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12739889 上传时间:2023-06-25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产业十二五期间发展研究报告(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生物行业要点: 十二五规划中提到,未来五年生物行业要重点发展展生物医药、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生物农业、生物制造。 生物医药产业是在医药领域综合利用生物技术的产业。内容包括:基因工程、诊断试剂、抗体药品、血液制品、疫苗等。 生物医药工程产品包括生物医学材料制品、(生物)人工器官、医学影像和诊断设备、医学电子仪器和监护装置、现代医学治疗设备、医学信息技术、康复工程技术和装置、组织工程等。 生物农业包括转基因育种、动物疫苗、生物饲料和生物农药几大领域,其中,转基因育种是发展最快、应用最广、发展最有潜力的一个领域。我国生物农业发展的三大制约因素是:一是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二是生产规模小,产量低,生产成本

2、高,市场占有率低;三是相关产业和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生物制造通过制造科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在微滴、细胞和分子尺度的科学层次上,通过受控组装完成器官、组织和仿生产品的制造的科学核技术总成。 我国生物产业落后于国际先进水平。生物产业是指运用微生物学、生物学、组织工程学、生物化学等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制造和生产出来的生物制剂产业。就医学而言,生物产业主要包括血液制品、疫苗制剂、生化及核酸诊断试剂、基因工程药物、组织工程产业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三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快医药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促进生物医药行业产业升级、自主创新。 生物产业是全球新医药未来发展方向和国家

3、战略重点。化 学制药研发遇到瓶颈,大部分的先导化合物已经过筛选,发掘重磅新药的难度日益加大。生物技术的革命为新药研发带来了全新的视角和领域。全球生物制药发展迅速,重磅药物占比不断提高。生物制药在各种重大疾病中应用广泛。由于生物制药产业在国外也是刚刚兴起,我国生物制药行业发展程度和国外的差距不大。世界各国都将生物产业作为未来战略发展重点。我国将出台生物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大对生物产业扶持力度。 工信部将重点推进医药等十大行业兼并重组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近日举行的“2011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分析预测会”上表示,“十二五”期间,工信部将重点编制好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物

4、联网、太阳能光伏、海洋工程装备、航空工业、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专项规划,以及推动相关规划落实的具体方案。苏波表示,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以汽车、钢铁、水泥、船舶、机械、电子信息、电解铝、稀土、食品、医药等行业为重点,推动优势企业强强联合、跨地区兼并重组、境外并购和投资合作,引导兼并重组企业管理创新,在重点行业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主导产品优势突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企业集团。一、 政策方面1. 生物产业将成为支柱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1年初中央颁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指出要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立足我国国情和科技、产业基础,现阶段重点培

5、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产业。此外,还确定了发展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则、指导思想、目标以及配套措施。生物产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了两类,其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在2020年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而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则定位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这恰好反映了生物产业现阶段有别于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大特点:发展基础较好、上升速度较快,也体现了国家对于生物产业的高度重视。与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相比,生物产业更加侧重于技术创新与自主研发,而整体经济规模

6、和产业总值当前还相对较低。2. 生物产业具有极强的自主创新特性加快自主研发与科技创新,抢占未来科技制高点,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从外部发展环境看,全球经济结构加速调整,新的格局正在形成。发达国家提出了“再工业化”、“低碳经济”、“智慧地球”等新的理念,加快布局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环保、生命科学等领域发展,抢占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制高点。从内部发展环境看,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工业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更加突出。我国工业在经历长期高速发展后,面临新的周期性调整压力,亟需更具竞争力的新的产业增长点。因此,十二五规划,正体现了中央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抓手、以创新为主要驱动力的推进思路。

7、创新驱动是生物产业的核心特征。生物产业自主创新和研发能力的提高,是提升我国生物产业在世界生物产业链中的地位、增强我国生物产业竞争力的中心环节。通过大力打造生物产业的自主创新体系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破解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创新难题,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是我国“十二五”加快经济方式转变、建设创新型社会的关键支撑点。3. 生物产业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有较强的关联性在世界范围内,生物产业已成为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据统计,当今全球生物产业的销售额年增长率高达30%,是世界经济增长率的10倍。随着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不断突破,生物产业已成为我国与发达国家在基础研究上差距最小的领域

8、之一,并逐步发展为新的经济增长点。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我国生物产业规模依然快速增长,比全国工业及高新技术制造业同期增长率分别高出15和18个百分点。随着十二五规划的出台,生物产业的发展速度和产业规模必将再上一个台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生物产业与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很强的关联性。以生物医药为例,新型生物医用材料、精密生物医用设备等未来生物医药市场的重点领域,与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密切相关;以生物环保为例,通过生物技术改造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新兴产业的产业链环节,不仅能有效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耗与污染,并且可以极大提升其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二、 生物产业重点领

9、域中国生物产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生物技术总体上在发展中国家处于领先水平,局部领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 生物产业已初具规模。当前,中国已建立国家级生物产业基地22个, 总投资超过2000 亿元。依托产业基地, 中国生物产业发展呈现集群态势。在国家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自2000年以来,中国生物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9年中国生物产业总规模已达到2230亿元。图1 2005-2009年中国生物产业规模与增长在2009年中国生物产业2230亿元的总规模中,生物医药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生物农业、生物制造、生物质能和生物环。图2:2009年中国生物产业结构生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

