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重点归纳第七章19世纪中期欧美文学1、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一种以真实描写现实生活和深入批 判社会弊病为基本特征的文学,在欧洲各国蓬勃兴起,并取代浪漫主义成为19 世纪中期欧洲文学的主流这种文学因表现了鲜明的社会批判内容,称为批判现 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 的文学流派它继承和发展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摹仿说”及文艺复兴以来欧 洲文学中的现实主义传统,在长期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真实地摹写现实”和使 文学成为“生活的教科书”的唯物主义的创作原则批判现实主义的突出特点:① 强调客观真实地描写现实,且不满足于表现一个人或一个家庭,而是力求 表现复杂矛盾的整个社会和时代② 强调深刻地批评社会,且重在对社会制度的黑暗和统治者灵魂的丑恶进行 无情的批判揭露③ 不醉心伟大人物或非凡人物的业绩,而是着力描写普通人的生活命运;不 把人物和环境当做主观感情的外化或“时代精神的传声筒”,而是“除细节的真 实外,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④ 惯用典型化手段和白描、讽刺、对比手法,且在肖像刻画、讽刺艺术、人 物语言、情节结构、景物描写等诸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2、 “摹仿说”:摹仿说是与表现说相对立的关于艺术起源和艺术本质的学说该 学说认为,艺术根源于对现实世界的摹仿和再现,艺术本质重在再现摹仿说强 调艺术要以现实生活为蓝本,要追求艺术的真实性,要用生活本来形式反映生活 的本质,这就为艺术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现实主义艺术思潮的繁荣, 尤其是古典艺术的繁荣但摹仿说过分强调艺术的形似,难免将艺术引入自然主 义的死胡同3、 唯美主义文学:唯美主义文学是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后兴盛于英国的文 学流派唯美主义者为了标榜不与丑恶的现实为伍,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口号 唯美主义作品多以爱情和欢乐为基本主题,以消遣度日的特权人物为主人公,讲 究辞藻、韵律,重视静物的描写,以造成视觉听觉的美感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 作家是英国的王尔德,代表作是《道林格雷的画像》4、 象征主义文学:象征主义文学最早出现在19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法国,且很快 传遍欧美,并形成一种跨世纪的文学流派象征派作家认为客观世界只是主观世 界的“象征”,诗歌应表现唯有默悟或暗示才能感知的超现实的“理想世界'象 征主义者认为,现实世界是虚幻的,只有内心感受才是真实和美的诗歌应该摆 脱描写外界事物的倾向,努力写出内心的真实,但内心的感受也必须借助于具体 的形象才能表达,因此诗人应当找出与之对应的象征的森林,用物质的可感性表 现隐蔽的内心世界、象征主义注重联想和暗示,讲究诗歌的神秘性、音乐性以及 通感手法。
代表诗人有保尔魏尔伦、阿尔多尔兰波、斯蒂芬马拉美等5、 巴尔扎克第八章19世纪后期欧美文学1、自然主义文学:自然主义文学出现在19世纪60年代,是在龚古尔兄弟的首 倡下诞生于法国文坛的它强调写真实,主张文学应完整的再现自然,强调客观 性,突出科学性2、 社会问题剧:社会问题剧是指挪威戏剧家易卜生响应丹麦评论家勃兰克斯“文 学要有生气,就必须提出问题来”的号召,用现实主义方法描写现实生活的一系 列戏剧有十几部,著名的四大社会问题剧有《社会栋梁》、《玩偶之家》、《群鬼》、《人民公敌》等,他用犀利的笔锋饱含着愤激的热情,戳穿了资产阶级在道德、 法律、宗教、教育以及家庭关系多方面的假面具,揭露了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虚 伪和荒谬现在也泛指反映现实社会问题的戏剧形式3、 19世纪后期短篇小说代表作家:莫泊桑4、 左拉第九章现实主义文学1、 “迷惘的一代”: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代美国青年曾经抱着把民主的旗帜 插遍全球的理想去参战,结果神圣的战争不过是列强间的肮脏交易而已他们觉 得被国家欺骗了,信仰崩溃,本来和社会维系着的一切都被战争摧毁了,自我失 去了生存基础,只能靠刺激和幻想来维护于是,他们沉浸在艺术领域里,修补、 慰藉受损的自我。
这就是迷惘的一代代表作家有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 海明威等2、 “硬汉子”形象:硬汉子形象是海明威小说中特有的人物形象,他们坚韧刚 毅、勇敢正直,面对苦难和折磨毫不惧怕,面对痛苦和死亡面不改色,表现出明 知不可为而为之,在肉体上可以被打败,但精神上绝不可以被击垮的崇高气概 相信一种生存的法则“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代表人物有圣地亚哥等3、 海明威第十章现代主义文学1、 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文学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在欧美文坛上出现的诸 多文学流派的总称,它是20世纪世界文学史上极有代表性的文学思潮一般认 为,现代主义文学大致产生于1890年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在20世纪20年 代形成第一次高潮20世纪30年代,由于无产阶级革命和反法西斯斗争的高涨, 以及“左翼文学”的蓬勃兴起,现代派作家两级分化,现代主义文学一度进入低 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现代主义文学重新崛起,发展迅猛,形成了第二次高 潮,鉴于战后现代派文学在理论和创作手法上均出现了同此前的现代主义文学迥 然不同的新特点,故而又把这一阶段的现代派文学称为后期现代主义或“后现代 主义”2、 前期现代主义流派:象征主义、表现主义、未来主义、意识流小说、超 现实主义前期现代主义的三种表现手法:①象征②荒诞③常用内心独白、梦幻、时空倒错、 意识流动和隐喻等表现手法3、 后期现代主义流派:存在主义文学、荒诞派戏剧、“黑色幽默”文学、 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新小说派、“垮掉的一代”4、 表现主义文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兴起于德国,后来作为文学流派于20世 纪20-30年代盛行于欧美各国,是一个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反传统性质的现代主 义文艺流派。
