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的自然概况与民居特点陕西地理特点是南、北高中部低中部为关中盆地,海拔320〜800米左右同时地势由西向东倾斜 的特点很明显渭河以南的平原地区的民居,以木构架、土坯墙、夯土墙、砖墙为主要材料的单层坡屋顶建筑为主 在台塬断续分布处也有少量生土窑洞民居,多半用于存放蔬菜、瓜果及柴草,一般不作居住之用渭河北 岸二阶台地的后缘,分布着东西延伸的黄土台塬,北接陕北高原南缘的山地,黄土层厚由十多米至百余米, 塬面广阔,一般海拔为 460〜850 米塬上的一般民居与塬下相同在平原与台塬接壤处,台塬拔地而起,由于黄土质地坚硬,平原与塬地几成 90°而不塌,多数民居就 在向阳的塬壁上开挖窑洞;有的因地就势,背靠塬壁把生土窑洞与石砌窑洞或一般民居组合成院落关中盆地的年平均温度为12°〜13.6°,属暖温带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气温升降急骤,夏有 伏旱,秋多连阴雨西安市是本省夏季高温中心之一东至潼关,西至宝鸡,其温差相差无几无霜期 207 天年降雨量604 毫米,雨量集中在7〜9月近年来冬季及夏季平均气温有逐步上升的趋势从历史记 载及现存民居的形式与布局看,还是属于北方类型民居的坡屋面形式以硬山居多,瓦屋面只作仰瓦,平 面布局与构架举折与北京民居类同。
由于夏季酷暑,因此较多的宅院在平面布局上采用南北窄长的内庭, 使内庭处在阴影区内,以求夏季比较阴凉关中民居的细部与装修代代相传、精工细作的传统建造工艺在民居的细部装修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许多细部雕饰本身就是一 种完美成熟的艺术品,它们极大地丰富和烘托了整个建筑造型,给朴实无华的民居增添了许多耐人寻味的 地方色彩入口门楼关中地处全省中部,物产丰富,交通方便,处出经商、做官者较多,反映在民居中木雕、砖雕、石刻兼容并蓄,尤其是明清官宦的深宅大院,精雕细刻,做工精致,受到京城匠师的工艺影响较深关中民居重点装饰的部位主要是入口门楼、檐部、壁面、马头墙、屋脊、门窗、及室内装修等隔扇与门罩檐部装修拴马石关中民居的结构与构造关中民居的结构体系基本是以木构架作为房屋骨架的砖木和土木房屋,此种结构形式广泛应用于关 中大部分地区关中民居中的砖木和土木房屋与我国传统建筑一样,以木构架作为房屋骨架,承受屋面重量墙与骨 架脱开只承受自重并作为围护结构和分隔空间之用,称之为“墙倒屋不塌”,这就为平面的划分,室内外空 间的分隔,门窗的开设提供了自由灵活的条件构架基本形式分为以下两种:抬梁式构架这类构架由柱、梁、檩、椽组成。
柱下设置柱顶石作柱础,上部承梁,梁上托檩排椽.三角架前后加一步架韩城党家村党宅木构架穿斗式构架构架由柱、檩、椽、穿枋组成,每根檩都直接架在柱上,柱下设柱顶石,柱与柱之间用穿枋联系以保 持稳定西安某宅山墙木构架陇县某宅构架关中民居的建筑造型关中地区城镇及规模较大的村落,其道路多呈棋盘状,并设有连通住户的小巷住房都沿街或巷道两 侧布置,即使是小的村落,也夹道布置,户户毗连构成群体同时,关中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及空间处理 都比较严谨,多数为传统的四合院和三合院,但院落层次较多,一般为两进院或三进院房屋多呈对称布 置,中轴明确因此从局部看,往往形成较为程式化的外观模式建筑外观的基本形式倒座临街以 3 或 5 开间的倒座面向街道,多数在右边第一开间设置大门,仅少数富商或官宦人家则居中设门 无论将大门设在哪一间,它都是立面的重点装修部分,形成构图中心除少数住户的大门与外墙平外,多 数住户的入口都向内凹进,大门一般设在由外墙向内约为房屋进深的1/2或1/3处韩城县党家村党宅入口倒座其它各间常以磨砖对缝的青砖墙面面向街道,为了安全和私密性要求,多数地区外墙上不开窗, 只在韩城地区,有些住宅外墙开圆形高窗。
