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13062448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32.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顾茅庐教学设计7篇(三顾茅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1 学习目标: 1抓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反复揣摩、体会刘备三请诸葛亮的诚意。 2通过“读写拓展”等生动有趣的言语实践活动,发展学生语言。 3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学生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学习思路: 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在充分的读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赞美诚。 学习准备: 课件、练习纸等。 预设过程: (一)启迪,方言逗乐暖诚意(课前) 1同学们,知道我叫什么名字吗?(学生说我叫肖绍国)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从大屏幕上看到的)(你真善于观察)你们应该怎么称呼我?(学生说肖老师)是朋友就应该直呼其名,

2、我叫(肖绍国)谁来叫我的名字?(如果没人叫,教师说一句谚语:老虎赶车没人敢)(指名学生叫肖绍国)(教师接哦,在这儿,我给大家上课来了;到!并作立正状) 2同学们,知道我来自哪儿吗?(湖州)想不想听听湖州话?(想)好!我说一句,你先猜猜是什么意思?再学着我说一说,好不好? 教师说今天跟大家一起合作,我真快乐!(纯正的湖州腔)(学生猜、学) 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快乐吗?(学生发话)(跟这么多朋友相聚在一起,特别是看到你们一张张天真活泼的笑脸,当然是件快乐的事) 好了,你们能不能说一句衢州话,让我也来猜猜、学学?(学生说衢州话,教师学猜、学) 3看来说好普通话可真重要,大家都说普通话,五湖四海的人们才好

3、沟通。同学们,我们大家都互相认识了,可以开始上课了吗?(好!上课!同学们,你们真可爱!) (二)感觉,第一印象落诚意 同学们,上节课在你们语文老师的帮助下,大家已经初读了三顾茅庐这篇课文,那么,刘备“三顾茅庐”给你留下什么印像? (学生说话:礼贤下士、求闲若渴、真心诚意、一片真情) (方案一:如果学生一开始说出“礼贤下士、求闲若渴”等含义比较深刻的词语,到不了“诚心诚意”上去,教师导:这个词语用得好,文绉绉的,你从哪儿找到的?我怎么没有发现,你真会读书!刘备的“礼贤下士、求闲若渴”都来自于他内心对诸葛亮的一片诚意!还可以用哪些词语形容刘备?“诚心诚意”) (方案二:如果学生一开始说出“诚心诚意

4、”,教师先板书“诚”,继续让学生说其它的词语,总结:是呀!刘备的“礼贤下士、求闲若渴”都来自于他内心对诸葛亮的一片诚意!) (板书:诚) (三)锁定,揣摩对话悟诚意 1要想细细品味刘备这深深的诚意,咱们还得好好地读读课文,想读吗?(想)好!请大家把你认为最能体现刘备真心诚意的语句找出来,放开声音自由地读一读这些地方,感受感受。(学生读课文) 2最能体现刘备诚意的语句有好多处,谁先来读? 3多平台交流 a师生对读预热 当一学生读到以下这组对话时:(大屏幕出示)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1)你

5、是从刘备和张飞的对话中体会刘备的诚意的,很好! (看学生把感悟点落在哪里) 方案一: 若学生一上来把“胡说!”一词读得不错,教师则启:你这个“胡说!”读得特别有味道,你为什么要这样读?(我要读出斥责的口气)你们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吗?(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评:你了解的真多!)是啊,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结拜兄弟,可见其:“求贤心切,一片诚心”,(学生接话,教师点着黑板上的“诚”)谁来用斥责的口气读读这句话,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指名一学生读)你们注意到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了吗?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就是非得刘备出马,(学生接话)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敬仰(学生接话),谁

6、带着这样的心情,再来读这句话。(再指名一学生读)若学生把“大贤”一词读得不错,导我觉得你“大贤”一词也读得不错,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说话)是呀!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句话,读出刘备的那份诚心、那份敬仰(齐读刘备的的话)在刘备眼中诸葛亮是“大贤”,而在张飞眼中诸葛亮只是一个“村夫”,(学生接话)谁来读读张飞的话(指名一学生读)谁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猛张飞”的感觉?(再指名一学生读真不愧为“猛张飞”!)来,我读张飞,你们读刘备,我们来进行一次对话。(分角色对读)。 方案二: 若学生一上来把“大贤”一词读得不错,教师则启:“大贤”这儿读得特棒,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学生说话)是呀!谁来读读这句话,读

7、出刘备的那份诚心、那份敬仰(指名一学生读)若学生把“胡说!”一词读得不错,导你除了“大贤”这个词语读得不错外,“胡说!”这儿也读得很棒,你为何要这样读?(我要读出斥责的口气)你们知道刘备和张飞是什么关系吗?(学生介绍“桃园三结义”故事,教师评:你了解的真多!)是啊,为了请诸葛亮,刘备竟然斥责自己的兄弟,可见其:“求贤心切,一片诚心”,(学生接话)谁来读出斥责的口气,体会体会刘备当时的心情。(指名一学生读)你们注意到这句话后面的标点了吗?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就是非得刘备出马,(学生接话)可见刘备对诸葛亮的诚意,带着这样的心情,让我们来齐读这句话,感受感受。(齐读刘备的的话)在刘备眼中诸葛亮是

