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导线张力(应力)弧垂分析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18MB
约308页
文档ID:412313062
第二章导线张力(应力)弧垂分析_第1页
1/308

Four short words sum up what has lifted most successful individuals above the crowd: a little bit more.------------------------------------------author------------------------------------------date第二章导线张力(应力)弧垂分析第二章 导线张力(应力)弧垂分析第二章 导线张力(应力)弧垂计算第一节 导线和地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与单位荷载 一、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导线的机械物理特性,一般指破坏张力、弹性系数、热膨胀系数一) 导线的破坏张力对导线作拉伸试验,将测得瞬时拉断力利用多次测量结果,可以建立一组经验公式来计算导线的瞬时拉断力考虑到施工和运行中导线接头、修补等因素,设计用导线破坏张力取其实测或计算瞬时拉断力Tp的95%,即 Tps=0.95Tp (2-1-1) 式中 T p —导线的瞬时拉断力,N;T ps—导线的破坏张力,N。

二)导线的弹性系数物体的弹性系数也称为弹性模量导线的弹性系数是指在弹性限度内,导线受拉力作用时,其应力与相对变形的比例系数,通过试验得出的应力-应变曲线确定,可表示为 (2-1-2)式中 T—导线拉力,N;l、Δl—导线的原长和伸长,m;σ—导线的应力,即单位截面的张力,σ=T/A,N/mm²;ε—导线的相对变形,ε=Δl/l;A—导线的截面积,mm²;E—导线的弹性系数,N/mm²钢芯铝绞线的弹性系数按下式近似计算 (2-1-3)式中 EAl、Es、E—分别为铝、钢和综合弹性系数,N/mm²,Es =190000 N/mm², EAl =55000 N/mm²;m=AAl/As—铝对钢的截面比m=AAl/As三)导线的热膨胀系数导线温度升高1℃所引起的相对变形,称为导线的热膨胀系数,可表示为 (2-1-4)式中 ε—温度变化引起的导线相对变形,ε=Δl/l;Δt—温度变化量,℃;α—导线的热膨胀系数,1/℃。

钢芯铝绞线的热膨胀系数的计算式为 (2-1-5)式中 αAl、αs、α—分别为铝、钢和综合热膨胀系数,1/℃αAl=23×10-61/℃,αs=11.5×10-61/℃无试验资料时,导线的弹性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可按下表选用表2-1-1 铝绞线和钢芯铝绞线的弹性系数和热膨胀系数(GB1194-83)结 构铝钢截面比m弹性系数E (N/mm2)线膨胀系数(×10-61/℃)结 构铝钢截面比m弹性系数E (N/mm2)线膨胀系数(×10-61/℃)铝钢铝钢7——5900023.02676.137600018.919——5600023.03074.298000017.837——5600023.030194.377800018.061——5400023.042719.446100021.4616.007900019.145714.466300020.9775.067600018.548711.346500020.51271.7110500015.35477.716900019.318118.006600021.354197.906700019.422710.007100020.3—7—18140011.52477.717300019.6—19—18140011.5二、导线的单位荷载作用在导线上的荷载有自重、冰重和风压。

这些荷载可能是不均匀的,但为了便于计算,一般按沿导线均匀分布考虑在导线张力弧垂计算中,常把导线受到的机械荷载用单位荷载表示导线单位长度的荷载称为单位荷载常用的单位荷载有如下七种一)自重荷载由导线的质量引起的荷载称为自重荷载,自重单位荷载计算式为p1=9.80665m0×10-3 (2-1-6)式中 9.80665—重力加速度,m/s²,其近似值可取9.8、9.81或10;m0—每千米导线的质量,kg/km; p1—导线的自重单位荷载,N/m二)冰重荷载导线覆冰时,由于冰重产生的荷载称为冰重荷载假设冰层沿导线均匀分布并成为一个空心圆柱体(图2-1-1),冰的密度为0.9g/cm³,冰重单位荷载可按下式计算图2-1-1 覆冰的圆柱体p2=9.80665×0.9πb(b+d)×10-3 (2-1-7) 式中 b—覆冰厚度,mm;d—导线直径,mm; p2—导线的冰重单位荷载,N/m。

