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10032748 上传时间:2022-10-2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8章 运动和力知识达标检测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滑轮重2N,物体G1重100N,物体G2重10N此时G2恰能匀速下降若在G1上加一水平向左的拉力,使G1匀速向左运动,则拉力F为A5NB6NC12ND112N2 . 如图所示,一个未装满水的瓶子,正立放置在水平面上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1,瓶底受到水的压力为F1;倒立放置时瓶对桌面的压强为p2,瓶盖受到水的压力为F2,则( )Ap2p1,F2F1Bp2p1,F2F1Cp2p1,F2F1Dp2p1,F2F13 . 如图所示,大人牵着小孩站在台阶式电梯上随电梯匀速上行时,下列描述

2、或估算合理的是A小孩对电梯的压力和电梯对他的支持力相互平衡B大人和小孩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C他们和电梯间的摩擦力均为0ND电梯运行速度约为20km/h4 . 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不接触就一定不产生力B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C浸没在水中向上运动的物体浮力可能小于重力D随着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将会制造出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机械5 . 下面是小华同学的“物理学习笔记”只能够得摘录,其中错误的是A投掷铅球时,铅球离开手后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铅球具有惯性B在房间里只要有一人吸烟,房间里很快就充满烟味,这是分子的扩散现象C人用力推车车未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D彩色电视机屏幕上丰富多彩的

3、画面,是由三原色的光叠合而成的6 . 汽车里面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汽油机的压缩冲程是将燃料燃烧释放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正确使用安全带是为了防止惯性造成的危害C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剂,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水的比热容较大D司机用力踩刹车是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7 . 下列做法中属于减小摩擦的是A给门轴加润滑油B体操运动员上器械前,手上涂防滑粉C自行车刹车时用力捏车闸D拔河时穿鞋底较粗糙的运动鞋8 . 以下是某同学对机械运动的总结,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每隔1s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描述物体运动时,参照物选择地面最合适,因为地面静止不动C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

4、程长D“太阳从东边升起”描述太阳是运动时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9 . 下列有关惯性说法错误的是A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越大B跳远时助跑可以增大运动员的惯性,从而提高成绩C标枪投掷出去后能继续飞行是标枪具有惯性的缘故D短跑运动员到达终点时不能立刻停下来是自身惯性的表现10 . 如图所示,下列四幅图中所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A甲图: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力B乙图:利用连通器原理C丙图:利用流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D丁图:可探究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深度的关系11 . 小华同学喜欢物理,下列各项是他对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A一本九年级物理课本书的质量约5kgB人正常呼吸一次所用的

5、时间约1minC拿起2个鸡蛋的力约1ND学校旗杆的高度约3m12 . 大师兄沿直线御风飞行,其s-t图像如上图所示对他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A前三分之一时间内的速度是2.5 m/sB全程做匀速直线运动C运动的路程为15 mD全程的平均速度为250 m/s13 . 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决胜负。以下关于比赛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拉乙的力和乙拉甲的力大小并不始终相等B甲若获胜是因为甲拉乙的力大于乙拉甲的力C在僵持状态下,甲拉绳的力与乙拉绳的力是一对平衡力D在僵持状态下,甲对乙的拉力与乙受到地面的

6、摩擦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4 .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CD15 . 水平飞行的飞机在目标的正上方空投一个木箱(如图),则木箱落地时的位置A在目标处B在目标的前方C在目标的后方D无法确定16 . 如图是一个小朋友玩滑板车时的情景,若滑板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滑板车底部安装有轮子是为了减小摩擦B人和车滑行的速度越快,他们的惯性越大C若滑板车所受外力突然消失,滑板车将做匀速直线运动D人对滑板车的压力和滑板车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7 . 人要从行驶的车中跳到地面上,为了避免摔倒,跳车人应该A向车行的反方向跳B向上跳C向车行的方向跳,着地后立即向车行的方向跑几步D向与车行驶

7、的垂直方向跳二、填空题18 . 如图所示是学生a和b面对面地坐在相同的椅子上,学生a用双脚推b,这时两张椅子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起来,这现象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且力的作用是_的。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_、_和_。19 .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 抛出后小球继续向上运动, 这是因为_, 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 速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小球受_力作用。20 . 在光滑的冰面上,空手行走往往比挑适量担子的人行走滑的历害,这是由于挑担后,对地面的_增大,从而使_增大的缘故有时瓶盖拧得太紧,为了把它打开,往往要包上一块手巾后再拧,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大_,从而达到增大_的目的21 . 一个重100牛空箱子,