10、富有活力的朝阳产业之一,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生物产业发展迅速,当前在一些领域已经取得了突破式进展。但是,与世界上生物技术强国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初步估计,中国生物产业基础研究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5年左右,产业化差距在15年以上,且有进一步扩大趋势。加快中国生物产业发展,需要明确整体发展思路。核心生物产业是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创新是产业的生命,是产业健康发展的核心。中国生物产业自主创新能力弱、科技成果产业转化率低,已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问题。全球生物技术专利中,美、欧、日分别占59%、19%和17%,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仅占5%。我国已批准上市的13类25种382个不同规格的基因工

11、程药物和基因工程疫苗产品中,只有6类9种21个不同规格的产品属于原创,其余都是仿制。同时,中国生物产业科技创新体制、投融资体制等不适应现代生物技术进入大规模化产业阶段的需要,使中国近几年生物技术产业化与发达国家差距在拉大。“十二五”期间,应将创新列为中国生物产业发展需要突破和发展的核心。抓住全球及中国生物产业发展机遇,加大各类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加强国际合作,大力培育和吸引中高端生物领域人才,强化科技创新,积极培育市场,努力实现重点领域快速健康发展。产业化生物产业是高投入、高效益、高风险、长周期的行业,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安全试验到投放市场,其产业链条比信息产业、汽车工业等相对要长。这些特点

12、决定了中国生物产业发展不能沿袭信息产业发展模式,必须加强自主创新和产业化。目前来看,中国生物技术与经济结合不紧密,“中试、放大、集成”工程化环节薄弱,全国生物科技成果转化率普遍不到15%,西部地区甚至不到5%。生物产业发展工作要以产业化为主线,加快做大一批产业基础条件较好、技术条件成熟、有成长潜力的重要产品或行业。“十二五”期间要大幅度提高研究开发投入占产业增加值的比重,重点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年销售额过10亿元的生物技术产品。规模化中国生物产业尚未形成规模化集聚和生产。目前,中国生物企业普遍规模较小,最大的生物制药企业销售额仅有100亿元人民币左右,最大的现代生物制造企业不足5亿元人民

13、币。从行业组织状况看,现代生物企业数量少;从区域布局看,产业集聚度不高,结构雷同、低水平竞争等问题突出。“十二五”期间中国生物产业发展一方面要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一大批创新型中小生物企业,加强大型龙头生物企业的扶持力度;另一方面要加快优势资源的集中,重点推进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综合性生物产业基地及若干专业性生物产业基地建设。市场化中国生物产业当前正处于全面发展的初期阶段,相关市场体系不健全,已成为制约产业成长的重要障碍。生物技术产品多与人民生命健康直接相关,具有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等特征。为此,要加大政府调控监管力度,加快相关体制机制改革,建立健全有利于生物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市场

14、环境,积极引导形成健康良性的市场氛围。可供选择的产业政策包括:完善生物技术产品市场准入政策,加大政府采购对国内生物企业的支持力度,通过逐步扩大医疗保险、计划免疫等覆盖范围,加大对农民提供良种补贴、技术培训的支持力度,以及加大对生物质能发展的扶持等措施,积极扩大生物产品的市场需求。在培育和扩大生物产品市场需求的同时,加强生物产品市场监管。完善对生物技术企业、研究机构及其制品的管理制度;健全生物技术的实验程序,以及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商品化生产和进出口等环节的安全控制措施,加大对生物企业与研究机构的基础设施和安全措施的监督力度。生物产业是具有中长期意义的战略性产业。亚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

15、)在其发布的2030年的生物经济:施政纲领的设计中指出,到2030年,生物技术在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占生物技术总产量的39%,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占36%,在医疗保健领域中的应用占25%,其中工业应用潜力最大。从产业成熟度来看,目前生物农业最为成熟,如果转基因技术政策能够适度、适时调整,可加快其产业化;生物医药次之;生物工业潜力大,但仍需解决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因此,制定生物产业发展重点及方向,要立足长远,突出战略性,对部分具备条件的领域加快推进产业化,针对具有发展潜力的应用领域要提前部署研发。国家政策上给出了生物产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和主要任务,指出:要“大力发展用于重大疾病防治的生物技术药物、新型

16、疫苗和诊断试剂、化学药物、现代中药等创新药物大品种,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水平。加快先进医疗设备、医用材料等生物医学工程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促进规模化发展。着力培育生物育种产业,积极推广绿色农用生物产品,促进生物农业加快发展。推进生物制造关键技术开发、示范与应用。加快海洋生物技术及产品的研发和产业化。”因此, 预计国家在“ 十二五”期间对生物产业的政策将更加考虑中国实际国情,从而制定适宜的发展目标与重点,通过部署一批关键、核心、前沿生物技术,加快推进生物农业、生物医药等技术的产业化,重点推进产业化过程中关键技术、关键工艺、关键产品的创新,保持生物产业年均增长在20%以上,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表1 生物产业“十二五”主要技术方向同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