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抗心律失常药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12349238 上传时间:2022-12-08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5.抗心律失常药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抗心律失常药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抗心律失常药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抗心律失常药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抗心律失常药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5.抗心律失常药》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抗心律失常药(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课程名称药理学专业班级08级三年临床、药学授课教师王生杰授课类型讲授学时3章节题目第一十章抗心律失常药目的与要求1. 掌握利多卡因、苯妥英钠、普萘洛尔、维拉帕米的作用、应用及不良反应。2. 理解胺碘酮、普罗帕酮、普鲁卡因胺抗心律失常作用特点及应用。3. 了解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和分类。重点与难点重点:利多卡因、普奈洛尔、胺碘酮、维拉帕米的作用与用途。难点:1.心律失常产生的生理机制;2.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四种机制:(1) 降低自律性(2) 加快或减慢传导(3) 延长ERP或使相邻细胞ERP均一(4) 减少除极和触发活动方法与手段讲授,CAI使用教材及参考书王开贞、于肯明

2、: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六版。王迎新、于天贵:药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2.版。教案续页教学内容辅助手段时间分配第二十一章抗心律失常药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冲动起源异常或冲动传导障碍引起的心动频率或节律紊乱。心律失常分为缓慢型和快速型两类: 缓慢型心律失常:起搏慢、传导慢。阿托品、异丙上腺素治疗。 快速型心律失常:心率快、节律快。本章抗心律失常药通过纠正异常心肌电活动,产生抗心律失常作用。故先复习心肌电生理知识。第节心律失常的电生理学基础1.心肌细胞分两类:(1) 工作细胞:心房肌、心室肌。“四性中”无自律性。(2) 自律细胞:“四性中”无收缩性。包括: 快反应自律细胞:

3、心房传导细胞、房室束、普氏纤维。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房结区细胞和结希区细胞。2根据去极速度和幅度,心肌细胞也分两类:(1) 快反应细胞:0相Na+内流,去极速度快、幅度咼。包括: 快反应自律细胞:心房传导细胞、房室束、普氏纤维细胞。 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细胞。(2) 慢反应细胞:0相Ca2+内流,去极速度慢。包括: 慢反应自律细胞:窦房结、房室结细胞。 慢反应非自律细胞:结区细胞。一、正常心肌电生理1.膜电位:(1) RP电位:K+外流,K+的平衡电位。(2) AP电位:Na+、Ca+2内流f去极一K+外流f复极f产生的电流脉冲。0相:Na+、Ca+内流,去极;1相:K+外流

4、,快速复极相;2相:缓慢Ca+内流,少量Na+内流,K+外流;3相:K+外流;4相:静息电位,离子泵转运,Na+泵出,K+摄入。非自律细胞(心房肌、心室肌、结区细胞):4相水平;自律细胞(心房传导细胞、房室束、普氏纤维、窦房结细胞):舒张期自动去极,4相有坡度。2. 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快反应细胞:包括心房肌、心室肌(快反应非自律细胞)、心房传导细胞、房室束、普氏纤维(快反应自律细胞)。Na+内流,膜电位大,去极速度快,传导快,称快反应细胞。慢反应细胞:包括窦房结、房室结。Ca+内流,膜电位小,去极速度慢、传导慢,称慢反应细胞。3. 快反应变为慢反应:细胞缺血受损一Na+K+泵活性低一细胞

5、内失K+-膜两侧K+浓度差If膜电位1(至一5060mv)快通道失活,慢通道开放一Na+不内流而Ca+内流一快反应细胞变为慢反应细胞一舒张电位接近阈电位一自律性f一发生心律失常。4. 膜反应性和传导速度:传导速度取决0相膜电位的大小,膜电位大,传导快;膜电位小,传导慢。5有效不应期(ERP)和动作电位时程(APD):ERP:去极开始至复极达-60mV时,所经历的时间。Na+通道失活,心肌细胞膜对任何刺激不发生反应。ERPf,心肌细胞兴奋性I。APD:去极开始至复极完毕的时间。6自律性:自律细胞自动发放节律而兴奋的能力。取决4相去极速度。去极速度快(坡度大):自律性高;去极速度慢(坡度小):自律

