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教育学试题一. 名词解释:1. 文法中学(比较P51)英国最老的一种学术性类型的学校,主要招收初等学校毕业(有 些文法中学招收新生仍用“11岁考试制”,学习年限为七年(11—18岁),以培养学术人才 为目的2. 开端教育(教育史P100)是美国1966年开始的一项教育计划,又称“幼儿早年教育 计划”,它除要求一般儿童在上小学前受1年的保育之外,对贫苦儿童也要求从9个月开始 至少8周的保育教育目的在于发展他们的能力,使他们同一般儿童水平一致起来,以利于 提高小学教育的水平3. 治疗教育(教育史P105)是美国在70年代末以及进入80年代以来,在中等教育提出的 新要求,是一种对进入大学但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的教育形式,实际即给新大学生补课4. 美国中间学校(教育史P104)是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开始出现的一种中等教 育学校,介于小学和高中之间,修业年限为三年或四年,包括五年至八年级(10—14岁左 右,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促进他们从小学有指导的学习向中学比较独立的学习顺利过渡5. 史密斯-休士法(教育史P88) 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史密斯—休士顿法》规定联 邦政府对教授农业、商业和工业以及家政科目提供大量资助,强调职业教育构成现行公立学 校体制的组成环节,从而推动了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公办教育系统纷纷开设职业课,普通 中学就改为升学和就业兼顾的综合中学。
6. 师范教育(培养师资的专业教育各个国家和民族的人民文化科学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 上决定于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的水平兴办师范教育是教育工作中的一项基本建设7•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就是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 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实施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等连续的、 可发展的、一体化的教育过程8. 比较教育学(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说,比较教育学是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 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综合利用有关的新科学和新技术,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 区的教育;在探讨其各自的经济、政治、哲学和民族传统特点的基础上,研究教育的某些共 同特点、发展规律及其总的趋势,并进行科学预测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 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9. 实科中学(实科中学在德国产生于18世纪初,是德国近代着重讲授自然科学和实用知识的学校,也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 )10. 在职进修(在职进修是指企事业单位员工(当然也包括各级教师)在不影响工作 的前提下,利用业余时间(或请假)前往各类大学或学院参加获取学历、学位的学习。
11. 续教育(继续教育指的是,在结束第一个教育阶段并且从事某种职业活动以后,有继续 活着恢复有组织的学习在1970年以前,这种学习都被称为成人教育,后来,通称继续教 育12. 综合大学(也称综合性大学,综合性大学是指学科比较齐全,文理科皆有,学科门类齐全, 办学规模宏大,科研实力强劲,往往是以理论性见长的传统型大学而且综合实力上乘的大 学如德国的慕尼黑大学、斯图加特大学、北京大学,四川大学等13•教育管理(比较P248)广义:教育管理包括教育行政和学校管理两部分,它以整个教育 系统作为自己的管理对象,由国家和地方的教育行政机关实施,称为教育行政或宏观的教育 管理狭义:即学校内部管理14. 学校教育法规(比较P260)关于学校教育方面的法规,是通过立法程序把有关学校教育 的政策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是国家教育行政的基础和基本依据15. 教育计划(比较P262)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以及国际机构为实现其教育目标和教育 政策,对教育事业所作的综合性长期性的安排包括教育的普及和发展,也包括教育质量的 提咼16•终身教育(比较P286)最早由保罗郎格朗提出:终身教育是一系列很具体的思想、实验、成就,换言之,是 完全意义上的教育,它包括了教育的所有各个方面、各项内容,从一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一 直到生命终结时为止的不间断的发展。
它强调教育的“不间断发展”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 死亡的任何阶段;强调教育的各个方面、各项内容的“有机联系”即整体性17.回归教育(比较P286)主张教育不要一次受完,而是分几次学成,使人在生活环节的各个阶段都有受教育的机会 学生在一定时期内离开校园,通过就业、神龛活动、旅行,或者到非正规教育机构中去学习 等,有助于学生明确将来的志愿和学习意义,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二. 简答题:1、 各国的教育法规具有哪些共同的特点?答:(1),教育法规是教育政策的具体体现;(2) ,教育法规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要求;(3) ,教育法规的内容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相适应的2、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各国普遍重视学前公共教育的主要原因1) 各国认识到了早期教育和开发智力工作的重要性2) 各国认识到幼儿经过幼儿园的过渡可以顺利地从家庭进入社会,较早地在集体中获得 适应社会生活变化的能力3) 许多国家发现,如果不较早地对幼儿进行社会欢声笑语以,入小学时,他的学习能力 便显著地不如受过学前教育的儿童3、 日本现行学制有哪些?(1)学前教育(2)初等教育(3)中等教育(初级中学、高级中学)(4) 高等教育(大学、高等大学、高等专科学校、广播大学)(5) 各种学校和专修学校(6)师范教育4、 简述教育行政的本质答案:教育行政是国家权力机关为了实现特定的教育理想和教育目的,通过中央和地方教育 行政机关对教育工作进行组织,经营和领导的行政行为.5、 美国学校组织和管理多样性的表现?(比较P272)美国的学校组织和管理呈现多样性。
