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

新**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1KB
约10页
文档ID:410736863
中药制剂分析习题集_第1页
1/10

中药制剂分析^p 习题集 - 药 制 剂 分 习 题 集1 析中 一、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中药制剂需要质量分析^p 的环节是〔C 〕 A.中药制剂的研究、消费、保管和体内代谢过程 B.中药制剂的研究、消费、保管、供给和运输过程 C.中药制剂的研究、消费、保管、供给和临床使用过程 D.中药制剂的研究、消费、供给和运输过程 E.中药制剂的研究、消费、供给和体内代谢过程 2.中国药典规定,热水温度指 〔 A 〕 A.70~80℃ B.60~80℃ C.65~85℃ D.50~60℃ E.40~60℃ 3.中医药理论在制剂分析^p 中的作用是〔 E 〕 A.指导合理用药 B.指导合理撰写说明书 C.指导检测有毒物质 D.指导检测贵重药材 E.指导制定合理的质量分析^p 方案 4.中药制剂的质量分析^p 是指〔 E 〕 A.对中药制剂的定性鉴别 B.对中药制剂的性状鉴别 C.对中药制剂的检查 D.对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 E.对中药制剂的鉴别、检查和含量测定等方面的评价 5.中药分析^p 中最常用的提取方法是〔 A 〕 A.溶剂提取法 B.煎煮法 C.升华法 D.超临界流体萃取 E.沉淀法 6.取样的原那么是〔 C 〕 A.具有一定的数量 B.在效期内取样 C.均匀合理 D.不能被污染 E.包装不能破损 7.中药制剂的显微鉴别最适用于〔 E 〕 A.用药材提取物制成制剂的鉴别 B.用水煎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C.用制取挥发油方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D.用蒸馏法制成制剂的鉴别 E.含有原生药粉的制剂的鉴别 8.在六味地黄丸的显微定性鉴别中,薄壁组织灰棕色至黑色,细胞多皱缩,内含棕色核状物,为〔 C 〕的特征。

