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11527666 上传时间:2023-06-0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3.9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圆柱的体积教案范文合集5篇 圆柱的体积教案 篇1(2199字)教学目标:1、渗透转化思想,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意识。2、初步学会用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通过用切割拼合的方法借助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能够运用公式正确地计算圆柱的体积和容积。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教学准备:主题图、圆柱形物体教学过程:一、复习: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3

2、、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二、新课:1、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1)用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来求出圆的面积的方法来推导圆柱的体积。(沿着圆柱底面的扇形和圆柱的高把圆柱切开,可以得到大小相等的16块,把它们拼成一个近似长方体的立体图形课件演示)(2)由于我们分的不够细,所以看起来还不太像长方体;如果分成的扇形越多,拼成的立体图形就越接近于长方体了。(课件演示将圆柱细分,拼成一个长方体)(3)通过观察,使学生明确: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的底面积,长方体的高就是圆柱的高。(长方

3、体的体积底面积高,所以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VSh)2、教学补充例题:(1)出示补充例题:一根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50平方厘米,高是2.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2)指名学生分别回答下面的问题: 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能不能根据公式直接计算? 计算之前要注意什么?(计算时既要分析已知条件和问题,还要注意要先统一计量单位)(3)出示下面几种解答方案,让学生判断哪个是正确的VSh502.1105(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立方厘米。2.1米210厘米VSh5021010500(立方厘米)答:它的体积是10500立方厘米。50平方厘米0.5平方米VSh0.52.11.05(立方米)答:它的体积是

4、1.05立方米。50平方厘米0.005平方米VSh0.0052.10.0105(立方米)答:它的体积是0.0105立方米。先让学生思考,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哪个是正确的解答,并比较一下哪一种解答更简单对不正确的第、种解答要说说错在什么地方(4)做第20页的“做一做”。学生独立做在练习本上,做完后集体订正。3、引导思考:如果已知圆柱底面半径r和高h,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的?(Vr2h)4、教学例6:(1)出示例6,并让学生思考:要知道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牛奶,得先知道什么?(应先知道杯子的容积)(2)学生尝试完成例6。 杯子的底面积:3.14(82)23.14423.141650.24(cm2)

5、杯子的容积:50.2410502.4(cm3)502.4(ml)5、比较一下补充例题、例6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相同的是都要用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不同的是补充例题已给出底面积,可直接应用公式计算;例6只知道底面直径,要先求底面积,再求体积。)三、巩固练习:1、做第26页的第1题:2、练习五的第2题:这两道题分别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和高,求圆柱体积的习题要求学生审题后,知道要先求出底面积,再求圆柱的体积。四、全课总结:圆柱的体积教案 篇2(2214字)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的体积P25-26。教学目标:1经历探究和推导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2知道并能记住圆柱

6、的体积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进行计算。3在自主探究圆柱的体积公式的过程中,体验、感悟数学规律的来龙去脉,知道长方体与圆柱体底面和高各部分间的对应关系。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归纳推理能力。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5培养学生的转化思想,渗透辩证法和极限的思想。教学重点:掌握和运用圆柱体积计算公式教学难点: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课件、圆柱体。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怎样计算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长方体的体积和正方体的体积的通用公式是什么呢?用字母怎样表示?2回忆一下圆面积的计算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结合课件

7、演示)这是一个圆,我们把它平均分割,再拼合就变成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我们还可以往下继续分割,无限分割就变成了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长相当于圆周长的一半,可以用R表示,长方形的宽就当于圆的半径,用R表示。所以用周长的一半半径就可以求出圆的面积,所以推导出圆的面积公式是SR。3课件出示一个圆柱体我们把圆转化成了近似的长方形,同学们猜想一下圆柱可以转化成什么图形呢?二、探索体验1学生猜想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图形?2课件演示:把圆柱体转化成长方体是怎样拼成的?观察是不是标准的长方体?演示32等份、64等份拼成的长方体,比较一下发现了什么?引出课题并板书。3借鉴圆的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试着推导圆柱的体积

