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依从性对耳穴压豆治疗不寐效果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为了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对耳穴压豆治疗不寐临床效果的影响 方 法:将 138例不寐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三组:每日按压王不留行籽 3次的 46例为 高依从性组,每日按压 2 次的 46 例资料为中依从性组,每日按压 1 次的 46 例 为低依从性组,治疗后按照文章统计指标进行统计并比较组间疗效差异性 结 果:高依从性组治疗后痊愈 15 例,显效 18 例,有效 9 例,总有效率 91.3%, 疗效结果明显高于中、低依从性组(PvO.05),高依从性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有 2 例出现皮损不良反应, 1 例晕厥,无病情加重者,其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其余 两组病例结果(PvO.05)结论:由于不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生活习惯、按压 频率、遵医嘱用药、有无按疗程治疗等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对治疗依从性也表 现出高、中、低三个等级,患者用药依从性越高,对耳穴压豆治疗不寐的效果 越优秀[关键词]依从性、耳穴压豆、不寐睡眠是一种主动过程,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有专门的中枢管理睡眠 与觉醒,睡时人脑只是换了一个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 力的恢复;而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 得高度生产能力的保证。
据中国睡眠研究会公布的最新睡眠调查结果,中国成 年人失眠的发生率为 38.2%失眠虽不属于危重疾病,但妨碍人们正常生活、 工作、学习和健康,并能加重或诱发心悸、胸痹、眩晕、头痛、中风病等病 症为了观察患者的依从性对耳穴压豆治疗不寐临床效果的影响,笔者回顾性 总结我院收治 138 例不寐病例资料,现将总结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研究资料对象来自于 2010年 4月-2013年 5 月期间在我院用耳穴 压豆方法进行治疗的不寐病例 138 例,其中包括男性 70 例,女性 68 例,年龄 范围为 42岁-75 岁,平均年龄为(59.2±12.8)岁统计资料入选标准:所有纳 入研究的资料对象临床诊断结果均符合失眠诊断标准和中医证侯诊断标准者(具体标准见本文 1.3);患者年龄在 40 周岁-80 周岁之间;患者均自愿加入本 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统计资料排除标准:排除年龄小于 40 周岁或大 于 80 周岁者;排除出现除睡眠障碍外的其他综合征症状(耳部皮肤感觉异常、 焦虑、忧郁、头晕、疲倦乏力、肌肉骨关节痛、头痛、心悸等)者;排除有意 识不清、痴呆、精神病以及耳部皮肤病者;排除未按规定接受处理的患者。
排 除根据研究者的判断,具有降低入组可能性或使入组复杂化的其他情况,如工 作环境经常变动等易造成失访的情况1.2 分组方法 首先,课题研究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明确各自分工,课题 研究后,在整个研究过程中,课题相关人员要不定时接受监督和指导课题的 设计和研究中,严格贯彻随机、盲法的原则,做到研究者、操作者、观察者、 统计分析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不干预研究过程中,如因本实验因素引 起了不良反应,如过敏、皮损、严重皮下出血、恶心、呕吐、其它并发症或疾 病加重等,应视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纠正措施,必要时停止研究,并应详细记录 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根据预试验研究结果,采用两个样本均数比较的样本含量估算公式,设显著性检验水平双侧a= 0.05,检验效能(l-B)=0.90,计算 得出每组的样本含量为 40 例,考虑失访因素,每组样本含量增加 15%,设计 为 46 例因此, l38 例不寐病例资料随机分为三组:每日按压王不留行籽 3 次 的 46 例为高依从性组,每日按压 2 次的 46 例资料为中依从性组,每日按压 l 次的 46 例为低依从性组,三组不寐患者的一般病例资料(年龄、病程等)经统 计学检验,结果表明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三组患者在不同的 治疗依从性条件下的疗效结果具有可比性(见表 l)。
l.3 根据失眠的诊断标准、病例纳入标准、病例排除标准以及中医证候诊断标 准,确定合格的研究对象1.3.1疾病诊断标准[14]入睡困难,时常觉醒,睡而不稳或醒后难再入睡;晨醒过 早,夜不能入睡,白天昏沉欲睡,睡眠时间不足5小时1.3.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15]一是心脾两虚 :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头晕目 眩,神疲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二是心胆气虚:心悸胆怯, 善惊多恐,夜寐多梦易惊,舌淡、苔薄,脉弦细三是阴虚火旺:心烦不寐, 或时寐时醒,手足心热,头晕耳鸣,心悸,健忘,颧红潮热,口干少津,舌 红、苔少,脉细数四是肝郁化火:心烦不能入睡,头痛眩晕,面红目赤,口 苦,便秘尿黄,舌红、苔黄,脉弦数五是痰热内扰:睡眠不安,心烦懊憹, 胸闷脘痞,口苦痰多,头晕目眩,舌红、苔黄腻,脉滑数1.4 治疗方法 高依从性组患者方法:每日按压王不留行籽 3 次取穴方法为: 主穴:心、神门、皮质下,配穴:心脾两虚者配加脾,心胆气虚者加胆,阴虚 火旺者加肾,肝郁化火者加肝,痰热内扰者加胃操作方法为:评估耳部皮肤 情况,探查耳穴,找出敏感点 75%酒精消毒耳部后,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 镊子夹取王不留行籽耳贴贴于穴位上。
