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印刷机供墨系统操作与保养指引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6.55MB
约16页
文档ID:411929700
印刷机供墨系统操作与保养指引_第1页
1/16

XXXX彩印文件编号TG 018批准XXX标题印刷机供墨系统操作与保养版 本第2版第 1次修订编制XXXXX生效日期2021年07月01日第 1页共16页1.0 操作维护重点1.1 墨辊拆装,调整与维护指引1.2 墨辊系统直接影响印刷供墨的稳定与均匀1.3 必须重视墨辊的材质与硬度1.4 墨辊压力的设定与调整1.5 墨辊外表状态与粗度决定带墨量与网点质量1.6 墨辊的平整度直接影响供墨与供水的均匀1.7 所有墨辊不能有偏心状态2.0 操作步骤2.1 遵守供墨系统平安操作规章2.1.1 机器护罩在翻开后,机器部件有可能在转动,操作时注意平安在擦洗滚筒时手掌根要朝着两滚筒的间隙向内旋转方向,而手指那么应该指向朝外侧旋转的滚筒间隙2.1.3 在使用墨斗将其摇开,或放在工作位置时,应注意墨斗辊的运动2.1.4 在启动印刷机前,为设置横向匀墨而翻开的侧壁护罩的铰链护罩应关闭2.2 墨辊的测量工具 工程工具墨辊直径游标卡尺墨辊硬度邵氏硬度计墨辊压力压力测试片Ÿ 墨辊硬度测量工具Ÿ 邵氏硬度计 测量方法:图2 墨辊硬度测量图1 邵氏硬度计 ① 使用前调零 ② 将压力指针压向墨辊 ③ 待指针稳定后指针的读数即为墨辊的硬度例如硬度为25度 墨辊的硬度标准:25-30度 每月保养和更换墨辊时要求对其进行硬度测试。

2.3 墨辊配置压力调整参数序号调 整 项 目调整量1靠版墨辊14,1,2,13与印版滚筒压力3.5±0.5mm2靠版墨辊1,14与窜墨辊C间压力4.5±0.5mm3靠版墨辊2,13与窜墨辊D间压力4.5±0.5mm4传墨辊10与传墨辊9间压力4.5±0.5mm5传墨辊9与窜墨辊B间压力4.5±0.5mm6传墨辊12与传墨辊11间压力5.5±0.5mm7摆墨辊与墨斗辊接触压力4.0±0.5mm2.4 墨辊参数图4 墨辊参数表2.5 拆卸墨辊图5 操作面护罩 ⑴启动平安按键,撤除墨刀 ⑵翻开操作面防护罩⑶松开螺丝〔图5/①〕,翻开靠版墨辊的锁⑷向内推动保护轴套〔图5/②〕,同时拔出螺丝〔图5/③〕 ⑸关闭操作面防护罩图6 传动面和操作面的调节螺丝向右旋转胶辊13和2以及14和1 的操作面和传动面轴套上的调节螺丝〔图6/①〕两圈,墨辊很容易从串墨辊上脱离下来图8 聚酰胺纤维辊子⑴将黄色胶辊13〔图7/①〕推向操作面,直至胶辊在传动面一端可以拉出⑵取下墨辊〔图7/②〕⑶抬起拿出白色胶辊〔图7/②〕图7 胶辊⑷撤除聚酰胺纤维辊子7〔带有保护板,图8/①〕⑸向上抬起操作面弹簧插销〔图8/②〕,取出操作面的辊子拆下蓝色胶辊6〔图9/①〕拆下聚酰胺纤维辊子5图9 