表现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主张突破事物的表象,直接表现其内在 的本质,从人的外部行为揭示其内在灵魂表现主义在创作上的特征是批判现实, 否定传统,具有激烈的革命和反叛情绪;以表现主观为主导特征,具有鲜明的主 观性和表现性特色;常常采用象征、荒诞手法,以富有象征意义的故事、人物、 环境或荒诞古怪的舞台形象,对社会人生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和表现表现主义在 戏剧创作方面的代表是奥尼尔,小说创作上的代表是卡夫卡5、 意识流小说:意识流小说是20世纪20至40年代初在英国形成并流行欧美各 国的意识流作家把表现人的心里真实和意识的流动作为文学创作的主要任务, 主张“作家退出小说”、让小说人物直接面对读者,袒露自己的心灵世界;不受 客观时间、空间的限制,以“心理时间”表现人物的思想意识活动和主观感受 意识流小说的主要代表作家是有世界三大意识流作家之称的普鲁斯特、乔伊斯、 福克纳以及沃尔夫等人6、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法国兴起,并在两次世界大 战期间流行于欧美各国超现实主义直接脱胎于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创作者把 无意识、本能、幻觉、梦境作为创作的源泉;采用“自动写作法”“梦境记录法”“集体写作法”进行创作;并打破语法规范和逻辑制约,大胆进行“文字的自由 连用”和“意象的随意并置和转换”等各种语言方面的革命实验,以追求一种新 奇的语言效果。
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家作品有:法国布勒东及其小说《娜佳》, 阿拉贡及其小说《巴黎的农民》7、 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文学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发展至极盛,是欧美地区影响最大的后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以存在 主义哲学为基础,以文学形式宣传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宣扬世界荒谬、人生痛苦 代表作家是萨特、加缪和波伏娃8、 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小说创作中的一个流派,发端于20 世纪30-40年代,到60年代成为拉美小说的主潮,代表作家有危地马拉的阿斯 图里亚斯、古巴的卡彭铁尔、墨西哥的鲁尔弗和哥伦比亚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魔幻现实主义小说家大多具有强烈的使命感,他们在创作中表现拉美人民苦难的 历史,揭露黑暗现实,抨击本国独裁政治和外国侵略势力,探索民族的出路和未 来在艺术上,通过带有原始色彩的魔幻般的知觉感受、通过不同的文化观念折 射现实,经常引入大量超自然因素如幻觉、梦境甚至鬼魂等形象展现现实的神奇 色彩,不断表现生活现实的目的9、 新小说派:新小说派是20世纪30年代末期产生于法国,60年代蜚西欧、美 国、日本及东欧的文学流派新小说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诞的、虚无的和不真 实的,以描写故事情节和塑造人物形象为主的传统小说已无法表达现代人多变的 内心世界,他们主张作家应该“毅然决然地站在物之外”,原封不动的照搬荒诞 世界里的存在,不赋予它以任何意义与感情色彩。
新小说派摈弃情节和人物,拼 贴散乱的片段,以物代人,创立纯粹写物的风格,倡导读者参与创作,重建小说 的人物与情节这个以反对传统小说创作倾向的流派又称反小说派或拒绝派新 小说派的代表作家有克洛德西蒙和阿兰罗布-格里耶10、 乔伊斯第十一章俄国文学1、多余人形象:“多余人”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所描绘的贵族知识分子的一种 典型他们的特点是出身贵族,生活在优裕的环境中,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他 们虽有高尚的理想,却远离人民;虽不满现实,却缺少行动,他们是“思想上的 巨人,行动上的矮子”,只能在愤世嫉俗中白白地浪费自己的才华他们既不愿 站在政府的一边,与上流社会同流合污,又不能和人民站在一起,反对专制制度 和农奴制度他们很是心仪西方的自由思想,他们也很不满俄国的现状,又无能 为力改变这种现状,然而他们又是大贵族和权势者的代表人物,不可能与底层人 民相结合以改变俄国的现状多余人形象的代表:多余人的形象包括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莱 蒙托夫笔下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笔下的罗亭、赫尔岑笔下的别尔托夫、冈察洛夫 笔下的奥勃洛摩夫等第一个多余人形象:叶甫盖尼•奥涅金最后一个多余人形象:奥勃洛摩夫2、 托尔斯泰主义:托尔斯泰主义是指托尔斯泰在文学中表现的一种思想。
他通 过文学创作对现存的的制度和现实生活中一切虚伪、荒谬与不人道、不道德的东 西进行了无情的毁灭性的揭露和批判,同时宣扬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 以暴力抗恶、道德自我完善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3、 列夫•托尔斯泰第十二章 苏联文学1、肖洛霍夫第十三章古代亚非文学1、 《圣经》2、 印度两大史诗:《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第十四章 中古亚非文学1、 《源氏物语》2、 物语文学:物语文学是日本平安时期出现的一类具有民族性的作品物语即 虚构的文学作品日本的物语文学主要分为两类:一个是以《伊势物语》为代表 的围绕和歌为中心的“歌物语”,另一个是以《竹取物语》为代表的富于传奇色 彩的“传奇物语”两者都是用假名文字写成,其中《竹取物语》明显受到唐传 奇的影响11世纪初产生的《源氏物语》是这一时期物语文学的最高成就3、 紫式部第十五章近现代亚非文学1、 川端康成2、 泰戈尔*对于重点作者,应掌握其代表作品、所属流派、艺术手法、代表人物的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