A.山药 B.茯苓 C.熟地 D.牡丹皮 E.泽泻 9.在牛黄解毒片的显微化学反响中,取本品研细,加乙醇10mL,温热10分钟,滤过,取滤液5mL,加镁粉少量与盐酸0.5mL,加热,即显红色,为鉴别方中〔 C 〕药材的反响 A.大黄 B.牛黄 C.黄芩 D.冰片 E.雄黄 10.在中药制剂的理化鉴别中,最常用的方法为〔 C 〕 A.UV法 B.VIS法 C.TLC法 D.HPLC法 E.GC法 2 11.气相色谱法最适宜测定以下哪种成分〔 A 〕 A.含有挥发性成分 B.不含有挥发性成分 C.不能制成衍生物 D.含有大分子又不能分解 E.只含有无机成分 13.在薄层色谱鉴别中,如制剂中同时含有黄连黄柏原药材,宜采用〔 E 〕 A.阳性对照 B.阴性对照 C.化学对照品对照 D.阳阴对照 E.对照药材和化学对照品同时对照 14.气相色谱主要定性根据之一 〔 C 〕 A.点样技术 B.相对密度 C.保存值 D.阴阳对照 E.涂布器 15.薄层扫描法定性操作方法〔 A 〕 A.色谱峰确认 B.上机扫描 C.两者均是 D.两者均不是 16.中药制剂的杂质分为一般杂质和特殊杂质,不属于一般杂质的有〔 C 〕 A.砷盐 B. 重金属 C. 酯型生物碱 D. 灰分 E. 水分 17.杂质限量的表示方法常用〔 A 〕 A.ppm B. 百万分之几 C. μg D. mg E. ppb 18. 在酸性溶液中检查重金属常用哪种试剂作显色剂〔 A 〕 A. 硫代乙酰胺 B. 氯化钡 C. 硫化钠 D. 氯化铝 E. 硫酸钠 19.在重金属检查中,标准铅液的用量一般为〔 B 〕 A.1mL B. 2mL C. 3mL D. 4mL E. 5mL 20.砷盐检查法中,制备砷斑所采用的滤纸是〔 B 〕 A. 氯化汞试纸 B. 溴化汞试纸 C. 氯化铅试纸 D. 溴化铅试纸 E. 碘化汞试纸 21.砷盐检查法的干扰因素很多,许多无机物也有干扰,不会对其造成干扰的物质是〔 B 〕 A. 硝酸 B. 盐酸 C. 碘 D. 硫化物 E. 汞 22.砷盐检查法中参加KI的目的是〔 B 〕 A. 除H2S B. 将五价砷复原为三价砷 C. 使砷斑明晰 D. 在锌粒外表形成合金 E. 使氢气发生速度加快 23.砷盐限量检查中,醋酸铅棉花的作用是 〔 C 〕 A. 将As5+复原为As3+ B. 过滤空气 C. 除H2S D. 抑制锑化氢的产生 E. 除AsH3 24.西洋参中的人参的检查属于〔 B 〕 A. 一般杂质的检查 B. 特殊杂质的检查 C. 制剂通那么检查 D. 微生物检查 E. 碱的检查 25.农药残留量的测定主要采用的方法为 〔 C 〕 A. 红外分光光度法 B. 紫外分光光度法 C. 色谱法 D. 质谱法 E. 电化学分析^p 法 26.酸碱滴定法适用于测定中药制剂中〔 E 〕的含量 A、KC≥10-8的酸碱组分 B、KC<10-8的弱有机酸、生物碱 C、水中溶解度较大的酸碱组分 D、某一有机酸、生物碱单体 E、总生物碱、总有机酸组分 3 29.薄层扫描法可用于中药制剂的〔 D〕 A、定性鉴别 B、杂质检查 C、含量测定 D、定性鉴别、杂质检查及含量测定 E、定性鉴别和杂质检查 30.薄层吸收扫描法定量时斑点中物质的浓度与吸收度的关系遵循〔 B 〕 A、朗伯-比耳定律 B、Kubelda- Munk理论及曲线 C、F=KC D、线性关系 E、塔板理论 32.薄层扫描定量中,内标法的主要优点在于〔 B 〕 A、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B、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 C、消除薄层板厚薄不均匀的影响 D、其线性关系比外标法好 E、以上都不对 33.薄层扫描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 B 〕 A、内标法 B、外标法 C、追加法 D、回归曲线定量法 E、曲线校直法 34.薄层扫描定量时均采用随行标准法,即标准溶液与供试品溶液穿插点在同一块薄层板上,这是为了〔C 〕 A、防止边缘效应 B、消除点样量不准的影响 C、克制薄层板间差异 D、消除展开剂挥发的影响 E、调整点样量 35.薄层扫描定量中,标准曲线通过原点O,在与样品同一块薄层板上,点3个标准品点〔点样量完全一样〕,根据标准品峰面积平均值与点样量确定标准曲线中的a点,连接ao即得分折样品时的标准曲线,这叫〔 C 〕 A、外标三点法 B、外标二点法 C、外标一点法 D、内标法 E、以上都不是 36.GC法或HPLC法用于中药制剂的含量测定时,定量的根据一般是〔 A 〕 A、峰面积 B、保存时间 C、别离度 D、理论塔板数 E、拖尾因子 37.麝香中麝香酮的定量方法最常用的是〔 D 〕 A、紫外分光光度法 B、薄层扫描法 C、高效液相色谱法 D、气相色谱法 E、荧光分析^p 法 38.应用GC法进展中药制剂有效成分含量测定最常用的定量方法是〔 B 〕 A、外标法 B、内标法 C、归一化法 D、校正因子法 E、内加法 39.中药制剂分析^p 中GC法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 B 〕 A、TCD B、FID C、NPD D、ECD E、UVD 40.反相HPLC法主要适用于〔 A 〕 4 A、脂溶性成分 B、水溶性成分 C、酸性成分 D、任何化合物 E、碱性组分 41.中药制剂分析^p 中,采用HPLC法进展指标成分定量测定时最常用的色谱柱是〔 A 〕 A、C18反相柱〔ODS〕 B、C8反相柱 C、氨基柱 D、氰基柱 E、硅胶吸附柱 43.以C18柱为固定相,甲醇-水为流动相,采用RP-HPLC法测定某中药制剂中丹参酮IIA含量时,假设组分丹参酮IIA峰前有一小峰,使其别离度、拖尾因子达不到要求,可通过以下哪一方法加以解决〔 C 〕 A、改变测定波长 B、降低流动相流速 C、降低流动相中甲醇的比例 D、增加流动相中甲醇比例 E、流动相中添加少量醋酸 44.对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等呈紫外末端吸收的组分,当采用HPLC法测定其含量时,应采用〔 C 〕 A、紫外检测器〔UVD〕 B、荧光检测器〔FD〕 C、蒸发光散射检测器〔ELSD〕 D、电化学检测器〔ECD〕 E、示差折光检测器〔RID〕 45.对于黄芪甲苷、人参皂苷等紫外末端吸收的组分,应用RP-HPLC法测定其含量时,适宜的流动相系统为〔 B 〕 A、甲醇-水 B、乙腈-水 C、四氢呋喃-水 D、正已烷-异丙醚 E、缓冲溶液 46.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显色反响的试剂是〔 A 〕 A. 盐酸-镁粉 B. 盐酸 C. 甲酸钠 D. 醋酸钠 E. 三氯化铝或硝酸铝 47.含菲醌成分的中药是〔 C 〕 A. 大黄 B. 虎杖 C. 丹参 D. 紫草 E. 茜草 48.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在比色法含量测定时常用的对照品是〔E 〕 A. 大黄素 B. 大黄酚 C. 大黄酸 D. 紫草素 E. 1,8-二羟基蒽醌 49.游离蒽醌和结合蒽醌含量测定时常用的显色剂是〔 B 〕 A. 盐酸 B. 氢氧化钠-氢氧化铵 C. 氯化铵 D. 对亚硝基二甲基苯胺 E. 醋酸镁 50.制剂中总蒽醌含量测定操作步骤正确的选项是〔 B 〕 A. 取样—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B. 取样—酸水解—氯仿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C. 取样—甲醇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D. 取样—水提取—混合碱液显色—测定 E. 取样—甲醇提取—测定 51.含柴胡制剂鉴别可用〔 B 〕 A. 盐酸-镁粉反响 B. 醋酐-浓硫酸反响 C. 氢氧化钠显色反响 5 第 页 共 页。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