蓝色胶辊拆下辊子1—4⑴提起墨辊在传动面一端,然后塞入传动面侧壁的凹槽中〔图10/①〕⑵将固定锁块图〔图11/①〕移到上面的位置,取出黄色辊子4〔图11/②〕⑶取出聚酰胺纤维辊子3⑷将红色胶辊2移向操作面图10 传动面侧壁的凹槽⑸提起操作面一端并取出图11 固定锁块和黄色胶辊⑴将蓝色辊子〔图12/①〕推向操作面⑵提起传动面一端并取出⑶松开出传动面和操作面上的调节螺丝〔图13/①〕⑷取出聚酰胺纤维辊子12〔图13/②〕⑸转动传动面的把手〔图14/①〕,将加墨辊移开胶辊图12 蓝色胶辊图13 调节螺丝和聚酰胺纤维辊子图14 加墨辊⑴拆下黄色胶辊11〔图15/①〕⑵移开吹风杆⑶松开移动面和操作面的调节螺丝,取下平安锁⑷取出聚酰胺纤维辊子10〔图16/③〕⑸撤除红色胶辊9〔图17/①〕图15 黄色胶辊图16 调节螺丝和聚酰胺纤维辊子图17 红色胶辊2.6 安装墨辊图19墨辊轴头⑴取出润版系统上的计量辊和中间辊⑵将白色胶辊推向操作面,从传动面的轴套中来处胶辊的一端,然后取出整个胶辊⑶安装之前,给辊子轴头和轴承上油⑷墨棍安装次序要按照配置图的标号次序⑸将墨辊1到6的轴头都插到传动面的凹槽中①,安装到正确位置图18 白色胶辊⑹翻开墨辊轴头锁,将胶辊1、2、13和14先插入操作面的轴套中,再推入传动面的轴套⑺将蓝色胶辊1插入轴套〔图20/②〕⑻按下并锁紧螺丝,紧固操作面轴套内的胶辊⑼将红色胶辊2插入轴套〔图20/③〕⑽按下并锁紧螺丝,紧固操作面轴套内的胶辊⑾将聚酰胺纤维辊子3放置在红色和蓝色胶辊1和2之间的空隙处图20 轴头套⑴将黄色胶辊移至图〔图21/①〕⑵插入聚酰胺纤维辊子5,必须挨着胶辊4,两头轴承贴住两侧⑶将蓝色胶辊放置于〔图23/①〕的位置,向下按至与聚酰胺纤维辊子3接触,放置时,请将聚酯胺纤维辊子5抬起图21 黄色胶辊的位置⑷在安装聚酯纤维辊子7之前将传动面上的弹簧插销拉出至制动片⑸装入传动面一端的轴头,推至弹簧插销的凹槽内⑹将胶辊护板缺口插在弹簧插销的把手上〔图24①〕图22 聚酯胺纤维辊子图23 蓝色胶辊图24 胶辊护板⑴将操作面的弹簧插销〔图25/①〕提起拉出并将辊子轴头插入凹槽中,固定在正确位置⑵将白色墨辊8的两端放在横向安装支架上,轻推使其停在正确位置上〔图25/③〕⑶将红色胶辊9放在〔图26/①〕的位置上⑷载操作面和传动面墨辊9和B之间放一张0.1mm的纸⑸调节螺丝图〔图26/②〕,调节墨辊9和串墨辊B〔图26/③〕之间的压力图25 操作面的弹簧插销⑹将聚酰胺纤维辊子10的轴头安装在操作面和传动面的间隙内〔图27/①〕⑺在操作面和传动面墨辊9和10之间放0.1mm的纸⑻插上弹簧插销〔图27/2〕将调节落色〔图26/④〕轴头孔内图26 红色胶辊6图27 聚酯胺纤维辊子10 ⑴使用调节螺丝调节聚酰胺纤维辊子10和胶辊9的压力,使用0.1mm的纸条进行调节⑵调节拧紧锁紧螺母〔图28/②〕⑶将黄色胶辊11移至〔图28/③〕的串墨辊A〔图28/④〕和B〔图28/⑤〕之间的位置⑷旋转把手〔图29/①〕,使加墨辊E和胶辊11接触⑸将聚酰胺纤维辊子12的轴头插入空隙处图28 调节步骤图〔图30/③〕⑹调节螺丝〔图30/②〕,在传动面和操作面可以以相同的拉力拉出辊子11和12的厚度为0.1mm的纸条⑺拧紧锁紧螺母〔图30/①〕图29 把手图30 安装聚酯胺纤维辊子12图31 墨辊配置已安装好的墨辊1、2、10和12以及未安装的13和14可以使用墨辊压痕来调节。

