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海洋大学933环境学复习资料

M****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76.50KB
约28页
文档ID:410411696
中国海洋大学933环境学复习资料_第1页
1/28

933环境学(初试大纲)考查目标《环境学》是我校为招收环境科学专业硕士生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考试科目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环境科学专业的硕士学位所必须的基本素质、一般能力和培养潜能,以利于选拔具有发展潜力的优秀人才入学,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专业知识、较强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高层次环境科学专业人才主要考察学生对环境科学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方法的熟练掌握程度,兼顾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来说,要求考生:1.掌握环境基本规律、环境学基本原理及其相关概念2.掌握环境污染含义、特征及作用机制3.掌握环境保护与资源保护相关知识4.掌握全球环境问题产生根源及解决途径5.掌握可持续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理论6.具有运用基本原理和方法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能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可使用计算器3.考试题型题型一般包括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和分析论述题考查内容1.环境、环境问题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全球性环境问题(臭氧层破坏、全球变暖、酸沉降、沙漠化等)的形成机制、危害与防治对策。

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公害)事件的根源2.环境学基本原理与方法3.资源的分类及特点;资源与环境保护的联系4.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固体废物及物理环境等污染的含义、特征、类型、作用机制及控制方法5.生态系统的概念、结构与功能;生态平衡的概念与特点;生态学的一般规律;生态学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6.环境质量标准及环境基准相关知识7.环境质量、环境质量评价的概念;环境影响评价的分类;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风险评价的区别8.可持续发展理论及科学发展观第一章水环境1水.的自然循环(图p5)从海洋的蒸发开始,蒸发形成的水汽大部分留在海洋上空,少部分被气流输送至陆地上空在适当的条件下这些水汽凝结成降水海洋上空的降水回落到海洋,陆地上控的降水则降落至地面,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补给河流和湖泊,一部分渗入土壤与岩石空隙,形成地下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后都汇入海洋由此构成全球性的连续有序的自然水循环系统水循环的基本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作用水的社会循环(图)人类为满足生活、生产需要,不断取用天然水体中的水,经使用,一部分天然水被消耗,但绝大部分变成生活污水和生产废水排放,重新进入天然水体的过程3水.资源的特征① 作用上的重要性;②补给上的有限性;③时空上的多变性;④利用上的多用性。

4中.国水资源的特点① 水资源总量不少,人均和亩均水量不多;②水资源的时间分布不平衡,年内和年际变化大(夏秋多,春冬少);③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水土资源组合不平衡(南多北少、东多西少);④水污染的蔓延,极大减少了我国水资源的可用量;⑤用水的极大浪费,影响水的总量5合.理利用水资源① 开源措施:合理开发和提取地下水;修建水库和跨流域调水工程;海水淡化;人工降雨;② 节流措施: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水意识;改进灌溉技术,提高用水效率;挖掘水资源潜力6水.污染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水污染加剧了全球的水资源短缺,危及环境健康,严重制约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7主.要水污染物及其环境效应水环境污染物包括悬浮物、耗氧有机物、植物营养物、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石油类、酸碱、病原体、热污染以及放射性物质等根据污染物质及其形成污染的性质,可以将水污染分为化学性污染(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需氧性有机物污染、有机毒物污染)、物理性污染(悬浮物污染、热污染、放射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3类。

① 悬浮物指悬浮在水中的细小固体或胶体物质造成水体浑浊,影响水生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水底栖息生物窒息,破坏鱼类产卵区,淤塞河流或湖泊② 耗氧有机物以悬浮态或溶解态存在于污水中,排入水体后能在微生物作用下最终降解为简单有机物,并消耗大量的氧,使水中溶解氧的含量降低的有机物主要是指由城市污水、食品工业和造纸工业等排放含有大量的有机物的废水所造成的污染由于有机成分复杂、种类繁多,一般常用综合指标如生化需氧量()、化学需氧量()、总需氧量()(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需氧气的量,单位为/或总有机碳()(水的溶解性和悬浮性有机物含碳的总量,以碳的数量表示水中含有机物的总量)等表示耗氧有机物的含量③ 植物营养物重点指含氮、磷的无机物或有机物,主要来自生活污水、部分工业废水和农业尾水水的富营养化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危害:含有-,危害人体健康;引发水华和赤潮;透明度降低,降低,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有些藻类分泌有毒物质;底层沉积死亡生物的残体,厌氧分解产生等有害气体;水生生态系统紊乱,多样性破坏。

