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10853628 上传时间:2023-11-19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考试)(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春市高二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18高三上建平期中) 按要求选择 (1) 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2018年诺贝尔奖的揭晓又一次证明:唯有锲而不舍的坚持才是创新的基础和前提。B . 生物实验必须亲自动手,切忌怀有恐惧畏难情绪,袖手旁观是不可能学到真知的。C . 人到中年的王老师班主任工作虽然繁重,但她总是精神矍铄 , 工作总是细致全面。D . 在“相声新势力”的表演现场,各路青年演员幽默风趣的表演逗得观众忍俊不禁。(2) 将下列编号的语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 )

2、。 作者在积累了大量素材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构思后,、只有在作品最终完成之际,主题才其最终确立。但完成了 “意在笔先”并不等于此“意”能善始善终意在笔中和意在笔先、意成笔后相辅相成还未可知一般都会对写作有了一个总体的趋势约定它还需要一个不断反复、不断充实和不断往上的过程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 (2019高二上南昌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鸡文化”占有重要地位,对古人生活的影响很直接。鸡为什么叫“鸡”?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禽部“鸡”条引南唐人徐核的话称:“鸡者稽也,能稽时也。”鸡守时且鸣叫准时,鸡鸣了天就

3、快亮了,由此,古人送给鸡不少美称:夜烛、司晨鸟、知时畜、长鸣都尉等。鸡能啼晨,古人称之为“司晨”。鸡这一习性,对农耕时代的古人具有重要意义。诗经中有这样的句子“女曰鸡鸣”:妻子说鸡打鸣了,赶紧起来干活吧。可见,先秦时人们已开始利用鸡鸣来安排作息了。国君也以“鸡鸣”为时间节点安排作息。诗经中的鸡鸣就有贤妃提醒国君早朝:“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周朝还专设“鸡人”掌管供办鸡牲和报时,后来宫廷中负责打更报时的人被称为“鸡人”。但古人认为母鸡打鸣是不祥之兆,会有“鸡祸”。在古代,女人干政或主政,常被称作“牝鸡司晨”。汉书五行志引易传的话:“妇人专政,国不静;牝鸡雄鸣,主不荣。”古人还以鸡鸣励志,现在不少

4、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晋书祖逖传记载,祖逖和刘琨“共被同寝”,夜半听到鸡叫声,对刘琨说:“此非恶声也。”便踢他起来一起舞剑健身。鸡在古人眼里还能辟邪。山海经中山经中就多次提及:“用一雄鸡,禳而勿杀”,“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古人认为,鸡是一种“阳鸟”,主管日出。唐艺文类聚鸟部“鸡”条的说法更清楚:“鸡为积阳,南方之象,火阳精物。”鸡鸣带来光明,而鬼怪最不敢见光明,自然便怕鸡。还有一种说法,民间把鸡当辟邪物可能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拾遗记记载,尧在位七十年,有国献重明之鸟,双睛在目。这里的“重明之鸟”就是一种鸡,隐指尧的接班人舜。重明之鸟“能搏逐猛兽虎狼,使妖灾群恶不能为

5、害”,民间过年时都期盼这种鸟能飞到自家门口,等不到它,“或刻木,或铸金,为此鸟之状,置于门户之间”。王嘉认为,民间画鸡贴门上,就是由这种遗俗变化来的。古人认为鸡还是一种吉祥动物。“鸡”谐音“吉”,鸡年就是“吉祥之年”。古代有一种年画,上面是啼叫的公鸡和牡丹花,有读书人的人家过年时都会张贴,取意“功(公)名(鸣)富贵”。还有一句十分喜庆的话叫“龙凤呈祥”,龙的原型是蛇,凤的原型就是鸡。凤凰的别名是鸭鸡。尔雅释兽说:“鸡三尺为鶤。”传统的“龙凤呈祥”一说,事实上是“龙鸡呈祥”。实际上,鸡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古人称鸡为“德禽”,西汉韩婴韩诗外传便有这样的说法:“君独不见夫鸡乎!首戴冠者,