6、性低。二、心律失常发生的电生理机制(一)冲动形成异常1. 自律性异常(1)正位起搏点异常f窦性心动过缓或过速。(2)异位起搏点: 4相去极速度自律性心律失常。 最大舒张电位1(偏正)f接近阈电位f自律性心律失常。2. 后去极和触发激动:后除极:是0相除极后的震荡除极,导致异位冲动发放,其频率快,振幅小,呈震荡性波动,膜电位不稳定,易引起异常冲动发放,称触发激动。早后除极:发生在2相末、3相初,Ca+内流f引起。迟后除极:发生在3相末、4相初,是Ca+内流f诱发Na+内流所致。单个后除极f早搏;连续后除极f心动过速。(图)(二)冲动传导异常1单纯传导障碍:包括传导减慢、传导阻滞、单向传导阻滞。2

7、折返激动:是指冲动沿环型通路折回原处而反复运行的现象。是心律失常的基础。单个折返形成早搏,连续折返形成心动过速。(图)第二节抗心律失常药的基本作用和药物分类一、抗心律失常药基本作用(一)降低自律性1促自律细胞4相K+外流一增大舒张电位一远离阈电位一自律性I。2抑制自律细胞4相Na+、Ca+内流一自律性I。(二)抑制后除极:钙拮抗药一阻滞Ca+通道一抑制Ca+内流一抑制后除极一取消触发激动。(三)改变传导、终止折返激动1. 改善传导:利多卡因一促4相K+外流一舒张电位一0相去极一取消单阻一消除折返。2. 减慢传导:奎尼丁一抑制0相去极一传导I一单向阻滞变双向阻滞一消除折返。(四)延长有效不应期(

8、ERP),终止折返药物改变APD,也改变ERP。ERP与APD的关系为:ERP/APD1ERPft/APDt1ERP绝对延长ERPI/APD|1ERP相对延长抗心律失常药一使相邻细胞不均一的ERP一均一化。二、抗心律失常药分类:I类:钠通道阻滞药:IA类抑制Na+、Ca+内流和K+外流,tERP和APD药:奎尼丁。IB类抑制Na+内流和促进K+外流,相对tERP和APD药,利多卡因。IC类重度抑制Na+内流,对复极影响小的药,氟卡尼、普罗帕酮等。II类: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多洛尔皿类:延长复极药物:胺碘酮、索他洛尔W类:钙拮抗药:维拉帕米、地尔硫卓V类:其它药:腺苷第三节常用抗心律失常药

9、一、IA类-钠通道阻滞药(中度阻滞钠通道)奎尼丁(quiniding)金鸡钠树皮中生物碱,为右旋体【作用】lNa+内流|K+外流,亦IC&2+内流。还阻断M受体和a受体。1. 降低自律性: 抑制4相Na+内流,4相自动去极速率I,使心房传导细胞、房室束、普氏纤维自律性I。 I后去极Ca2+内流,1异位起搏点自律性强大(对正位影响小)。2减慢传导:抑制0相Na+内流,去极速度I、振幅I,使心房肌、心室肌、普氏纤维传导I,变单阻为双阻,消除折返。3. 延长ERP:抑制0相Na+内流和抑制3相K+外流,ERP绝对f(心房、心室、蒲氏纤维)。4抑制心肌收缩力:抑制Ca+2内流,心肌收缩力减弱,心输出量

10、减少。5a阻断作用和抗胆碱作用:静脉注射可致低血压,并反射性心率加快。 阻断a受体:血管扩张、血压下降; 阻断M受体:心房肌ERP仁房室结ERPI故室颤先用强心昔。【应用】广谱,用于各型过速型心律失常,对房颤、房扑,转律作用强。【不良反应】毒性大;发生率1/3。1金鸡钠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2. 心血管毒性:包括低血压、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奎宁丁晕厥。QRS波增宽(心动过缓),Q-T间期延长(心室APDf),应停药观察。 致各种心律失常,窦房阻滞、房室阻滞、室内阻滞、室性心动过速。 奎宁丁晕厥:意识丧生、四肢抽搐、呼吸停止,可发展为室颤或停搏,需立即静滴异丙肾或阿托品、补K+、补M