第一次由操作者教会患者按压,以后由 患者每日自行垂直按压,按压后耳廓有酸、麻、胀、痛, 每次贴压两耳,每周 更换两次, 10 次为一个疗程按压方法:垂直按压法,即用食指和拇指的指 腹,置于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压迫贴于耳穴的籽,至病人感觉局部出现 酸、麻、胀、痛感觉,每日患者自行按压王不留行籽 3 次,分别在 7 时、13 时、19时,每次 3分钟,每 30秒放松片刻中度依从性组患者方法:每日按压 王不留行籽 2次按压时间分别在 7时、19时,取穴方法与操作方法同高依从 性组低依从性组患者每日按压王不留行籽 1次按压时间在 19时,取穴方法 与操作方法同高依从性组1.5 疗效标准 失眠的整体疗效应严格按照如下疗效标准 [1]加以评定:患者治疗 后睡眠时间恢复或夜间睡眠时间在 6 小时以上,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者为 痊愈;患者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 3 小时以上,睡眠深度增加者为显 效;患者治疗后症状减轻,睡眠较前增加不足 3 小时者为有效;患者治疗后失 眠无明显改善或反加重者为失败1.6 统计指标 在进行相关指标的统计过程中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纳入后发现不 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试验方案规定治疗者为剔除病例;二是治疗中出现严重不 良反应,或并发其他疾病,不能坚持治疗者为中止病例;三是经知情同意、并 筛选合格进入试验的患者,因故未完成本方案所规定的疗程及观察周期为脱落 病例。
在以上统计注意事项基础上观察各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安全性(对各 组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晕厥、皮损、病情加重等,进行如实记 录,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和患者依从性降低的原因(以问卷形式了解、记录 各组病人接受治疗过程中的反应,中途退出原因等情况,对 2 种治疗方案的依 从性进行分析)1.7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11.5 统计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计量资 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三组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 析,同组不同治疗阶段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级计数资料中组间临床 整体疗效比较采用 Ridit 分析,同组不同治疗阶段临床整体疗效比较采用多个相 关样本的非参数检验PV0.05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 对三组患者一般病例的统计学检验项目包括年龄、病程和性别等三组患者 一般病例资料比较结果如下表 1:表 1:三组患者一般病例资料比较结果表项目高依从性组(例)中依从性组(例)低依从性组(例)FP年龄<50 岁12111150-60岁2827290.550>0.05>60 岁686性别男性2323240.302>0.05女性232322病程v1 月1413141 月 -1 年2526260.721>0.05>1 年776类型心脾两虚101011心胆气虚121311阴虚火旺8980.498>0.05肝郁化火141313痰热内扰2132.2 疗效结果 高依从性组治疗后痊愈 15 例,显效 18 例,有效 9 例,总有效率91.3%,疗效结果明显高于中、低依从性组(PvO.05),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 2:表 2:三组患者疗效结果比较表(例)组别痊愈显效有效失败高依从性组151891中依从性组1216144低依从性组714187注:三组疗效统计结果方程分析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12.22,PvO.05),由专业知识可知,高依从性组疗效结果明显优于中、低依从性组。
2.3 治疗安全性结果 高依从性组病例在治疗过程中有 2例出现皮损不良反应, 1 例晕厥,无病情加重者,其治疗安全性明显优于其余两组病例结果( Pv0.05), 具体比较结果如下表3:表 3:三组患者疗效安全性结果比较表组别皮损晕厥病情加重高依从性组210中依从性组431低依从性组754F值4.591<0.053讨论由统计数据结果可以看出:本研究通过探讨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的不同按 压频率对不寐治疗效果的影响,发现如下结论:一是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能更 有效改善门诊患者不寐症状;二是患者在严格按照医嘱用药情况下(高用药依 从性),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不同按压频率对治疗不寐的具有满意的临床疗效和 较高的安全性,显著性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三是通过 本研究的介绍,进一步推广了中医护理技术,使中医“内病外治”理论更深入 人心失眠的主要表现:①入睡困难:从有睡意到实际入睡时间>1 h;②易醒:有轻 微的声光刺激便醒转,每晚>2次;③早醒:早晨觉醒时间比正常时提前2h以上,醒 来即不再入睡;④多梦:诉一夜持续做梦或是间断做梦,醒来后自夜间一直处于活 动状态,未能熟睡,全身乏力,大脑不能保证分休息;⑤昼夜颠倒:白天昏昏欲睡,夜间 保持清醒状态 [1]。
临床治疗不寐的方法主要有西药治疗、中药调理、电针疗 法、拔火罐疗法、心理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往往会抗拒服用安眠药, 对电针的针刺产生恐惧心理,服用中药难以坚持等,造成治疗不寐效果欠佳 国内许多学者对运用耳穴压豆治疗不寐进行了探讨,认为刺激耳穴,可协调阴 阳,调理脏腑,疏通经络,扶正祛邪,舒畅情绪,增强机体正气,镇静安神 该疗法具有适应症广、疗效高、收效快、简便易学易行、花费低廉,且安全可 靠、无副作用等诸多特点大量的研究表明耳压治疗失眠的疗效的客观性和科学性叶宇飞用固定耳 穴贴治疗临床护士睡眠障碍,取穴:神门、肾、胃、肝、脾、皮质下、额颞 枕,与对照组选择耳廓周边非穴位位置贴压耳豆治疗,两组疗程均为一周结 果: 观察 组睡眠 障碍症 状缓解 的总有 效率 71.9%,优于 对照组 总有效 率 37.5%;观察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 46.9%,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15.6%[4]王海霞在治疗脑卒中患者睡眠时,选取皮质下、交感、内分泌、神 门、心、肾、肝、脾等穴贴压一个月,采用自身对照法,治疗前后的入睡时 间,醒觉次数,睡眠质量均有良好效果 [5]姜林等在护理失眠患者时采用王不 留行的耳压法,穴位选择:神门、皮质下、枕、垂前、睡眠(主穴);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