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态教学评语老师技能培训方案之教学技能培训——老师教姿教态教态是老师讲课时的心情、表情、动作、神态、姿态等体态的表现,是伴随老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要通过老师有声语言的讲解而”察其容”,而且还会通过老师的教态而”观其色”因此,教态对教学的效果,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不少老师很容易无视自己的教态会给学生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实际上,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表现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如老师的面部表情,会不由自主地告诉学生他此刻的心情,老师的动作意味着他将要利用它来辅助说明什么问题;老师的姿势,将会使学生判断出老师当时的心理状态由此可见,老师课堂上的教态可以说明老师的内心世界、将教授什么知识、传递什么信息,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为了弄清老师教态与课堂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我们在学生中间搞了一些调研后发现,老师上课的教态如何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那么,一个老师应该具备哪些得体的教态呢?一、得体大方的饰态 老师的服饰状态是老师文化素养和精神相貌的反映,它不仅反映一个人的外表,而且还可以用来交流思想、增进情感和传送信息一般而言,老师的课堂服饰要整齐、清洁、庄重、大方。
假如一位老师穿着不整,又不修边幅,那么,学生就会对这位老师产生一种自由散漫、事业心不强的印象虽然,外表与心灵并不都是完全统一的,但老师要为人师表,就必须注意自身的一举一动,以免给学生的身心开展带来不必要的负面影响,正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那么,老师的服饰状态有什么要求呢?1、穿着要得体,不别扭,不浓妆 老师穿奇装异服,打扮妖冶,一来有损于老师形象,二来会分散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使其对老师的服饰状态评头论足、议论不休,从而影响课堂教学内容的吸收和消化刺鼻强烈的香水等化装品,在课堂上与教学气氛很不协调尖底高跟鞋与地面的碰击声也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例如身体胖的老师不宜穿紧身衣,身体瘦的老师也不宜穿过于宽松的衣服老师在课堂上是学生注意的中心,假如老师穿上不得体的衣服,势必给学生造成一种很别扭的感觉这种感觉也必将影响到听课的情绪所以,老师必须注意穿着的得体,使学生看了舒适,不产生任何消极情绪2、课前应适当整衣理容有的老师比拟随意,不注意自己的仪表,常常会出现系错了扣子、衣领未翻、戴歪了帽子、头或是脸上多了点什么等闹笑话的问题假如学生能及时指出来,老师及时改正,便也罢了由于该老师比拟严肃,学生不敢当面指出来,只好不停地默默地偷笑。
这样,在堂课内学生的注意力就会有一半被转移到老师的饰态或奇异点上去了假如老师在课前养成良好的整理衣容的习惯,那么就会防止这些意想不到的现象或笑话的产生所以,与课堂教学不协调的因素,老师都应尽量防止,以免分散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影响听课情绪和效果二、恰如其分的姿态 人们常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有意无意地通过外部的姿态流露出来,而一个人的身体姿态还传递一定的信息同样的道理,根据老师站或坐的姿势、手势和动作,学生可以推断他对这堂课大概的态度、情感和兴趣,主动地配合老师搞好课堂教学工作在调查中我们发现:74的学生希望老师站在讲台上讲课,因为老师来回的走动会无意识地增加他们心理上的压力;87的学生希望老师提问时,间隔 他们远一些,这是因为他们可以较“平安”地考虑问题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这种现象就是人体学中“个人空间”产生的效应还有88的学生要求老师在上课时注意姿势和手势表达的准确度和合理性,防止其不良的习惯性动作给学生留下不好的印象由此可见,老师课堂上的姿态对课堂教学效果会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那么,老师正确的姿态应该怎样来表达呢?1、取开放式姿势 这是与封闭式姿势相对而言的开放式姿势站立时需两手和两脚不穿插,身体略微前倾,这样老师给学生的感觉是坦诚可信的,说明他在很乐意、热忱、活泼、不拘束的给学生上课,并愿意承受学生的提问和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
假如取封闭式姿势,即站立时两手穿插,那么说明老师对学生持疑心、审视、静待、冷漠、轻慢、保守的态度,显然是不可取的2、要适当地走动一般地说,老师的走动以围绕讲台为宜走动幅度过大,会使学生过多注意老师的走动情况,分散听课的注意力当然在与学生讨论问题、阅读课文或考察测验时,可走下讲台观察学生的情况走动时须稳健、庄重,防止身体触碰学生和课桌、文具,更不能碰撞出其他声音,造成学生的哄堂大笑3、要做到“坐有坐相、站有站样”的效果在课堂上老师应注意自己的每一个细小动作,站时身板挺直,昂首挺胸,显得端庄、伟岸,使学生从心理上感到既庄重又轻松防止双臂穿插或将一只脚搭在椅子上,坐着时,也要身体端正,腰板挺直,给人一种亲切感防止用一只手支撑着下巴,或趴在讲桌上讲课,显得疲劳无精神 4、在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时,要保持适当的间隔 ,尽量防止给学生造成不必要的心理压力对于不擅长发言或比拟害怕的学生,要恰到好处地点头微笑.尽管点头不都是表示赞同,但这种动作能有效地鼓励和示意学生继续谈下去.假如老师一直不点头、不表态,学生就可能感觉到老师不同意他所说的话或没有兴趣听下去,从而使学生没有信心和勇气继续讲下去5、要适当地打手势。