关中大多数民居屋面为小式瓦作,铺小青瓦两端局部用筒瓦骑缝,檐部加飞椽,屋脊做雕砖或用片瓦 组成镂空花饰少数大户人家住宅脊上有兽吻装饰关中地区,尤其在西安、三原、渭南一带,每户的用地窄而长,院落层次多,厢房的进深浅,厢房屋 顶多做单坡,坡向院内因此,当宅院处于街角两面临街时,住宅的侧立面往往是以高大厚实的正房和倒 座的山墙面以及厢房后墙和稍矮的院墙面向街道虽然都是实体墙面,但却因其各组成部分的高低曲直不 等,自然形成了富有韵律的外形轮廊,给人以古朴、浑厚的感觉两厢山墙临街关中地区不少传统民居多为三合院布局形成,形成两厢山墙面向街道一般为硬山到顶,屋面做双坡 或单坡单坡顶都坡向院内硬山墙上部山花部分设通风小窗,小窗的花格用瓦片组成或做雕砖花格大 门门楼设在两厢山墙之间,是立面的重点装修部分土筑墙与建筑外观关中地区地处平原,雨量少,地下水位低,土层厚土质塑性强,因此作为维护结构的墙体除采用砖墙 外,很多住房用土坯或夯土墙,甚至西安地区的中等质量民居的沿街外墙、厢房和正房后墙、后院墙也都 如此土筑墙在农村中更是广泛应用其做法有两种:夯土和土坯结合土坯墙关中民居的空间处理窄院的形式和功能关中地区民居的庭院形式及其空间尺度,是由平面布局所决定。
因用地狭长,又沿周边布置房间,故 房屋之间的室外空间自然形成了狭长的四合院式的庭院这种窄院,代表了关中地区民居特有的深宅、窄院和封闭的地方特点这种窄院的优点是不仅节约用 地,也解决遮阳、避暑、通风和室外排水等厦房的日照效果虽然差一些,但因采用倾向内院的单坡顶, 故早晚也能得到一定日照厅房的采光措施,有的将厅房和厦房之间拉开2〜3米空间渗透关中地区民居平面布局,虽呈现窄长、严谨和规整的形式,但是通过组合变化,其各部建筑空间关系 既能满足生活使用要求,又能创造不同情趣和丰富多变的生活环境如果在狭长的庭院中,不去考虑扩大 空间效果,势必造成呆板、封闭、无生活气息的环境然而关中地区民居,巧用檐廊、透花窗格等使空间 相互渗透,在檐廊和花窗中、组织多种外观精巧,内容丰富的图案,使狭窄的四合院,处于淡雅、玲珑剔透的木装修之中由于厅、廊、庭院相互贯通,不仅给室内外空间互相延伸创造条件,也形成了一种有层 次的通透和扩大空间的效果如图3—31就是用柱廊和花窗贯通空间的空间组织在关中地区民居中,有在窄院四周设檐廊的传统作法,当地人称之为“歇阳”檐廊有交通联系、遮阳、 避雨等功能,也是人们文化活动和休息的场所。
檐廊处于室内和庭院之间,具有室内外、空间相互过渡和 延伸的效果同时也扩大和丰富了窄院的空间感受,增加了庭院空间的层次变化,打破了狭窄、呆板的气 氛空间分隔用墙门抱厦、抱亭、或厅堂分隔窄长的宅基,是关中民居中通常的作法由于门房至正厅距离较远, 庭院比例狭长,在狭长的庭院中用墙和门洞分隔大小不等几个庭院,既调整了庭院比例又丰富了空间层次关中民居的平面布局关中民居历史悠久,目前在各城镇中还保存不少明清年代的民居其中西安、三原和韩城等地的民居尤 具有代表性无论在土地利用、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及内部装修等方面都不失为这方面的范例关中民居 一般都具有平面布局紧凑、用地经济、选材与建造质量严格、室内外空间处理灵活、以及装饰艺术水平较 高等特点,是我国建筑文化的宝贵遗产迄今该地区一些新建的民居,在平面布局、空间处理及建筑造型 等方面,不少还保留着传统民居的风格和特点关中民居典型平面关中民居虽然具有自己的地方风格和特点,但其平面关系与空间组织仍属于中国传统院落式的民居模 式它的主要布局特点是多沿纵轴布置房屋,以厅堂层层组织院落,向纵深发展的狭长平面布置形式归纳起来,关中民居的平面模式有:独院式、纵向多进式、横向联院式、以及纵横交错的大型宅院。
