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一、 定义和病理学基础(一) 定义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coronary atheroselerotic heart disease),有时又被称为冠状动脉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 CAD)或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 IHD)指由于冠状动脉 硬化使管腔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二) 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病变过程冠心病主要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血流减慢、狭窄或 阻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动脉粥样硬化有3种基本的病理改变: 脂肪条纹形成;纤维斑块形成,导致管腔狭窄、变形、血流缓慢,是进展性动 脉粥样硬化的特征性病变和各种临床症状的最主要原因;进展性斑块形成,大 量的脂质聚集、逐渐坏死、崩解,并引起结缔组织 的增生和炎症,发生钙化, 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或完全性闭塞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 程,患者从青少年起即开始有血管壁的脂肪条纹形成,至40岁左右病变的血管 逐渐明显变窄,冠状动脉供血减少,并可能发生出血、溃疡、血栓等改变,导 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如心绞痛、心肌梗死、冠状动脉猝死等。
二、 流行病学全球疾病负担研究资料表明,每年死亡的4000余万例(发达国家1200余万, 发展中国家2800余万)中有1000多万例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发达国家和发展 中国家各占1/2三、 膳食营养因素与冠心病的危险性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水平升高、超重和肥胖、高血压、糖尿病、久坐少动的生活方式、高密 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水平降低、甘油三酯(TG)升高、载脂蛋白⑴水平增加等 其中许多可以通过膳食和生活方式来调控,膳食营养因素无论是在冠心病的发 病和防治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四、 冠心病的临床类型由于冠状动脉病变的部位、范围和程度不同,冠心病有不同的临床特点,一 般可分为5型:1. 隐匿型此型患者无临床症状,但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或有放射性核素心 肌显像改变此型亦称无症状性冠心病2. 心绞痛是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与缺氧所引起的临床综 合征患者有阵发性的胸骨后压榨样疼痛,可放射至心前区与左上肢,常发生 于劳动或情绪激动时,持续数分钟,休息或用硝酸酯制剂后缓解本病多见于 男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劳累、情绪激动、饱食、受寒、阴雨天气等为常 见的诱因。
3. 心肌梗死 此型病情危重,为冠状动脉阻塞、心肌急性缺血性坏死所引起患 者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发热和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发生心律失常、 休克或心力衰竭4. 缺血性心肌病长期心肌缺血所导致的心肌逐渐纤维化,表现为心脏增大、心 力衰竭和(或)心律失常5. 猝死突发心脏骤停而死亡,多为心脏局部发生电生理紊乱或起搏、传导功能 发生障碍,引起严重心律失常所致五、 冠心病的预防(一) 一级预防防止动脉粥样硬化,预防冠心病1. 平衡膳食2. 控制和治疗高血压、高脂蛋白血症及糖尿病3. 生活规律化,避免精神紧张、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二) 二级预防确诊冠心病后,应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激动需戒烟酒,防止过饱 餐并进行适当的体力活动,可选择适合于自己,易于坚持的有氧耐力运动,如购 物、散步、打太极拳等,不宜于进行无氧剧烈运动,如短跑、长距离骑车、长 距离游泳等,也不宜于参加体育竞技比赛,要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六、冠心病的营养治疗1. 禁烟、禁酒2. 能量:能量摄人要达到并维持理想体重或适宜体重,防止肥胖3. 脂肪:减少脂肪的摄入,脂肪占总能量的25%以下限制饱和脂肪酸(S),适 当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P),使每日P/S值达到1〜1.5。
减少胆固醇的摄人, 每日胆固醇摄人量限制在300mg以下4. 碳水化合物:占总能量的50%〜60%主食除米面外,多吃各类杂粮,其营养 丰富并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也可用土豆、山药、藕、芋艿、荸荠等根茎类食 物,代替部分主食,这样可避免主食过于单调限制蔗糖和果糖的摄入5. 蛋白质:摄人适量的蛋白质,每日1.Og / kg左右,约占总能量的15%每日 可饮脱脂 牛奶250ml左右,并可吃1个鸡蛋白每周可吃2〜3个整鸡蛋鱼类 肉质细嫩,易于消化吸收,含有丰富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可每周吃2〜3次,每 次200g左右,烹饪方法以清炖和清蒸为主黄豆及其制品含植物固醇较多,有 利于胆酸的排出,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6. 供给充足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膳食纤维每日摄人20〜25g为宜七、 心肌梗死的营养治疗1. 急性期 应完全卧床休息,开始给予流食,如米汤、藕粉、去油肉汤、菜汁等, 少量 多餐,每日总能量约3347kJ(800kcal),尽量避免胀气或带刺激性的食物如 豆浆、牛奶、浓 茶和咖啡等病情好转后可选用半流食,如粥、面条、馄饨、 面片汤、肉末、碎菜等,仍应少量多餐,每日能量约5020kJ(1200kcal),注意保 持大便通畅,逐渐过渡到软食。
注意水和 电解质平衡,食物中水的含量应与饮 水及输液量一并考虑,以适应心脏的负荷能力;如伴有高血压或心力衰竭,应 限制钠盐;镁对缺血性心肌病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含镁较丰富的食物有:有色 蔬菜、小米、面粉、肉、海产品等;避免低钾血症出现,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2. 恢复期应防止复发,其膳食原则同冠心病八、 心力衰竭1. 减轻心脏负荷,控制总能量,最好稍低于理想体重蛋白质的特殊动力作用可 能增加 心脏额外的能量要求,蛋白质的摄人宜每日0.8g / kg;脂肪在胃内停留 时间长,影响消化,建议每日不超过60g;其余的能量由复合碳水化合物供给,少用甜食2. 减轻钠、水潴留限制钠盐,根据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轻、中、重的程度,分别 给予每日限钠1500mg、1000mg或500mg膳食;液体每日限制摄人量为1000〜 1500ml3. 其他电解质的平衡,应注意钾、钙、镁等的平衡调整4. 维生素应充足,包括B族维生素与维生素c等5. 为减少胃肠胀气,诱发心力衰竭,应少食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