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的故事孔融让梨孔融(153—208年),鲁国人(今山东曲阜),是东汉末年驰名的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他的文学创作深受魏文帝曹丕的推崇据史书记载,孔融幼时不但非常聪慧,而且还是一个注重兄弟之礼、互助友爱的典型孔融四岁的时候,常常和哥哥一块吃梨每次,孔融总是拿一个最小的梨子有一次,爸爸看见了,问道:“你为什么总是拿小的而不拿大的呢《〞孔融说:“我是弟弟,年龄最小,应该吃小的,大的还是让给哥哥吃吧!〞孔融小小年纪就懂得兄弟姐妹相互礼让、相互帮忙、团结友爱的道理,使全家人都感到惊喜从此,孔融让梨的故事也就流传千载,成为团结友爱的榜样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去颐既觉,那么门外雪深一尺矣〞“程门立雪〞说的是宋代学者杨时和游酢向程颢、程颐拜师求教的事杨时、游酢二人,原先以程颢为师,程颢去世后,他们都已四十岁,而且已考上了进士,然而他们还要去找程颐继续求学故事就发生在他们初次到嵩阳书院,登门拜见程颐的那天相传,一日杨时、游酢,来到嵩阳书院拜见程颐,但是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动,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和不耐烦的神情。
这个故事,就叫“程门立雪〞,在宋代读书人中流传很广后来人们常用“程门立雪〞的成语表示求学者尊敬师长和求学心诚意坚曾子避席“曾子避席〞出自?孝经》,是一个非常驰名的故事曾子是孔子的弟子,有一次他在孔子身边侍坐,孔子就问他:“以前的圣贤之王有至高无上的德行,精要微妙的理论,用来教导天下之人,人们就能和睦相处,君王和臣下之间也没有不满,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吗《〞曾子听了,明白老师孔子是要指点他最深刻的道理,于是立刻从坐着的席子上站起来,走到席子外面,恭恭敬敬地答复道:“我不够聪慧,哪里能知道,还请老师把这些道理教给我〞在这里,“避席〞是一种非常礼貌的行为,当曾子听到老师要向他传授时,他站起身来,走到席子外向老师请教,是为了表示他对老师的尊重曾子懂礼貌的故事被后人传诵,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张良拜师张良是西汉高祖刘邦的军师,他的祖先是韩国人在秦灭韩后,张良立志为韩国报仇有一次,因刺杀秦始皇未遂,受到追捕而避居到下邳张良在下邳闲暇无事有一天他到下邳桥上散步,碰到一个老人,穿着粗布短衣,走到张良旁边,成心把他的鞋子掉到桥下然后回过头来冲着张良说:“孩子!下桥去给我把鞋子拾上来!〞张良听了一愣,很想打他一下,但一看他是个老人,就强忍着怒气,到桥下把鞋拾了上来。
那老人竟又命令说:“把鞋子给我穿上!〞张良一想,既然已经给他拾来了鞋子,不如就给他穿上吧,于是就跪在地上给他穿鞋那老人把脚伸着,让张良给他穿好后,就笑嘻嘻地走了张良一直用惊奇的目光注视着他的去向那老人走了里把路,又折回身来,对张良说:“你这个孩子是能培养成才的5天以后的早上,天一亮,就到这里来同我会面!〞张良跪下来说:“是〞第五天天刚亮,张良到了下邳桥上不料那老人已经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就生气地说:“和老人约会,怎么迟到了《以后的第五天早上再来相会!〞说完就离去了到第五天早上,鸡一叫,张良就赶去,可是那老人又等在那里了,见了张良又生气地说:“怎么又掉在我后面了《过了五天再早点来!〞说完又走了到第五天,张良没到半夜就赶到桥上,等了好久,那老人也来了,他快乐地说:“这样才好〞然后他拿出一本书来,指着说道:“认真研读这本书,就能做帝王的老师了!过十年,天下形势有变,你就会发迹了以后13年,你就会在济北郡谷城山下看到我《《那儿有块黄石就是我了〞老人说完就走了早上天亮时,张良拿出那本书来一看,原来是?太公兵法》(辅佐周武王伐纣的姜太公的兵书)!张良十分珍爱它,经常熟读,反复地学习、研究10年过去了,陈胜等人起兵反秦,张良也汇集了100多人响应。
沛公刘邦率领了几千人马,在下邳的西面攻占了一些地方,张良就归附于他,成为他的部属从此张良根据?太公兵法》经常向沛公献计献策,沛公认为很好,常常采用他的计策,后来成了刘邦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军师刘邦称帝后,封他为留侯张良始终不忘那个给他?太公兵法》的老人13年后,他随从刘邦经过济北时,果然在谷城山下看见有块黄石,并把它取回,称之为“黄石公〞,作为珍宝供奉起来,按时祭祀张良死后,家属把这块黄石和他葬在一起千里送鹅毛“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奉献天鹅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翻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
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薄弱,但情意却异常浓厚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