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10032810 上传时间:2023-02-15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78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电路设计概论课程设计报告(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电子线路设计报告电子线路设计报告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通信Q0941班 姓 名: 李闯 学 号: 091603038 指导老师: 李荆洪 湖北经济学院电子工程系2011.12目录第一章 电子线路设计概论电子系统设计概论3电子电路的设计3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措施5第二章 精密整流电路半波精密整流电路6全波精密整流电路7元器件清单8安装与调试8实验总结8参考文献8第三章 RC有源滤波器RC有源滤波器的特点9RC有源滤波器的类型9RC有源滤波器的响应特性10RC有源滤波器的电路类型10滤波器快速设计方法11设计任务12元件清单14误差分析14心得体会14参考文献14第四章 简易数控直流电源设计设

2、计任务和要求15方案论证15设计步骤16元器件的选择18安装与测试21心得体会21参考文献2217电子电路设计概论一、 电子系统设计概论1. 构成 电子系统包括:模拟系统,数字系统,数模混合系统.2. 电子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a.满足系统功能和性能指标b.电路简单c.可靠性好d.电磁兼容性好e.系统集成度f.操作简便g.性价比高h.生产工艺简单i.调试维修方便3.设计方法(1)自上而下的设计方法适合大系统和新电路(2)自下而上的设计方法适合成熟子系统和电路(3)将前两种方法视实际情况结合使用二、电子电路的设计(模拟电子电路设计)明确设计任务和要求选择总体方案设计单元电路计算参数选择元器件仿真与实

3、验绘总体电路图组装与调试撰写设计报告1.选择总体方案(即选择最优方案)2.设计单元电路(1) 明确各单元电路的功能和性能指标要求(2) 注意各单元电路间匹配问题,尽量少用电平转换之类的接口(3) 尽量利用统一的电源3.计算参数(1)元器件工作电流、电压和功耗设计时,要留有适当的裕量(2)对于元器件的极限参数必须留有足够的裕量(3)对于温度和电网电压等工作条件从最不利情况考虑(4)元器件要按标称值来选择(5)在保证电路功能情况下,应尽量减少元器件的品种4.选择元器件(1)优先选择集成电路,少用分立元件(2)电阻的选择:阻值、功耗、精度、材质、温度系数、频率、噪声系数RX(绕线) 小于50KhzR

4、H(合成) 数十Mhz左右RS(有机) 数十Mhz左右RT(碳膜) 100 Mhz左右RJ(金属膜) 数百Mhz左右RY(氧化膜) 数百Mhz左右(3)电容器的选择:容量、耐压、精度、绝缘电阻、损耗角绝缘电阻=电容的端电压/漏电流损耗角=损耗功率/无功功率(损耗角影响品质因数Q)小型云母电容 150250MHZ圆片型瓷介质电容 200300MHZ小型纸介质电容 5080MHZ大中型纸介质电容 58MHZ5、 仿真与实验6、 绘总体电路图 (1) 注意信号的流向 (2) 总体电路图的布局:紧凑、协调、布局合理 (3) 尽量画在一张图纸上 (4) 图中元器件符号必须标准化 (5) 连接线横平竖直,

5、尽量少交叉和拐弯7、 组装与调试组装:(1) 面包板、焊接电路(2) 在组装之前要检测所有的元器件(3) 所有集成电路的方向要一致(4) 分立元件标志向上(5) 有极性的元件组装时要注意(6) 选线要分颜色(信号:黄,负电源:蓝)(7) 连线要横平竖直,不许跨接在集电上,连线不要重叠(8) 地线联通 高频时地线连到一点,抗干扰调试:(1) 调试方法:a.边安装边调试 b.一次性调试(2) 调试步骤:a .通电前检查:用万用表电阻档1K接电源和地之间的限电电阻,如果为0,电路中有短路、断路b.通电前检查:观察有无异常现象(冒烟、糊味、元器件发烫等),如有断点处理c.单元电路调试:静态调试(不加信

