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11521270 上传时间:2022-12-12 格式:DOC 页数:30 大小:1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实施建议书(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重点初级中学项目建议书第一章 总 论1.1 承办单位概况* 中学位于 * 县兴广南路, 是 * 县办学规模最大的重点 初级中学,创办于 1992 年 10 月,学校法人代表为刘英武。创 办之初仅 12 名学生 9 名教职工,占地面积仅 5 亩,学校以管理 严格名扬全县。目前,学校占地面积 30800 平方米,建筑面积 13000 平方米,现有 30 个教学班,在校生 2100 多人,教职工 110 人,专任教师 98 人,高级教师 23 人,中级教师 66 人。教 师全部为本科学历,达标率 100%。2011 年被 * 县委县政府列 为 2012 年重点工程, 新建的 * 中学是 1 所拥有

2、80 个教学班的 寄宿制初级中学。学校以“敬业修德,自强不息”为校训,形 成“文明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学校管理严格,教育成绩 优异,中考重点高中入学率及中考优秀生率一直名列全县榜首。 在全国各项比赛中有 1000 余人获奖, 208 篇教师论文在全国获 奖, 89 篇教师论文被发表,赵俊姿、杨灵敏、马忠香、姚文静 等 26 名教师获市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有 7 个国家及市级科研课 题已顺利结题。另外,学校先后获得了“河北省绿色学校、河 北省教代会先进单位、河北省网络教育与绩效实验研究实验学 校、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集体、邢台市文明单位、邢台市 标准化学校、邢台市校园文化示范学校、邢台市平

3、安和谐校园、 邢台市教研教改先进学校”等 30 多次的荣誉称号。1.2 项目概况1.2.1 项目名称:新建 * 中学1.2.2 项目性质:新建1.2.3 建设地点: * 县县城西南, 东临耕地, 西临长安路, 南临光明街,北临礼貌街。1.2.4 主要建设规模:项目总占地面积 100022 平方米,总 建筑面积 50500 平方米,其中:教学楼 17800 平方米,宿舍楼 17600 平方米, 餐厅 8900 平方米,科技楼 2500 平方米, 综合楼 2400 平方米, 浴室、锅炉房 800 平方米, 体育看台 500 平方米, 400 米的环形跑道塑胶操场 1个。项目建成后可容纳 4000

4、名学 生。1.2.5 主要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有三栋教学楼,其中第一教学楼设计为地上六 层,框架结构;第二教学楼和第三教学楼均设计为地上四层, 砖混结构;四栋学生宿舍楼均设计为地上四层,砖混结构;餐 厅设计为地上三层,框架结构;科技楼、综合楼设计为地上四 层,砖混结构;浴室设计为地上两层,砖混结构;锅炉房、体 育看台设计为地上一层,砖混结构。1.2.6 建设期:本项目建设期 24 个月,拟从 2012 年 5月开 始施工,预计到 2014 年 4 月底完成。1.2.7 总投资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 7000 万元,拟申请上级财政资金和县级财政拨款。1.2.8 效益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可容纳 40

5、00 名学生就读, 让广大学生享受优 质教育、教学、生活条件,为提升 * 县城品味,完善县城功 能,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项目建成后能够很 好解决目前学校条件紧张的现状, 满足学校将来的发展。 该项 目建设充分考虑了 * 县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县内产业结构的变 化,满足了社会对优化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求。1.3 编制依据及范围1.3.1 编制依据 邢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 *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 (建标 2002102 号)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 GB 50099-20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其他相关资

6、料及规范。1.3.2 研究范围 根据项目承办单位意见、普通中学建设标准和学校设计规 范要求,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手册 、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写指南内容要求,本报告研究范围主要是在该项目建设的 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设条件、建设方案、项目 投资、资金筹措等初步方案,为项目申报、设计、实施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以保证项目按管理程序完成前期工作并尽快实施。1.4 结论及建议本项目符合 * 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该项目 的建设可以促进标准化学校建立,使生源增多的同时还对义务 教育的普及起了推动作用, 对 * 县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 力量。该校建成后,能够满足 4000 名学生寄宿

7、就读,让广大学 生享受优质教育、教学、生活条件,为提升 * 县城品味,完善 县城功能,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该项目应抓 紧时间实施,希望各有关部门给予大力支持。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近年来, * 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教育作为推动经济 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工程来抓,积极实施科教战略, 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调整教育布局,优化教育 资源,实现了教育事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省、市政府的帮助 下,各校师生的学习和住宿条件都得到了极大改善, 教育水平 有了显著提高。本项目的建设是解决学校目前存在的实际困难 的重要举措。 * 中学面临着学生越

8、来越多,建筑面积不达标 等问题, 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 远远不能满足学校的教学需 要。没有了良好的办学环境,学生缺乏对学习的积极性,学生 的身心健康也将受到严重的影响。 因此, 本项目的建设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一实际困难和问题。在 * 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对教育工作作出计划,强 调“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 和发展规划纲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夯实教 育基础能力, 谋划建设一批高标准中小学幼儿园, 提高教育装 备水平,到十二五末期标准化学校达到 70%以上。”本项 目符合 * 县“十二五”教育规划纲要的要求。该项目的建设 可以促进标准化学校建立, 使生源增多

