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10659389 上传时间:2023-03-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物理教学的总体规划淄博一中物理组总体来看:高中三年的物理教学高一阶段重点做好初中到高中平稳衔接、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夯实力学基础;高二阶段重点是拓宽知识领域、提升实验技能、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高三阶段重点是完善知识网络、强化综合运用、突出针对性训练、提高应试技能。具体来看:一、高一阶段学情分析高一物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基础,但高一物理难学,这是人们的共识,高一物理难,难在梯度大,难在学生能力与高中物理教学要求的差距大。需要我们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掌握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梯度,实现初、高中物理教学的平稳衔接。1、初、高中教材的差异初中教材多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物理概

2、念和规律的比较粗略,问题也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学习。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2、初、高中思维能力的差异初中以直观教学为主,

3、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物理规律大部分是由实验直接得出的。高中要求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抽象思维的基础之上,有些规律要经过推理得出,处理问题要较多地应用推理和判断,因此,对学生推理和判断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在初中阶段只能通过直观教学介绍物理现象和规律,不能触及物理现象的本质,这种直观教学使学生比较习惯于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对一些事物和现象形成一定的看法和观点,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这种由生活常识和不全面的物理知识所形成的思维定势,会干扰学生在高中物理学习中对物理本质的认识,造成学习上的思维障碍。3、初、高中学法上的差异初中物理内容少,问题简单,课堂上规律

4、、概念含义讲述少,讲解例题和练习多,课后学生只要背背概念、背背公式,考试就没问题。养成教师讲什么,学生听什么;考试考什么,学生练什么,学生紧跟教师转的学习习惯。课前不预习,课后不复习,不会读书思考,只能死记硬背。高中物理内容多,难度大,课堂密度高,各部分知识相关联,有的学生仍采用初中的那一套方法对待高中的物理学习,结果是学了一大堆公式,虽然背得很熟,但一用起来,就不知从何下手,还有学生因为没有养成预习的习惯,每次上物理课,都觉得听不大明白。由于每堂课容量很大,知识很多,而学生又没预习,因此上课时,学生只是埋头记笔记,不能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能及时理解老师讲的内容。这样就使学生感到物理深奥难懂,

5、从心理上造成对物理的恐惧。4、初、高中对数学工具要求的差异初中教材涉及的问题多是定性分析,很少定量研究,即使有物理公式,一般也是三个量之间的关系式,知道两个量,套公式求另一个量,对数学工具要求低。高中物理对学生运用数学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第一是物理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明显加多加深,例如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多个公式,每个公式涉及到四个物理量,除时间外其他三个为矢量,要考虑方向问题,并且各公式有不同的适用范围。第二是是要用图象表达物理规律,描述物理过程。学生在高一无论在掌握的数学知识量上,还是对已学数学知识应用的熟练程度上都达不到高中物理所需,例如:在学习运动学图象时,学生还没有学过斜率

6、概念;在运动和力的合成与分解中要用到三角函数知识,而学生却只学过直角三角形的三角函数定义和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一般三角函数定义和最简单的三角公式都还没有学,学科知识之间的不衔接也增大了高一物理教学的难度。第三是矢量进入物理规律的表达式,从标量到矢量是学生对自然认识的一次大飞跃,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首先遇到的三大难点之一,对于已接触了十几年标量的学生,这个跨度非常大。二、高一阶段针对措施1、重视教材与教法研究根据教育心理学理论“当新知识与原有知识存在着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点时;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维加工的梯度时,就会形成教学难点。所以要求教师对教材理解深刻,对学生的原有知识和思维水平了解清

7、楚,在会形成教学难点之处,把信息传递过程延长,中间要增设驿站,使学生分步达到目标;并在中途经过思维加工,使部分新知识先与原有知识结合,变为再接受另一部分新知识的旧知识,从而使难点得以缓解。”所以,高一物理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包括数学),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2、坚持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高一教学应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现要难

8、易适当,要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让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