即使是同一学区的学校,在组织和管理上也并不完全一 样教育权归各州所有,而州只定纲领性标准,把具体的事项委托给地方学区,各学区的政 策、主张是不同的美国学校基本上是按“为居民所有、靠居民办理、为居民服务”的理想 发展起来的,学校的组织管理要适应居民的要求6、 简要回答美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一)改进师范教育体制(二)改革师范教育课程(三)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四)注重师范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五)建立统一的教师专业标准7、 简述教育行政制度的主要类型及其典型国家比较P250)8、 法国1947年“郎之万-华伦(瓦隆)教育改革方案”的六条改革原则1•一切儿童除因自己才能的限制以外,应不分出身、种族和社会地位,都有受教育的机会2. 承认知识分子与劳动者所从事的一切手工的、技术的、艺术的以及学术的工作有同样的 尊严……..(教育史P39)9、 德国现行学制包括有哪些?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10、 在20世纪后半段时期,德国教师培养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是什么?1、 联邦政府和各州之间在教育管理方面欠平衡2、职前教师培训的第二阶段问题重重3、教师的专业发展道路坎坷4、教师的劳动力市场供需不协调5、教师激励机制不够分明6、教师在工作中成就感不高7、评估和问责制不够健全。
11、 简述德国学校管理结构的特点(比较P275)12、 五国教改对我国的启示13、 美国公民教育的主要内容14、 请简要写出美国校长的主要职务比较P273)15、 《福尔法案》改革高校的中心原则有哪三个?(教育史P43)16、 德国师范生在实习时需学习与教师职业有关的那几方面的内容?答:学习与教师职业有关的4方面内容:一、 相关的教育法规以及和教师有关的法律法规;二、 教学技能,如教学组织、教学规划、考试组织、怎样与学生家长沟通等等;三、 学习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对有不同特点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四、 处理特殊问题的能力17、 简述英国1972年《詹母士报告》中关于师资培训的三段试师范教育:(1) 个人教育阶段,及大学或教育学院两年的学习,完成学业可取得高等教育文凭2) 职前培训,即大学两年的教师职业教育和训练,可取得教育学士学位3) 在职前培训,贯穿于教师的全部工作期间,建议任教满7年者开始脱产进修,以后每 隔五年可脱产进修一次18、 什么是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答案:在中央集权体制下,国家权力集中于中央政府,地方各级政府服从和接受中央政府的 领导和统治而在教育管理工作中,就表现为中央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直接领导和管理整 个国家的教育事业,地方政府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主要以实施中央制定的教育法律、政策、 规划和指令为己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明显表现为一种垂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隶属关系 优点:有利于统一教育的目的、方针政策,使国家的整体利益得到实现;有利于集中国家的 财力、物力,按照国家的某项需要实施重点发展,保证国家的重点人才需要;有利于国家通 过行政干预对教育事业的管理与控制,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并且有利于保持各地区 教育的平衡发展,消除教育机会不均等现象不足:一是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机关缺乏自主权,限制了办学的积极性;二是整齐划一的目标模式,压抑人的个性发展,培养出的人才不能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 要;三是难于发挥社会、集体、个人的办学积极性;四是机构臃肿,中间环节过多,权责界限不明,行政效率较低19、 简答日本实施教师教育的机构有哪些?答案:1、培养小学教师的机构包括:(1)、短期大学,招收高中毕业生⑵、国立教育大学⑶、综合大学均招收高中毕业生,修业四年2、 培养中学教师的机构包括:(1)、综合大学⑵、国立教育大学⑶、短期大学(只培养 初中教师)20、 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是怎样形成的?答:法国大革命前,教育教育主要控制在教会手里法国大革命后,资产阶级竭力倡导教育 世俗化,要求国家管理教育,使教育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但雅各宾专政曾把反宗教政策推 向极端,引起宗教冲突。
为了解决各方面的矛盾,拿破仑执政后一方面物签订了政教协议, 在教会服从政府的前提下恢复天主教,允许教会办教育;一方面于十九世纪初颁布了一系列 法令,确立了国家教育体制,由帝国大学作为领导机关掌管全国教育行政,全国各级各类学 校包括私立学校都在它的监督之下帝国大学的各级长官和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这种中央 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在法国沿用很久,成为法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点按照帝国大学的规 定,法国是以大学区为单位设立大学的,全国分为27个大学区,基本上每个大学区有一所 大学,国家任命的大学区总长同时就是该区大学的校长直至二十世纪,法国中央集权的教育管理体制仍然没有变化,全国各级各类公、私立学校 的教育、教学工作都在中央政府的教育部严密控制之下21、在1947年由物理学家朗之万和儿童心理学家瓦隆先后领导的委员会向法国教育部提交 了新的改革方案,这也就是后来被称为“朗之万-瓦隆计划”的法国战后经典教育文献其 主旨精神是体现教育民主化和个性化请简答法案提出的原则?答:(1)实现社会公正,男女青年不论家庭和社会地位、种族出身如何,都有受适合其自 身才能的教育的平等权利;(2)各种类型的教育和训练方式,居于同等地位;(3)普通教 育是一切专门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基础,学校应该称为传播普通文化的中心;(4)学校教育 应该重视学生的才能、兴趣、禀赋的发展,并给以学科指导,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5)简历单一的前后连贯的学校制度,各级教育实现免费;(6)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 地位;三•论述题:1. 试述:现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本质特征决定着现代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趋向。
答:1,社会化教育社会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本质特征之一保守的、封闭的学校制度及教 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