8、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水平向东20牛的拉力时,箱子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 _牛,方向为 _,当水平拉力增大到30牛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为 _牛,当箱子中装满货物时,在此水平向东拉箱子运动时,箱子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_(“变大”“变小”“不变”)22 . (1)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所选的参照物是_。(2)小明将重为3N的石块挂于弹簧测力计的下端,先后浸没到水和盐水中,石块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测石块在水中所受的浮力为_N。图示现象表明

9、,石块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_有关,剪断图甲中的细线,石块将_(选填“上浮”、“悬浮”或“下沉”)。23 . 如图所示,一个重40 N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受到10 N的竖直向上的拉力,此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_N;当拉力为50 N时,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_N24 . 如图所示,某公路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两部同向行驶的汽车发生“追尾”。汽车B刹车后由于_仍撞到汽车A,此时对汽车A中的司机起保护作用的是_(选填“安全气囊”或“汽车头枕”);汽车雪地行驶时,轮胎往往需要缠绕铁链,这是通过增大_来增大摩擦。25 . 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和物体A保持静止状态,则物体A的质量为_;使弹簧测力计内部弹簧发生形变的

10、力是_(选填序号:物体A的重力;弹簧对物体A的拉力;物体A对弹簧的拉力)(g10N/kg)。26 . 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如图所示,如图中的餐具是_杠杆;如图为一种浴室防滑踏垫,其正而为仿草坪式设计,这是通过_的方法增大脚与垫之间的摩擦山;与地板接触的背面有许多小吸盘,将吸盘挤压到地面后,可利用_产生较大的压力,两措并举以达到理想的防滑效果。三、实验题27 . 如图所示,小丽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的实验时,她找来质量和体积都相等的A、B两个木块(B的表面更粗糙),放在木板上进行实验甲乙丙(1)实验中应水平_拉动弹簧测力计,甲图中,小丽分别以较快和较慢的速度拉动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

11、两次拉力基本不变,说明摩擦力大小与_无关(2)比较甲、乙两次实验,可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与_有关(3)比较甲、丙两次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28 . 如图甲、乙所示,是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以物块、小车为研究对象的装置,带钩物块、小车分别放在甲乙图中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两端用细线通过滑轮连接着两个相同吊盘。小枫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小红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是如图乙所示。(1)该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是在做探究_的实验;(2)这两个实验装置中,乙装置更合理,原因是_;(3)在装置乙中,将小车旋转一定角度后松手后,发现小车旋转后又恢复状态,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同一_(物体或直线)上,物体才

12、能平衡;(4)小枫同学做实验时发现:当在左盘中放100g的砝码,右盘中放200g的砝码时,物块可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盘中的原有砝码都不变,使物块M最终可向左匀速直线运动的方案是(滑轮的摩擦不计):在左盘中再加_g砝码。29 . 如图所示是水准仪模型,它的构造及工作原理是:在一个底座为水平板状长方体木块中嵌入一个较小的透明密封容器,内部装有一定量的水,仅留下一个小气泡,当把此仪器放在被测物体表面时,如果气泡在容器中间,表明该物体表面是水平的若小气泡向右端移动,则物体表面( )A左边高B右边高C水平D无法判断30 . 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

13、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_(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能改变力的方向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四、计算题31 . 质量为50kg的物体在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0.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他本身受到重力的0.2倍,求:(g=10N/kg)(1)木块受到的重力大小?(2)木块受到的拉力大小?(3)若物体速度增大为0.4m/s并匀速运动,求物体受到的摩擦力?(4)若水平拉力增大为120N,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多少?五、简答题32 . 教室的门关不紧,常被风吹开小明在门与门框之间塞入纸片后,门就不易被风吹开了这是为什么?细心的同学还发现为了防止门被压坏,塞入的纸片不是太硬而有一定的柔性,这又是为了什么?33 . 正在向前奔跑的人.当脚下被障碍物绊住时为什么会向前倾倒?第 1 页 共 1 页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二、填空题1、2、3、4、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