阳马生序》)(乙)祖莹字元珍,范阳道人也莹年八岁能诵《诗》《书》,十ニ为中书学生,好学耽书,以昼继夜,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常密于灰中藏火,驱逐童什,父母寝睡之后,然火读书,以衣被蔽塞窗户,恐漏光明,为家人所觉由是声誉甚盛,内外亲属呼为“圣小儿”尤好属文,中书监高允每叹曰:“此子才器,非诸生所及,终当远至选自《北史·列传第三十五》)10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______(2)援疑质理______(3)好学眈书______(4)由是声誉甚盛______11 . 下面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十二为中书学生 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B.以衣被蔽塞窗户 月色入户(《记承天寺夜游》)C.尤好属文 属引凄异(《三峡》)D.父母寝睡之后 策之不以其道(《马说》)12 .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2)父母恐其成疾,禁之不能止13 . (乙)文中写祖莹父母、亲属和中书监对祖莹的态度和看法,其作用是什么?14 . (甲)(乙)两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四、句子默写15 .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张养浩《山坡羊 潼关怀古》)五、名著阅读16 . 寒假就要到了,班级准备组织假期读书活动,请你根据活动内容完成以下任务①请你从《哈利·波特》、《童年》、《繁星·春水》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写几句推介词,就作者、作品内容、写法特色等方面对作品作简单介绍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在安排活动过程中,发现有几个平时不喜欢读书的同学对这次活动反应淡漠,请你用文明得体的语言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综合性学习17 . 学习第四单元时,老师组织同学们举办“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完成以下任务 (1)(书写孝心) 用正楷或者行楷抄写《论语 学而》中的这句话。
孝第也者,其为仁至本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写出孝亲敬老有关名言(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畅抒孝怀) 以下是某同学的演讲稿《百善孝为先》的片段,请按要求修改,让语段文从字顺①“百善孝为先”,望文生义,就是在所有的美德中“孝”排在第一位②这个先行的孝字, 折射了华夏五千年的文明精华 ③木兰替父从军, 白居易孝亲敬老, 郑板桥责行孝道…… ④从这些历史典故中,让我们领悟到秉承孝行的可贵和可敬⑤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 我们的孝行却在不知不觉中被全然遗忘甚至淡化⑥一杯茶、一碗饭,点点滴滴见真情; 一件衣、一床被,丝丝缕缕连爱心;一个、一封家书,字字句句显孝心让我们用行动 践行孝义,让孝与和谐相伴,让孝与爱心同行⑦自古以来,我们就把孝道视为美德之首、 立身之本、齐家之宝、治国之道 第①句用词不当,应将“__________”修改为 “_________” 第④句成分残缺,本句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