11、g2+。无效时用电复律等抢救。3过敏:包括血管神经性水肿、血小板减少等。【禁忌症】病态窦房结综合症、传导阻滞等。普鲁卡因胺1. 电生理作用与奎尼丁相似。与奎尼丁的不同处: 无a阻断作用; 抗胆碱作用微弱; 抑制心肌收缩力作用弱; 对浦氏f选择性高,对室性心律失常疗效较好。2用于治疗室性心律失常,静脉注射抢救危重病例。3久用可致红斑狼疮样症状,故不适合长期维持治疗用。(二)IB类(轻度阻滞钠通道药)利多卡因(lidocaine)【作用】抑制Na+内流,促K+外流。选择性作用于蒲氏纤维和心室肌。1. 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内流,促4相K+外流,降低蒲氏纤维自律性,提高致颤阈,消除异位节律,为防

12、治室颤的重要药。2相对延长ERP:促K+外流,抑制2相Na+内流,缩短APDERP,相对长ERP,利于消除折返。3对传导的影响: 心肌缺血、细胞外高钾、血液偏酸性,或原有传导阻滞者:抑制传导f变单阻为双阻; 低血钾、心肌受损而部分去极的心肌组织:促4相K+外流,膜电位f,0相去极时Na+内流f,传导f,消除单阻。【应用】主要用于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心梗并发的严重室性心动过速、室颤为首选药。心脏手术、全身麻醉、强心苷中毒、电转律后引起的室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1中枢神经系统:定向障碍、肌肉震颤、语言障碍、惊厥;2心血管:剂量过大,出现房室传导阻滞、心率减慢、血压下降。3心电图:P-RtC房室传导

13、阻滞)、QRS增宽(心动过缓),中毒,停用。4. 低血钾者,先补k+。5. II、III度房室传导阻滞者禁用。苯妥英钠1. 心肌电生理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仅作用于蒲氏纤维;2. 能与强心苷竞争Na+-K+-ATP酶。3. 低血钾时,能加速传导,强心苷中毒伴低血钾。4用于:强心昔中毒引起的(室性及房性)心律失常,特别对室性心律失常首选。美西律(慢西律)1化学结构、作用与利多卡因相似,可口服、静注,作用长达6-8小时;2用于:对利多卡因无效的室性心律失常;对强心苷中毒、心肌梗塞的心律失常疗效较好。3不良反应:静注见心动过缓、传导阻滞、BPI。4禁忌:心衰、心源性休克、传导阻滞。妥卡尼(tocain

14、ide)1利多卡因的衍生物,作用与用途相似利多卡因,口服;2.治疗各种室性心律失常。(三)IC类(重度阻滞钠通道药)普罗帕酮(propafennone)【作用】重度阻滞Na+通道;轻度阻滞钙通道;轻度阻断B受体。1降低自律性:对房室束、蒲氏纤维、作用明显;2抑制传导:抑制心房、心室、蒲氏纤维0相Na+内流;3. 延长APD和ERP;【应用】广谱,室性及室上性心律失常。【不良反应】可见传导阻滞、心衰、体位性低血压等。二、II类药一B受体阻断药普萘洛尔、美托洛尔【作用】阻断B受体。11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Ca2+内流,降低窦房结、蒲氏f自律性;2抑制传导:抑制0相Na+、Ca2+内流,减慢

15、房室结、蒲氏纤维传导;3. 延长ERP:抑制0相Na+、2相Ca2+内流和3相K+外流,ERP仁4抑制后除极:抑制2相Ca2+内流。5. 抗心肌缺血作用:心率I,舒张期延长,心肌供血f。【应用】用于室上性和室性心律失常:1窦性心动过速首选;2. 房颤、房扑,减慢心室率;3. 室性心律失常亦有效。三、III类药一延长APD的药胺碘酮(乙胺碘咲酮)口腹吸收慢,不规则,个体差异大;静脉注射显效快而短(12小时)。【作用】主要抑制复极过程,延长APD、ERP;还阻滞K+、Na+、Ca+通道。1. 降低自律性:抑制4相Na+、Ca+内流,降低窦房结、蒲氏纤维自律性;2. 抑制传导:I0相Na+、Ca+内流,I窦房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