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10645665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7.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城市公交BRT站台设计报告书姓名:徐恺 学号:0608031003 班级:06工业设计(工科) 指导教师:赵静目 录l 设计思路3l 方案草图3l 方案深入9l 人机分析16l 材料及色彩方案22l 结构尺寸图24l 展板效果图及设计说明27l 总结28一、设计思路根据对城市公交站台的调研,我发现,由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历史原因,一般公交站台的设计受到制约,而对于新出现的BRT公交来说,却大不相同。BRT有专门的车道,线路也经过详细的规划,车型和票价制度也相对统一,就目前的运营状况来看,BRT公交有良好的发展空间。BRT公交注重公交系统的运量提高和快捷化,需要有很好的站台自助和人机设计来支撑,所以

2、对BRT公交站台的整体设计很有必要,基于此,我以北京市为背景对城市BRT站台进行了设计,设计重点在站台的自助化系统上,目标是使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乘坐BRT公交,提高出行效率。二、设计方案草图方案一此方案的设计思路在于公交车“进站”概念的改变,站台采用整体框架结构,将车站空间从城市公共大环境中分割出来,公交车进站时,直接驶进站内,与道路上的其他车辆分开。这种站台可以置于道路两侧直接连接人行道,也可置于道路中央,让BRT公交车辆不用换道停靠,而是直接在道路中央行驶和停靠,而人进站台可以在过街地下道的基础上,开辟一条通往站台的通道。这样的设计,不仅做到了“人车分流”,还做到了“车车分流”,“人人分流

3、”,最大程度,避免相互影响,保证了人车安全。而在站台框架结构的外形上,考虑到是为首都北京而设计,所以特别添加了地域元素,站台框架横截面设计成了“鸟巢”或者天坛祈年殿的剪影形状,框架结构顶部预留出的天窗上,也加入了城市风光图案,充分体现了北京市的地域特色,具有一定的城市识别性。另外的一种想法是借用著名的北京颐和园长廊造型,但是这种设计对于元素的提取过于生硬,所以没有做过多的深入。方案二此方案的设计是在方案一的基础上进行更多的考虑,主要是站台和车道间的安全门。为了更好的保证人们的安全,安全门的设计是当下城市交通系统中经常考虑的因素,比如地铁的安全门设计,在车辆未到站时关闭,防止人滑落站台,而当车辆

4、到站停稳后,车辆门和安全门对齐,同时打开,乘客有序上下车,换乘完毕后,安全门和车辆门再同时关闭,之后,车辆即可出站。此方案还对站台的站牌进行了尝试性设计,发现对于站台的设计需要仔细进行,因为这里是体现站台自助化的重点。方案三此方案设计思路的重点在站牌上,主体形状采用了简洁的立方体,而在面板上添加了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装饰京剧脸谱,在站牌放置的位置上,也做了一些考虑,设想将其规律排列,每个站牌上配以不同的京剧脸谱,透视效果就成了京剧脸谱的展览效果,在公交站台这个公共场所,发扬民族文化,传承文明是一个很好的选择。方案四此方案的设计是在方案三的基础上进行的,在站牌造型上做了一些改变,使其更有设计感,

5、并希望京剧脸谱的放置更加自然和艺术。同时,对于站牌面板上的设备也开始进行考虑,初步设想在放置车辆路线图的基础上,设计一块显示屏,用来播放城市综合信息,如:日期、时间、天气和新闻等。对于站台布局也有一些想法,希望设计成一个个站台单元的组合模式,对于车流量较小的地方,设立一个站台单元就能满足人们的出行要求,而对于城市中心区和人流量大的地方,将多个站台单元组合在一起就成了可以和城市其它公交系统如地铁、轻轨等换乘的大站。在站台单元的布局设计上,设计成了一个半封闭的空间,固定了进站口和出站口的位置,设计了进出站口的扇叶门,和专门为轮椅使用者设计的购票系统,另外,还降低了安全门的高度,在保护人安全的功能的

6、基础上,降低成本,减少人们在封闭空间里的不适感。方案五此方案对站牌造型进行了设计,灵感来源于中国古典女性服饰,从汉服、旗袍到唐装,体现了中华文化,这样的站牌造型具有一定的艺术感和设计感,提取了传统元素,又简化了繁琐的装饰,让人一看就懂,也有一定的趣味性。同时,在面板上还设计了城市公交地图以及投币刷卡口,希望对自助化售票进行改进。方案六此设计的灵感来源于古典建筑的砖瓦,但是这种元素的提取过于生硬,没有特色,所以没有进行下去。而对于站点的标示有一些设计,。在路线图间添加灯光管理,根据城市交通的情况显示不同的颜色:绿色表示此路段交通畅通;黄色表示此路段繁忙;红色表示此路段堵塞。我希望通过这样的设计将

7、道路交通状况简单明了的告诉乘车人,让人能对自己的出行进行考虑和选择,让人在上车之前有改变路线的机会,不要因为堵车耽误了时间,这也是出于对人性的关怀。方案七此方案的设计重点在站牌造型上,提取了中国传统工艺品“如意”的造型元素,而在细节的装饰上,将文字拆分分别置于不同的站牌,排列后,产生独特的透视效果。方案八此方案将站牌设计成了“中国印”的造型,对于装饰性灯光进行了一些考虑。方案九此方案将站牌设计成了中国传统家具的造型。方案十此方案在前几个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了延伸,选用了中国传统的“青花瓷”作为主题装饰元素,包括站台整体造型、站牌造型和座椅造型等都有一些想法。草图方案到此为止,经过这些草图的设计后,