步骤如下⑴按下螺纹螺丝并锁紧,固定墨辊13和14⑵在墨路中加浅色油墨⑶一旦油墨匀开,停止印刷机⑷几秒后在墨辊间产生压痕⑸反点车直至看到压痕,标注在3.5-4.5mm调节1、2、13和14与串墨辊的压力,调节压力的螺丝位于相应轴套锁的下方,向右旋转螺丝可以增加压力,向左旋转螺丝可以减少压力调节靠版墨辊至印版的相对位置调节前,酒精润版液系统的中间辊和白色胶辊14相接触在传动面和操作面上都有用来调节靠版墨辊和版之间压力的手柄,手柄上有“+〞“—〞标符图32向“+〞转动手柄,增加印版和墨辊的压力,向“—〞转动手柄减少压力2.7 拆卸和安装舔墨辊2.7.1 拆卸舔墨辊⑴点动印刷机直至可以轻易手动转动舔墨辊⑵松开螺母〔图33/①〕,从辊轴头取出插销〔图33/②〕⑶提起操作面一端的舔墨辊,可将其拆下图33 2.7.2 安装舔墨辊⑴将舔墨辊插入传动面的轴头座中⑵将舔墨辊操作面的一端插入轴头套中⑶将锁块〔图34/①〕旋转过墨辊轴头,锁紧螺母〔图34/②〕,固定墨辊⑷调节舔墨辊的墨斗辊压力时,点动印刷机直至舔墨辊完全靠住墨斗辊⑸在传动面和操作面轻轻拧紧螺丝〔图34/③〕图34⑹舔墨辊和墨斗辊轻轻接触,产生4mm压痕⑺调节后锁紧螺母2.8 更换胶刀条图35⑴拆下铲墨器并放在平地上⑵松开螺丝〔图35/①〕并撤除旧的胶刀条⑶按上新的胶刀条并拧紧螺丝⑷水平地面和胶刀条上端的高度差100±1mm ⑸拧紧螺丝2.9 撤除墨辊轴承头的球形轴承图51图523.0 墨辊的保养和存放图383.1 清洗墨辊⑴启动印刷机⑵向墨辊上喷撒洗车水⑶翻开匀墨装之前的防护罩⑷向上推动铲墨器①将销子②推入支架③〔如图38〕⑸关闭护罩⑹运转印刷机速度为7000印/小时⑺通过护栏喷洒水和洗车水,直至清洁干净⑻停止印刷机,翻开护罩⑼提起支架③,将铲墨器拉下来⑽关上护罩3.2 撤除铲墨器⑴翻开传动面的插销⑵取出铲墨器⑶彻底清洁铲墨器3.3 墨辊保养⑴ 每日清洁墨辊、墨斗⑵ 每周给墨斗、墨斗辊轴承、传墨辊轴承打润滑油⑶ 每月加注墨斗辊轴承、墨辊轴承、靠版墨辊轴承、靠版墨辊调整杆润滑油⑷ 墨辊保养方法和存放① 只能使用正确的洗车水清洁墨辊,不宜使用芳香族碳氢化合物〔如苯、酯、酮等〕或者氯化碳氢化合物② 辊子轴的机械损伤可重新磨光整形,常温下墨辊存放于原有包装盒内〔或远离热源〕,防止阳光直射,轴头支起以免橡胶层损坏或变形③ 如印刷机上一个或几个单元不使用,为防止非工作单辊子无油墨运转,可参加液压机油或无酸油脂〔墨辊空转保护膏〕④ 使用随机拔销取器撤除墨辊轴承头的球形轴承⑤ 使用随机配送安装轴承的专用工具将球形轴承安装在墨辊轴头4.0 记录表格4.1 五色印刷机日点检卡 〔NO:JS.BG024。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