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小儿营养与喂养4.小儿的吕养与喂养(1)小儿能量与吕养素的需要熟练掌握(2)婴儿喂养*熟练掌握(3)儿童少年膳食安排熟练掌握第一节小儿能量与营养素的需要(一)能量1岁以内总能量需求llOkcal/(kg・d),总液体需求150ml/kg・d基础代谢55kcal/(kg・d)1. 基础代谢率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占总能量的50%〜60%2. 食物的热力作用食物的热作用是指人体摄取食物而引起的机体能量代谢的额外增多主要用于食物消化、吸收、转运代谢和储存三大营养素中以蛋白质的热力作用最高,为本身产生能量的30%,脂肪为4%,碳水化合物为6%3. 活动消耗用于肌肉活动的能量与活动量的大小及活动的时间有关,个体差异较大爱哭闹爱活动的小儿与同年龄安静小儿相比,活动所需的能量可多3〜4倍4. 排泄消耗指每日摄入的供能食物中不能被吸收而排出体外的部分通过排泄消耗的能量不超过总能量的10%5. 生长所需-小儿特殊的能量需求供给人体能量的三大营养素是蛋白质、脂肪、糖类,它们在体内实际产能约为:蛋白质4kcal/g(17kJ/g),死脂肪9kcal/g(38kJ/g),就糖类4kcal/g(17kJ/g)。
死小儿各年龄组所需能量年龄所需能量(kcal/kg•d)<1岁419(110)3岁377(100)6岁335(90)9岁293(80)12岁250(70)15岁210(60)小儿各年龄组所需水量年龄所需水量(ml/kg•d)<1岁1503岁1256岁1009岁7512岁50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需求热卡:1岁以内1lOkca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lOkcal正常小儿每日、每公斤需求水量:1岁以内150ml,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25ml成人水量45-50(ml/kg・d)男孩,1岁半其基础代谢所需热量占总热量的比例为A. 30%以下B. 30%〜40%C. 50%〜60%D. 70%〜80%E. 80%以上『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基础代谢的能量需要占总能量的50%〜60%小儿特有的能量需求是A. 食物热力作用B. 排泄丢失C. 活动所需D. 生长发育E. 基础代谢『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生长所需-小儿特殊的能量需求二)营养素和水的需要1. 宏量营养素(1)碳水化合物糖类最重要供能物质,糖类供能在婴儿期占总能量50%〜60%,婴儿对糖类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每天需12g/kg糖类主要来源于谷类食物。
食物中乳类、谷类、水果、蔬菜中均富含糖类2)脂类次要供能营养素,脂肪供能在半岁内婴儿占总能量的45%(35%〜50%)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是脂肪酸身体里有两种脂肪酸,其中必须靠食物供给的是必需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稀酸,其中最重要的是亚油酸必需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植物油、母乳3)蛋白质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亦可供能,占总能量的8-15%构成人体蛋白质的氨基酸有20种,其中有9种是优质蛋白质主要来源于动物和大豆蛋白质笨蛋来宿舍晾一晾鞋2. 