8、我决定以方案四的展台布局、站牌外观造型、方案八的“青花瓷”装饰以及其他方案的各个元素为基础进行方案深入。三、方案深入1、详细介绍方案深入A在方案4的基础上,对站台布局进行深入设计,尝试了单个站牌及多个站牌的情况,在站牌装饰上,尝试采用奥运元素,但北京奥运会已经结束,且奥运会并非本土文化,最终决定放弃这一方案。方案深入B在方案1的基础上,对站台整体外观进行了深入,放弃了公交车“进站”的设计思路,但深入后的方案依然可以置于道路两侧,或道路中央,在外观装饰上,提取了中国古典建筑中窗格式样的元素,配以钢化玻璃,形成具有民族特色又有时代感的外观。同时还加入了公交车到站时间提示牌。方案深入C对方案4中站台

9、布局进行深入,规划了进站口、出站口以及登车口。同时,将站台整体框架外观设计成楔形,除了增加设计感外,还是出于让人们从外观上快速识别进出站口的目的。方案深入D在方案深入C的基础上继续进行,站台整体外观的楔形进一步细化,同时,又回头尝试了京剧脸谱装饰的站牌设计,另外,在站台布局方面,又进行了改进。方案深入E对方案10进行了深入设计,确立了青花瓷的装饰风格,放弃了京剧脸谱的方案,因为青花瓷的方案不仅体现民族特色,而且元素更易于提取,较京剧脸谱而言没有生硬照搬的感觉。在这次方案深入中,站台座椅的样式被设计出来,其横截面造型的灵感同样来源于青花瓷瓶的外形,座椅靠背间设有装饰花,造就青花瓷花插的感觉,在站

10、牌设计上,也加入了青花瓷瓶的元素,同时,站台布局设计继续修改。2、细部改进方案深入F对方案深入E中的青花瓷装饰站牌进行了细化,安排了面板上的各种元素,包括BRT识别Logo、线路名称、站名、票价、线路详细路线图,在附加功能上,有播放城市卫星电视的显示屏、时钟以及天气预报。另外还对方案4中的进出站扇门设计进行了细化。方案深入G对方案4中的上下车安全门进行了细化,包括整体外观造型,功能区以及一些细节都进行了设计,同时,完善了车辆到站时间提示牌的设计,该提示牌在提示登车口位置的同时,还明确提示了车辆即将到站的剩余时间,让人们对车辆的情况准确掌握,这也是BRT公交快捷、高效、新颖的体现,在提示牌的外观

11、上,也适用了青花瓷风格的装饰,让站台的装饰更加整体化。方案深入H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完善了站台的整体外观和站台布局,添加了站台框架结构上放的灯箱,让站台更易识别,更加精确,并且这两处设计方案已经确定。方案深入I在方案深入F中进出站刷卡扇门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调整了原本错误的扇门方向,增加了刷卡区的功能斜度,使刷卡更加方便,同时,增设了轮椅使用者的进站口,并确立了明确的定位,以及使用方法。方案深入J添加了座椅中间的“屏风”,保护适用者的隐私,同时适用磨砂玻璃加印花装饰,提升了档次和美感。3、方案确定及说明站台整体外观和站台布局以方案深入H为最终样式。说明:以中国古典窗格为装饰元素的站台外观,配合现

12、代建筑材料,既时尚又不失韵味,是城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主站牌的设计以方案深入F为最终样式。说明:站牌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人们的需要:在实现告知车次路线的同时,还增加了附属功能,如城市卫星电视播放,当地时间,天气预报等。配以青花瓷为元素的装饰,美观、大方,站牌主体厚重,青花瓷装饰透明、轻快,具有很好的审美效果。进出站刷卡扇门系统以方案深入I为最终样式。说明:实现了分流和自助的功能,乘客可以有序进站,并在进站的同时完成购票程序,只需将公交IC卡轻触刷卡区即可。另外,还特别为适用轮椅的乘客设计了独立的入口。设计上以满足功能需求为主色彩搭配与站台主体相一致。登车口电控门系统与车辆到站提示牌以方案深入G为最

13、终样式。说明:电控门系统以保证乘客安全为设计目标,特别注意警示标志与提示用语的放置,以完善其功能,提升安全系数。到站提示牌功能明确,提示乘客登车口位置和车辆到站的剩余时间,置于登车口上方,易于辨认、观察。装饰上,与主站牌和站台主体风格统一,采用青花瓷和红色为装饰主元素。站台座椅以方案深入J为最终样式。说明:座椅设计方向为公共场所座椅,外观提取青花瓷元素,简洁大方,两排座椅中设有磨砂玻璃加印花装饰,是为考虑乘客隐私的需要而设计;座椅每排可坐三人,以此为一个座椅单元,进行单元组合,尺寸上按人机标准进行设计。四、人机分析(标准:GB10000-88 单位:mm)1、站台主体框架结构人机分析L12-站

14、台总长=18000BRT公交车长度18米,为了让站台乘车口电控门能够准确对应车门,站台长度需和公交车长度大致相同。L13-站台总宽=3900;L14-站台内部净宽=3500保证进出站扇门系统能够放置,保证充足的站台空间,保证建筑结构尺寸。H21-站台总高=3300;H22-站台内部净高=3000BRT公交车高3.15米,在保证乘客身高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空间感,保证站台设施存放空间,针对公交车配合设计。结构角度进站口10,出站口30注:以身高为标准的设备和用具尺寸推算图2、主站牌人机分析L1-主站牌总宽=750;L2-主站牌功能区宽=680;L3-默认视距=500以视距500为准,宽度在人的水平视野范围内,保证功能区大小。H1-主站牌总高=2400;H2-主站牌功能区总高=2080;H3-主站牌功能区高1=1680;H4-主站牌功能区高2=1500;H5-主站牌功能区高3=1110;H6-女性眼高=1418;H7-男性眼高=1673女性眼高10百分位数为1388;男性眼高90百分位数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