9、的同时还对义务教育的 普及起了推动作用, 对 * 县未来的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该校建成后,能够满足 4000 名学生寄宿就读,让广大学生享 受优质教育、教学、生活条件,为提升 * 县城品味,完善县 城功能,均衡发展基础教育,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本项目 的建设是非常必要的。2.2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2.2.1 满足社会对提高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 “十二五”规划时期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高速发达时期, 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 生产力极大发展, 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组合,信息高速化和 WTO使经济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社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通知化和素质化等特点, 这些人才的培养都离不

10、开教学教育这个基础纽带。随着 * 县 经济持续增长和产业结构、 技术结构和城镇结构的变化, 以及 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构成了对基础教育庞大的社会需 求,人民群众在逐步实现小康生活的过程中, 对学校教学质量、 师资水平和校园环境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2.2 对全县的初级中学教育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 用项目符合社会对提高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要。 在项目建 成后能够很好放入解决目前学校条件紧张的现状, 满足学校将 来的发展。该项目建设充分考虑了 * 县当前的发展趋势和县 内产业结构的变化, 满足了社会对优化基础教育综合水平的需 求。2.2.3 有效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项目建设是改变县、乡

11、、村面貌,提高全民族素质,促进 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必要条件。 学校是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是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主阵地。 建一流学校,树一流形象,以学校文明的小气候影响乡、村环 境,以浓烈的文化氛围带动广大村民学政治、学文化、 学科学、学技术,成为科技致富的主力军, 促进农村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以优美的学校布局环境, 促进静态影响小城镇建设的发展。 因 此,该项目是可行的。2.2.4 改善周边环境、有效利用土体项目通过整体规划、 合理布局, 建设符合学校风格的现代 现代化建筑物,以便与其优势的地理位置和经济环境相匹配。 该项目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规模, 改善了学校的教学环境

12、, 解决* 中学教学条件, 达到有效利用宝贵土地资源的目的。 因此, 本项目是可行的。第三章 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3.1 需求分析教育是一项基础性、 战略性产业, 是科教兴县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教育事业的兴衰, 事关下一代的成长, 事关全县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事关经济 社会的长远发展,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新形势下的 经济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人才的竞争就是教育质量的竞 争。从长远看,一个地方人民素质的高低、掌握知识的程度、 拥有人才的数量, 决定着一个地方经济的发展速度、 发展质量 和发展后劲。 学校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前提条件, 只有具备了这 个前提

13、,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培养更多的人才。目前, * 县需接受教育的适龄少年不断增多, 学校的建设必不可少。 本 项目的建设可满足 4000 名学生入学,为当地适龄少年提供更 多的学习机会。3.2 建设规模国家计委、建设部、教育部联合发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 校校舍建设标准 (建标 2002102 号)中固定,城市普通中小 学校舍由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办公用房、生活用房三部分组 成。本标准按照城市初级中学校舍的规模标准,普通教室按照 规划教学班数设置,使用面积为 90 平方米,则总使用面积为 7200 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专用教室和公共教学用房使用面 积为 6420 平方米。取使用系数 0.6 ,则

14、该部分建筑面积为 22700 平方米。按照生活用房的配置标准,本项目餐厅和宿舍使用面积为 15900 平方米,浴室、锅炉房按实际需求确定使用面积为 480 平方米,使用系数 0.6 ,则该部分建筑面积为 27300 平方米。体育看台参照其他学校建筑面积为 500 平方米。 综上所述,学校总建筑面积为 50500 平方米。 因此,本项目建设有三栋教学楼,四栋宿舍楼,一栋科技 楼,一栋综合楼,餐厅,浴室,锅炉房,体育看台。第四章 项目选址及建设用地4.1 项目选址4.1.1 地点与地理位置项目选址在 * 县县城西南, 东临耕地, 西临长安路, 南临 光明街,北临礼貌街。该处地势平坦开阔,阳光充足,

15、空气流 畅,环境适宜,并能利用学校现有的给水排水、供电、暖、气 等设施的条件。项目所在地附近无污染源和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以及危及学生安全的场所。4.1.2 项目建设用地拟建项目总占地面积 100022平方米,总建筑面积 50500 平 方米。4.2 建设条件4.2.1 自然条件1)地理现状* 县位于河北省南部黑龙港流域,邢台市东部。全境 位于地处古黄河、漳河的冲积平原上,地势平坦,自南向北微 倾斜,海拔 29-35 米。纬度值范围 Y( 从大到小):37.298 - 36.853 经度值范围X (从大到小):115.283 - 115.1 ,东与威县交界, 南与邯郸地区邱县接壤,西与平乡

16、、巨鹿两县相连,北与南宫 市毗邻。 境域南北长 50.9 公里, 东西宽 17.3 公里, 总面积 513 平方千米。辖 1 镇 7乡、213 个行政村,总人口 30万人,其中 农业人口 26.88 万人,社会总劳动力 14.23 万人。* 县交通十分便利,省、市、乡级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 达。是当地经济、文化、信息、贸易中心地带,本县教育、卫 生、文化、商贸等基础产业发展迅速。工业经济北部以制鞋和 密枣加工为主,中部以制油、化工制药和红薯加工为主,南部 以棉花和自行车零配件加工为主。该县属温带季风性亚湿气候,年平均气候13C。县内有老漳河经过, 水资源充足, 其中地表水 270 万立方米, 地下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