非产能营养素(1)维生素水溶性维牛素:B族、C族:脂溶性维牛素:A、D、K、E2)矿物质常量元素(人体含量〉体重0.01%):钙、磷、镁、钠、钾、氯等微量元素(人体含量V体重0.01%):铁、铜、锌、碘、氟等3)膳食纤维不产能、不被吸收、软化大便并增加粪便体积,谷类、蔬菜、水果中可获4)水婴儿需水量为150ml/(kg・d),以后每增加3岁减去25ml/(kg•d)维生素种类作用来源维生素A促进生长发育和维持上皮细胞的完整性,增加皮肤黏膜的抵抗力,为形成视紫质所必需的成分,促进免疫功能肝、牛乳、鱼肝油、胡萝卜等维生素D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道对钙磷吸收,维持血液肝、鱼肝油、蛋黄类、紫外线照射皮维生素种类作用来源维生素K由肝脏利用、合成凝血酶原肝、蛋、豆类、青菜,肠内细菌合成维生素E促进细胞成熟与分化,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麦胚油、豆类、蔬菜维生素B构成脱羧辅酶的主要成分,为糖代谢所必需,维持神经、心肌的活动功能,调节胃肠蠕动,促进生长发育米糠、麦麸、豆、花生、酵母维生素B2为辅黄酶主要成分,参与机体氧化过程,维持皮肤、口腔和眼的健康•肝、蛋、乳类、蔬菜、酵母维生素B6为转氨酶和氨基酸脱羧酶的组成成分,参与神经、氨基酸及脂肪代谢各种食物中,亦可在肠道内由细菌合成叶酸其活动形式四氢叶酸参与核苷酸的合成,有生血作用各种食物、绿叶蔬菜、肝、肾、酵母维生素B参与核酸的合成,促进四氢叶酸的形成,促进细胞及细胞核的成熟,对生血和神经组织代谢有重要作用1肝、肾、肉等动物食品维生素C参与人体的羟化和还原过程,对胶原蛋白、细胞间黏合质、神经递质的合成与类固醇的羟化、氨基酸代谢、抗体及红细胞的生成等均有重要作用。
增强抵抗力,并有解毒作用各种水果、新鲜蔬菜钙、磷浓度以及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肤生成钙、磷浓度以及骨骼、牙齿的正常发育肤生成兀素种类作用来源钙为凝血因子,能降低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构成骨髓、牙齿绿色蔬菜、乳类、蛋类、豆类磷是骨骼、牙齿、细胞核蛋白、各种酶的主要成分,协助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参与缓冲系统、维持酸碱平衡肉类、豆类、五谷、乳类铁血红蛋白、肌蛋白、细胞色素和其他酶系统的主要成分,帮助氧的运输肝、蛋黄、血、豆、肉类、绿色蔬菜铜对制造红细胞,合成血红蛋白和铁的吸收起很大作用,与许多酶如细胞色素酶、氧化酶的关系密切,存在于人体红细胞、脑、肝等组织内,缺乏时引起贫血'肝、肉、鱼、豆类、全谷锌为不少酶的组成部分,如:与能量代谢有关的碳酸酐酶,与核酸代谢有关的酶,调节DNA的复制转录,促进蛋白质的合成,还参与和免疫有关酶的作用鱼、蛋、肉、禽、麦胚、全谷镁构成骨骼及牙齿的成分,激活糖代谢酶,与神经肌肉兴奋性有关,为细胞内阳离子,对所有细胞代谢过程都重要,常与钙同时缺乏,导致手足搐搦症谷类、豆类、干果、肉、乳类碘为甲状腺素T、T主要成分,缺乏时引起单纯性34甲状腺肿及地方性呆小病海带、紫菜、海鱼等钾构成细胞浆的要素,维持酸碱平衡,调节神经肌肉活动果汁、蔬菜、乳、肉钠、氯调节体液酸碱性,调节水分交换,保持渗透压平衡食盐小儿营养中最主要的能量来源是A. 矿物质B. 糖类C. 脂类D. 膳食纤维E. 蛋白质『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糖类最重要供能物质,糖类供能在婴儿期占总能量50%〜60%,婴儿对糖类的需要量相对较多,每天需12g/kg。
第二节婴儿喂养方法婴儿喂养的方式有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及人工喂养3种一、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品婴儿在出生后1小时内可开始按需哺喂母乳一般健康母亲的乳汁分泌量可满足4〜6个月内婴儿营养的需要1•乳汁的成分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营养成分比例适当(1)蛋白质:母乳中含有较多的白蛋白和球蛋白,遇胃酸时凝块较小,而凝块较大的酪蛋白含量较少有利于婴儿消化含有较多的必需氨基酸,能促进婴儿神经系统和视网膜的发育2)脂肪:母乳脂肪颗粒小,含有脂肪酶,易于消化、吸收3)糖类:母乳中糖类的主要成分杲乙型乳糖,占糖类总量的90%,其可促进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生长,抑制大肠杆菌繁殖,使婴儿很少发生腹泻4)矿物质:含量较低,减轻了婴儿的肾脏负担,且吸收率远高于牛乳如母乳铁的吸收率为49%,牛乳仅为4%5)酶:母乳中含有较多的淀粉酶、乳脂酶等消化酶,有助消化母乳具有增进婴儿免疫力的作用1)含SIgA;2)含大量免疫活性细胞;3)含乳铁蛋白、双歧因子;母乳喂养益处多,蛋白虽少吸收多脂肪酸牛乳多,不饱和的才吸收矿物质虽然少,比例适宜吸收多乳糖均是乙型糖,乳酸杆菌腹泻少长期母乳不感冒,需要出门晒太阳初乳”适于新生儿哺乳,其主要原因是A. 