8、公式。课件出示要求:拼成的长方体与原来的圆柱体比较什么变了?什么没变?推导出圆柱体的体积公式。学生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己试着推导。4交流展示小组讨论,交流汇报。生汇报师结合讲解板书。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公式怎样表示呢? v、s、h各表示什么?5知道哪些条件可以求出圆柱的体积?6计算下面圆柱的体积。底面积24平方厘米,高12厘米底面半径2厘米,高5厘米直径10厘米,高4厘米周长18.84厘米,高12厘米三、课堂检测1判断圆柱体、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乘高的方法来计算。( )圆柱的底面积扩大3倍,体积也扩大3倍。( )一个长方体与一个圆柱体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那

9、么它们的体积也相等。( )圆柱体的底面直径和高可以相等。( )两个圆柱体的底面积相等,体积也一定相等。( )一个圆柱形的水桶能装水15升,我们就说水桶的体积是15立方分米。( )2联系生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下面的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杯子的数据从里面量得到直径8cm,高10cm;牛奶498ml)学生独立思考回答后自己做在练习本上。3一个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2米,半径1米,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米?4生活中的数学一个用塑料薄膜盖的蔬菜大棚,长15米,横截面是一个半径2米的半圆。覆盖在这个大棚上的塑料薄膜约有多少平方米?大棚内的空间大约有多大?独立思考后小组讨论,两生板演。四、全课总结这节

10、课你有什么收获?五、课后延伸如果要测量圆柱形柱子的体积,测量哪些数据比较方便?试一试吧?六、板书设计圆柱体积 底面积高长方体体积底面积高圆柱的体积教案 篇3(1336字)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教学六年级圆柱的体积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理解圆柱体体积的含义。2、经历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圆柱的体积,并会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会求圆柱的体积。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教具准备:圆柱体积演示教具。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1、谈话引入最近我们认识了圆柱和圆

11、锥,还学会了计算圆柱的表面积。现在请看老师的这个圆柱形杯子和这个圆柱比较,谁大?这里所说的大小实际是指它们的什么?(生答)2、提出问题:什么叫体积?我们学过那些图形的体积?怎么算的?(生答师随之板书)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圆柱的体积。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一)认识圆柱体积的意义。圆柱的体积到底是指什么?谁能举例说呢?(二)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的推导。1、我们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圆柱体的体积跟什么有关呢?你会有怎样的猜想?(小组内说说)2、回忆圆面积的推导过程。3、教具演示。(1)取圆柱体模型。(2)将圆柱体切成两半。(3)分别将两半均分成若干小块。(4)动手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三)归

12、纳公式。(板书: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用字母表示:(板书:V=Sh)三、巩固新知1、这个杯子的底面半径为6厘米,高为16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审题。提问:你能独立完成这题吗?指名一同学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现在这个杯子装了2/3的水,装了多少水呢?2、完成试一试3、跳一跳:统一直柱体的体积的计算方法。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圆柱的体积怎样计算,这个公式是怎样得到的?这个公式适合哪些图形?他们有什么共同特点?五、布置作业练一练1-5题。圆柱的体积教案 篇4(1800字)设计说明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伊始,为学生创设“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你会求

13、吗?”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经过思考、讨论、交流,找到解决的方法。这样的设计不仅自然渗透了圆柱(新问题)和长方体(已知)的知识联系,还让学生体会到可以有许多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2实践操作,促进知识迁移。知识和经验的积累_于大量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不但能使学生获得感性的体验,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本设计为学生创设动手操作的情境,使学生通过动手拼摆,充分感知图形之间的关系,深刻理解圆柱的体积公式的合理性,充分认识到图形转化过程中形变而质不变的辩证关系,使学生在把旧知迁移、发展、转化、构建为新知的同时,动手操作、观察及归纳能力也得到极大的提高。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教具 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 圆柱的体积公式演示学具教学过程第1课时 圆柱的体积(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出示一块圆柱形橡皮泥。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现在我想知道这块圆柱形橡皮泥的体积是多少,你有好的办法吗?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并汇报。预设生1:可以把这块橡皮泥捏成长方体,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来解决。生2:可以把它放到量杯中,计算上升的水的体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