6、号,加电源,测电位) 动态调试(加信号,有输入输出,波形正常)d.整机联调:阻抗匹配(3) 故障诊断方法:静态查找法 动态查找法(用示波器或喇叭检测) 快速诊断(分割、对比、替代)8、 实验报告的撰写(1) 课题名称(2) 内容摘要(复杂的要写)(3) 设计内容及要求(4) 总体方案的选择和认证(简单、成熟的不写)(5) 单元电路(6) 绘总体电路图(7) 组装与调试(8) 所设计电路的的特点及改进意见(9) 所用元件的编号(10)参考文献(11)收获体会(学校里要求)三、电子电路的抗干扰措施1、 正确的选用元器件(1) 采用低噪声元器件(2) 强电干扰或很大的共模干扰信号,选用光电耦合器件来

7、阻断干扰2、 正确布线(1) 引线尽量要短,不允许交叉,电路板中的线条在拐弯时要圆滑,不要尖角(否则会产生尖端放电)(2) 电源变压器、大功率开关管或滤波电容,尽量远离信号输入级(3) 电源线不要与信号线、控制线接近或平行(4) 信号输入线尽量短,输入线与输出线尽量分开(5) 地线接一点,同一级电路接地点尽量靠近,本级的电源滤波电容应接在该级的接地点上(6) 强电流引线要尽可能地宽和粗(7) 总地线必须严格按照高频中频低频逐级从弱电到强电的顺序安排(8) 阻抗高的走线尽量短,阻抗低的走线可长一些(阻抗高的走线容易吸收和发射信号) 阻抗高的走线: 射极输出器的基极 共射放大器的集电极 同相比例放

8、大器输入极 阻抗低的走线: 电源线、地线、无反馈元件的基极和发射极3、 采用合理的接地方式(1)同一点接地法(2)小信号地和大功率地分开(3)模拟地和数字地分开4、 交流输入电压增加滤波器(减小输入干扰)5、加屏蔽措施静电屏蔽电磁屏蔽6、电路中加滤波电容和补偿网络 (1)电路中加滤波电容(2)电路中加补偿网络精密整流电路一、 半波精密整流电路1、整流: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称为整流。2、精密整流电路的功能:将微弱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3、整流电路的输出保留输入电压的形状,而仅仅改变输入电压的相位。在如图(a)所示的半波整流电路中,由于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b)所示,当输入电压uI幅值小于二

9、极管的开启电压Uon时,二极管在信号的整个周期均处于截止状态,输出电压始终为零。即使uI幅值足够大,输出电压也只反映uI大于Uon的那部分电压的大小。因此,该电路不能对微弱信号整流。 4、如下图(a)所示,其工作原理:当uI0时,必然使集成运放的输出u/O0,从而导致二极管D2导通,D1截止,电路实现反相比例运算,输出电压当uI0,从而导致二极管D1导通,D2截止,Rf中电流为零,因此输出电压uO=0。uI和uO的波形如下图(b)所示。假设二极管的导通电压为0.7V,集成运放的开环差模放大倍数为50万倍,Up-Un=0.7/500000=1.4uf,可见,只要输入电压使集成运放的净输入电压产生

10、非常微小的变化,就可以改变D1和D2工作状态,从而达到精密整流的目的。二、全波精密整流电路工作原理:1、 在半波精密整流电路中,当ui0时,uO=(-Rf/R) uI =-KuI(K0),当uI0时,uO1=-2uI,uO=-(-2uI+uI)=uI;当uI0时,uO1=0,uO=-uI;当输入电压为正弦波时,电路输出波形如图所示:三、元器件清单UA741 2片IN4148 2只电阻 20K 4只 电阻 10K 2只电阻 5K 1只调零电位器 100K 2只四、安装与测试参数半波波形全波波形波形是否正常Uo=25mVUi=25mVR1=Rf=20kAu=1波形正常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精密整流电

11、路的设计,我自己的学习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里所说学习能力包括获取资料的能力、系统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分析排除故障能力、表达能力等很多方面。而且和小组成员一起互相信任、互相配合、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某一项目,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大家一起搭电路、一起测试,遇到了问题一起讨论并解决问题,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受益匪浅。同时,我也深刻认识到了自己动手能力的不足,深刻明白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我明白,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切不可急躁,要有信心和耐心,很多知识和经验的获得,并不是直接写在课本上让你看到的,需要自己去实践、去摸索。六、参考文献【1】 谢自美,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第3版),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杨素行,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高等教育出版社RC有源滤波器一、RC有源滤波器的特点优点:1可获得一定的增益2无需阻抗匹配3调试方便4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5、便于制作截止频率fc和中心频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