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考点集训考点一、分数除法的计算1.填空1)根据23×35=25,改写两道除法算式:( )和( )2)一个数的47是13,这个数是( ) )的45是593)把45米长的电线平均剪成4段,每段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4)34÷m(m≠0),当m=1时,商等于34;当m>1时,商( )34;当0(5)20 25 (6)16 1932.(1)原式=18×14×87=2(2)原式=1445×103×1521=2027(3)原式=1327×4526×65=1(4)原式=56×34×65×34=9163.x=58÷34 x=56x=35÷67 x=710x=815×49 x=32135310x=21×35 310x=635 x=635÷310 x=42考点二1.386÷215=2895(元)2.20÷23=30(人)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 ,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 ,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 ,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 ,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 ,表演故事我和家长共同配合 ,一道训练 ,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30÷25=75(人)3.625÷3=225(升/千米)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拟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方案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开展1÷225=252(千米)单元好素养80÷45=100(元)一般说来 ,“教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十分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 ,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 ,故谓师为师资也〞。
这儿的“师资〞 ,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教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教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可称为“教师〞概念的雏形 ,但仍说不上是名副其实的“教师〞 ,因为“教师〞必须要有明确的传授知识的对象和本身明确的职责100×75=140(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