因为打手势往往反映老师具有积极情绪,是重视课堂教学和乐意给学生上课的象征但是,打手势太多、太频繁,那么可能给学生留下急躁、不端庄的印象,学生的反响也是不满意的6、不要用一根手指来指着学生尤其是在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时,因为老师在课堂上用一个手指指着学生会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强硬,不够尊重他们的人格,容易产生反感的情绪,这样是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积极吸收的假如让学生站起来或到前边答复下列问题时,老师最好采取掌心向上的邀请姿势来示意在讲课时,老师应防止用手提裤子、拢头发、捻耳垂、挖鼻子、揉眼睛或提眼镜,以及对学生打哈欠、伸懒腰等动作,因为这些动作都会破坏良好的课堂气氛三、必须具有热情、亲切的眼态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通常都是以目光接触来表达各种思想和感情的由此可见,运用眼态的“目光语言”是进步课堂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在平常的教学中有的老师讲课时,眼睛总往窗外看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学效果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有的老师在讲课时,眼睛只看着几个最得意的学生,而无视其他学生,这样就难免会使有的学生思想开小差或搞小动作因此,老师在讲课时,一般不要看窗外和教室内的天花板、地板,视线最好能落在每个学生的身上。
假如课堂上发现有学生搞小动作,老师可以用眼睛制止他,并以严厉的目光警示他,使他集中精力听讲事实证明,注意把视线放在每个学生身上,是老师控制课堂中学生注意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假如一个老师上课时只习惯于看着前排的学生,而不注意看后排或角落学生的话,还会在学生中产生“亲一些、冷一些”的后果所以要“一视同仁”,要用目光来回扫视全班学生,这是不可无视的 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保持适当的目光接触,有助.于老师从学生的眼神中得到课堂教学效果的信息反响,使学生感到老师在情感上与之亲近、思路上与之共融、知识上与之交往.这样一来,学生的听课注意力就会集中,老师所传授的知识就容易得到吸收但是,老师假如用目光斜视学生,往往会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不良印象或厌恶情绪此外,在学生答复下列问题时,假如老师离学生越近,越要防止师生间目光接触,以免给学生造成心理压力或产生误解,而影响学生答复下列问题四、必须具有良好稳健的心态 我们说,心态可分为两种:即良好的心态和不良的心态老师假如在良好的心态下授课,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思路开阔、反响敏捷,对教学内容阐述清楚、运用自如,语言丰富、表达准确、比喻恰当,授课艺术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课堂气氛活泼,学生感觉轻松,这对于进步课堂教学效果大有好处。
假如老师在消沉、郁闷的不良心态下授课,那么精神萎靡、情感压抑、思路闭塞,原来准备好的教学内容,往往讲得不好,程序显得有些紊乱,语言呆板、词不达意,这样一来势必导致课堂气氛压抑、沉闷和紧张,教学效果当然不佳 那么,怎样才能使老师在讲课时具有良好的心态呢?心理学家认为:制约人们心态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理想信念首先是学校寻求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老师的思想政治工作,进步他们的素质,树立坚强的社会信念,同时教育好学生,尊师重教;其次是建立良好的情境,创一流的校容校貌,建立良好的校风学风,引发和培养老师愉悦情感;第三是理解每一位老师的理想信念、工作才能、知识程度、思想素质、安康状况、性格爱好、家庭生活等,全方位的考虑、合理的安排工作、用其所长;第四要随时注意发现每一位老师的闪光点,运用精神的、物质的方式进展鼓励,特别突出的给予重奖;第五要关心老师的生活,解决他们的困难,满足他们的合理要求,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每位老师始终自觉地处于学校主人翁的地位和荣耀的职责上 另一方面,作为老师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要擅长自我调节,有意识地引发、培养和掌握好自己良好稳健的心态,尤其是在课前,可以进展良性的、积极的诱导,例如想一想组织对自己的培养,做一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想一想学生特别喜欢听自己的哪些课,从而引发愉悦情感,培养良好的心态和愉快的体验,使自己始终处在最正确的心态下进展课堂教学,争取最正确的教学效果。
总之,无声的教态语言在教学中的作用确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它将给学生带来潜移默化的、极其重大的影响我们在此仅就平时的感受、积累和观察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期得到同行的指正 带教老师评语【篇1:新老师年度考核评语集锦(20年)】老师年度考核评语集锦第 页 共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