1.1 独院式平面这是关中常用的民居平面布局形式,这类布局多沿用地四周布置房间,由前向后,依次是门房、庭院 正房和后院为了多争取使用空间,在庭院两侧布置两栋单坡顶的厦房(在关中地区把厢房称作厦房),组 成四合院这种独院式的用地面宽多为8 米至10米,进深约20 米,比较窄长,其布局特点是占地少、 面积利用充分门房用途比较多,可以作居室、书房、会客或贮藏等用两边厢房一般供晚辈居住、厨房或作为贮藏 等用正房是这类住宅的主体建筑,正房的建筑形式,多为我国传统的一明两暗的布局,明间供会客、起 居及庆典之用,两暗房间是主人及长辈的住房后院用于饲养及厕所等杂用门房和正房的开间多为3米左右,个别的也有加大中间开间的作法进深一般为5〜7米,厦房的开 间和进深按地形要求,变化较大,一般情况下,开间多为3米左右,进深在独院式平面中也多为3米左右, 这种作法,与正房开间统一,平面布置显得整齐独院式平面布局,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以用它组成多 进式或联院式的多种平面因此,这种独院式平面已成为关中地区民居的基本布局形式1.2 纵向多进式平面韩城党宅院落平面图这种布局是由独院式平面沿纵深方向重复组合而成关中地势平坦,城镇街道平直,民居宅院多沿巷 道两侧布置,宅门争取面街,很少考虑方位朝向。
关中地区地少人多,宅基划分多以十米左右的三开间面 宽居多,因此形成窄门面,大进深的宅基其平面布局只能向纵深发展,韩城党宅院落剖面图形成了层层厅堂院落组成的序列空间这种平面布置,各厅堂院落的功能比较明确,简洁适用,空间 灵活,减少路网密度,节省用地,增加住户的私密性和安静的要求纵向多进式布局的厅堂院落的层次虽不尽一致,但是多数以二、三进式为主这种平面的一般处理方 法,多以前庭、内院组织各类房屋,最后部分是服务性的后院前庭:是大门进入宅院的过渡空间,具有外向性,它由门庭、厦房和过厅围合组成,供接待、婚丧、 庆典及家人团聚之用因此对前庭的处理,无论是平面形式,空间联系,装修和绿化栽植,都有较高的使 用和观赏要求前庭的布局一般有四合院、三合院和两合院几种形式内院:位置多在过厅的后面,这是家庭内部起居、生活使用的空间,一般宾客不进入内院由于它处 在宅院的后部,便于保持安静和独立的特点,内院的布置形式多为四合院三原某宅院平面图后院:设在宅院的最后部分,其大小不一,供生活服务之用,后院内一般设有厕所,并作为饲养、贮 藏及种植蔬菜果木等后院在关中地区民居中不能算一进庭院关中民居中的三进式平面,是在二进式平面中增加一层退厅,所形成的平面布局。
退厅供招待亲友之 用,为了使用方便,其位置都紧联过厅布置1.3 横向联院式平面是将几个多进式宅院,用数道墙门横向联通,为独户使用的民居类型横向联院式宅院的各院之间, 仍用高墙分隔,各院都设有独立的对外出入口,因而使各院仍保持有独立的多进式宅院的特点各院之间 的联系有通道门相通,这种布局都有正院和偏院之分正院:多居中布置,一般都具有建筑物尺度高大,庭院宽敞,建筑材料和建造质量高以及装修精致等 特点正院具有主人起居,接待宾客等功能要求偏院:居正院之侧,多为晚辈和家人生活居住的场所,其布置较灵活,院内设有居室、餐厅、厨房及 花厅等用房有的偏院布置,是比较丰富、灵活的,在花厅前后设有廊、亭、山石花草及各种树木,以美 化庭院也有在偏院内开辟宅内花园的1.4 大型民宅关中地区大型民宅,用地面积多,建筑规模大,多为昔日的高官、富户所有这种布局是由几个甚至 十几个多进式宅院联片组合而成其规模不尽一致,多者有十余院相联通为一户1.5 传统农村住宅传统农村住宅的平面,一般都比较简洁明了,多数是厦房为主,房屋类型少,经济、适用,而且布局 灵活自由其平面布局基本上也属于关中窄院的传统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