乳白蛋白多B. 不饱和脂肪酸多C. 抗体含量高D. 铁含量高E. 钙磷比例适宜为2: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初乳量少,内含脂肪较少而以免疫球蛋白为主的蛋白质多,故加热后易发生凝固;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含量较丰富,有利于新生婴儿的生长及抗感染。
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产后4日以内的乳汁称为初乳:5〜14日的乳汁为过渡乳:14日〜9个月的乳汁为成熟乳:10个月以后的乳汁为晩乳初乳量少,内含脂肪较少而以免疫球蛋白为主的蛋白质多,故加热后易发生凝固:维生素、牛磺酸和矿物质含量较丰富,有利于新生婴儿的生长及抗感染过渡乳的总量增多,脂肪含量高,蛋白质及矿物质逐渐减少成熟乳的总量达高峰,泌乳总量每天可达700〜1000ml,但所含蛋白质更少晚乳在量和成分方面都不能满足小儿的需要2. 母乳喂养的优点(1) 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母乳中不仅含有适合婴儿消化吸收的各种营养物质,且比例合适2) 增强免疫:通过母乳,婴儿能获得免疫因子,减少疾病3) 喂哺简便:母乳的温度适宜,不易污染,省时、方便、经济4) 增加母婴的情感交流:由母乳喂养,使婴儿能频繁地与母亲皮肤接触,母亲的抚摸,温柔的话语,都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母婴目光的对视,有利于促进婴儿心理与社会适应性的发育5) 母亲哺乳时可产生催乳激素,促进子宫收缩,加速子宫复原;可抑制排卵,有利于计划生育;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病率3. 母乳喂养的护理(1) 鼓励母乳喂养:积极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增加哺乳的信心2) 增进乳母健康。
3) 指导正确哺乳1) 正常新生儿生后1小时内即可哺乳产后母婴同室,同时吸吮乳头,以促使产妇乳汁早分泌、多分泌2) 喂哺前,先做好清洁准备,包括给婴儿更换尿布,母亲洗手,清洁乳头般宜釆取坐位,怀抱婴儿,注意小儿吸吮及吞咽情况每次尽量使一侧乳房排空后,再喂另一侧,下次哺乳时则先吃未排空的一侧喂后将婴儿抱直,头部靠在母亲肩上,轻拍背部,使空气排出,然后保持右侧卧位,以防呕吐3)在婴儿满月前,提倡按需哺乳,以促进乳汁分泌随婴儿的成长,吸奶量逐渐增多,可开始采取定时喂养,一般2个月以内每3小时喂一次,昼夜7〜8次;3〜4个月大约6次每次哺乳时间约为15〜20分钟4)乳母患急慢性传染病如肝炎、结核等,或重症心、肝、肾疾病时均不宜喂哺新生儿按需哺乳(4)指导断奶:断奶期是一个从完全依靠乳类喂养逐渐过渡到多元化食物的过程一般生后4〜6个月开始添加辅食,为完全断奶做准备断奶时间一般在生后10〜12个月,逐渐减少哺乳次数、增加辅助食品如遇夏季炎热或婴儿疾病时宜延迟断奶,但一般不超过2岁评估喂养情况(1)向乳母了解哺喂时间,如是否按需哺乳,24小时内哺乳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夜间是否哺乳,有无延时哺喂而积聚乳汁及两次哺喂之间是否给婴儿添加水及其他乳制品等。
2)观察哺喂时母、婴体位是否舒适、正确3)了解母婴双方的一般情况如乳母膳食安排和液体摄入量,婴儿体重、睡眠及排泄情况等婴儿乳量充足表现为每次哺乳时能听到咽乳声,喂后安静入睡;每天有1次量多或少量多次的软便,十余次小便;生后最初2个月每周测体重1次,以后延长至每2周及每个月1次,小儿体重均按正常速度增加促进母乳喂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