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10993066 上传时间:2023-07-17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第四章 光现象单元复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光现象中,如图所示,由于光的折射而形成的是( )A阳光下的影子B镜中的倩影C放大的邮票D水中的倒影2 . 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A同名磁极间的磁感线B力和力臂C光的反射D平面镜成像3 . 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太阳和月亮都属于光源B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C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速度不变D折射角总是小于入射角4 . 小华对光学知识做了如下梳理,其中分组正确的是A倒立缩小像照相机正立放大像放大镜B红外线杀菌、消毒紫外线夜视仪C老花镜凹透镜近视镜凸透镜D实像凹透镜虚像凸透镜5 . 如图所示的沙画

2、是一种新型的艺术形式,它是通过将沙子洒落在平板灯台上,做出各种造型,灯台射出的光线由于受到沙子的阻挡,呈现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下列光现象中与沙画的光学原理相同的是( )A小孔成像B海市蜃楼C反光镜成像D鱼缸中放大的鱼6 . 在使用下列设备中,其中使用到红外线的是冬天家里洗澡时,采用浴霸取暖;家用消毒柜或卤菜店用灭菌灯;验钞机发光的灯能检验纸币的真伪;夜视仪进行侦察的原理;汽车导航仪利用的信号ABCD7 . 08年春节晚会中有一精彩的“手影戏”逗趣两位演员用手分别表演了动物、人物的各种形态活灵活现的手影如图所示,让观众大开眼界手影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直线传播B光的折射C光的反射D光的镜面反

3、射二、填空题8 . 请对下列关于影、像的变化情况说法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个人沿路行走经过某一盏路灯,在走路过程中,路灯照射人,人的影子长短在变幻,其变化情况是先变短后变长(2)一个人试衣服时,不断的靠近穿衣镜,镜中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逐渐增大(3)一个苹果从距离凸透镜中心(焦距为10厘米)15厘米处一直外移到距离透镜50厘米处,经过凸透镜成的像的大小的变化情况是先变小后变大9 . 青海湖水清澈见底,平静如镜。站在湖边的游客能清晰地看见自己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_现象;湟鱼洄游时游客也能欣赏到水中的鱼在游玩,他们看到的是鱼的_(选填“虚”或“实”)像。10 . 2015年

4、4月4日晚,我们有幸观测到一轮难得的“红月亮”天文专家表示,这次月食是本世纪持续时间最短的月全食,最精彩的全食阶段仅有12分钟月食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形成的;而红月亮的形成是由于发生月全食时,太阳光通过地球两侧的时候,波长较长的红色光线通过光的(直线传波/反射/折射)照射到月亮表面,再从月亮上表面反射到地球表面,让陷入黑暗中的人们看到红色的月亮11 . 验钞机发出的_能使钞票上的荧光物质发光;家用电器的遥控器发出的_能用来控制电风扇、电视机、空调器等。其中_还能消毒杀菌。12 . 渔夫大明的眼睛在A处看到B处有一条鱼,眼睛看到的是_ (C/D) 处鱼的_(虚像/实像),这是由于发

5、生光的折射,折射角_(小于/等于/大于) 入射角导致的. 若在A处发射一束光照亮水中的鱼,光束应朝向_(B/C/D)处.13 . 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出现一条七彩光带,这种现象叫光的_;这一现象是由科学家_首先发现的。白光是一种_(选填“单色光”或“复色光”)。14 . 今年中考,我市实行网上阅卷,要求每份试卷必须贴上条形码,如图所示。条形码扫描装置中有发光二极管、光敏二极管等元件,它们是由_(半导体、超导体)材料构成的,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三、实验题15 . 在“探究平面

6、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1)实验中选取两只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关系。(2)移去玻璃板后面的蜡烛,将光屏放在此处,则光屏上_(填“能”或“不能”)接收到烛焰的像。(3)将蜡烛远离玻璃板,像的大小将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2)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使它与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_;(3)移动玻璃板后的棋子B,但无论怎样移动都不能使它与