6、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得食相告,仁也;守夜不失时,信也。”“文” “武”“勇”“仁”“信”,这些鸡的优秀品质可都是凤凰所没有的。(摘编自“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影响)(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鸡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与古代中国社会的特点有密切关系。B . 李商隐马嵬的“无复鸡人报晓筹”中的“鸡人”,与本文的“鸡人”含义相同。C . “鸡文化”对现代人也有一定影响,比如不少人书房里都喜欢挂“闻鸡起舞”字画。D . 鸡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并不比凤凰差,而且鸡的很多优秀品质,是凤凰所不具备的。(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

7、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首段既点了题,界定了论述范围,又统领了全文,条理清晰。B . 文章引用资料详实生动有趣,充满文化气息,有力地证明了论点。C . 文章从鸡的命名、啼晨、励志、辟邪、吉祥,一直写到美德,层层递进。D . 文章多方面论述了“鸡文化”对古人生活的积极影响,“鸡”可称完美。(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民间把鸡当辟邪物与中华人文始祖虞舜有关,东晋王嘉的作品有记载。B . 民间过年等不到鸡来,就画鸡贴门上,是由把鸡当辟邪物遗俗变化来的。C . 公鸡啼鸣,谐音为“功名”;牡丹代表“富贵”,组合起来的年画吉祥。D . “鸡文化”蕴藏着先民的情感和智

8、慧,对现代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强烈。3. (9分) (2016高二上冷水江月考)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大众史学热的风还能吹多久记者 桂杰正说清史的阎崇年火了。讲三国的易中天火了。还有一个个那些以前不曾熟悉的面孔和名字,似乎都在电视媒体的放大和热闹的网络中一下子跳出来。最近出现的大众历史热引发的关注和出版热潮是前所未有的。在中国,可以说讲史自有其传统,而独盛于今,其中自有原因。其实,早在易中天之前,讲史、读史的热潮就已经形成了。今年“五一”长假期间央视百家讲坛又趁热推出了孟宪实主讲的贞观之治。孟宪实讲唐史一书的热销又使得“唐朝”一度成为热门关键词,韩国朝鲜日报评价说,中国人陷入“帝国回忆”时代。与

9、此同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所研究员雷颐也推出了自己的新书历史的裂缝:近代中国与幽暗人性,着力从近现代中国史的只鳞片羽来考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关注超越时代的复杂人性与社会幽暗的方方面面,并具有浓烈的忧患意识。历史学不断升温,史学热还要热多久?面对大众史学热,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尽相同。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记者:清史、明史之后,今年一度出现了“唐史年”、“唐史热”的说法,有很多人预测这股大众史学的热潮在短时期内难以消退,您觉得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是否正常?雷颐:实际上,在其他国家史学都是比较热门的东西,很多历史学家写的著作都十分通俗好读,并能给

10、人以教育和启发。但是在我国,历史学却长期是冷门,80年代历史学内部甚至反复讨论史学危机的话题,当时没有人关注历史学,研究者自身都不知道历史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当时的光明日报还曾发表过一些文章。现在所谓的大众史学热,其实是史学从危机和冷门这样不正常的位置回到了一个比较正常的位置。而史学危机的出现和长期以来史学被公式化教条化有关,我们甚至在谈到某个历史问题时要求引哪些经典语录都是有规定的,这些导致历史学文章干巴巴的。孟宪实:和英语热比起来,你能说唐史很热吗?其实我觉得史学热只是个相对的概念。在我的理解中,国人对自己国家的历史了解得远不如日本等国家。怎么可能说它很热呢?比如,日本的“易中天”陈舜臣

11、在几十年前就写过大唐帝国隋乱唐盛三百年,并引起了广泛轰动。当然,唐史的热与不热,也许读者说的话才是最有分量的。几年来,我一边从事研究和教学活动,也参与了历史剧的编写,又有机会到百家讲坛讲史。这些都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学术活动,但让我更真切的体会到,社会需要历史,社会需要历史学。历史学没有被淘汰,就是因为它的存在对社会有益,具有当代价值。记者:很多观众有这样的感觉,在百家讲坛听到的有关历史的内容,不像是正儿八经的课程,到像是在听人讲故事,言语生动。甚至每一集之间还留有一些悬念,而正是这样的讲述方式把很多人吸引过去,对此,您怎么看?解玺璋:历史叙事大众化的另一个特征,就是将论述变成了讲述。在讲述的过程