设计覆冰厚度:轻冰区取无冰、5mm或10mm,中冰区取15mm或20mm,重冰区取20mm、30mm、40mm或50mm,必要时还应按稀有覆冰条件进行验算地线设计冰厚,除无冰区外,应较导线冰厚增加5mm大跨越最大设计冰厚,除无冰区外,宜较附近一般送电线路的最大设计冰厚增加5mm三)导线的自重和冰重总荷载导线的自重和冰重总单位荷载等于二者之和,即 p3 =p1 +p2 (2-1-8)式中 p3—导线自重和冰重总单位荷载,N/m p1 、p2和p3都是垂直单位荷载四)无冰时导线风压荷载无冰时作用在导线上每米长的风压荷载称为无冰时导线风压单位荷载,计算式为基本风速情况 (2-1-9)其它情况 (2-1-10)式中 α—风速不均匀系数,也称档距系数,采用表2-1-2 所列数值;表2-1-2 各种风速V下的风速不均匀系数αV( m/s)V<2020≤V<2727≤V<31.5V>31.5α1.00.850.750.70V0—离地面或水面10m处的基本风速,m/s;V—设计风速,m/s;d—导线直径,mm;μsc—风载体型系数,当导线直径d<17 mm时μsc =1.2, d≥17 mm时μsc =1.1;μz—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地面粗糙度类别用指数公式计算:A类指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μz=0.794Z0.24,1.00≤μz≤3.12;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乡镇和城市郊区,μz=0. 479Z0.32,1.00≤μz≤3.12;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μz=0.224Z0.44,0.74≤μz≤3.12;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μz=0.08Z0.60,0.62≤μz≤3.12。

Z为离地面或水面的平均高度(m):一般500~750 kV输电线路取离地面20m,330kV及以下输电线路取离地面15m,10kV及以下配电线路取离地面10m;大跨越根据实际情况确定θ—风向与架空线轴线间的夹角;p4—无冰时导线风压单位荷载,N/m 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应按基本风速统计值选取330kV及以下输电线路的基本风速不应小于23.5m/s;500kV、750kV输电线路计算导、地线的张力、荷载以及杆塔荷载时,基本风速不应低于27m/s必要时还宜按稀有风速条件进行验算山区送电线路的基本风速,如无可靠资料,应按附近平原地区的统计值提高10%选用大跨越基本风速,如无可靠资料,宜将附近平地送电线路的风速统计值换算到与大跨越线路相同电压等级陆上线路重现期下历年大风季节平均最低水位以上10m处,并增加10%,然后考虑水面影响再增加10%选用大跨越基本风速不应低于相连接的陆上送电线路的基本风速雷电过电压工况,当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其值大于等于35m/s时,风速宜取15m/s,否则取10m/s;校验导线与地线之间的距离时,应采用无风。

操作过电压工况的风速宜取基本风速折算到导线平均高度处风速的50%,且不宜低于15m/s安装工况采用风速10m/s带电作业工况的风速可采用10m/s (五)覆冰时导线风压荷载覆冰时导线每米长的风压荷载称为覆冰时导线风压单位荷载,计算式为 (2-1-11)式中 μsc—风载体型系数,取μsc =1.2;p5—覆冰时导线风压单位荷载,N/m;其他符号意义同式(2-1-8、2-1-9)p4和p5都是水平单位荷载六)无冰有风时的综合荷载无冰有风时,导线上作用着垂直方向的荷载p1和水平方向的荷载p4,按向量合成可得无冰有风时的综合单位荷载(图2-1-2),按下式计算 (2-1-12)式中 p6—无冰有风时的综合单位荷载,N/m 图2-1-2 无冰有风时的综合荷载 图2-1-3 有冰有风时的综合荷载(七)有冰有风时的综合荷载有冰有风时,综合单位荷载为垂直总单位荷载p3和覆冰时风压单位荷载p5的向量和(图2-1-3),按下式计算 (2-1-13)式中 p7—有冰有风时的综合单位荷载,N/m。

在计算成果表中,常在相关的单位荷载的脚注数字后用括号标注覆冰厚度和风速的数据:p2、p3标覆冰厚度(mm), p4、p6标风速(m/s), p5、p7左数为覆冰厚度(mm)、右数为风速(m/s)第二节 导线的设计张力一、导线张力的概念悬挂于两基杆塔之间的一档导线,在导线自重、冰重、风压等荷载作用下,任一横截面上均有一张力存在因导线上作用的荷载是沿导线长度均匀分布。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