7、棋子A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最有可能的原因是_;(4)实验中使用刻度尺,是为了比较像与物_关系;(5)选取两个完全相同的棋子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6)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白纸上_(“能”/“不能”)接收到棋子A的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像;(7)将棋子逐渐远离玻璃板,棋子像的大小_(“变大”/“变小”/“不变”);(8)有一个3mm厚和一个2mm厚的玻璃板,为了实验中减小误差,我们应该选用_厚的.17 . 小华同学在“制作小孔成像观察仪”活动中,需要把制作好的圆筒插入易拉罐中,如图所示(1)圆筒的_(填“A”或“ B)是用半透明薄纸制成的光屏,小孔成的像

8、是倒立的_像(选填“虚”或“实”)(2)用制成的小孔成像观察仪观察静物时,移动圆筒位置,减小光屏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光屏上的像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孔所成的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_(选填“有关”或“无关”)四、计算题18 . 2018年10月23日,港珠澳大桥开通;港珠澳大桥全长55km,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海底隧道长6.7km,跨海桥长22.9km,汽车全程限速100km/h,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分钟?(2)若汽车通过海底隧道耗时3min,请通过计算说明是

9、否超速?五、作图题19 . 在图中,根据给出的入射光线AO画出反射光线OB,并标出反射角及其度数。(_)20 . 如图所示,考古人员需要对一口古井进行清理,为了解决照明问题(1)请你帮他们把太阳光反射到井里,并能垂直照亮井底(在图上作出平面镜位置)(_)(2)如果这太阳光与水平面成30角,则反射角为_21 . 请在图中大致作出入射光线及反射光线_。六、简答题22 . 综合问答:以下现象中均包含两个物理原理,请任选一组进行解释:(1)小雨使用剪指甲刀时发现刀口很锋利,很容易剪断指甲;使用指甲锉锉指甲之后,指甲锉微微发热。(2)小雨在湖边游览时发现湖面上波光粼粼;湖边大树下有很多圆形的光斑。七、综

10、合题23 .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新能源智能汽车如图甲所示是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车,车顶覆盖薄膜式太阳能电板车;车窗采用“智能玻璃”,除了可实现调节温度和透明度(折射光照度与入射光照度之比),还具有单向透光功能,可以从车内看到车外景象,而车外看不见车内景象;车身配有多个雷达,充分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1)薄膜式太阳能电板应设计成_(选填“黑”或“白”)色;炎热的夏天“智能玻璃”的单向透光可以有效减小_(选填“红”或“紫”)外线对人体皮肤的伤害。(2)冬天行车时,汽车挡风玻璃的_(选填“内”或“外”)侧容易出现一层白雾,此时应将“智能玻璃温度调_。(3)汽车雷达启动后发出_(选填“超”或“次”)声波

11、信号经周边的物体的反射后,可判断车与障碍物的距离。(4)下列与汽车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A汽车的车身应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B在车内通过车窗玻璃看到的驾驶员的像是虚像C车前的挡风玻璃不竖直安装是为了向上反射噪声D夜间行车时为了让司机更清楚的看到路况,车内应开较亮的灯(5)“智能玻璃”能根据车外光照度自动调节玻璃的透明度,实现车内的光照度为一个适宜的定值,经测算车外光照度和玻璃的透明度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该车车内光照度为_Lx;当车外光照度为250Lx 时,“智能玻璃的透明度会自动调节为_%.24 . 如图所示,一束白光经三棱镜折射后,在光屏上形成自上而下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这就是光的_现象(1)分析实验现象可知:白光是_(单色光/复色光);三棱镜对_光的折射能力最强对同一个凸透镜来说,_光形成的焦距最长(2)一束红光沿AO从空气斜射向玻璃,OB和OC分别是红光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如图乙所示如果一束紫光也沿AO斜射向玻璃,请你在图乙中画出该紫光折射光OC(大致位置)和反射光线OB,并标出传播方向(_)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二、填空题1、2、3、4、5、6、7、三、实验题1、2、3、四、计算题1、五、作图题1、2、3、六、简答题1、七、综合题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