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内复习题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10910231 上传时间:2023-02-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0.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内复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中内复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中内复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中内复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中内复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内复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内复习题(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医内科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 咳嗽: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发出咳声或咳吐痰液的一种肺系病症。历代将有声无痰成为 咳,有痰无声称为嗽有痰有声称为咳嗽。2、 心悸 :指气血阴阳亏虚或痰饮淤血阻滞,致心失所养心脉不畅心神不宁引起心中急剧跳 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3、 呃逆 :是指胃气上逆动膈,气逆上冲,出于喉间呃呃连声,声短而频,不能自制的一种 病症。4、 胁痛:是指因脉络痹阻或脉络失养引发一侧或两侧肋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症5、 热淋:是淋症的一种,主要病机是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央司,以小便短数烧热刺痛, 溺色黄赤,少腹拘急胀痛为主症。6、 哮证:是由于宿痰伏肺,遇诱因引触,导

2、致痰阻气痛,气道挛急,肺央肃降,肺气上逆, 所致的发作性痰鸣气喘疾患。7、 淋证:是以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小腹拘急,痛引腰腹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症。 8、中风:又名卒中,只由于阴阳失调,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所引起的,如突然昏迷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口水倾斜,或不经昏卜,仅以半身不遂,口舌倾斜,言语不利,偏身麻木为 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9、 泄泻:是以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为主症的病症,多有脾胃运化,功 能失职,湿邪内盛所致。10、 痹证:由于风寒、湿热等外邪侵袭人体,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所导致的以肌肉、筋 骨、关节发生酸痛、麻木、沉重、屈伸不利,甚或关节肿大灼热等主要临床

3、表现的病症。11、 喘证: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特征。严重者每致喘脱, 慢性疾病的过程中。12、 黄疸:因肝失疏泄,胆汁外溢或血败不华于色,引发以目黄身黄小便黄为主要临床表现 的病症。13、 痿证:是指脏腑内伤,肢体筋脉失养而所致肢体筋脉弛缓,软弱无力日久不用甚则肌肉 萎缩或瘫痪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症。15、痢疾 :是由于气血邪毒凝滞于肠腑脂膜传导失司,以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脓血为主症 的病症。二、填空题1、虚劳的病位涉及五脏 。2、内伤发热病中气虚发热型,其治法益气健脾 ,甘温除热 。3、痿证中脾胃虚弱型,其治法健脾益气 ,方选 参苓白术散 。4、痹证临床上可分风

4、寒湿痹 、风湿热痹二大证型。5、水肿的辨证,首先应辨别阳水和阴水 ,而湿毒浸淫型的治疗,其最佳选方是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 。6、中风病中脏腑者,必须辨闭、脱证。闭证属实证 ;脱证属虚证 。7、臌胀是指腹部胀大绷急如鼓 、 皮色苍黄 ,脉络显露的病证。8、根据头痛的部位不同,配伍引经药以加强疗效。若巅顶头痛可配 吴荑、_藁本_引经。9、眩晕临床上可分肝阳上扰痰浊中阻 、气血亏虚 、肾虚四证型。10、水肿病的病变脏器是肺脾 、肾 。11、内伤发热病的病机为气血阴阳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 。6、虚劳病的治疗原则是补益为主。12、胁痛的病理性质有虚实两端,然以实证居多。13、积聚是腹内结块,

5、或痛或胀的病证。14、便秘的治疗原则应以 三、单项选择题通下为主。1、臌胀肝脾血瘀型,其最佳选方是( A )AC调营饮 B 参麦地黄汤 D附子理中汤 实脾饮2、积聚的病位在( B )A肺脾 B肝脾 C脾肾 D肝肾3、黄疸的病理因素以( D )为主。A寒 B热 C风 D湿4、黄疸的辨证,应以( C )为钢。A寒热 B表里 C阴阳 D虚实5、胁痛肝气郁结型,其治法是( C )AC清肝利胆,调气和络 B 疏肝理气和络 D理气通络,活血化瘀 滋阴养血,柔肝和络6、便秘气虚型的临床特征是( B )AC大便干结,腹部胀满 B 大便干结如栗 D临厕无力努挣,挣则汗出气短 大便艰涩,腹中或冷痛7、腹痛就疼痛特

6、点而论,若痛势隐隐,痛时喜按者,多为( B )证。A实 B虚 C寒 D热8、痢疾病,暴痢中( C )最为多见。AC噤口痢 B湿热痢 D疫毒痢寒湿痢9、泄泻的基本病机为湿盛脾病,故其治疗要点为( D )AC清热化湿 B 芳化湿浊疏散风寒 D消食导滞运脾化湿10、下列何项为呕吐痰饮内阻证型之临床特征( D )ACD脘痞厌食,吞酸嗳腐 B 呕吐泛酸,伴胁痛,抑郁善怒 呕吐痰涎,胃脘部漉漉有声发病急,伴表证11、痰饮病的辨证,从饮邪停积的部位不同,分四类。若饮流于胁下属( B)。A支饮 B悬饮 C溢饮 D (小)痰饮12、痰饮的形成,在于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水液功能失职,而痰饮生成之 关键在(

