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10912011 上传时间:2023-11-2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7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2《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同步练习4(湘教版必修1)(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一)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某一要素变化,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都会变化B地理环境中各要素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特征是不变的C地质作用和气候可以相互影响 D我国西北地区的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生物是环境的产物,又是环境的组成要素 B光照是绿色植物生活的必要条件C不需要阳光就能很好地生长的植物称喜阴植物 D藤本植物属于喜光植物3我国南方平原地区由于长期耕作形成的土壤是 ( )A.水稻土 B黑垆土 C红黄壤 D砖红壤4根据下表所给气候资料,该地植物的个体形态是( )1月均温7月均温夏季降水量冬季降水量年

2、总降水量-162570毫米10毫米110毫米A.根系发达,叶小多刺 B草高树稀,雨季叶茂,旱季落叶C普遍生长着苔藓和地衣 D根系发达,常绿阔叶5有关成土母质与土壤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就是土壤B成土母质为土壤提供全部的矿物养分C成土母质的颗粒较细,则发育而成的土壤质地一般较细D、成土母质需进一步发育才能形成土壤,故其粒度与土壤质地并无关系6有关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的有机物含量少B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化学分解和微生物分解都较快C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D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多呈现碱性7陡峭的山坡上难以发育成

3、深厚土壤的原因是 ( )A.地表疏松物质的迁移速度快B地表疏松物质的侵蚀速率较慢C光热条件太差D水分条件太差8四川盆地紫色土的形成主要是由下列哪种因素决定的 ( )A.成土母质B气候C植被D地形9.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 ( )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加强 B地表径流减少、水源缺乏C土壤趋于贫瘠化 D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10.在土壤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也是最活跃的因素是 ( )A.生物 B地形 C岩石 D气候11.下列哪种行为不会造成土壤的退化 ( )A.在坡度较大的山坡上修筑梯田 B.在土质疏松的坡地毁林种粮C.秸秆焚烧后,灰烬还田 D.在我国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退牧

4、还耕12陆地环境的整体性是指 ( )A.全球环境力求保持协调一致B陆地环境是一个有机整体,不会因为某个地理要素的变化而变化C陆地环境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D自然状况相同的若干区域13 土壤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壤与工农业生产关系都很密切B土壤退化与人类不合理的耕作经营活动无关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作和培育有关D土壤是一种永续性的可更新的资源,无论如何利用都不会损耗其肥力14.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成土母质转变为土壤是气候长期作用的结果 B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C成土母质的化学成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土壤中的化学元素和

5、养分,而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不大D成土母质不能生长植物,土壤可以生长植物15. 人们特别重视河流上、中游地区植被的恢复及水土流失的治理,是因为 ( )A.某一要素的变化,不仅影响当地的自然环境,还会对其他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B水土流失给河流中上游带来的危害最大C因为河流中上游地区发生洪涝灾害的可能性最大D河流中上游一般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风沙危害严重二、双项选择题16决定华北平原土层深厚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下沉的幅度大 B河流携带的泥沙多 C成土过程的时间长 D风力搬运、沉积的作用强17下列易形成洪水的因素有A.土壤含水率高 B河流中下游河道顺直 C植被覆盖率低

6、D河流中下游河道纵向坡度大18下列各地理事象中,反映陆地环境整体性的有 ( )A.雨林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使植物四季常青、高大茂密 B珠穆朗玛峰的两侧降水和植被有较大的差异 C我国西北地区虽然降水稀少、气候干燥,但也分布不少绿洲 D森林减少水土流失河流泛滥19各种成土因素中,比较稳定的因素是 ( )A.母质 B生物 C气候 D地形20当地表失去了植被保护后,地理环境受到的影响可能是 ( )A.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减弱 B下游地区易发生旱灾 C下游地区发生洪涝的可能性增大 D改善下游地区的整个生态环境三、综合题21读“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字母表示的土壤形成阶段的名称:A.

7、_;B_;C_。(2)在土壤四个组成部分中,A.缺少的是_。(3)成土过程的标志是_,它出现在_阶段(填字母)。(4)土壤肥力高低的重要指标是_,它多集中在土壤的_,是土壤中的最重要成份,直接影响_的形成和发展。(5)土壤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而起主导作用的是_。它对母质的改造作用主要表现为_的积累过程和_的富集过程两个方面。请在下图方框中填上恰当的内容。并用字母A.将微生物作用的箭头表示出来。 22、读下列两幅图,回答下列问题。 读甲图:大气降水落到地面形成的地表径流从B A. 的过程中,受护坡林的阻截,径流量越来越 ,含沙量越来越 ,这说明了护坡林的主要作用是等 、 。 读乙图:含有大量

8、沙尘的风从C D的过程中,受林带的影响,风力越来越 ,沙尘的含量越来越 。该林的主要作用是 、 。23读“近现代全球平均气温距平均变化”图,分析:气温变化特点是大致呈_。最暖的年份是在_。造成气温变化的原因中,除自然原因外,人为原因是_;_。简述全球气候的这种变化对人类的负面影响。24根据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具体分析我国塔里木盆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A. 4.A. 5.C 6. B 7.A. 8.A. 9.D 10. A. 11.C 12.C 13.C 14.B 15.A.二、双项选择题 16.A.B 17.A.C 18. A.

9、D 19. A.D 20.A.C三、综合题:21(1)成土母质原始土壤成熟土壤(2)有机质(3)微生物和低等植物在母质上开始着生B(4)土壤有机质的含量表层土壤肥力(5)生物有机质养分元素钾、磷、钙、镁等养分元素氮素养分淋失(A.标在从植物指向腐殖质的箭头上)22(1)小 少 涵养水源 拦截泥沙 (2)小 少 防风 固沙23 (1)气温呈上升趋势 (2)1998年 (3)大量燃烧化石燃料,排放温室气体;破坏植被 (4)海平面上升,危及沿海低平原、岛屿和城市;造成全球气候资源条件的变化,加大自然资源开发的难度;加剧了自然灾害;导致原有生态系统改变,某些物种灭绝;影响农业生产格局;扩大某些疫病的流

10、行,危害人体健康。24塔里木盆地距离海洋遥远,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形成干旱的大陆性气候。由于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这里的地表水贫乏,河流欠发育,且多为内流河;气候干燥、流水作用微弱,但物力风化和风力作用显著,形成大片戈壁和沙漠;气候干旱还导致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有机质含量少。第二节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二)一、单项选择题1有关土壤的叙述:土壤的物质组成决定了土壤的肥力特征;矿物质是土壤中有机质的主要来源;秸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壤疏松肥沃;农作物淹死是由于土壤中缺氧造成的;理想土壤中的主要成份是有机质。以上说法正确的有几种()A.5种 B4种 C3种 D2种材料一:土壤是反映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不同土壤可以反映出不同的气候,地表物质、地形、水文条件、生物及人类活动情况。材料二:“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据材料回答23题。2下列有关生物与土壤的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是土壤矿物养分的最初来源B绿色植物促进了耕作土壤的形成C生物作用与土壤肥力的产生关联密切D森林根系很深,提供土壤表层有机质多3土壤有机质含量 ( )A.热带地区高于温带地区 B湿润地区高于干旱地区C江南丘陵红壤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 D青藏高原寒漠土高于黄河三角洲冲积土4关于成土母质与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