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12749651 上传时间:2023-12-28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9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试题 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海一中2016-2017第一学期高二历史(9月、理班) 学生学业能力调研卷 考生注意:1. 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85分)和第卷提高题(15分)两部分共100分。2. 试卷书写规范工整,卷面整洁清楚,酌情减1-2分,并计入总分。知 识 技 能学习能力习惯养成总分内容中国古代思想西方人文主义分数50分50分第卷 基础题(共85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70分. 1、有人认为:“人文主义之为一切建构一切成就之本的全蕴,这才真正使人文主义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不与一切含真理与价值的文化相对立,并能使之调适而上遂,成为领导文化生命的领导原则。正因为如此,可以说,要完成人文主义的全蕴,其唯一进路便是

2、打开道德主体之门。”下列主张体现打开 “道德主体”之门的人文观点有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仁者,爱人” “天人感应” 知德合一A B CD2、老子是我国春秋时期杰出的思想家,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A他最早把道家思想发展为道教 B其政治主张是“无为而治”,是汉初黄老之学的源泉C他提出“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倡导法治 D他提出“天人感应”,主张顺其自然3、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由此,他比喻A.人性生来就是恶的 B.自然界的运行有自己的规律C.环境和教育对人成长很重要D.治国应以礼教为主兼用法治4、韩非主张治国“以法为本”,“法不阿贵”。他的这种思想至今仍一定的现实

3、意义 与当今“依法治国”有本质区别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潮流 强调法律的地位A、 B、 C、 D、5、环球时报报道: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全球新增100多所孔子学院,覆盖了50多个国家和地区。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开设对中国和世界的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是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有利于中国国际影响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世界人民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认识有利于构建和谐世界 A、 B、 C、 D、6、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

4、,统治者要实行“仁政”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7、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8、董钟舒新儒学的核心内容是A、“天人感应”与“君权神授” B、“三纲五常”C、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D、“无为而治”,与民休息9、汉代儒学和先秦儒学的关系是A、完全更新B、因循守旧C、继承和发展 D、外在形式的变化10、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

5、“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中央集权的强化思想控制的加强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A、 B、 C、 D、11、儒家思想之所以能够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是因为A它是封建社会最进步的思想 B.历代都有信奉儒家思想的人做大官C它适应了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D它宣扬的仁政思想得到人民的拥护12、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严重动摇,直接原因是A、儒学已经不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B、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C、儒学放弃了自己“仁”“礼”等基本主张 D、魏晋南北朝的统治者都是佛教信徒13、明清时期出现反对君主独裁的进步思想的根本原因是A、知识分子具有忧国忧民思想 B、封建专制的残酷压迫C、商品经济的发

6、展 D、接受了资本主义民主思想14、明夷待访录中说:“为天下之害者,君而已矣!”这一言论在当时反映了A、农民反封建的强烈愿望 B、知识分子参与政权的愿望C、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 D、资产阶级对民主政治的要求15、黄宗羲“天下为主,君为客”与孟子“民贵君轻”思想的关系是A、前者是对后者的否定 B、前者是对后者的肯定C、前者是对后者的批判继承 D、两者毫无关系16、明末清初的黄梨洲、顾亭林、王船山之所以被称为进步思想家,主要是因为他们: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人民为主”主张“工商皆本”,强调经世致用主张推翻帝制,建立人民主权的国家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总清算,创建了新的思想体系A. B. C. D. 17

7、、王夫之政治思想的主旨是A.尊重物质运动规律的自然史观 B. “循天下之公”C.强调“理”和“欲”的统一 D.强调“珍生”与“贵义”的统一18、明清时期,儒学受到猛烈冲击。有一个人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这个人是A黄宗羲 B顾炎武 C王夫之 D李贽19、有关希腊智者学派的思想倾向,表述错误的是A关心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问题B反对迷信,强调自由C主要观点是“人是万物的尺度”D社会道德的评判标准是非个性化的20、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 )A. 阻碍社会经

8、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 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 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21、苏格拉底的名言是“认识你自己”,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两者的共同之处体现了A追求真理的人文精神 B追求理性的自由主义C追求完美的理想主义 D追求自我的个人主义22、“究天人之际”是思想家们永恒的追求。下列人物与主张搭配不一致的是A. 普罗泰戈拉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B. 苏格拉底知识就是道德C. 柏拉图认识你自己 D. 康德理性批判哲学23、.他是个哲学的殉道者,他曾自问:什么是哲学?他自答:“认识你自己!”下列对“他”的表述正确的是是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把人类及其环境作为探究的课题 赞扬过

9、激的民主政治 提出道德即知识A B C D24、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潮肯定人和人性,强调人的价值,追求个性解放,反对神学迷信,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开阔了人们的视野 B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C人们认识到自己在社会的重要地位 D哥白尼“太阳中心说”的创立25、古希腊的著名雕像维纳斯,充分反映了人体之美,这种风格的绘画在当时的世界上几乎是独一无二的,古希腊产生这种艺术的原因不包括A民主政治的发展 B人文精神的影响 C工商业高度发达 D安土重迁思想的影响26、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研究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主要是为了A振兴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B寻找更符合自己人生态度的文化C提高欣赏古典作品的能力

10、D扩大意大利的影响27、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对社会进步所起到的巨大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A为资产阶级掌权做了舆论准备 B为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C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 D为资本主义确立了一整套政治构想28、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是否反封建 有无对未来社会的政治设想 是否主张以民主、法治取代封建专制A B C D29、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都是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思想解放运动。在这两次思想解放运动期间,出现了许多时代巨人,他们呼唤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下列搭配错误的是A薄伽丘歌颂人间的仁爱和友谊 B伏尔泰自然权利学说C卢梭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

11、的起源 D康德宣扬理性与自律30、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其核心是理性,即指人独立思考、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 它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主义精神 把反封建反宗教神学的斗争推进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 它对欧美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影响A. B. C. D.31、有位启蒙思想曾说:“如果同一个人或是重要人物、贵族或平民组成同一个机关行使这三种权力,即制定法律权、执行公共决议权和裁判私人犯罪或诉讼权,则一切便都完了。”他应该是A伏尔泰 B卢梭 C.狄德罗 D.孟德斯鸠32、歌德说:“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创了一个新时代”,赫尔岑则说得更为坦率:“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

12、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以上评价主要是针对卢梭的A.天赋人权 B倡导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人是万物的尺度33、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是西欧向近代社会迈进时期发生的三次重大思想解放潮流,它们在历史作用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发展了人文主义 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 抨击了封建君主专制 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A B C D34、17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等举世闻名的大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

13、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35、欧洲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伏尔泰、魁奈十分推崇中国文化。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举世最优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和治理最好的国家”,“在道德上欧洲人应该成为中国人的徒弟”,信奉儒学的中国人“没有侮辱理性和曲解自认”。这足以证明A当时中国的社会制度比欧洲各国优越B儒学和欧洲启蒙思想的主要内容相同C伏尔泰对中国文化的高度评价表达了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共同看法D中国文化在欧洲启蒙思想家中产生过影响二、材料解析题36、阅读下列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材料二:古者圣王之为政,立德而尚贤。自贵且智者为政则治,自愚且贱者为政则乱,是以尚贤之为政本也。材料三:不尚贤,使民不争;大道废,存仁义;法令滋章,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夫欲而民自朴。”材料四: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罚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