12、中,文学手法则“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 成为讲史很重要的手段。我们有十分悠久的讲史传统,上溯唐代,敦煌变文是至今还能看到的最早的讲史文本。变文者,变相之文也,就是把史籍和佛经以及一部分儒学典籍改编为故事,王国维就把变文称为“唐朝通俗小说”,也是注意到了讲史的文学性。这是历史写作者和讲述者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而必须掌握的叙事技巧。易中天和于丹都是颇擅此道之人,所以,他们能把历史和典籍讲得跟评书差不多。梅毅:也有一种倾向,在电视媒体上,有些人只是为了讲得有趣,已经把学术的严谨抛在脑后,并越来越以媚俗为乐。比如有人说卓文君给人当“二奶”,过去可以纳妾,怎会有“二奶”之说?还有,汉武帝的一个臣子在衣

13、服外面罩了一层轻纱做的袍子,他说别人穿的是“透视装”,这都哪儿跟哪儿?而这样说的动机就是为了故意讨好普通观众,在一味追求好看的过程中,对于历史的歪曲有时候到了流俗的地步。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记者:您觉得大众史学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孟宪实:历史是既往的经历,它不仅仅属于研究者,概括地说它属于全社会共有,是社会和民族的共同财富。历史已经证明,一个民族的历史感越强,他们的使命感就会越强。一个民族的历史观积极、乐观、正确,那么这个民族的未来创造性就会越大。让全社会都来了解我们共同的历史,让全社会都拥有一个强烈的历史感、正确的历史观,毫无疑问,这是我们专

14、业人员的理想,同时这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历史从业者的努力。培养社会的历史观,这是我们应该具有的责任。(1) 第一节访谈中,两位嘉宾回答记者提问时都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2) 本文中加线的“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在文中含义是什么?(3) 结合文本简要概括大众史学热出现的原因。(4) 面对大众史学热这一现象,专家学者的看法不尽相同。你对此有怎样的认识?请谈谈你的看法。4. (12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家徽余华国有国徽,校有校徽,厂有厂徽。奇怪吗?我家竟有家徽。我家的家徽是一条鱼,一条画在门板上的鱼。那条鱼的图案画得很笨拙,线条零乱而粗糙,只能让人意会到是条鱼而已。但它却有不寻常的来历

15、。祖父在世时,膝下有父亲他们弟兄四个,个个都是牛高马大的男子汉。民国初年,战乱频繁,家庭仗着几个男人下死力气勉强维持温饱。一天夜半,父亲起来小解,发现一个人影蹿进了厨房,他便喊叫起来,同时马上守住厨房门口。不一会儿,父亲弟兄几个都起来了,他们点着灯,拿着大木棒子和斧头,仔细地搜索着厨房的每一个角落,那时粮食就是性命,大家决心不把这窃贼打死,也得让他残废。厨房的旮旮旯旯都搜遍了,却没发现人。父亲弟兄几个说父亲定是半夜眼花,父亲赌咒发誓说肯定有人。还在大家争辩时祖父来了,祖父让儿子们都去睡觉。等他们走了之后,祖父走到水缸边,敲敲盖子,说:“你不用躲了,出来吧。”只见水缸里水淋淋地站起一个人。这人一手擎着水缸木盖,浑身颤抖,面无人色,另一只手里,还攥着一布袋大米。祖父望着窃贼,叹口气说:“算了,你走吧,要是让我的儿子们看见了,你今天非残废不可。”贼傻望着祖父,他不敢相信祖父就这样轻易地让他走,但祖父分明是平静地挥了挥手,贼便从水缸里爬出来。祖父又把那水淋淋的米袋子交给他说:“带上它吧,它可帮你家度几天日子。”贼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