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召开大型会议疫情防控方案

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6.58KB
约9页
文档ID:411271726
召开大型会议疫情防控方案_第1页
1/9

召开大型会议疫情防控方案  为做好各类会议活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结合街道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本方案所指会议为50人及以上且报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审批同意的会议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依法如实进行健康申报,健康申报正常并取得健康码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等相关场所严格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口罩、体温枪、消毒液等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应设置临时隔离场所临时隔离场所设于相对独立区域,与会场不在同一楼栋或同一楼层,尽可能保持间隔距离,避免人流交叉临时隔离场所内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消毒药械,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3.会场消毒和通风在人员进入会场前1小时,对会场、卫生间、公共休息区等重点部位及场所公用扶手、门把手、座椅等公众接触部位清洁消毒,并开窗通风换气  4.做好个人防护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前往会场途中,全程戴好口罩乘车尽量开窗通风,一般不开空调小型车辆一次仅坐2人(不含驾驶员);乘坐公交车辆,应隔位坐人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1.在进入主会场的相关通道外围设置体温检测和签到处、医疗岗和卫生防疫岗。

  2.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做好测温记录,体温正常且持健康码绿码的方可进入如有咳嗽、发热(体温≥37.3°)、乏力、腹泻等症状者,应禁止参会  3.会场主席台座位原则上保持1米以上,大会主席台与会人员戴口罩主席台下座位隔位就座、前后排错位就座,参会人员需佩戴口罩休会期间也应佩戴口罩,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如会场容量有限,可将参会人员分散安排在几个分会场,与主会场间以视频方式进行连接,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  (二)用餐要求  会议不得提供集中用餐服务  (三)健康监测  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在会议前和会议期间,应主动报告健康状况会议期间,参会人员或工作人员如出现疑似新冠肺炎症状时,立即送至临时隔离场所进行隔离观察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临时隔离场所,立即报告驻点医务人员,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街道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会议活动疫情防控工作分组,分组下设综合协调小组、现场保障小组、物资保障小组、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负责各类会议期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关的重点人员、重点场所和重点部位的风险监测、物资保障、技术指导、应急处置等工作。

  (一)综合协调小组  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综合协调工作,包括收集整理信息,与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保持沟通联络组长:沈迎春,成员由党政办、党群办、民社办、平安办、应急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派出所、各村居等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  (二)现场保障小组  负责制定会场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指导各会场落实重点部位预防性消毒、人员健康监测等疫情防控措施组长:任虹,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三)物资保障小组  负责个人防护用品、消毒药品等防疫物资的供应保障工作组长:唐彬,成员由党政办、财政办工作人员组成  (四)技术指导与应急处置小组  负责做好可疑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迅速转移病人,判定并隔离密切接触者,对疫点进行消杀组长:任虹,成员由民社办工作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各村居负责人组成  召开大型会议疫情防控方案  一、常规筛查  复课后,对进入培训场所的全体员工与学员监测体温和健康状况,班主任或带班教师每天关注学员的出勤情况和身体健康状况,做好体温监测、因病缺勤请假、病因追查与登记工作  二、发现报告。

  开展筛查时,如发现发热症状患者(体温超过37.3度的发热者),检查人员应迅速向学校负责人报告,机构负责人需立即报告卫生疾控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  三、患者隔离  患者员工戴口罩马上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患者学员应戴上口罩在培训机构内临时隔离,并及时告知家长送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在送诊同时做好情况登记、上报工作  四、病例甄别  配合医疗机构迅速做好病例甄别工作,应核查其近期是否去过重点疫区,有无新冠肺炎病例、疑似病例接触史以及聚集性病例接触史,分别按以下程序处置:  1、如果有,应立即就地单间隔离,并送属地卫生疾控部门,由疾控部门转运至定点医院进行进一步检测(核酸),协助开展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排查与处置,并报区教体局,由区教体局报告区政府和市教体局  2、如果没有,继续在医疗机构发热门诊进行治疗必要时可对发热病人进行核酸检测机构在及时上报信息的同时,需及时了解患病人员动态情况,做好相应后续工作  3、对出现确诊病例的,视情对培训场所实行封闭式硬隔离确诊病例的诊断应以卫生疾控部门为准  五、场所消毒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属地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患者所在的场所、排泄物分必物、接触过的物品及可能污染的其他物品进行一次彻底的终末消毒,做好对物体表面和空气的消毒。

  六、应急指挥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主管教育部门应在第一时间成立临时现场指挥部,配合属地卫生疾控部门开展现场防控工作,在卫生疾控部门的专业指导下,进行消毒和隔离等工作,严防疫情扩散,同时报区政府和市教育局  七、应急停课  一旦出现疑似或确诊病例,校外培训机构应在属地卫生疾控部门指导下,迅速按要求启动应急停课程序全机构应急停课的申请,由区教育局批准,并向区政府和市教育局报告个别及少量学员因其他病情或防控工作需要停课的,由培训机构酌情决定  召开大型会议疫情防控方案  为做好本次会议期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确保会议顺利召开,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会前防控措施  (一)会前健康申报  1、所有参会人员及工作人员均须在会前向所在党支部如实进行14天内到达或途径地域的申报  2、参会人员和工作人员需在5月26日前做一次核酸检测,27日报告检测结果,结果为阴性者方可参加会议  3、参会人员在报到时需扫安康码安康码为绿码者方可参加会议和会议服务工作经审查,健康申报情况有异常的,不得参加会议  (二)会场准备  1、会议举行前对会场做好通风消毒工作,并配备相关疫情防控物资。

  2、会场布置应保持间隔,避免人员拥挤;会议室、食堂、厕所需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洗手卫生设施,产生的垃圾按照医疗废物处置  二、会议期间防控措施  (一)会场要求  在进入主会场前,需进行测温,佩戴口罩,会场内座位应尽量增加间距或隔位坐人参会人员需全程佩戴口罩,休会期间尽量避免长时间交谈,近距离接触时也应佩戴口罩,所有工作人员在会议服务期间均需佩戴口罩实行分时分批组织参会人员进场退场,所有人员进入会场时实行“亮码+测温”,体温正常且持安康码绿码的方可进入会场应加强开窗通风换气  (二)通风与消毒  加强会场的日常通风消毒,尤其是楼梯扶手、卫生间、公共区域等重点部位的消毒工作  三、应急疫情处置  如在会场发现健康异常人员,迅速转送至乡卫生院场所,立即报告县疾控中心,并开展医学排查、流行病学调查采样检测、疫情处置等工作  四、完善组织保障  为切实抓好会议期间的疫情防控工作,乡成立相关工作组织  1、疫情防控领导组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工作的领导,其组成人员如下:  2、现场保组负责会议期间的口罩、洗手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储备,食堂就餐安排盒饭,会场座位设置、通风等疫情防控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3、应处置组。

负责会议期间疫情防控突发事件的处理,其组成人员如下:。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