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11516315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2019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下列有关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冰心,原名谢婉莹,作家、诗人,著作有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B惠顾、奉陪、贵庚、大驾等属于敬辞,而家母、鄙人、寒舍等则属于谦辞。C古代一些称谓可以代表年龄,例如“不惑”指三十岁,“而立”指四十岁。“知天命”指五十岁,“耳顺”指六十岁。D娃娃、姑娘、农夫等属于名词,上、下、左、右等也属于名词。2 . 选出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

2、一项( )A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他写的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语录体散文,是儒家经著作之一。B鲁迅原名周树人,祖籍绍兴。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他的散文名篇。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C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李白,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字太白,号青莲居士,被称为“诗仙”。D金色花作者是印度诗人泰戈尔,其作品有飞鸟集新月集园丁集,冰心诗集繁星春水是她受到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启发而作。二、字词书写3 .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冬天来临,雨已经化了妆,变成美丽雪花,飘然莅_临人间。远远望去,收割过的田野也变得很亮,没有叶的枝干、淋着雨的草垛,

3、对着瓷色的天空,像一f_干净利落的木刻。三、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爱是一朵无声花二十三年前,我在乡里邮局工作。那是一个冬日的下午。邮局外,鹅毛般的大雪纷纷扬扬下了一天一夜,整个世界都是白色的。风,更是一刀一刀地呼啸而过,寒意侵入每个人的骨子里。而邮局里,我和几个同事也被冻得脚不停跺着地。雪太大,来办业务的人寥寥无几。只有我一个人待在办业务的窗口,其他几个同事一边围着火炉搓着手,一边聊着天。而我,因为最后一个办业务的人也离开了,索性就伏在桌上看起了报纸。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地拍打着身上的雪花。我被响声惊动,抬眼一看,原来是一个年龄在六十

4、上下的老妇人。如此冷的天气,老妇人的衣着却颇显单薄,她脸色铁青,一边不断搓着双手,一边哈着气。老妇人走近窗口,轻声问:“拍电报是这里吗?”我点点头。“多少钱?”她弱弱地问。“一毛五一个字。”我说。然后看她一身颇为寒碜的衣服,又追问了一句:“你要发电报?”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若非太紧急太重要的事情,一般老百姓是舍不得花钱拍电报的。“嗯。”老太太点点头,听了我报的价格,短暂的一愣。接着,又一边摩挲着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纸包,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一边说,“我儿子在东北当兵,好久没联系了哩。现在我们这里都这么冷,东北怕是更冷了。我想发个电报,给他提个醒儿。”我心里一暖,放

5、下了报纸。听着外面风雪的呼啸声,我细细端详起眼前的这个老妇人。她满脸的皱褶,像是被岁月的犁铧耕耘过无数次,有的地方因为皮肤干,都裂开了巨大的口子。我突然想起家中的老母亲,和眼前的她竟是如此相像。“大娘,您要发什么内容?”我问她,“字数越少,越省钱。”我提醒了她一句。老妇人低下头,思索了一阵子才说:“您就告诉他,天气变冷了,要记得多穿衣服。并且告诉他,妈妈很想他。”老太太说完,自己又在心底核算了一下,补充说,“十七八个字,是吧?”我按照她要表达的意思,默算一下,还真是。但是觉得语言不够简洁,便对她说:“大娘,您看天冷,多加衣这几个字可以不?简洁,意思又表达了出来,而且省钱。”老妇人一听,显得很高

6、兴,刚准备点头之际,突然又想起了什么,说:“您得告诉他,我这个当妈的很想他。例如,在后面加四个字妈妈想你。”我笑了:“看您说的,这世上哪有母亲不想儿女的呢。您哪,不说这四个字,您儿子也知道您想他,何必浪费这四个字的钱呢,六毛呢!”我特意地把“六毛”两个字加重了语气。老妇人稍微犹豫了一下,显然她似乎被我说的“六毛钱”给打动了。但转瞬间,她又改变了主意。 “不!”老妇人坚持要加上这四个字,还说,“我就怕他不知道我想他呢!”她一边说,一边把钱数好了,颤巍巍地从窗口递给我,在我接钱的那一瞬间,老太太忽然轻轻握住我的手,说:“同志,我真的好想我儿子呢。”我猛然感觉到,整个冬天的寒意好像蓦然就没了踪迹。只

7、觉得,老太太那略微硌人的手掌间,传来的是一阵又一阵的乌语花香。温暖,瞬间就在我心头铺展开来。原来,我们一直都觉得父母对我们的思念,是理所当然的,却很久都没有明白,母亲对我们的思念,一直在我们的理解之外,像是一朵潜滋暗长的花儿,一直在无声中惊艳,于沉默中盛放。4 . 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5 . 选文第段画线句子有什么作用?6 .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近四点的时候,外面突然挟风裹雪地刮进来一个“雪人”,一进门便噼里啪啦拍打着身上的风雪。(2)慢慢打开一层又一层的纸,才露出里面躺着的平整的毛票子。7 . 本文以“爱是一朵无声花”为题,有什么好处。8 . 阅读全文,联

