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12747876 上传时间:2023-08-0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浙教版语文上册古诗词理解阅读课堂知识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短文,完成问题。啊!雷锋谁不爱纯洁的善良,谁不想无私的奉献;谁又能真正做到呢?在物欲横流的街上,是谁拿着良心扫地,把诚实当作愚昧。啊!雷锋我踮起脚尖把你张望,你的灵魂在何处安放;助人为乐是你的本能,大公无私是你的天资;为人民服务是你的最高境界;你的身影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有热情和微笑;你把种子撒到哪里,哪里就生长无私和善良;1诗歌开头三个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_。2“我踮起脚尖把你张望”这句话中“张望”的意思是_,展现出雷锋形象的_,同时突出“我”对雷锋的_。3文中展现雷锋优秀品质的句子是_。4文中画“

2、”的句子写出的雷锋的性格是( )。A.热情、无私、善良B.自私、自大、骄横C.冷漠、孤傲、不近人情2. 阅读诗句,回答问题。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_,_。1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著名诗人_。2补全诗句。3这首诗表达了朋友之间的_。4送别诗是我国古诗词海洋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请将有关诗句补充完整。(1)惜别情在滔滔江水中:孤帆远影碧空尽,_。(2)惜别情在勉励的话语中:莫愁前路无知,_。(3)惜别情在送别的美酒中:_,西出阳关无故人。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墨梅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1用“”选出下列字的正确读音。砚(yn xin)痕(hng

3、hn)乾(qin q)坤(kn shn)2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1)淡:_(2)清气:_(3)乾坤:_3诗中的“洗砚池头”点明了_,“朵朵”说明了_4. 比较阅读。春雪唐韩 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注释:芳华:泛指芬芳的花朵。惊:新奇,惊讶。故:故意。村居清高 鼎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注释:拂堤杨柳:杨柳的枝条轻拂着堤岸。醉:迷醉,陶醉。春烟:春天水泽、草木间蒸发形成的烟雾般的水汽。1读两首古诗,完成练习。(1)春雪中,选用了_、_这两种景物来表现春天的特点。诗中一个“惊”字,表现了诗人_。(2)村居写诗人_时

4、见到的景象。诗中通过描写草、_、_、_、_等景象,表现了春天的特点。“忙趁东风放纸鸢”表现了儿童_的心情,同时也描绘了一群儿童_的热闹场面。(3)这两首诗同是描写春天,在内容上却有许多不同之处。完成表格。比较的内容春雪村居地点庭院_时间_盛春天气_晴天表达的情感_2除了本单元所学的古诗外,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写出其中两句即可)(1)_(2)_5. 古诗大厅。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清平乐”中“乐”的读音是(_),“亡赖”的“亡”读音是(_)。2这首词描绘了_、_、_等景物,让我们感受到村

5、庄的清新优美。3这家的三个小孩分别在做什么事?_4作者为什么最喜小儿亡赖?从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6. 课内阅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文章中的“绿”指的是( )A.红、绿、蓝中的绿颜色B.绿色的墨水瓶C.生命的颜色,生命的象征2品读画线的句子,用你的话说说在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_3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都有哪些?_4诗歌第一行“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的作用是什么?_5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呢?_6发挥想象,写一写,一阵风吹来,“所有的绿

6、”中的小草、柳条、鲜花会怎么样?_7. 读古诗,完成练习。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注释)耘田:除去田里的杂草。绩麻:把麻搓成线。未解:不懂。供:从事。傍:靠近。1题目中的“四时”指_。从“桑阴”一词可以看出,诗句描写的是_时节的景象。2根据句子意思,写出诗句。小孩子不懂得从事耕地织布之事,但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种瓜。_3这首诗的作者是_朝诗人_。“杂兴”的意思是_。这首诗塑造了农村儿童_、_、_的形象。8. 课内外比较阅读。雪梅宋卢钺梅雪_未肯降,骚人阁笔_。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二)梅花宋王安石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

7、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注释:凌寒:冒着严寒。遥:远远地。知:知道。为(wi):因为。暗香:指梅花的幽香。1读雪梅完成下面练习。(1)把雪梅这首诗补充完整。(2)在诗人笔下,“_”这一句表明了梅雪争春,谁也不肯相让。而诗人也无法评判,这是因为二者各有长处与不足:梅不如雪_,雪没有梅_。2读梅花,完成下面练习。(1)“_”一词点明了梅花生长的地点,“_”一词说明了当时的天气情况。(2)诗人为什么远望就知道洁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为_。3比较这两首诗,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两首诗都是咏物诗,都赞颂了梅花的洁白与清香。B.卢钺写道“梅雪争春”,王安石写道“独自开”,这两首诗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C

8、.梅花歌颂了梅花不畏严寒的高洁品性,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D.雪梅借雪梅的争春,告诫我们要谦虚礼让,和睦相处。9. 阅读繁星(一五九),回答问题。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_。心中的风雨来了,_。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2“心中的风雨”指什么?_3诗中的“躲”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10. 课内阅读。题西林壁_,_。_,_。1默写古诗。2从古诗中找出两对反义词写下来。(_)(_)(_)(_)3在本诗中,诗人从_、_、_、_、_、_几个角度来观赏_山,看到山的姿态和形状各不相同,诗中“_,_”蕴含着深刻的哲理。11. 阅读与理解。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

9、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提取信息)诗的第1小节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四个对象:_、_、_、_。2(理解诗句)这首诗写于1938年,读一读下面的背景资料,回答问题。1938年10月,武汉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铁蹄猖狂地践踏着中国大地。作者和当时文艺界许多人士一同撤出武汉,汇集于桂林。作者满怀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诗。(1)“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指的是(_)。a被日本侵略者践踏的中国大地 b在暴风雨摧残下的武汉(2)“无比

10、温柔的黎明”指的是(_)。a树林里的早晨 b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必定会迎来胜利的曙光3(标点运用)第1小节中的破折号的作用是( )。A.表示解释说明B.表示意思的转折C.表示声音的延长4(体会情感)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怎样的感情基调?( )A.热烈、激动B.悲凉、沉重5(写法探究)诗歌的第2小节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试着运用这样的修辞手法仿写一句话_12. 延伸阅读。过零丁洋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家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注释)此诗是文天祥被元军俘虏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所作。零丁洋:即“伶有洋”,现在广东省珠江口外。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寥落:稀少,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四周星:四年,文天祥从1275年起兵抗元到被俘,恰是四周年。絮:柳絮。萍:浮萍。惶恐滩:在今江西万安赣江中,水流满急,极为险恶。1277年,文天祥被元军打败后,曾从惶恐滩一带撤退。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