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10985648 上传时间:2023-11-1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仅供学习与交流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精品文档.肾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14 版)要点 贫血不仅在慢性肾脏病(CKD)人群中发病率高,而且贫血的发生率随肾功能的下降逐渐增加,当CKD患者进入第5期时贫血已非常普遍。贫血对患者的长期存活及生存质量均有重要影响。纠正CKD患者的贫血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一、慢性肾脏病患者贫血的诊断和评估 1. 肾性贫血的定义 肾性贫血是指由各类肾脏疾病造成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的相对或者绝对不足导致的贫血,以及尿毒症患者血浆中的一些毒性物质通过干扰红细胞的生成和代谢而导致的贫血。 贫血的诊断标准: 依据W

2、HO推荐,海平面水平地区,年龄15岁,男性血红蛋白130g/L,成年非妊娠女性血红蛋白120g/L,成年妊娠女性29pg/cell。 (2) 接受稳定ESAs治疗的CKD患者、未接受ESAs治疗的CKD35期非透析患者以及未接受ESAs 治疗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应每3个月监测铁状态1次。 (3)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需要增加铁状态的监测频率,以决定是否开始、继续或停止铁剂治疗:开始ESAs治疗时;调整ESAs剂量时;有出血存在时;静脉铁剂治疗后监测疗效时;有其他导致铁状态改变的情况,如合并炎性感染未控制时。 2铁剂治疗指征 (1) 对于未接受铁剂或ESAs治疗的成年CKD贫血患者,转铁蛋白饱和度

3、(TSAT)30% 且铁蛋白500ug/L,则推荐尝试使用静脉铁剂治疗。在CKD非透析患者中,或可尝试进行为期13个月的口服铁剂治疗,若无效可以改用静脉铁剂治疗。 (2) 对于已接受ESAs治疗但尚未接受铁剂治疗的成年CKD贫血患者,若需要提高血红蛋白水平或希望减少ESAs剂量,且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30%、铁蛋白500ug/L则推荐尝试使用静脉铁剂治疗。在CKD非透析患者中,或可尝试进行为期13个月的口服铁剂治疗,若无效可以改用静脉铁剂治疗。 (3) SF500ug/L 原则上不常规应用静脉补铁治疗,若排除了急性期炎症,高剂量ESAs仍不能改善贫血时,可试用铁剂治疗。 3. 铁剂的用法

4、和剂量 (1) 非透析患者及腹膜透析患者可先试用口服途径补铁,或根据铁缺乏状态直接应用静脉铁剂治疗。 (2) 血液透析患者应优先选择静脉途径补铁。 (3) 口服补铁:剂量为200mg/d,13个月后再次评价铁状态,如果铁状态、血红蛋白没有达到目标值(每周ESAs 100150IU/kg体质量治疗条件下),或口服铁剂不能耐受者,推荐改用静脉途径补铁。 (4) 静脉补铁:血液透析患者应常规采用静脉补铁。1个疗程剂量常为1000mg,一个疗程完成后,仍血清铁蛋白500ug/L和TSAT30%,可以再重复治疗一个疗程。静脉途径铁剂维持性治疗:当铁状态达标后,应用铁剂的剂量和时间间隔应根据患者对铁剂的反

5、应、铁状态、血红 蛋白水平、ESAs用量、ESAs反应及近期并发症等情况调整,推荐100mg每12周1次。 (5) 如果患者TSAT50% 和(或)血清铁蛋白800ug/L,应停止静脉补铁3个月,随后重复检测铁指标以决定静脉补铁是否恢复。当TSAT和血清铁蛋白分别降至50%和800ug/L时,可考虑恢复静脉补铁,但每周剂量需减少1/31/2。 4铁剂治疗注意事项 (1) 给予初始剂量静脉铁剂治疗时,输注60min内应对患者进行监护,需配有复苏设备及药物,有受过专业培训的医护人员对其严重不良反应进行评估。 (2) 有全身活动性感染时,禁用静脉铁剂治疗。 三、红细胞生成刺激剂 (FSAs) 治疗

6、1. 治疗前准备 (1) 接受ESAs治疗前,应权衡因减少输血和缓解贫血相关症状带来的利与弊。 (2) 接受ESAs治疗之前,应处理好各种导致贫血的可逆性因素(包括铁缺乏和炎症状态等)。 (3) 对于CKD合并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应用ESAs治疗时应提高警惕,尤其是以治愈为目的的活动性恶性肿瘤患者及既往有卒中史的患者。 2. 治疗时机 (1) 血红蛋白100u/L的非透析成人CKD患者,根据血红蛋白水平下降程度、前期铁剂治疗反应、输血风险、ESAs治疗风险及是否存在贫血相关症状,个体化权衡和决策是否应用ESAs。 (2) 由于成人透析患者血红蛋白下降速度比非透析患者快,建议血红蛋白100g/L