9、路。这样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3、立足基础知识,逐步提升能力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速度的变化量和速度的变化率,力与运动的关系,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

10、。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夹生饭”。4、重视物理思想与物理方法引领中学物理教学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确定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进行简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围内研究物理模型,分析总结得出规律,讨论规律的适用范围及注意事项。例如:平行四边形法则、牛顿第一定律建立都是如此。建立物理模型是完善形象思维、培养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要通过对物理概念和规

11、律建立过程的讲解,使学生领会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通过规律的应用培养学生建立和应用物理模型的能力,实现知识的迁移。物理思想的建立与物理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是讲解物理习题。讲解习题要注意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指导,有计划地逐步提高学生分析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讲解习题时,要把重点放在物理过程的分析,并把物理过程图景化,让学生建立正确的物理模型,形成清晰的物理过程。物理习题做示意图是将抽象变形象、抽象变具体,建立物理模型的重要手段,从高一一开始就应训练学生作示意图的能力,如:运动学习题要求学生画运动过程示意图,动力学习题要求学生画物体受力与运动过程示意图,等等,并且要求学生审题时一边读题一边画图,养成

12、习惯。解题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答物理问题的能力。学生解题时的难点是不能把物理过程转化为抽象的数学问题,再回到物理问题中来,使二者有机结合起来,教学中要帮助学生闯过这一难关。如在运动学中,应注意矢量正、负号的意义以及正确应用;讲解相遇或追击问题时,注意引导学生将物理现象用数学式表达出来;讲运动学图象时,结合运动过程示意图讲解,搞清图象的意义,进而学会用图象分析过程、解决问题。5、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也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保证。例如:课前阅读教材、自主预习的习惯;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严谨审题的习惯;规范答题的习惯;阶段性归

13、纳总结的习惯;严密的思维习惯等等。课堂教学中要尽量多的给予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分析、交流的时间与机会,使他们逐步强化这些习惯。三、高一阶段的参考进度周次教学内容课时第一周绪论13第一章 第一节 质点 参考系和坐标系第二周第一章 第二节 时间和位移3第一章 第三节 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第三周第一章 第四节 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3第一章 第五节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第四周第一章 第五节 速度改变快慢的描述加速度3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复习检测第五周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 复习检测3国庆中秋放假第六周第二章 第一节 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第二章 第二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14、第七周第二章 第三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3第二章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第八周第二章 第四节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的关系3习题课第九周第二章 第五节 自由落体运动3第二章 第六节 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第十周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复习检测3第十一周期中考试3第十二周第三章 第一节 重力 基本相互作用3第三章 第二节 弹力第十三周第三章 第二节 弹力3第三章 第三节 摩擦力第十四周第三章 第四节 力的合成3第三章 第五节 力的分解第十五周第三章 相互作用 复习检测3第十六周第四章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3第四章 第二节 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

15、关系 第十七周第四章 第三节 牛顿第二定律3第十八周第四章 第四节 力学单位制3第四章 第五节 牛顿第三定律 第十九周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一)3用牛顿运动定律解决问题(二)第二十周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 复习检测3第二十一周期末复习第二十二周期末考试四、高二阶段的教学建议1.关注教学要求的变化例如:高二阶段实验是重头戏,也是学生的难点,一定要明晰要求,减少无用功,对电学实验,删除了用描述法画出电场中平面上的等势线,把电流表改装为电压表,用半偏法测电流表的内阻,可以不用讲解;电场内容也是学生的难点,电场中的导体、静电平衡要求降低,可以不必涉及等。2.重视探究、体验式学习方式现代教学倡导的理念之一就是“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在此再加上“体验式”学习。学生的学习,特别是物理学科,很多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对这种知识的理解,学生只有在探究中不断的思考才能获得,即所谓的“自悟”,而单靠听我们老师讲是不行的。再者,学生在自身探究中所获得的知识、体验中所得出的感悟,对知识理解的更深刻,记忆的更牢。自身的探究和体验,最能针对自身问题,避免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学习效率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