8、“大贤”,而在张飞眼中诸葛亮只是一个“村夫”,谁来读读张飞的话(指名一学生读)他哪里读得好?(学生说话)你们了解张飞的性格吗?谁能读出不同的感受?读出“猛张飞”的感觉?(再指名一学生读真不愧为“猛张飞”!)来,我读张飞,你们读刘备,我们来进行一次对话。(分角色对读)。 方案三: 若学生一上来读得很一般,教师则导:能说说你对这组对话的体会吗?(为了请诸葛亮,刘备斥责自己的弟弟,可见他的诚意)那谁能读出刘备斥责的口气呢?下面按“方案一、方案二”走。 (2)教师导:刘备怒斥张飞的背后是对诸葛亮的一片诚心啊!(教师点着黑板上的“诚”) b自由对读亲历 这个同学是抓住刘、张二人的对话来体会刘备的诚意的,

9、真好!还有哪些同学也是通过刘、张二人的其他对话来体会的,你来读(随学生朗读完,大屏幕逐个出示)(第一句暂时隐蔽) 张飞说:“一个村夫,何必哥哥您亲自去呢?派个人把他叫来得了!” 刘备斥责他:“胡说!孔明是当今大贤。怎么可以随便派个人去呢?” 张飞埋怨说:“天寒地冻,还是回新野避避雪吧!” 刘备说:“我冒着风雪正是为了让孔明知道我的诚意。你怕冷,自己回去吧!” 张飞说:“哥哥不用去了,我用一条绳子把诸葛亮捆来就是了!” 刘备大声斥责说:“你怎么如此无礼?这回不用你去了,只让云长同我一起去。” 张飞说:“既然二位哥哥都去,小弟怎么能落后呢!” 刘备说:“你一起去也行,但要懂得礼节。” (1)你们同

10、桌,或者前后同学,你读张飞,我读刘备,选择三 组对话中对你们触动最大的一组,先自由读读,等会儿,请你们展示。(学生合作分角色读) (2)好,哪两个同学先来?有人说,听话听音,你可要认真 听,看看你能听出些什么? a.当学生读到第二读组对话时,(导:你们俩读出了话中之意)教师启:你听出了什么?(听出了张飞的埋怨,刘备的诚意、气愤)是呀!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谁不会埋怨呢!谁也来埋怨一下?(指名一学生读张飞的话)面对着张飞的埋怨,谁来教训他一下?(指名一学生读刘备的话)教师接:刘备真可真是用心良苦呀!我们要读出这种感觉?(齐读刘备的话) b.当学生读到第三组对话时,(导:你们俩读出了弦外之音)教师启

11、:你们听出了什么?(听出了张飞的不耐烦,刘备愤怒)你注意到刘备是怎样说这句话的吗?(大声斥责)大声斥责的口气是怎样的?谁来读?(指名一学生读),谁跟他读得不一样?(指名一学生读你给自己的朗读打几分?推荐一个同学再读)教师导:刘备越大声斥责,越可见其拜访孔明的诚心!(教师点着黑板上的“诚”) c.当学生读到第四组对话时,教师启:你们又听出了什么?(学生说话导:他就怕张飞失去了礼节) c集体引读升华 (1)来,让我们连起来,把你感悟到的读出来吧。(大屏幕上四组对集中出示)我也想参与到大家的朗读中来,行吗?谢谢!一、二组读刘备,三、四组读张飞,准备 一顾茅庐,三人失望而回,没几日,刘备又要去卧龙岗,

12、张飞说(学生读)刘备斥责他(学生读)当时正是数九寒天,雪花纷飞,张飞埋怨道(学生读)刘备说(学生读)二顾茅庐,三人又怏怏而归。寒冬刚过,早春来临,刘备欲三顾茅庐,张飞不耐烦地说(学生读)刘备大声斥责说(学生读)张飞想了想,知趣地说(学生读)刘备说(学生读) d创新对读滚烫 (1)导:张飞经过刘备这番教导,也就知趣的随着刘、关二人第三次来到隆中,久等不见孔明,张飞的牛脾气又发了,他气急败坏地对关羽说(学生齐读张飞的话)(这张飞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 (2)而此刻,刘备又会说些什么呢?书中无文字,图中无声音,你能想像到刘备会说些什么?怎么样地说呢? (大屏幕出示) 张飞气极了,对关羽说:“这个先

13、生怎么这样傲慢!等我到草屋后面放一把火,看他起不起来!” 刘备 说:“ !” (3)同桌之间先说说交流。 (教师评价点:抓提示语“斥责大声斥责怒不可遏”, 你们真是刘备的知音啊! 嗨!还真跟刘皇叔真心有灵犀呢! 如果我是刘备,我会对你说:知我者,非莫属也!) (3)短短的一组对话,我们就从张飞的不耐烦、鲁莽中悟出了 刘备的一片诚心。(板书:诚)刘备的这份诚意可真是令人感动呀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2 教材分析: 本文根据罗贯中的著名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中的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草庐”的内容改编而成。文章中写刘备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文中重点

14、表现了刘备对贤才的虔诚和渴求,同时看出诸葛亮的的确确是一位旷世奇才。 本文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可分为三段。即:第一段略写刘备两次去隆中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第二段具体写刘备第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这是课文的重点。第三段写刘备与诸葛亮的亲密友情。 设计思路: 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先进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鲜明的对比;精妙的比喻。接着精读课文,赏析品味最精彩的第三自然段,让学生加深领会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对刘备和诸葛亮的人物刻画。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初步感知刘备渴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比喻句前后两部分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点: 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难点: 感悟细节描写和环境烘托对于刻画人物性格特点的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点出“文眼”。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