7、的部分肾性贫血患者可以个体化使用ESAs治疗以改善部分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治疗靶目标 (1) 血红蛋白110g/L,但不推荐130g/L以上; (2) 依据患者年龄、透析方式、透析时间、ESAs治疗时间长短、生理需求以及是否并发其他心血管疾病等状况进行药物剂量的调整。 4ESAs 初始剂量及用量调整 (1) 推荐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体质量、临床情况、ESAs类型以及给药途径决定ESAs初始用药剂量。对于CKD透析和非透析患者,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初始剂量建议为50100 IU/kg 每周3次或10 000IU每周1次,皮下或静脉给药。 (2) 初始ESAs治疗的目标是血红蛋白每月增加

8、1020g/L,应避免1个月内血红蛋白增幅超过 20g/L。 (3) ESAs初始治疗期间应每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水平1次;维持治疗期间,CKD非透析患者每3 个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1次,CKD5期透析患者每月至少监测血红蛋白1次。 (4) 应根据患者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变化速度、目前 ESAs 的使用剂量以及临床情况等多种因素调整ESAs剂量。推荐在ESAs治疗1个月后再调整剂量。 5. 用药途径 (1) 接受血液滤过或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建议采用静脉或皮下注射方式给药。 (2) 非透析患者和腹膜透析患者建议采用皮下注射途径给药。 6. ESAs 低反应性原因及处理 (1) ESAs 低反应

9、性的处理: 评估患者ESAs低反应性的类型,针对ESAs低反应性的特定原因进行治疗。对纠正原发病因后仍存在ESAs治疗低反应性的患者,建议采用个体化方案进行治疗,并评估血红蛋白下降、继续ESAs治疗和输血治疗的风险。对初始和获得性治疗反应低下患者,最大剂量不应高于初始剂量或稳定剂量(基于体质量计算)的2倍。 (2)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介导的PRCA的处理: 诊断: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超过8周并出现下述情况,应怀疑PRCA的可能:血红蛋白以每周510g/L的速度快速下降;需要输注红细胞才可维持血红蛋白水平;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正常,且网织红细胞绝对计数小于10 000/ul。确诊必须有重

10、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抗体检测阳性的证据,以及骨髓象检查结果的支持(有严重的红系增生障碍)。 治疗:因为抗体存在交叉作用且继续接触可能导致过敏反应,为谨慎起见,凡疑似或确诊的患者均应停用任何促红细胞生成素制剂。可应用免疫抑制剂、雄激素、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治疗,必要时输血,最有效的治疗是肾移植。 7. 不良反应 (1) 高血压: 所有CKD患者都应监测血压,尤其是初始接受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时。对于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CKD贫血患者,轻度的血压升高应当看作是改善贫血所产生的反应而非副作用,一般无须因高血压而停止或中断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除非是难以控制的高血压。 (2) 癫痫: 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

11、疗的患者,无须担心癫痫发作或癫痫发作频率的改变而限制患者的活动。癫痫病史不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治疗禁忌证。当患者伴有不可控制的高血压或体质量增加过多时,应防止治疗过程中的癫痫发作。 (3) 透析通路血栓: 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血液透析患者,不论其血管通路是自体内瘘还是人造血管,无须增加对血管通路的检测,亦无须增加肝素用量。 (4) 高钾血症: 临床上高血钾的发生率1%,故无须加强监测。 (5) 肌痛及输液样反应: 通常发生在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1-2h后,表现为肌痛、骨骼疼痛、低热、出汗等症状,可持续12h。2周后可自行消失。症状较重者可给予非类固醇类抗炎药治疗并减慢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输注速度。 (6) 高钙血症: 尽管促红细胞生成素使钙离子细胞内流增加,但一般不会引起血钙波动。因此在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过程中,不必过于频繁地监测血钙水平。 (7) 其他并发症: 有报道显示,促红细胞生成素治疗可导致内膜增生和随后的血管狭窄、深静脉血栓、皮疹、心悸、过敏反应、虹膜炎样反应、脱发等症状,但发生率很低。四、输血治疗 1. 输血原则 (1) 对于肾性贫血治疗,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避免输注红细胞,减少输血反应的风险。 (2) 适合器官移植的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避免输注红细胞,以减少发生同种致敏的风险。 2. 适应证及注意事项 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