7、A )A脾 B肺 C肾 D肺、肾13、肺痨的治疗原则是( D )AC滋阴润肺 B 益气养阴 D滋阴降火补虚培元、抗痨杀虫14、肺痨的病因是正气虚弱( C )AC情志刺激 B “痨虫”感染 D饮食所伤虫毒感染15、喘证的病理性质有( B )之分。A寒热 B虚实 C表里 D阴阳16、喘证若肾亏于下,痰浊壅盛于上称“上实下虚证”,其治疗选方是。( D )AC金匮肾气丸 B 生脉散 D参蛤散 苏子降气汤17、哮证的辨证首当辨虚证和实证,实证中需辨( D )A阴阳 B表里 C外感内伤 D寒热18、肺痈临床上可分四大证型,下列何项不是肺痈证型( D )A初期 B成痈期 C溃脓期 D肺气郁痹19、肺痈的病位

8、在( D )A脾 B肾 C脾、肾 D肺20、辛凉解表是治疗感冒何型( A )A风热 B风寒 C暑湿 D气虚感冒21腹痛的辩证,就疼痛的性质特点而论。凡疼痛急迫,腹胀便秘,得热痛势不减者, 多为( A )A热证 B寒证 C虚证 D实证22疫毒痢其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B )AC洁古芍药汤 B 开噤散 D白头翁汤胃苓汤23呃逆胃寒型,其呃声的临床特征是( C )AC呃声洪亮,连续有力 B 呃声沉缓有力 D呃声低弱,气不接续 呃声短促而不接续24藿香正气散疏邪解表化浊和胃是治疗呕吐( D )型。AC食滞内停 B 肝气郁结 D痰饮内阻外邪犯胃25胃痛一般说来,凡病程长,痛处喜按,饥时痛甚,纳后痛减多属

9、( A )。A虚证 B实证 C寒证 D热证26胸痹痰浊型,治疗方法应为通阳泄浊,豁痰开结,其选方( C )AC生脉散 B 瓜蒌薤白半夏汤 D瓜蒌薤白白酒汤 血府逐瘀汤27腹痛中虚脏寒的临床特征是( A )AC腹痛绵绵,时作时止 B 腹痛如刺,痛处固定 D腹胀闷痛,攻窜不定 突然腹痛,持续加重28腹泻的基本病机为湿盛脾病,暴泻以湿盛为主,而久泻以( C )为主。A寒盛 B热盛 C脾虚 D实邪29、血由胃来,经呕吐而出,称为( B )A咳血 B吐血 C嗽血 D咯血30、用归脾汤治疗气不摄血型紫斑,其治法为( B )AC益气健脾,温中摄血 B 健脾益气,补肾固涩 D补气摄血滋阴降火凉血止血31痰饮病

10、的辨证,从饮邪停积的部位不同,分四类。若饮流于胁下属 ( B )。A支饮 B悬饮 C溢饮 D痰饮32痰饮的形成,在于肺、脾、肾通调、转输、蒸化水液功能失职,而痰饮生成之关键 在( A )A脾 B肺 C肾 D肺、肾33肺痨的治疗原则是( D )AC滋阴润肺 B 益气养阴 D滋阴降火补虚培元、抗痨杀虫34肺痨的病因是正气虚弱( C )A情志刺激 B饮食所伤C“痨虫”感染 D虫毒感染35喘证的病理性质有( B )之分。A寒热 B虚实 C表里 D阴阳四、问答题1、试述实喘与虚喘的鉴别?实喘者呼吸深长有余,呼出为快、气粗声音、伴有痰鸣咳嗽、脉数有力。虚喘者呼吸短 促难续,深吸为快,气怯声低,少有痰鸣咳嗽

11、,脉象微弱或浮大中空,起病徐缓时轻时重遇 劳即甚。2、痰饮病的治疗原则是什么?为什么?温化为主,固饮为阴邪,遇寒则聚得温则行。3、试述胸痹血瘀型的主症、治法、主方各是什么?胸痛如刺固定不移或呈绞痛,痛引肩背,多呈阵发型胸闷气短、心悸、舌紫黯或有紫点瘀斑 脉涩或结代。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主方:血府逐瘀汤。4、根据标本缓急的不同,如何治疗腰痛?本虚者补肾为主,标实者祛邪为宜标急则治标本急则治本痛宜疏邪滞理经隧久痛宜补针元养 血气。5、如何鉴别咳嗽之外感与内伤?外感咳嗽:多为新病,起病急病程短常伴肺卫表证,属于邪实。内伤咳嗽:久病反复发作,起后缓、可伴见脏腑证而无表证多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 6、试述腰痛的证、治、主方各是什么?寒湿腰痛:治法:散寒祛湿、温经通络。主方:姜苓术汤加味。湿热腰痛:治法:清热利湿,舒经通络。主方:四妙丸加味。瘀血腰痛:治法:活血化瘀,理气通络。主方:身痛逐瘀汤加减。肾虚腰痛:治法:补肾益精,主方:右归丸、左归丸加减。7、痿证的临床特征及主要病理(病机)改变各是什么?肢体筋脉弛缓,手足软弱无力,不能随意活动日久而致肌肉萎缩。病机改变:津液、气血精 髓亏耗,筋脉失于濡养。8、黄疸的辨证要点是什么?阴而为钢,阳黄以湿热为主,阴黄以寒湿为主阳黄属于热证,实证、黄色鲜明如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