赤潮:指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海水中某些浮游植物、原生动物或细菌爆发性增殖或高度聚集而引起水体变色的一种有害生态现象④ 重金属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元素,也包括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镍、钴、锡等主要特点:重金属的毒性通常由微量导致;重金属及其化合物的毒性几乎都通过与有机体结合而发挥作用,某些重金属可在生物体内转化为毒性更强的有机物;重金属不能被生物降解,可通过食物链发生生物富集、放大;重金属的毒性与金属的形态(价态、有关⑤ 难降解有机物(持久性有机污染)难以降解的有机物,大多为人工合成化学品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远距离环境迁移性,并可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危害影响的一类有机污染物(、长期与人类和动物接触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异常,致癌、致畸、致突变在低纬度地区,挥发大于沉降,在高纬度地区沉降大于挥发,逐渐向中高纬度地区转移,并最终在极地地区积累的现象,称为的全球蒸馏效应在低纬度地区排放,伴随中纬度地区冷暖季节变化而挥发沉降,并通过全球蒸馏效应逐渐积累到极地地区的现象,称为的蚱蜢跳现象⑥ 石油类⑦ 酸碱⑧ 病原体⑨ 热污染指日益现代化的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中排出的各种废热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⑩放射性物质8水.污染源分为自然源(指自然界自发地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造成有害影响的污染源)和人为源(指人类社会经济活动所形成的污染源)人为源按污染源进入水环境的空间分布方式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点污染源指排污形式为集中一点或一个可当作一点的小范围内,多由管道收集后进行集中排放1)工业废水是造成水体污染的最重要的污染源根据废水的发生来源,分为工艺废水、设备冷却废水、洗涤废水、场地冲洗废水;根据废水中所含污染物的性质,分为有机废水、无机废水、重金属废水、放射性废水、热污染废水、酸碱废水、混合废水;根据生产废水的行业性质,分为造纸废水、石油化工废水、纺织废水、制革废水、冶金废水等特点:污染量大(用水多,排水也多);成分复杂(污染物种类多);感观不佳;水量水质多变2)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家庭、商业、学校、旅游、服务行业及其他城市公用设施,成分复杂,其组成有一定差异污染物以悬浮态或溶解态的无机物(、、等盐类)、有机物(纤维素、淀粉、脂肪、蛋白质及合成洗涤剂)为主面污染源即非点污染源,污染物排放一般分散在一个较大的区域范围,通常表现为无组织性主要指雨水的地表径流、含有农药化肥的农田排水、畜禽养殖废水,以及水土流失等。

农村面源:不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分散农村居住点的生活污水、粗放发展的乡镇工业所排废水2)城市径流9水.污染的特征(一)地表水的污染(河流湖泊/水库)(1)河流污染指进入河流的污染负荷超过了河流的自净能力,从而造成河流水环境质量降低,影响水体使用功能的现象特征:污染程度随径流量变化(时间变化特性);污染扩散快(上游与下游,局部与整体);污染影响大2)湖泊(水库)污染指污染进入湖泊的数量超过了湖泊的自净能力,造成湖泊水体污染的现象特征:污染来源广、途径多、种类复杂;污染稀释与搬运能力差;生物降解和积累能力强二)地下水的污染特征污染来源广;污染难以治理;污染危害严重三)海洋污染海洋污染指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将物质或能量排入海洋环境(包括河口),以致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类健康、妨碍海洋渔业、破坏海水正常使用或降低海洋环境优美程度的现象特征:污染源多而复杂;污染持续性强;污染扩散范围大;防治难,危害大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会进入海洋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一旦污染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全球海洋是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波及全球。

10水.体的自净能力它包括了物理过程(稀释、扩散、挥发、沉淀等)、化学和物理化学过程(氧化、还原、吸附、凝聚、中和等)以及生物和生物化学过程(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代谢,不同生物群体的相互作用等)最主要的两方面为物理作用和生化作用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通过一系列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作用,污染物浓度会逐渐降低,经过一段时间后,水体往往能恢复到受污染前的状态,水的这种自我调节、净化能力为自净能力物理作用:稀释只能降低污染物浓度,不能去除污染物在水体中的两种运动形式为平流/推流和扩散生化作用:生化自净有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在微生物作用下氧化分解为无机物(需要的氧的来源:水中溶解的氧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oif精耶課片老卅必吃/可城聊迓氧垂曲线(2耗氧与复氧作用三阶段:① 易氧化有机物被化学氧化分解② 生化氧化分解③ 含氮有机物的硝化过程关键需要找到什么?溶解氧浓度的最低点,即氧亏值最大点临界点>规定值?未超过河段的净化能力水体中细菌的衰亡也是一种重要的自净作用促使水中细菌数量减少的主要作用:水体的生化自净作用使水中有机物量日渐减少,细菌将因缺少食物及能源而逐渐衰亡;水体中生长的纤毛类原生动物、浮游动物的吞食;不利菌类存活的如日光、、温度等。

水环境容量一定水体所能容纳污染物的最大负荷11水.质与水质指标水质,即水的品质,是指水与其中所含杂质(悬浮物质、溶解物质和胶体物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物理学、化学和生物学的综合特性水质指标分3类:物理性水质指标、化学性水质指标和生物学水质指标① 物理性水质指标,包括感官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嗅和味、浑浊度、透明度等)和其他物理性状指标(总固体、悬浮固体、溶解固体、可沉固体、电导率等);② 化学性水质指标,包括一般的化学性水质指标(、碱度、硬度、各种阳离子、各种阴离子、总含盐量、一般有机物质等)、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等)和有关氧平衡的水质指标(溶解氧、化学需氧量、生化需氧量、总需氧量等);③生物学水质指标,包括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基本项目标准限值(24项)、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补充项目标准限值、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特定项目标准限值① 水温影响水的密度,影响微生物活动及生化反应速率,进而影响水中细菌的生长繁殖和水的自然净化作用(主要排放含热废水)② (酸碱度)表示水中或的含量比例对生物的繁殖和生存有很大影。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