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12747712 上传时间:2022-11-2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3.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言对社会现实重构之女性文体学诠释 论文关键词:女性文体学 性别角色 现实世界 重构 及物过程论文摘要:文章以小说艰辛爱情路为例,借助女性文体学分析模式,通过分析小说中一个恋爱场景中涉及男女主人公的及物过程的类型选择的“质”与“量”的区剐,揭示习俗化父权制中的性别歧视问题,人类如何通过来重构客观现实与精神世界。 一、 引言 随着社会进步和女权运动的深入发展,妇女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但是习俗化的性别主义父权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社会各个层面,它通过提倡传统的性别角色模式而赋予男性特权男性往往被认为是理智、力量和妇女保护者的化身;女性则是情绪化、柔弱、顺从的代名词。性别主义要求妇女服从僵硬的性别

2、角色模式,以此证明男人的男子气。性模式与性别角色模式是相吻合的。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反映和折射一个社会的现实。由于以上所谓传统标准的规范,作品中的女性,尤其是那些“好”女人,一般都会以“被动”、“顺从”的形象出现。她们总是受动于人,而非主动者。而男性通常处于主动和主导地位。这种现象似乎已经成了东的一种常识。本文试图运用系统功能语法的及物性理论(transitivity),从女性文体学(feminist stylistics)的视角,对小说艰辛爱情路中的一个恋爱场景中及物过程的类型选择进行分析,剖析男女主人公在表达情爱上的不同表现,目的在于展示意义如何通过特定的语言形式来体现,以及人类如何通

3、过语言来重构客观现实与精神世界。 二、女性文体学 西方批评界对文体学的分类常见的区分是卡特和辛普森在语言、话语和文学(Language,Discourse and Literature)一书的导论中提出的“形式文体学”、“功能文体学”、“话语文体学”、“社会文化文体学”、“文学文体学”、“语言学文体学”等六种不同的文体研究派别 。女性文体学是“社会历史文化文体学”的一支,是公开表明其立场的文体学,其目的是揭示性别差异在文本中的体现,从而使人们认识到性别歧视的存在,批评这种现象,提出改革的办法,呼吁人们向着男女平等做出贡献。女性文体学家关心意识形态和再现;她们也对揭露家长制的意识形态感兴趣,使家

4、长制变得不自然。女性文体学借助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及物性理论、女性主义、批评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相关原理对文学和通俗文化中女性形象进行批评性地分析,从而透析性别主义的重构和再现。 迪尔德丽 伯顿 1982年对西尔维亚 普拉斯的钟形的坛子(The Bell Jar)所作的女性文体学分析堪称该类研究的发祥之作。而萨拉 米尔斯无疑是第一位公开标明其著作为女性文体学的文体学家。在其女性文体学一书中,米尔斯通过对文学作品、流行歌曲、广告等各类文本,在字词、句子、语篇等个个层面上,就性别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地分析,为女性文体学分析提供了丰富的范例。 三、及物性理论 韩礼德把语言的纯理论功能分成三种:概念功能(

5、ideational function)、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和语篇 功能 (textual funetion)。其中概念功能是指语言如何促使人类构建关于现实世界的图景,如何理解周围和内心世界所发生的一切。概念功能的体现形式之一就是及物性系统。韩礼德的及物性系统包括六个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行为过 程 (behavioral process),言语过 程 (verbalprocess)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

6、研。辛普森把及物性的过程分为四种类型:物质、心理、言 语 和关 系。本文采用迪尔德丽 伯顿卵在综合了韩礼德和辛普森对过程类型的分类而得出的分析模式。该模式把言语过程看成外显的心理过程,把行为过程按具体情况分别归人物质或心理过程。因而过程类型主要分为四类,即:物质、心理、关系、存在。物质过程又次分为物质一行动 一主观意愿、物质 一行动 一意外发生、物质一事件。心理过程分为心理 一内化 一感知、心理 一内化 一反应、心理 一内化 一认知、心理 一外显。因为在本文所涉及的分析类型中不牵涉存在过程,所以略去不谈。 珊 维尔英指出,以上这些区分的重要意义在于句法层面上的选择是人物再现的一部分。她认为如果一个人物在语篇中很活跃,能够控制自己的决定和行为,那么分析该语篇中出现的过程类型可能会发现较多的“物质一行为 一主观意愿”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人物主动地选择行为方式。另一方面,一个人物的行为若是包含多个“心理 一内化”过程,f也她可能是非常内向的。同样,如果一个人物的行为表现为一系列的“意外发生”过程,此人物可能无法控制自身的环境。需要强调的是,过程、参与者和环境成分三种概念都属于语义范畴,它们一般被用来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如何以语言形式来体现。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