8、系自身实际谈谈你得到的人生启示。阅读园日涉以成趣一文,回答下列小题“园日涉以成趣”陶渊明的这句话,照字面翻译就是:“这家小园,深得佳趣。但它何以有此佳趣呢?那是因为我天天都去走一圈的缘故。”这样的句子,一点也不漂亮,它究竟有什么好处呢?且听我把它跟现代人的生活连线起来。前两天偶然在路旁看到一辆货车在运送盆景,原来是家“盆景出租”店。我好奇,跑去问司机生意好不好,他说:“当然好啦,现代人么,好命,查查某人(即女人)不煮饭,买盒饭来吃,查查某人(即男人)开公司,谁要种盆景?公司小姐一个比一个笨惮(即懒惰),谁肯去浇水?谁肯搬盆景去曝日(即晒太阳)?盆景给他们放一个礼拜就变黄。我们拿回来,好好整理,

9、加点肥,晒一晒,又水当当(即漂亮)了。再拿去给他们摆,现在人做生意么,图个吉利。盆景长得好,也代表可以发财的意思哩!”原来如此,陶渊明说“园日涉以成趣”的时代对某些人而言竟然过去了。现代人不想跟一株植物的生命一起 成长,他只想要亮丽的那刻,他只肯回顾翠绿翠绿的那一瞥。而陶渊明的小园,其好,好在哪里呢?答案是好在每日涉足其间才养成的趣味。你看到小小的种子窜地而生, 有模有样地变成两片小芽,复从小芽而抽条。于是你看到叶子,你看到枝干,你惊讶它的分叉,你为它从含苞至 盛放的过程而瞠目结舌而不敢置信。然后,你看到它绿叶成阴果实满枝。秋来的时候,你看见它的凋零,甚至它 的枝干可能还遭了雷劈,它的沃叶也可

10、能遭了虫蛀,那棵树的枯荣是园主熟知的,他们彼此逐日更成为对方生命 的一部分。他们一起走过艳红稠绿,但也一起面对萎黄零落,因而了解生命的盛衰各有其时。不料现代人却骄侈 如君王,竟然狂妄到令植物打扮光鲜来为自己站岗。累了就撤下去,换另一批上来继续站。盆景公司因而业务鼎 盛,只因现代人尊贵的视网膜上,永远不屑一枚枯叶。然而,枯叶却是生命的基本教材啊!和蓓蕾一样,它是造物者的上下两册教材啊!你要贪看繁花似锦的名园吗?这世界会提供给你的。四月的瑞却斯特(美国东部一城名),富豪伊士曼的故居,丁香如狂潮。日本京都的平安神官,垂樱以压倒的优势,开到令人喘不过气来。洛阳的牡丹,硕 大顽强,一 看就知道是唯一敢抗

11、天颜因而遭贬的叛逆分子(传说武则天曾命百花齐放,惟牡丹不从命,故将之自长安御苑贬 至洛阳)。加州的汉廷顿花园,甚至养些无奇不有的吓人一跳的沙漠怪花。英国皇家上苑,则负责提供营养良好 的代表皇室荣誉的玫瑰只要一张门票,你就可以置身于不杂一根枯枝不见一片败絮的完美花园。然而,人活着,还是应该拥有一座自己的小园,可以每日涉足其间。和那些卖门票的展览花园不同,它可能 杂草怒生,也可能虫害连连。它丰收无限美丽,也可能徒劳无功。它充满各种变数,属于生命本身的变数。小园可以小至只是一钵非洲风仙,或一篮贱价的黄金葛,但其间自有盛衰荣枯,所以,多少也可以视做大颁给我们的一句耳提面命。“园日涉以成趣”,不是因为花

12、好月圆,是因园中有生命,是因为生命时时刻刻分分秒秒在展示在演绎,在迭出奇招而且,也因为我在看,我在参与,我在惊奇,我在受教,我在服气。9 . 文中多次用到“园日涉以成趣”,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简要分析“趣”在哪里?10 . 文中面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结合上下交说说这句话的含义。然而,枯叶却是生命的基本教材啊!和蓓蕾一样,它是造物者的上下两册教材啊!11 . 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第三段中连用三个反问句,写出了现代人的好命,可以轻松地欣赏到美丽的盆景。B第五段中大量使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使读者融入其间,体会生命的奇妙过程。C作者认为盆景公司生意好的真正原因是

13、“现代人尊贵的视网膜上,永远不屑一枚枯叶”。D第九段中“耳提面命”一词本意是对着耳朵告诉,用在这里写出了作者对现代人提出教询的殷股之情。E. 文章结尾与开头和题目相照应,揭示了文章的主旨。12 . 又章第七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从全文看有何作用?四、对比阅读比较阅读下列两则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责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爱莲说)(乙)

1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马说)13 . 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陶后鲜有闻(xin)B濯清涟而不妖(zhu)C其真无马耶(y)D骈死于槽枥之间(pin)14 .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可爱者甚蕃(2)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3)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4)才美

15、不外见15 . 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16 .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理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阐明一个道理表达作者观点。甲乙两篇文章分别表达了作者的怎么样的观点?五、句子默写17 . 默写(8分)浮云游子意,_。(李白送友人)_,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白头搔更短,_。(杜甫春望)_,设酒杀鸡作食。(陶渊明桃花源记)至于夏水襄陵,_。(郦道元三峡)_,猿鸟乱鸣。(陶弘景答谢中书书)陋室铭中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六、诗歌鉴赏18 . 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