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12748261 上传时间:2023-04-0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10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鹤岗一中20162017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试题 第卷(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都不得分。请将正确答案涂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转型时期,敦沫若把这一阶段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这一时期 “社会的转变”的表现是 ( )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 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确立A B C D2胡适说:“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自由的教育哲学,将人看作是平等的”。以下主

2、张能突出体现孔子“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是( )A有教无类B诲人不倦 C仁者爱人D述而不作,信而好古3冯天瑜著中华文化史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下列言论体现两翼思想的是( )A清净无为天下正明主治吏不治民B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圣人执要,四方来效C知其雄,守其雌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D反者道之动治强生于法4董仲舒的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的主要区别在于( )带有神秘色彩,打上了“天”的印记 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糅合其他学派思想强调仁政,反对暴政思想保守,主张“法先王”A. B. C. D.5先秦时期儒家父子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父慈子孝,体现在道德方面

3、。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为了义务。这种变化( )A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 B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C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 D是道家休养生息政策的反映6 董仲舒再三提醒君主在利益之上还有正义,在力量之上还有良心,在权力之上还有“天”在临鉴。宣传君主政令失误、不尊道德、不行仁义,“天”就会以灾异示警,其实就是在权力已经无限的君主之上再安放一个权力更加无限的“天”。这带来的直接效果是( )A巩固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体现了儒家思想开始脱离了社会实际C制约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D形成天人感应的政治观7下列关于李贽思想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都具有思想启蒙意义 B都是

4、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C都体现了新兴资产阶级的愿望 D都宣扬了个性自由和解放8“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此文反映( )A朱熹格物致知 B王阳明心外无理C李贽革故鼎新 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9某学者认为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旨趣是实现人内在的某种理想人格。那么如果要“实现人的一种彻底的精神自由”,下列主张与之相符合的是( )A老庄道家的“乘物游心,亲近自然” B孔孟儒家的“修齐治平,内圣外王”C韩非法家的“抱法处势,道法者治” D墨家的“兼爱非攻,上同而不下比”10朱熹34岁的时候,孝宗召见了他。他给孝宗讲“格物致知”。说帝王之学,必须要先“格物致知”。第

5、二年,他去见皇帝时又说,大学之道,即“格物致知”。皇上没有做到“即物穷理”,没有做到“即事观理”,所以就没有收到治国平天下的效果。这说明()A朱熹好为帝师,希望给皇帝讲道理 B朱熹主张儒家学者应当干预政治,制约皇权C朱熹主张通过发明本心来即物穷理 D程朱理学成为了官方哲学11“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 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重建了人们的价值信仰12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这首抒情诗断章,蕴含着深

6、刻的哲理.下列各项,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 )A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B老子曰:“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C孔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D黄宗羲日:“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13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下列选项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 B礼法兼用 C民贵君轻 D选贤举能14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这段话体现的是( )A 民本思想 B 仁政思想 C 礼法并重 D

7、 礼治为先1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体现了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儒家思想已经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D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吸收16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渊17宋代“二程”的思想对于儒学发展的意义在于:他们第一次以“天理”作为最高范畴,系统地整

8、理了儒家学说,认为“凡事皆有理”而“万理出于一理”。这从理论上确立了( ) A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 B儒家心学的统治地位 C儒家伦理学说的先天权威性 D理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合理性18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 ) A对先秦诸子学说的阐释 B对宋明理学的批判与继承 C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启发 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的叛逆 19农历2014年腊月腊八前后,我省各地普降大雪,应验了“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的谚语。这反映了我国传统科学( )A服务农业以农业为中心 B建立在经验和总结的基础上C精准的预测性 D在当今社会不可替代20“在中国文化史上,小说、戏

9、曲等内部隐藏着反叛理性的思想意识与文化诉求,因而往往游离于主体意识形态之外。”这是因为小说和戏曲 ( )A.以反对宋明理学为宗旨 B.都蕴含了反封建的精神C.反映了市民阶层的要求 D.体现了民主意识的觉醒21包拯的故事开始流传于宋代,以包公为素材的宋代话本,元代杂剧等使“包青天”成为一个家喻 户晓深入人心的传奇人物。导致这一现象的因素有( )百姓对清官的期待 忠君、爱国等儒家思想的影响 文化艺术手段的塑造 政府积极宣传 A. B. C. D.22 欧阳修的盘车图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该诗描绘的绘画及其风格是( )A山水画,重视写实 B花鸟画,浓

10、墨重彩C文人画,重视写意 D人物画,形神俱备23老师介绍下边这幅古意盎然的书法艺术,内容以词的形式,描述作者的心情,并要同学讨论其可能的时代。其中说法较为正确的是( )A这是甲骨文,但商代以后不用,这应当是商代的作品B这是汉代的隶书,商代也没有纸张,这应当是汉代的作品C这是汉代的隶书,但汉代没有发展出词的文学形式,这应当是宋代的作品D这是甲骨文,但宋代对甲骨文并没有认识,这应当是民国初年的作品24城邦起源于人的自保的要求,正义、美德应该属于所有的人,法律和道德只有对人有好处时才能存在,才是真理。”该观点属于( )A普罗塔哥拉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士多德25要研究古希腊的智者运动,首要障

11、碍是任何智者的著作都未能保留下来,我们往往通过苏格拉底对他们的论述还原他们的主张,这样得出的结论可能是 ( ) A客观的,因为苏格拉底是智者学派的代表 B准确的,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雅典 C错误的,苏格拉底的对他们论述不是史料 D片面的,苏格拉底与智者学派观念有冲突26古希腊某一思想家认为,“一切别的东西都系于灵魂,而灵魂本身的东西,如果它要成为善,就都系于智慧。”该思想家( )A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 B使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C鼓励人们独立的理性思考 D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卓越成就27有位学者说,出生于十四世纪初的佩托拉克是第一位人文主义者。另一位学者描述了有关佩托拉克生平的四件事

12、情(甲)他最初学习法律,后因经济问题改投神职成为教士。(乙)他的拉丁文造诣高,并以意大利方言创作美丽诗歌。(丙)他的著作常叙述自己,以追求名声,显示个人主义。(丁)他曾经攀登法国南部高山,为了居高临下欣赏美景。上述哪两件事可作为“佩托拉克是第一位人文主义者”这个论题的说明:( )A.甲乙 B.乙丙 C.丙丁 D.甲丁28伊拉斯谟借“愚人”之口说道:“如果你把生活中的快乐去掉,那么生活成了什么?它还配得上称作生活吗?”根据这句话,伊拉斯谟本意是要( )A抨击愚昧 B倡导平等 C讽刺贪淫 D推崇人性29马丁路德曾经说过:“信徒和上帝,犹如两个相爱的恋人,他们之间不需要第三者。”马丁在此所说的“第三

13、者”指的是 ( ) A教皇教士 B资产阶级 C广大民众 D封建领主30宗教改革时期加尔文提出先定论,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上帝在创造人类之前, 人类的命运早已决定。第二,人类不能改变上帝的决定,甚至不可能知道上帝的选择。先定论提出的直接影响是 ( )A. 否定了教皇的绝对权威 B.使人获得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C.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弘扬 D.为启蒙运动提供思想基础 31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二致 B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C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D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32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斥.”恩格斯此段话赞扬的是( )A.文艺复兴 B宗教改革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