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10645693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9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地理备考复习专题18:人口迁移与人口容量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34题;共76分)1. (2分) (2014高一下册亨期末) 近30年来我国跨省流动人口的主要流向是( ) A . 从人口稠密地区流向地广人稀地区B . 从城市流向乡村C .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D . 从东部地区流向西部地区2. (2分) (2019高一下吉林月考) 如下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原因最可能是( ) A . 自然灾害增多B . 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2、C . 劳务输出数量增加D . 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2) 20002010年,该省( ) A . 城市化进程由初期阶段进入中期阶段B . 出生率低于死亡率C . 城市人口比重提升依靠人口自然增长D . 人地矛盾日趋严重3. (2分) (2017高一下蒙阴月考) 左图、右图分别是“某市2005年1%人口抽样调查的户籍人口和流动人口金字塔示意图”,该市的平均期望寿命已提高到78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左图反映的该城市人口增长模式是( )A . “低低低”模式B . “高低高”模式C . “高高高”模式D . “高高低”模式(2) 与流动人口相比,户籍人口( )A . 劳动力数量较少B . 性

3、别构成较合理C . 劳动力比重较大D . 年龄构成较轻4. (2分) 行政区域界线常被用来区分是否发生人口迁移,图中甲、乙和丙是三个不同地区。其中通常被认为是人口迁移的是( )A . ABB . ACC . CDD . EF5. (2分) (2016高一下宁夏期中) 读我国上海市人口增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从1993年开始,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而总人口却持续上升,主要原因是( ) A . 人口出生率高B . 人口死亡率低C . 大量人口迁入D . 原有人口基数小6. (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下图为1982年和2009年我国人口年龄结构统计图。读图,图中信息反映出(

4、 )A . 1982年的人口平均年龄比2009年的低B . 19822009年人口出生率是上升趋势C . 1982的4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比2009年的高D . 1982年的2024岁年龄组人口数量比2009年的多7. (2分) (2020高一下渭南月考) 下图为我国两个时期内人口迁移方向图,回答下列小题。 (1) 相对于80年代中期之前,现在迁移人口特征叙述正确的是( ) A . 年龄结构逐渐增长B . 文化层次逐渐增长C . 就业结构多元化D . 迁移距离增长(2) 1949-1986年期间人口迁移原因及特征是( ) A . 资源开发规模小B . 政策支持规模大C . 资源开发规模大D .

5、政策影响规模小(3) 从人口迁移方向可以推断( ) A . 80年代中期之前,东部经济发达,吸引人口大量迁入B . 80年代中期之前,西部经济落后,人口大量外迁C . 80年代中期之后,东部经济发达人口迁人D . 80年代中期之后,西部自然环境质量高人口迁入8. (2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读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资料表,完成下面小题。(1) 下面的四幅图中,符合我国城市化进程特征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果a、b、c分别代表我国014岁、1559岁、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下图中最符合我国人口年龄构成比重状

6、况的点是( )A . B . C . D . 9. (2分) 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A . B . C . D . 10. (2分) (2017高一下友谊期中)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19世纪,俄国将犯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去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在我国工作的

7、外籍工人A . B . C . D . (2) 若甲国为中国,B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 . 从沿海流向内地B . 从中、西部流向东部C . 从城市流向农村D . 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11. (2分) (2017高一下济宁期中) 下图为我国2017年春运首日十大人口流出(入)城市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 有关春运首日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人口流动的方向主要是农村到城市B . 十大流入城市都位于我国东部地区C . 十大人口流出城市大多在沿海发达地区D . 流出和流入地区分布基本是一致的(2) 现阶段影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8、( )A . 政治因素B . 经济因素C . 社会因素D . 环境因素12. (2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口迁出的国家和地区是( )A . 美国B . 中国C . 西欧D . 加拿大13. (2分) 与人口合理容量成负相关的因素是( )A . 资源B . 科技发展水平C . 地区开放程度D . 人口消费水平14. (2分) (2017高一下赤峰月考) 改革开放以来,常住外来人口(指非本地户籍却居留于该地半年以上的外来省市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从业人员主力军,下表为20112015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来人口增量(万)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20112015年期间上海和北京常住外

9、来人口增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 产业结构调整B . 生活质量较差C . 经济水平下降D . 房价上涨过快(2) 2014年、2015年上海常住外来人口增量较北京下降明显,是因为上海( )A . 房价上涨速度超越北京B . 城市环境质量较北京差C . 经济的发展水平较北京慢D . 周边城市群发展较北京快15. (2分) (2018高三下河北开学考) 冰岛国土面积约103万平方千米,人口约334万(2017年2月),畜牧业发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当地建筑物的特点是( ) A . 密度大B . 高度低C . 墙体薄D . 屋顶平(2) 该国养殖稀少的牲畜品种是( ) A

10、. 奶牛B . 马C . 猪D . 绵羊(3) 该国人口密集的区域是( ) A . 西南部B . 西北部C . 东南部D . 东北部16. (2分) (2014高一下泗县月考) 读人口迁移方向的分类图,回答下题(1)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称为人口迁移,b称为人口从城市到乡村的迁移B . c不能叫人口迁移C . b目前主要发生在我国各大城市D . 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2) 世界发达国家目前出现了下列哪种情况( )A . aB . bC . cD . d17. (2分) (2019高一下遵义月考) 人口合理容量( ) A . 总是小于环境承载力B . 等同于环境人口容量C .

11、等同于环境承载力D . 总是大于环境人口容量18. (2分) (2019高一下湖北月考) 沙特阿拉伯位于亚洲西南部的阿拉伯半岛,是名副其实的“石油王国”,石油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使其成为世界上最富裕的国家之一,但人口密度仅为15人/平方公里(2016年)。下图为“沙特阿拉伯简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 控制沙特阿拉伯城镇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A . 海陆位置B . 石油C . 地形D . 绿洲(2) 限制沙特阿拉伯环境承载力的资源“短板”是( ) A . 光热资源B . 水资源C . 矿产资源D . 土地资源19. (2分) (2014高一下金堂月考) 读“山东省淄博市迁入人口统计

12、图”,回答下题(1) 迁入淄博人口最多的省区位于我国的( )A . 西北地区B . 东部沿海地区C . 中部地区D . 东北地区(2) 据图所示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黑龙江是我国人口迁出最多的省区B . 四川是迁入淄博人口数最多的省区C . 经济发展的地区差异是吸引甘肃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原因D . 江苏省人口迁入淄博的主要目的是务工20. (2分) 关于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叙述是( )A . 人口迁移是影响气候的重要因素B . 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利大于弊,对迁入地恰恰相反C . 对人口压力大的农村,人口迁出能更好地保护农村自然环境D . 人口迁移会造成国家政局不稳定21. (2分) (2017高一下静海月考) 读我国某地农村劳动力不同年龄段的迁移率(迁移率是指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迁出人口之和占该时期平均人口的百分比)柱状图,完成下列各题。(1) 图中数据显示1990至2010年间该地A . 农村劳动力的迁移率先下降后上升B . 农村劳动力迁移人口以30?39岁年龄段为主C . 农村女性劳动力迁移率高于农村男性劳动力D . 农村劳动力各年龄段人口迁移率均呈上升趋势(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